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端午日記作文七篇

學識都 人氣:9.78K

一天將要結束了,這一天裏,大家身邊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見聞吧,請好好地記錄下在日記裏。怎樣寫日記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日記作文7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端午日記作文七篇

端午日記作文 篇1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學校都放假了,我和媽媽去了外婆家。

外婆一大早就上菜場買了好多我喜歡吃的菜。吃過午飯,外婆開始包糉子了,我坐在外婆旁邊一邊看她包糉子,一邊跟她聊天,坐了一小會兒,我又跑出去玩了。晚上,外婆做了滿滿一桌子好吃的菜。我們全家人都吃得津津有味,還有說有笑,我吃的好飽呀。就這樣,我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日記作文 篇2

昨天是端午節,媽媽從外婆家回來.我見媽媽的揹包鼓鼓的,立刻奔過去,奪過揹包一瞧;喲,這麼多的肉棕子!吃晚飯了,我挑了一個大點的棕子給奶奶.還沒等奶奶張口,我就把肉棕塞到奶奶嘴裏,這讓奶奶笑的合不籠嘴.

端午日記作文 篇3

每一年的端午節左右,嫁出去的女兒要在自家包好糉子送到孃家去給父母和爺爺奶奶的習俗。不知道這種習俗是什麼時候開始的,以前在這個時候總是忙着包糉子,而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的是用紅包來代替包糉子了。

原本我也是打算拿點錢給奶奶及爸媽的,而那些好心的阿姨們說我爺爺奶奶年紀那麼大的老人說不定喜歡吃糉子。後來想想也對,爺爺九十多歲,奶奶八十多歲,雖然家裏姑姑很多,但是個個都忙得掙錢,都沒時間包糉子給他們吃。反正我在家閒着,於是我準備包兩個大糉子給爺爺奶奶兩高齡老人吃吃,也讓他們倆高興高興,而且外人看來我是多麼孝順,呵呵。

今天早上準備了所有的準備工作,買了五十塊的肉,十五塊的花生米用來做裏面的餡。包了十四斤的米,差不多包了七八十個小糉子及兩個大糉子吧。

好久沒有這樣幹活過了,感覺今天下午真的好累,背都要斷了,不過高興,有成就感,發現自己包得糉子越來越像樣了。而且還挺好吃的。開心中,所以在這裏炫一下。

端午日記作文 篇4

一到端午節,人們就包糉子,吃糉子。

今天早上,我們一家人還去靈湖划船。

到了靈湖,妹妹不敢坐船,但坐上船後,妹妹就很開心。我說:“媽媽我的手開累了(指開船),你來開吧”。媽媽問妹妹:“你想開嗎”?妹妹開心的說:“那我是司機了”。我們開心的笑了。

端午節既坐船又可以看到美景,真開心。

端午日記作文 篇5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來了。提起過端午,我心裏有說不出的高興,因爲今年的端午,我要跟着奶奶學包糉子。

吃過午飯,我便開始跟着奶奶學。奶奶讓我先拿一張煮過的糉葉對疊在一起,握成漏斗形,對我說“要握的緊一點,這樣纔不漏米。”然後再在糉葉裏放一半糯米,在糯米的上面放一顆又紅又甜的紅棗,最後在它的上面再放一把糯米蓋住、包住。再用線捆綁,一個糉子就包好了,碧綠玲瓏,惹人喜歡。看着奶奶包的糉子那麼好,我也忍不住拿起幾片糉葉包起來。可包糉子看起來容易做起來可難得很呀。我連包了幾個也沒包好,不是露了,就是鬆了皮,要不就是四個角的我包成了三個角。

可奶奶說:“你這已經包的不錯了,哪有一學就會的!”我費了一翻周折才包出了一個既不漏米有像糉子的醜八怪。糉子和端午是一對好朋友,晚飯時,我聞着糉香,吃着我親手包的糉子,我心裏比吃了蜜還甜。我想:這是我的童年裏最難忘的一件事。

端午日記作文 篇6

端午,家裏又稱五月節,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我的生日的前一天。也是一個蟬聲如織的季節,炎熱的天氣炙烤着大地,令人難耐。話說端午是爲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投汩羅江自盡殉國。而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鄉里鄉親製作各式各樣不同風味的糉子,有三角形、長方形、正四角形,鹹、甜、辣等,讓人垂涎欲滴。

思及此,倍增了一份思鄉之情,爸爸那令人拍板叫好的廚藝、想念媽媽準備的嘮叨、思念家鄉風土人情的味道,在種種情感的推動下,我跟公司申請了下月五天的連休假日(15、16、17、18、19)。準備回家探望雙親,這是一種莫大的幸福與享受。在這快節湊的現代社會,不是人人都可以有一場說走就走的雙程。想想,我是今年二月初才離家,距今也不過才4個月之久,但不知爲何,越長大越發的懂得珍惜親情、把握當下。

