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實用範文>日誌>

初中的數學國培研修日誌

學識都 人氣:2.25W

數學新課程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出現了許多問題。下面是初中的數學國培研修日誌分享給你,希望你喜歡!

初中的數學國培研修日誌

初中的數學國培研修日誌【一】

今天是12月17號星期五晴

是我們在鄭州學習的第四天。今天給我們上課的是南京大學雙博士後李明振的,他主要講了《我國基礎教育數學課程改革發展趨勢》。

我國的數學新課程改革歷經十年,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出現了一些理論困惑和實踐問題。對出現的困惑和問題的思考與探索,預示和決定了我國未來數學課程改革發展的方向:

(一)、數學課程標準。由於我國真正編制數學課程標準尚屬首次,研究基礎比較薄弱,研製力量比較單薄,編制時間比較倉促,相關利益關係人之間缺乏充分對話,因而我國現有的數學課程標準還存在比較多的問題。素質教育理念下的數學課程建設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數學課程標準要不斷地吸收實踐中的經驗,對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

(二)、數學教材發展展望。數學教材是實現數學課程目標、實施數學教學的重要資源,在數學課程改革實施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數學教材的發展對數學課程改革發展具有重要影響。新課程數學教材在時代性、典型性、多樣性、可接受性方面較以往的教材均有顯著改進,更關注數學的思想性和人文精神。但數學新課程的實踐表明,人們對新課程數學教材的滿意度還比較低,新課程數學教材還存在一些問題或缺陷,有待研究改進。

(三)、數學課程實施發展展望。在數學課程標準的教學中,教師必須清楚地意識到課程標準所期望的學生學習結果的質量,而學習結果的質量對所有學生都是一樣的,儘管達成這一結果的方式千差萬別。教師應以所期望的學生學習結果的質量爲指導,引導學生去實現這些進步,教學應與學生已知的、能做的以及所期望的學習質量緊密聯繫,設計多種教學策略滿足學生多樣的學習需要,並規劃適當的學習機會,允許學生以自己的節奏實現進步。

(四)、數學課程評價發展展望。數學課程評價在數學新課程改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數學課程評價是否科學、有效、可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數學課程改革能否順利進行。數學新課程改革提出了許多富有啓發性的數學課程評價理念與方法,並在數學新課程中進行了嘗試探索。

(五)、數學教師專業發展展望。數學教師專業發展是數學教師認知結構變化的結果,在新課程背景下加強數學教師的專業發展,從本質上來說,就是爲了優化數學教師理解數學課程與實施數學課程的認知結構。數學教師專業發展是數學教育的一個永恆的、不能迴避的重要主題,它隨着數學教育的發展而不斷髮展。數學課程改革與推廣的過程,也是數學教師專業成長與發展的過程,隨着數學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必然會不斷對數學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出新的要求。

數學新課程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出現了許多問題。我們既應該肯定成績,在總結成績的過程中增強課程改革信心和課程發展動力;也應該正視問題,在揭示問題的過程中樹立危機意識和保持清醒頭腦;更應該追尋答案,在探索答案的過程中找準眼前位置和辨明前進方向。我們既應該回望過去,在對以往數學新課程改革理論與實踐的反思中總結經驗和教訓;也應當審視現在,在對當下數學新課程理論與實踐的研究中尋求突破;更應當展望未來,在對未來數學新課程改革理論與實踐的預見中實現創新。

初中的數學國培研修日誌【二】

新課程改革呼喚着教學方式的變革,教學方式的變革期待着教師改變傳統的封閉型教學方式,實行開放式教學。所謂開放式教學是指在教學中以學生爲主體,從培養學生學習和實踐的態度、思維和能力出發,以激活學生主動地去發現、去想象、去探索,形成科學品質、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爲目標的一種教學實踐。在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基礎上,變“學知”爲“知學”。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有效地實行開放,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益呢?通過本次學習和在教學中得出的經驗談幾點體會

一、開放師生關係,使教學氣氛民主化

開放的師生關係以民主平等爲基本原則,它尊重學生的人格和權利,解放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這種開放的師生關係主要包括兩層含義,一是以“師生對話”爲基礎,旨在表明教師與學生之間不是簡單給予的關係,教師也不再是對學生髮號施令的權威,而是一種互相尊重、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的平等、民主的交往關係和“夥伴”關係。二是師生之間的“顧問”與“主人”關係。即教師積極參與、指導學生的學習活動,爲學生的學習活動和發展活動指明方向,起到應有的主導作用和“顧問”作用;而學生則是通過自主的學習活動,在與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過程中能動在生成、構建自身和知識體系與能力體系,成爲學習的主人。

