導醫轉正申請書

學識都 人氣:3.01W

從醫院一貫倡導的人性化角度來說,導醫一崗的出現,無疑是爲了給病人提供更加周到熱情的服務。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導醫轉正申請書,歡迎閱讀。

導醫轉正申請書

【導醫轉正申請書】

20xx年,這一年就即將結束了,這是我踏上工作崗位的第一年。第一次接觸導醫這項工作,對我來說是一項非常有挑戰性的事情,因爲各色各樣的病人都有,諮詢的很多問題也是五花八門,千姿百態。剛開始真的有點措手不及。在適應和學習了一段時間後,我逐漸的熟悉和適應了這項工作,在此期間,各位同時和老師給予了我很大的幫助,他們將自己的工作經驗傾囊相授,很感激他們,也給了我一股溫暖的感覺,讓我更愛這個集體。

導醫的主要就是分診,但同時也有陪診、送診、溝通、協調以及維持門診大廳的整潔,病人有秩序的就診等各項事務。雖然這些事情看起來不起眼,但是做好了就能爲患者和醫院提供極大的方便,使患者能心情愉悅,在欣慰的環境中就診,也極大的增加了患者對醫院的好感和信任。但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我們的激可能就會被一些瑣碎的小事所磨滅,而激情恰恰是我們這項工作很重要的靈魂,所以在接下來的一年工作中,我們要制定一些目標,努力完成。

有人說導醫不成樣子,站在掛號室窗口,被病人圍着,怎麼怎麼不好,應該怎麼樣怎麼樣。但他們知道嗎?醫院醫保、掛號系統複雜給病員和掛號室帶來了多大的麻煩?作爲掛號室工作人員,對於系統的複雜要努力去克服,儘快適應並熟練掌握操作系統,加快服務速度,提高服務質量。但對病員憑什麼能要求他們也去克服?我們必然要盡力的去幫助他們從而減輕病員因醫保、因掛號而引起的煩惱,而且在掛號室窗口工作既解決了病人掛號麻煩的問題,同時又主動的在第一時間爲病人進行了分診,掌握病人的病情和就診情況,從而儘快做好導向工作。

因爲掛號是病人來醫院看病的起始環節,是第一印象,我不能爲其它環節做好工作,但我可以爲我所能管理的環節做好工作。現在我們已被列入服務行業,思維觀念也應因此而改變,服務意識也必須提高,病人也成爲了我們的顧客而奉爲“上帝”,導醫的.工作理應時刻爲顧客作想,爲顧客提供方便,盡力解決困難。

作爲一名導醫護士,應該具有高度的耐心和同情心。比如,拿號排隊的時候,很多病人都急着看病,所以有時候情緒會比較激動進而出現“插隊”等現象,這時候,我們應該挺身而出,努力維護大廳的秩序和安撫病人的情緒,一定要和藹的把病人當朋友對待,急他們之所急,想他們之所想,感同身受的體諒他們的情緒。

在病人需要你的幫助時,自己應該力求幫助病人好好解決問題。比如,有的人說我不好好做自己的導醫跑進去掛號,但有誰知道掛號室工作和導醫工作是緊密而不可分的,有誰知道在我費盡口舌和病人解釋的功夫,可以幫病人掛好多號,即刻解決了病人的煩躁,不論別人怎麼看我,我只想說,只要工作需要、病人需要我就會去做。

做爲醫院的第一形象,導醫臺是與病人接觸的第一關,所以導醫的形象和行爲代表了醫院的形象,這點需要我們非常重視起來。

我感覺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對我這種剛出社會的新人,剛開始時學習起來比較吃力,並且比較累,但是累並充實着。其中,護士長和醫院的領導對我的關心非常多,我很是感激。正因爲在他們的幫助下,減少了很多挫折。

當然,我身上還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改進。比如,在學習上,有時仍有浮躁的情緒,感覺要學的東西太多,心浮氣躁,尤其是在遇到挫折時,不能冷靜處理。在工作上,有時存在着標準不高的現象,雖然基本上能履行自己的職責和義務,但是在主動性方面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這都是我今後需要改進和提高的地方。在已經過去的一年裏,要再次感謝院領導、護士長的教育、指導、批評和幫助,感謝同事們給予的關心和支持。回顧過去,有許多進步和提高,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展望未來,應當發揚自身的優點與長處,克服不足。爲了醫院的美好明天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拓展延伸】

導醫的重要性

患者進入門診大廳,首先見到、接觸到的是導醫,所以導醫的形象、氣質、服務、言語、行爲很重要,代表着醫院的整體形象。導醫的服務好與壞,直接關係到患者及其家屬來院就診產生第一印象的好與壞,只有第一印象良好,才能樂意接受進一步的服務。否則將不願再接受服務。可以肯定的說,第一站服務沒有到位,失敗了。就會失掉患者。時間久了,流失的患者多了,導致經濟效益的損失,甚至很大的損失。

可以說,導醫的形象至關重要,形象就是宣傳、就是效益,是醫院的生命。

導醫的意義

導醫諮詢服務是塑造醫院良好形象的重要服務內容,是方便患者配合各種檢查、治療的有效手段,同時使患者得到情感上愉悅,有利於疾病的康復。隨着知識經濟時代的臨近和醫療保險市場的逐漸開放,醫院門診工作正面臨着巨大的機遇和挑戰,醫療市場的競爭,除設備、技術外,關鍵還要加強醫院管理,拓寬服務內容,改善服務態度,深化服務內容,努力提高服務質量適應不同的需求,是增強醫院競爭力的關鍵。