人一天有二十四小時,除工作、吃喝拉撒睡外,所剩下的時間寥寥無幾,陪伴父母的時間就更稀少了。哪怕一個電話、一條關心的短信、一句輕聲的問候,都足以讓父母感動歡顏。父母就是這麼簡單得容易滿足,他們沒有別的奢求只願子女安好,便是晴天。

曾不知在哪看到過這麼一句話:成功的人都是與家人笑到最後的人。道出了一個怎樣的哲理啊,事業成功的背後是來自於家庭穩定和諧、其樂融融。想說,只有懂得品味生活的人,才能領略鮮花的芬芳。父母的愛,就如晚風中的精靈舞動,搖曳生姿。感恩有你們,這是上天的旨意、上天的恩賜、上帝的眷顧,感恩爸媽,有您們,我很幸福!

公司因端午將至,給不同工齡的員工分發禮品,我收到的是整箱二十四件的蒙牛優酸乳和五香鹹肉糉。以酸奶爲基調,半年的加發金龍魚牌的食用調和油,一年的就是淨含量大10kg的孟乍隆泰國茉莉香米。俗話說:獨樂樂不如衆樂樂,而且人本就是以羣居爲主的高級靈長類動物。站在員工的角度思考,首先感謝公司的這一舉措,讓人有與民同樂的感覺、人性化管理得意味,這不失爲公司企業文化中的一個亮點。那員工心靈的歸屬何在?企業文化的形成是公司爲解決生存和發展問題樹立的,我個人覺得應以人爲本做核心,就像老話說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水可載舟亦能覆舟……

再看看今年的新聞報道、小道消息,以及社會流行趨勢,用人單位流動性高,導致用人緊缺現象滋生不止,而人員流動性強又會限制公司的發展,長遠以往損害公司的經濟效益。當然,現在也有很多成功的企業家在暢談企業文化的若何如何,我一介俗子就不多說,以免大衆的`遭受唾沫橫飛。

端午日記作文 篇7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有些人可能不太在意這一天,而我卻非常喜歡它。不僅僅因爲這個節日是爲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還因爲這一天確實有很多好玩的事。從小到大,我對每一個端午節都深深喜歡。

在端午節這天,人們從早到晚都是忙碌而快樂的。

一大早,村子裏不管是老人還是孩子,都早早起牀了,開始爲端午節作準備。我當然也是其中的一員。大人要趕着去集市上買油條、糖糕,這可是端午節必不可 少的早餐,去得晚了就沒份了。孩子們有一個特殊的使命——割艾草。過端午時,家家戶戶都要在門前插上幾株艾草,說是辟邪。其實孩子們割艾草纔不僅僅是爲了 這個呢!艾草在他們手裏還有更重要的作用——縫荷包。

吃完了早飯,我們又開始忙碌起來了——包糉子啦!糉子是端午節不可缺少的,所以在這天大家都必吃無疑。我也跟着大人們學過,比如說,先到河邊摘些葦 葉,放在鍋裏煮軟,再買些糯米,還要買葡萄乾、紅棗、海棠等做餡,當然還要放糖,也有用肉做餡的。包好以後,便可以放在鍋裏煮了。

接近中午,大人們就開始忙着準備佳餚了,雞、魚、肉、蛋……而我們這些孩子則拿上自家的糉子聚在一起,互相交換,猶如一場交換集會。換完了便開始猛 吃,然後評論誰家的好吃,那場面絕不亞於辯論賽,因爲誰都認爲自家的糉子最好吃。其實,我每次去都是爲了可以吃到不同口味的糉子,至於誰家的好吃倒在其 次。趁着大人們還沒喊開飯,年齡大一些的孩子,便給小不點們講從老師那裏學到的關於屈原的故事。大孩子講得認真,小孩子聽得仔細。

終於開飯了,一大家子圍坐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飯菜,時不時地講幾個笑話,引得大家哈哈大笑,這場面其樂融融。最重要的是還可以從電視上看龍舟競賽,這 可是最有趣的事了。我們邊看邊打賭,賭哪條龍舟會贏。大人小孩都可以參加。當比賽接近尾聲時,我們都非常激動;比賽結束時,不管輸贏我們都很開心。

通常吃完飯,我會和小夥伴們一起縫荷包。把艾草的葉子摘下來,裝進小布包,然後再根據自己的個性縫製就可以了。也可以在包上弄一條帶子,這樣就可以戴在身上了。縫好後,和以往一樣,大家互相贈送,互相交換。每一個荷包都裝滿了祝福和祈盼。

端午節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我們最愛的。晚上,所有的小夥伴都聚集在一起,坐在月光下,點一堆篝火,唱歌,跳舞,講故事。有時,連大人也都情不自禁地加入我們的行列。我們盡情享受這個快樂的節日。

真想永遠留住這一天!

TAGS:端午 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