二、開放教學過程,使學生各有所得

在學的具體操作過程中,應重視創設民主和諧的心理環境和自主參與的教學情境。根據不同的課型,這種操作過程應當沒有固定的程式,應當根據教師的個性以及學生的情況等多種因素決定具體的施教措施。

第一,注重引導學生自學思考。“自學”,即學生自己看書、理解教材,教師指導學習的方法;找出重點劃下來,發現疑問做標記。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讓學生看書思考,不僅給了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爲下一步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而且可以使學生養成勤思善學的良好學習習慣。

第二,注意讓學生在“做數學”中進行數學探究並發展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學初三幾何“圓和圓的位置關係”時可這樣引人:我們生活在豐富的圖形世界裏,圓和圓組成的圖形更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畫面,你能列舉兩個圓組成的例子?由學生舉出實例,豐富學生對客觀世界中兩個圓之間有着不同位置關係的感知,爲學生自主探索提供可能。設計問題:由於圓與圓大小異同的多種不同位置,構成了多姿多彩的畫面,你知道兩個圓有幾種不同的位置關係嗎?請畫畫看。這裏不直接給出兩圓的五種位置關係,先讓學生畫一畫,有利於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從而獲得不同的帶有個性色彩的“知識”。畫兩圓外離,把其中一個圓的半徑逐漸變大,這時又有什麼現象發生?這些現象之間有相互的聯繫嗎?通過這個問題的探究,讓學生進一步感知圖形的“位置關係”與“數量關係”互相依賴,瞭解“數量關係”是刻畫“位置關係”的一種簡明的符號語言,並得到兩圓五種位置關係的判定。通過實驗、製作、量度等活動,指導學生動手實踐,親身體驗,嘗試錯誤和成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並發展個性特長。

第三,製造教學疑問,引發學生開展研討和爭論

①注重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內交流、質疑、解疑。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小組內交流劃出的重點,互相質疑、解疑,把沒有解決的問題記下來。在這個過程中,由於每個人都要闡述自己的觀點與看法,能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帶動學困生,起到交流互補的作用,能激發深人鑽研的意向。同時這樣做,又能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

②積極開展小組間質疑解疑。首先,由學生把小組內沒有解決的問題板書到黑板上,並由學生按課本內容先後編上序號。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都有很強的表現慾望。讓學生上臺板書自己的問題,正給了他們表現才能的機會;由學生按課本內容先後編上序號,加深了對教材知識體系的進一步認識。其次,教師組織全班同學共同解決黑板上的問題,形成組間解疑。在此期間,對每一個問題全班同學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舉例說明自己的觀點,甚至可以辯論。學生的質疑,以學生解疑爲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參與、指導、研究。對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或和學生共同研究,或適時加以引導、點撥,但決不可能代替學生思考。

三、開放教學評價,調動學生創新的積極性

評價的實施,應該注意:第一,突出評價的主體性。數學開放式教學評價不能僅僅評“教”,更應該評“學”,即數學開放式教學評價應突出學生這一評價主體。評“學”的目的,就在於促進主體積極參與到數學學習過程中來,不斷進行自我調節並逐步向學習目標邁進,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第二,注意評價的整體性。數學開放式教學評價應掌握統一的評價標準,着眼於一節課的整體評價,着眼於學生整體素質提高的評價。不僅要注意評價不同領域數學知識聯繫與教學,還應注意評價數學與其它學科知識的聯繫,更應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情感態度、數學觀與價值觀的形成過程等素質的評價。第三,關注評價的動態性。教學評價的目的不應只是用總結性評價對開放式教學進行判斷、或是給出一個等第,而應把數學教學評價與改進數學課堂教學、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緊密結合起來,着重從教學