導醫服務

目前醫療市場競爭激烈,患者對醫院的要求越來越高。“接診、分診、導診諮詢、陪檢、健康指導”等門診導醫工作越來越重要。

首先要求導醫服務人員,端莊大方的儀表,溫柔可親的語言,不俾不亢的待人接物方式以及其有效的良好溝通、周到的服務。

高度的責任心和敬業精神,要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以高度的責任心和愛心觀念,熱情周到地爲患者排憂解難,指導患者就醫方向、路線,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工作責任性強,溝通能力強,有較豐富的醫學護理理論知識和臨牀工作經驗的護士上崗。

塑造良好的導醫形象,從儀表、舉止、語言、修養到着裝、站、坐、行姿和微笑以及如何接待患者、如何護送患者、如何與之交流、怎樣爲患者指路等,掌握現代護理服務的方式和技巧,樹立良好的導醫形象。

擴展導醫服務人員的知識面不斷學習人文知識、心理學知識等邊緣學科知識。利用各種形式學習護理社會學、護理美學、護理心理學等。用安慰、勸解、啓發和鼓勵等方式,積極幫助患者。增強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健康教育的能力和一定的管理能力,提高導醫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

導醫如何接待患者

導醫和患者交談的時候應注意談話態度,要保持穩定的情緒和平靜的心態,做到自然大方,發音吐字要緩慢,聲音委婉柔和,速度適中,適當配合手勢與表情;導醫接待患者要主動熱情,使用文明用語如"您好,有什麼事情我能幫助您,請問您有什麼不舒服“請先到某某地方掛號,然後到某診療室看病”,接待患者時候,姿態端正,背部挺直,面向並注視患者,表情和藹自然,切忌舉目四顧,心不在焉。要把握深淺和分寸,注意謙虛,掌握主動,語言簡明扼要,並根據患者的病情、職業、年齡、文化水平、地位和性格的不同,選擇合適的談話方式和措施進行交談。

導醫如何送別離院患者

患者離院前給予相應的教育和健康指導,耐心回答提問。介紹醫院的診療時間,諮詢電話,急診電話,便民優惠措施。徵求患者對醫院的診療水平,服務態度,醫療收費,就醫環境,服務理念,推介程度等有何意見和建議,並向有關部門彙報。患者有意見,有誤解,抱怨,立即給予耐心解釋採取補救措施,消除不良影響。

導醫禮貌用語:接待來客(探訪者或諮詢者)

您好,請問貴姓。您好,請問有什麼需要幫忙您好,請問找哪一位。您請坐,我馬上叫他來。對不起,他今天休息(不在),有事請留言,慢走。您的提議(意見)很好,我們一定改進,謝謝您的寶貴意見。請稍侯,我馬上幫您聯繫。

導醫服務禮儀

服務禮儀:①在護理服務中,樹立“以患者爲中心、質量第一”的服務理念。對患者服務做到主動、熱情、親切和藹、耐心真誠。語言要以“請”字開頭,“您好”爲先,“謝”字結尾。不責備患者,提供微笑服務。②迎送用語:患者入院是建立良好關係的開始,護士要起立熱情接待,給患者及家屬以必須的解釋與幫助,以送別語與患者告別,如:請按時服藥,請定期到門診複查,祝您早日康復,再見等。③在護理服務中患者對護士有誤會或發脾氣時,護士應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冷靜或交由同事處理,自己暫時離開患者,絕不能與患者爭吵。

行爲禮儀:①尊重患者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不對患者的外貌品頭論足,更不能譏笑、模仿患者,也不可以給患者起綽號。②護理服務中做到“八不”:不吃東西,不打瞌睡,不扎堆聊天,不大聲談笑,不看書報,不玩電腦遊戲,不做私事,不擅自離崗。

電話禮儀:導醫接電話時,電話鈴響第2聲後、第3聲即要響起之內應拿起話筒,先說:“您好門診部”,然後詢問對方“請問您找哪位”,“有什麼事需要我幫助嗎”等,如果要找的人不在,應客氣地告知去向,並詢問是否要留言或轉告,需要時記錄對方姓名、單位、回電號碼和留言。

注意事項:①若電話意外中斷,由首先打電話的人再撥。②接聽電話時態度應有禮貌,聲音適中、柔和,若帶着微笑講話,交談效果會更好。③護士站有護士時,不得由護工接聽電話。在緊急和無護士情況下,護工接聽電話要遵守電話禮儀。④電話交談時間不宜過長,放話筒動作要輕,以免引起誤會。

導醫服務創新

引導就診爲患者指導就醫方向、路線,預檢、分診,對孤寡老人、離休幹部、殘疾虛弱者的陪同就診和選擇最佳檢查程序,代掛號、付費、配藥的一條龍服務。導診護士的執情接待和一聲問候,可以消除患者及家屬初來醫院的茫然,感覺到親切和溫暖。

導醫服務是體現醫院便民服務的一個方面,準備筆墨、紙張、膠水、一次性茶杯等,從點點滴滴做起,爲患者提供方便。創造了很大的社會效益。

護送患者入院對各科需要入院的患者,由導醫護送到住院部,並與病區護士一起送到牀位,進行必要的交接。使患者進入醫院後有連續性的服務,縮短了患者與醫護人員之間的距離,縮短了住院患者對醫院、病區環境的熟悉時間。

健康教育宣傳從最初的向患者發送醫院情況簡介和就醫指南,到發放健康教育處方,各診室各科有常見病的健康教育處方。向就診患者和家屬宣傳預防常見疾病科普知識和健康保健的常識,慢性疾病的日常護理,不斷擴大健康教育面,同時也擴大了醫院的影響。

健康諮詢患者的需求不再是單一的就醫看病、治病、問病,而是諮詢、保健、預防、治療、康復一體化的需求。更要注重個性、人體的服務,體現多元化服務質量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