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實用範文>日誌>

初中語文遠程研修日誌

學識都 人氣:1.03W

初中語文教師研修日誌

初中語文遠程研修日誌

一、規範教學常規

1.備課。統一兩套教案,閱讀課(即新授課)一套,至少 45個課時。綜合備課一套,包括作文指導課7課時,作文講評課7課時、單元複習課6課時、試卷講評課7課時,綜合備課大約27課時。

2.作業設置與批改。至少有三種作業,即綜合作業、大作文、小作文。綜合作業以《基礎訓練》爲主,課內部分必做,課外部分選做,綜合作業一課一改,切實減輕師生課業負擔。大作文全學期7個,每次作文,教師精批細改一半,其餘互改或自改,但不能流於形式。小作文每週1個,全期不少於16個,每次只批“閱”和日期。提倡學生寫讀書筆記,不要求教師批改,但可定期收上來抽查。

3.單元檢測與考評。每單元應有一次複習和考試,考試後應有一次試卷講評。

二、把握教學進度

1.秋季教學進度。七年級(上冊)期中考試前要完成1—4單元的教學內容,以及課外古詩詞背誦,名著導讀《繁星》《春水》。八年級(上冊)期中考試前要完成1、2、3、5單元的教學內容,以及課外古詩詞背誦,名著導讀《朝花夕拾》《駱駝祥子》。期中考試後完成教學內容和名著導讀的剩餘部分。

九年級一輪課本複習:新課完成至4月底或5月上旬。二輪專題複習:至6月10前結束。各校可根據情況靈活調整。

2.春季教學進度。七年級(下冊)期中考試前要完成1—4單元的教學內容,以及課外古詩詞背誦,名著導讀《童年》。八年級(下冊)期中考試前要完成1、2、3、5單元的教學內容,以及課外古詩詞背誦,名著導讀《名人傳》。期中考試後完成教學內容和名著導讀的剩餘部分。

九年級期中考試前完成1、2、3、6單元的教學內容,以及課外古詩詞背誦,名著導讀《水滸》。期中考試後完成九年級(上冊)全部內容和(下冊)5、6單元、課外古詩詞背誦、名著導讀《格列佛遊記》。

三、落實“名著閱讀”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九年課外閱讀總量達到400萬字以上,閱讀材料包括適合學生閱讀的各類圖書和報刊,並推薦了2部詩歌散文作品,8部長篇文學名著;人教版初中語文課本也在6個學期的教材中安排了“名著導讀”。根據教材的編排和學生的閱讀水平,並結合教學實際,我們計劃將這些名著閱讀分散到七、八年級4個寒暑假。建議下學期的“名著導讀”篇目安排到前面的寒暑假來閱讀。具體安排如下:

七年級“國慶”長假和平時星期天:《繁星》《春水》(七上)

七年級寒假:《童年》(七下)

七年級暑假:《朝花夕拾》《駱駝祥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八上)

八年級寒假:《名人傳》(八下)、《西遊記》(課文沒有)

八年級暑假:《水滸》(九上)、《格列佛遊記》(九下)、《魯濱遜漂流記》(課文沒有)

以上十大名著將在期末考試命題中考查,具體考試範圍如下:

七年級上冊:《繁星》《春水》

七年級下冊:《童年》

八年級上冊:《朝花夕拾》《駱駝祥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八年級下冊:《名人傳》、《西遊記》

九年級上冊:《水滸》、《格列佛遊記》、《魯濱遜漂流記》

2010年秋季擬舉行“名著閱讀”爲主題的讀書活動。

四、用好教輔資料

1.用好《學習手冊》。建議《學習手冊》在預習、作業、複習時使用,課堂中不要用,更不要根據《學習手冊》回答教師的課堂提問。

2.用好《基礎訓練》。《基礎訓練》作爲綜合作業使用,要求前面已說明,不再贅述。

3.用好《導學檢測》。《導學檢測》是每單元測試的試卷,也是期末複習的重要依據。

4.用好《一輪複習學案》。《一輪複習學案》是九年級一輪複習的重要參考,要求學生認真完成上面的練習,教師要認真批閱。

5.用好《考試說明與檢測》。省教研室編寫的《考試說明與檢測》是九年級二輪複習的重要參考,上面的練習題要求學生不折不扣、認真地完成,教師要認真檢查、督促。

五、促進教師成長

1.堅持終身學習。學習不應只是一句口號,一個概念,而應成爲語文教師工作的一部分,成爲工作的一種需要和一種動力,並內化爲教師的自覺行爲。一是博覽羣書。語文教師要多一點書卷氣,少些世俗氣息,每年讀一本教育專著或文學名著,經常給學生讀一些時文美文,在學習中與學生共同成長。二是向名師、名校學習。於漪老師的人文教育,錢夢龍的“三主原則”教育,魏書生的“六步教學法”,餘映潮的“板塊教學”、“設置主話題”教學法,李鎮西的“民主教育”,“杜郎口”教學模式,“洋思”教學經驗等都是值得我們深入學習和研究的。向名師學習,不是要老師們都立即成爲名師,而是通過學習名師的教育教學思想、方法、經驗、模式,從中找到可借鑑的規律和方法,並受到啓發和教益,從而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2.立足校本教研。一是保證活動時間。每週的教研活動時間不得他用。二是堅持集體備課。集體備課的程序大致包括“佈置課題——個人初備——集體研討——形成個案——課後反思”幾個步驟。“佈置課題”要提前一週。“個人初備”要求教師認真鑽研課標教材,制訂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設計教學流程、課堂提問(或話題)和作業,提出疑難問題和困惑。“集體研討”要確定中心發言人,要求人人蔘與,力求人人發言,經過研討交流,初步達成共識。“形成個案”要求教師根據集體研討的成果,獨立撰寫有個性的教案,提倡教師創新和自由發揮。“課後反思”要求在教學過程中隨時調整教學方案並進行教學反思。三是創新“三課”活動。每次“三課”活動都要確定一個主題,着力解決一個問題,減少泛泛的、目的不明確、針對性不強的“三課”活動。每學期每位老師至少上一節公開課;鼓勵教師多聽課,但至少不低於15節,每聽必評。教師人人蔘與評課,評課不要人云亦云,要中肯到位,多實施激勵性評價,但要切中要害,善意指出不足,切實幫助教師專業成長。四是實行“推門聽課”。教師平時的課堂要“對外開放”,不得封閉,不得將聽課老師拒之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