四、開放探索空間,讓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形成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開放式教學不能僅僅侷限於課堂教學。還應開放學習空間,讓學生走出教室、走向社會,去參加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與實踐活動,開闊他們的視野,在感受新知的過程,根據已有的數學知識,去發現,去思考、去探索,從而解決問題。第一、重視開展數學活動課。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可以開設形式多樣的數學活動課,讓學生從生活和勞動中尋找數學問題,拿到活動課上來,自我設計,自我解決,並且在學生之間相互切磋、相互啓發、互相交流。比如,開展數學競賽、數學遊戲、開展數學學習研討和交流,舉辦數學講座和展覽。第二、鼓勵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活用數學知識,讓學生聯繫生活和勞動,在活動的過程中尋找數學問題。譬如在教學實習作業課《測量傾斜角》時,我就和同學們一起製作了測量工具,一起測量了國旗旗杆、教學樓、校園古樹的高度。這些實際活動可以培養學生觀察、應用、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激活他們的創造潛能,最終使他們達到靈活創造的境界。

總之,開放式教學的實施,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滿足了每個學生的學習心理需求,使學生的良好個性品質得到了充分的發展,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能力。

初中的數學國培研修日誌【三】

11月8日星期一晴

從數學視角認識初中數學新課程早幾天就聞聽王尚志老師其名,可究竟是什麼傳奇性的人物,今天才得以見識。已經六十五歲高齡的他精神矍鑠,整整一天的講座沒有坐一下,不停地在黑板上板書,足以可見,他對數學追求的熱情。王教授從認識數學課程內容的三個基點出發,告訴我們認識數學新課程變化的三個基本視角即數學視角、教育視角、學生視角,重點談了初中新課程目標中的結構中的數與代數。

他主要從兩方面談起:

一、數、字母與運算——運算對象認識——運算背景認識——運算法則——運算應用在教學中出現的我們所疑惑的問題,王教授親自在黑板上板演,一一證明,我們心中的疑惑終於解開。從運算的規則上提醒我們要注意運算法則、順序、等式、不等式運算的基本性質,同時將爲什麼要運用這些運算律這個問題拋給我們,接着在用字母表示數上,引入了二次方程中的配方法。我們在授課中間第一次遇到配方法時,重點講了一下,以後遇到此類問題,我們只是以一句簡單的:“我們在前面已經講過了,大家下去自己體會吧!”也許就是這樣一句普通的一句話,讓我們的學生在配方法前面望而卻步,一錯再錯,而此時,我們作爲老師總是說:“這麼簡單的問題你怎麼還錯啊!”王教授告訴我們配方法要不斷重複地講,每用到時就要從頭再來,要容忍學生犯錯!

二、符號、字母、模型王教授在算術到代數中向我們提出了幾個需要我們關注的問題①什麼叫算術代數?②各種方法的價值③算術與代數的相同點、不同點④不要認爲算術方法就可以拋棄⑤要關注學生從算術到代數的過渡過程?不是單純的理論講述,他以一個具體的情景問題出發,從問題的答案中啓示我們無論是算術還是方程,不要一味地去強求學生,每一種方法的背後都隱藏着數學思想的滲透,如窮舉法聯想到分類討論思想等。在模型的認識與確定中對我們提出了幾點要求:①“學習方程”不等於“求解方程”。②通性解法③不要過分求“快”④教書不是顯示自己,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在函數中他向我們提出了幾個問題:①分析方程和函數的最主要的差別在哪?②每一個具體的函數讓學生記住五個“背景故事”。③直角座標系的`作用④函數和其它數學知識的聯繫。

聽完王教授的報告,一個感覺,不向以往那樣一味地追求教育理論,而是從數學的各個角度向我們展示了中學數學中所存在和關注的問題。他從具體的實例出發,一步步演算,直到達到問題的答案:不停地拋出問題和我們互動,啓發我們去思考;一個個建議,讓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無後顧之憂;一個個爲完成的疑問,讓我們不斷髮揮團隊的力量去解決,真正地體現數學研究對我們的幫助。總的來說,他今天講的可以這樣概括:1、要站在高角度、多角度的視角認識數學2、國家對教育很重視,要關注學生的主動、創新意識3、我們對數學、數學教育的認識4、數學裏那些東西重要。

初中的數學國培研修日誌【四】

學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認爲自己在上課中講得井井有條,知識條分縷析十分透徹,演算透徹清晰,但結果是有不少學生不能舉一反三,數學學習困難重重。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多數教師都歸因於學生素質差、家庭教育環境不良等教師以外的因素,很少發現是自己教學能力和素養導致而成。

