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異地取現手續費問題淺析

學識都 人氣:3.05W

候鳥式養老日益普遍 養老金異地取現"以小見大"

養老金異地取現手續費問題淺析

據中國之聲報道,在候鳥式養老日益普遍的今天,養老金異地取現手續費成爲許多老人難以承受的額外負擔。當然,發改委和銀監會已經頒佈規定,確定了銀行針對養老金賬戶異地取現的減免標準,自8月1日起會緩解這一現象。

這個看來只是“小問題”的背後,可以引發更多對於商業銀行及養老保障體系改革的思考。

首先,在銀行“存、貸、匯”這三項核心業務中,“匯”雖然對於銀行自身的利潤貢獻要低得多,但是由於牽涉廣大公衆切身利益,因此一直是各方討論的重點。從根本上看,依靠行政性的價格限制,並非改善銀行服務的最有利途徑。歸根結底,還是需要建立更有效的市場競爭環境。例如,當前在同行異地取現方面,國有控股銀行等仍堅持收費原則,而多數城商行和外資銀行則予以取消,背後肯定還是競爭的作用。具體而言,從行業內部看,需要在大銀行和中小銀行之間構建更合理的'競爭格局;從行業外部看,則需要在銀行業與客戶間,改變由於不合理因素所導致的、銀行過高的談判地位。

很多人看到,在美國等發達經濟體中,同行異地的借記卡取現基本不收手續費,這除了競爭所致之外,也由於在這些國家中,非現金支付工具更加普遍,人們習慣用個人支票、信用卡、其他電子支付工具來完成交易。技術的進步已經帶來現代支付手段的日新月異,雖然對於許多國人、尤其是老年人來說,還不習慣於運用非現金支付,但是這些工具在節省交易成本、提高效率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對於銀行業來說,適應新技術和所謂互聯網金融的各種挑戰,在降低成本的基礎上提供更好的中間業務服務,從長遠來看也有利於緩解矛盾,因爲隨着時間的推移,公衆對於非現金交易的接受和習慣程度必然大幅提高。

還要看到的是,當前我國已經迅速進入老齡化社會。截至2013年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0243萬人,佔總人口的14.9%。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爲13161萬人,佔總人口的9.7%。這些指標都遠超發達國家和世界平均水平。在此背景下,以養老保障爲核心的問題成爲關係社會穩定、公衆福利的關鍵。尤其是養老金的短缺、投資渠道狹窄、多軌制並存、管理績效不足等諸多問題,時刻困擾着公衆。“養老服務無小事”,小小一個養老金異地取現背後,體現了整個養老保障體系還存在諸多不足,其中既有“頂層設計”的因素,也需要“細枝末節”的考慮,因爲這畢竟會影響大量中低收入老年階層的切身利益。

無論如何,養老在任何國家都是政府與公衆關注的焦點,對其中的大小問題都應當高度重視。而面對我國日漸快速增長的多元化養老服務需求,亟須處理好財政職責與金融服務功能、行政干預與市場引導的複雜關係。

楊濤(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場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