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實用範文>日誌>

我的厭食症生活隨筆日誌

學識都 人氣:1.85W

我是個六〇後,沒有過飢餓的經歷,也沒有奢糜的習氣。經歷過能吃什麼就吃什麼的時代,也享受着想吃什麼就有什麼的現在。可近幾年來卻遭遇了不願吃好東西的問題。而且,隨着物質生活的富裕和提高,這種狀況竟是越來越嚴重了。

我的厭食症生活隨筆日誌

曾去過醫院,也查詢過醫書。醫者說 ,厭食症是由於怕胖、心情低落而過分節食、拒食,造成體重下降、營養不良,甚至拒絕維持最低體重所引起的一種精神心理障礙性疾病。它屬於精神科領域中“與心理因素相關的生理障礙”一類。 此症病因學複雜,爲多因素疾病,涉及社會文化、心理學和生物學等多方面。 此病在高社會階層中比低社會階層中更普遍,發達國家高於發展中國家,城市高於農村。

唉,這難道是一種富貴病?還是象妻子說的那樣,就是犯賤!想吃的時候沒有,有了的時候卻不想吃,或者說,想吃也不吃,真的是犯賤吧!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我的童年。

小時候,母親也是變着心思滿足我的饞蟲。可物質的貧瘠,卻怎麼也香潤不了我的嘴巴,填飽不了我的胃口,更豐腴不了我那瘦弱貪長的身體。也逮過秋螞蚱,捉過知了龜,撈過魚和蝦。也羨慕過小夥伴煎餅裏瘟雞肉的美味,總盼着自己家裏的雞也能生瘟,好能吃上讓人流口水的雞肉。更盼望過分食生產隊裏病老耕牛的肉骨。那時候,生產隊裏的七、八頭老牛每年都有老死或病死的,家家戶戶分得塊肉和骨頭後,整個村子就飄起了那種肥厚的肉香。小孩子是等不及的,早央求着大人先盛一勺半勺的肉湯,象大人品酒式的慢慢吮吸,也有張口就想連碗也嚥了下去的,卻常常是燙得脣紅舌破,連連吐舌。等到肉骨終於熬爛了,眯着自己碗裏的三塊兩塊的小肉丁或大得竄出了碗的肉骨頭,迫不及待得想一口吞下,又吝嗇地哪塊也捨不得吃。等到一點一點地吃完了,香香的碗裏碗邊也?過了,卻不忘嘴裏還珍藏着一塊,千咀嚼萬攪拌,有時能留一夜,有時能留一天,有時吐到手裏觀賞一下,然後再放回去,重新嚼起。既使睡覺,或是在學校上課,也捨不得嚥下。

冬天在乾枯的花生秧牛飼料草垛裏,攏着袖口早露了棉花的染布青襖,跟着大人曬太陽。偷偷挑揀些草垛裏並不多見的癟花生,扒拉半天碰巧如果能揀到顆飽滿的,就會象啃蘋果那樣一點一點的咬噬,然後慢慢咀嚼,細細下嚥。夏天驚喜過玉米地裏野生的瓜扭。秋天的蘿蔔和酸棗。春天的青蔥和茅根。都是那般地香,那般地甜。

家中房粱上的藤藍裏,頭年串親戚的點心,始終吸引着我那貪婪的目光。那三兩包肉漬斑斑的草紙包裏的點心,常常是壞得實在不能再用來走親戚了,纔在有親戚外人時取開分享。那時候,口袋裏揉碎了,用指頭舔食的饅頭屑;父親和姐姐,在冬乾的工地上分攤到沒捨得吃的過油菜;和單起爐竈的奶奶,一端幾天的'幹香椿炒雞蛋;家中一吃一冬天的酸腐蘿蔔絲,和乾菜葉菜豆腐;客來端出客走藏起的白豆腐和幾縷肉絲,以及用爛布頭換來的小貨郎的糖豆和五分錢幾粒的糖精……所有這些,都甜蜜着我整個童年的胃腸和口舌。

而今人已漸老,琳琅滿目的食物充斥了整個生活。人們卻還是每天愁悶着吃什麼和怎麼吃,哪哪的餐廳口味還可以,哪哪個地方新開了菜館農家樂,要趕緊去嚐嚐。人們互相之間自言自語式地說得最多的話,常常就是:買什麼菜呀?做什麼飯呀?怎麼什麼也不想吃呀?或者是,我怎麼又胖啦?誰有最好最快的得上厭食症的方法呀?某某某終於患上了厭食症,減肥真的成功啦!等等,等等……

而我,每天面對着堆滿飯桌的美食,常常也是舉箸彷徨,不知是不想?,不愛,不忍,還是不捨,我常常是,越好吃的東西越不吃。卻還是愛吃,我小時候不愛吃,母親卻捨不得吃的爛魚頭;特別是兒女或親友們剩下的飯菜湯汁,我都能盤淨而過。

我知道,醫生總是對的,我的這種厭食症就是一種神經性抑或是心理性問題吧?可醫生也有不正確或者不準確的時候,我不是想減肥,也不是心情低落,我一直都瘦骨嶙峋,或者說是很骨感。唉,我的這種厭食症,真的就是妻子說的犯賤,或是沒出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