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課堂教學的實質是師生雙方的信息交流,共同學校的過程。教師得知學生在數學學習很困難時,是否想到了可能教師自己對教材理解不夠,沒有準確地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對教材內容層次沒有理清和教學方法不適呢?《數學課程標準》指導下,我們的數學教學目的是要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由“聽”到“懂”,再到“會”,最後到“通”。爲此,教師必須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爲,批判性地考察自我主體行爲表現及其行爲依據。通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思索與修正,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從而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提高課堂教學效能,到達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現就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教師要反思教育觀念

新課標下要求教師要改變學科的教育觀,始終體現“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科學理念,着眼於學生的終身發展,注重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正確的學習習慣。數學非常重視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繫。但是在教學活動中還是有不少教師習慣於傳統的教學模式,偏重於知識的傳授,強調接受式學習,這樣使很多學生在學習數學上失去了興趣。教學中教師要抓住時機,不斷地引導學生在設疑、質疑、解疑的過程中,創設認知“衝突”,激發學生持續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順利地建立數學概念,把握數學定義、定理和規律。

教師在探究教學中要立足與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他們質疑、調查和探究,學會在實踐中學,在合作中學,逐步形成適合於自己的學習策略。例如,在學習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的性質時可以讓三個同學合作分別去畫出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高、底邊上的中線,這是學生會發現三條線爲什麼會是一條線?證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多種,爲什麼“角邊邊”不能判定兩三角形全等?在學習鑲嵌時,可以提這樣的問題,爲什麼正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正六邊形可以,而正五邊形不可以?等等。

這樣教師不斷地設問,不斷地質疑,就能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思考,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促使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和歸納各種各樣的數學規律,爲下一步學習數學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我們的教師必須反思自己的教育觀念,緊緊抓住主導和主體的關係,解決好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問題。

二、教師要反思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課堂教學的藍本,是對課堂教學的整體規劃和預設,勾勒出了課堂教學活動的效益取向。設計教學方案時,教師對當前的教學內容及其地位(概念的“解構”、思想方法的“析出”、相關知識的聯繫方式等),學生已有知識經驗,教學目的,重點與難點,如何依據學生已有認知水平和知識的邏輯過程設計教學過程,如何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學生在理解概念和思想方法時可能會出現哪些情況以及如何處理這些情況,設計哪些練習以鞏固新知識,如何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等,都應該有一定的思考和預設。教學設計的反思就是對這些思考和預設是否考慮到了。教學後,要對實際進程和學生的接受程度進行比較和反思,找出成功和不足之處及其原因,從而有效地改進教學。

三、教師要反思教學方法

教師教得好,本質上講是學生學得好。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的教學方法是否合乎學生實際呢?上課、評卷、答疑解難時,有的教師自以爲講清楚明白了,學生受到了一定的啓發,但反思後發現,教師的講解並沒有很好地從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出發,從根本上解決學生認識上鴻溝問題。有的教師只是一味的設想按照自己某個固定的程序去解決某一類問題,也許學生當時聽明白了,但往往是是而非,並沒有真正理解問題的本質。

初中數學教學中,例習題教學是數學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概念類教學的延伸和發展。教材中的例習題都是編者精心編制的,具有典型性和啓發性,它們不僅是對基礎知識的鞏固,同時對培養學生智力、掌握數學思想和方法,及培養學生應用數學意識和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等都有重要意義。

四、教師要反思學生學習方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轉變數學學習方式,倡導有意義的學習方式是課程改革的核心任務。初中學生年齡一般在十二至十六歲之間,正處生長髮育期,思想不成熟,行爲不穩定,辦事情緒化,喜表露,易衝動,既有面見師長的羞澀,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習性。在數學學習上憑興趣,看心情,個性反映較爲突出,有不少學生學習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同時他們往往又很難發現自己的學習方法不妥。所以,教師就應該反思學生的學習方法,找一找哪些問題,並幫助他們努力改變不恰當的方法,使學生達到《新課標》的要求。

總之,爲學之道,必本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教學也是這個規律,只教不思就會成爲教死書的教書匠,學生也得不到很好的受益。要想成爲優秀的教師,只有一邊教書一邊總結,一邊教書一邊反思,才能實現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