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極必反人生感悟

學識都 人氣:3.16W

篇一:物極必反人生感悟

“江南風光好,你又怎會明瞭?生命太過潦草,猖狂一季終被燒。”這段歌詞用在我的身上那是再適合但是了。——題記

物極必反人生感悟

數學一向都是我最喜愛的學科,因此我做數學作業一向是很快的。雖然多做作業本身並不是一個錯誤,但是如果做得太快了的話,那麼很可能就會導致一系列的錯誤發生,而且這個錯誤還需要付出必須的代價。

我做作業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那時的我真可謂是“瘋狂”!在那段時刻內,我幾乎是每節課都在做數學作業。之後,我竟然上癮了,居然會“趕”起數學作業來了,每一天都抓緊一切能夠抓緊的時刻來做數學作業,不放過任何一點點空餘的時刻,那可真是到達了“欣然忘食”的地步。再之後,竟然發展到了考試中,每次考試都以最快的速度做完,然後立刻就去做數學作業。那時的我只一味的想去做完作業,卻沒有想到過要保證作業的質量,這樣既不能夠在必須時刻內做完,又沒有必須的質量。在不知不覺中,我做數學作業的目的完全變了!原來的我,做數學作業是爲了提高數學的水平,但是之後的我爲的竟然僅僅只是那充滿誘惑的虛榮和那幾句“表揚”的花言巧語。

作業像一把無情的刀,改變了我的目的.。如今,我會做的數學作業都做完了,但是卻感到有些不自在,其他科目的成績貌似也隨後掉下來了。如果是在以前,我若是一兩週沒有聽課的話,成績可能不會有太大的動盪。但是,今非昔比,此刻的我已經不能夠與那時的我相提並論了,很難纔能有當時那種程度了。

但是,若是真的能夠恢復到當時那種程度的話,並不是沒有可能的;但是需要付出必須的代價,那麼這個代價很可能就是數學了!

此刻再回想起當時那些想法和做法可真是不值得呀!當時的我明明只是爲了提高自己的數學水平,可之後的我竟然能夠僅僅爲了那燦爛而又虛無的虛榮和那些“讚美”的話而將剩下的七科置之而不理。由於當時的我沒有經過自己慎重的思考,才致使了此刻的我需要用數學去彌補那剩下的七科,也許只有這樣做才能夠彌補我之前的過失吧。

如果在我沒有那麼做之前就有這樣的思慮的話,再加上這樣的補償,那麼也許就能夠事半功倍;但是事到如今,才這樣,那可就是事倍功半了!

正所謂“物極必反”,興許就是這樣的吧。

篇二:物極必反人生感悟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持續往碗裏倒水,水就會滿,水滿則溢。持續把弓拉開,拉得太滿了弓就會折斷。任何事物都不好使其滿,滿就到達了極點,物極必反,月滿必虧,因此在沒有到達頂點之前,就應趕快停止

一個勁地揉搓和捶打,就會使鋼針越來越尖銳。太尖銳了就容易變鈍,尖銳的東西不如不尖銳的東西穩定。

金銀財寶太多了,樹大招風,就會招來強盜和小偷。富貴的人容易驕傲,傲者必敗,驕傲必會招來禍患。

水太滿會溢,弓太滿會斷、錢太多會有危險,太傲了會失敗。這些比喻都是爲了說明一個道理,一切事物都不能圓滿,都不能完美無缺。完美了,進化就停止了。完美了,事物就無法發展。圓滿和完美就是死亡,一切事物都不好到達完美。

持盈、揣銳、金滿,這些都是極點,都是死亡,是老子說的“死之徒”。因此,任何事物都不好到達滿、不好到達極點,要趕早罷手,要功成身退。《紅樓夢》曰:“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須要退步抽身早!”《書》曰:“成功之下,不可久處。”此乃天之道,自然規律也。

人不好貪心,要有節制。飯不能過飽,酒不能喝醉,生活要儉樸,金錢和物質生活只要滿足需要就行了,不好花天酒地,醉生夢死。不好追求虛假的榮華富貴。出家人爲什麼有那麼多的戒律,就是讓生活越儉樸越好。

篇三:物極必反人生感悟

物極必反的思想是老子最先提出來的。他認爲福可爲禍,正可爲奇,善可爲妖,事物發展到極限就會向相反方面轉化。物極必反揭示的是事物發展規律,物極必反的反其實也不完全是指實際好處上的相反,而是講事物發展層面的超越。例如:

在黑暗裏站立時刻久了,眼前就會有光亮,能看到行走的道路和遠處的景物;若從明亮耀眼的外面走進略暗的房屋門檻,便是一片漆黑。

水淺泛波,喧譁不止;半瓶不滿,晃盪起伏。相反水深凝滯無聲,水滿寧靜無語。

大款大富,往往淡化物慾,穿戴樸素;小資小富,反倒追求奢華,西裝革履。

喋喋不休的人,未必就是學富五車,見多識廣;反之,沉默不語的人,往往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所謂的人尖子大多命運坎坷,正因人在頂峯,再邁步就要走下坡;相反,身在低谷,擡足就是步步登高。

物極必反的道理貼合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質量互變規律,量變到必須程度就會發生質變,就是物極必反,因此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務必適度適量,不必追求極致完美,有點瑕疵的缺憾、有些挫折的人生,纔有走向成功的可能。

凡事都留有餘地,話不可說盡,事不能做絕,退一步想,必有餘樂。好花看在半開,浮生看破半世。在理想和現實、天堂和塵世,這些令人感到矛盾、迷茫,有渴望又很困惑之間,找到一條最爲實際、恰當、平衡的人生之路,必須會減少對虛無目標無法時刻的痛苦,從而得到快樂的享受。

認識到物極必反的道理,能使自己的生活更好的貼近現實,真正和眼前的生活到達某種默契,求得最佳的生活方式,也許這正是現代人最可取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