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培訓:“培”與“訓”必須交互作用

學識都 人氣:7.07K

“培訓,到底效果如何?”這是一個令衆多企業尷尬的問題。一方面,我們的企業對培訓已經並不陌生,明白成功的企業都視培訓爲“法寶”;另一方面,經過“實踐論證”又發現培訓並達不到我們的期待。先看看兩個我感觸很深的親身案例:

企業培訓:“培”與“訓”必須交互作用

一家“很重視培訓”的食品企業,邀請我參與一場員工內訓,主講職業心態。負責人表示他們會“精心準備和組織這次培訓的”。課程那天,現場坐滿了100多人,這大大超過了常規的培訓班規模,顯然也不是先前所說的一個部門的40個人。該負責人迴應說:主要是考慮“人多氣氛好,鼓掌也熱烈些,這樣培訓纔有效果”。聽他這語氣,似乎對“培訓效果”已是胸有成竹。

另一家同樣“很重視培訓”的化妝品企業,做了一次“投入很高”的培訓。課前動員、現場佈置和組織都做得很好,學員積極性也很高,一天的時間,除了課堂安排的討論,還提出了很多與課題相關聯的問題。學員有需求講師就有責任,所以課後我主動聯繫該企業,希望多點跟進輔導。企業很熱情,約定好時間。可是那天到了企業,出現的僅是三五個熱情的“接待者”。我們很真誠地說不是來參觀考察的。而企業也非常真誠地說:除了“專門的培訓”,我們真的安排不出來時間。

你看,“氣氛好,培訓就算有效果”,“下課了,培訓工作就全部結束了”!?

不僅是這兩個案例。在一次調研中,“請用簡單的詞彙將‘培訓’替代”,竟然在衆多的詞彙裏“上課”、“學習”二詞不約而同地大量出現在各張問卷上。這就是多數企業在潛意識中對於培訓的大部分理解。他們主要的精力和標準都“押”在“上課”、“學習”這裏,力求華麗的現場(強主持、名老師),熱烈的反應(掌聲、笑聲甚至哭聲)。達到這樣,認爲就是好培訓。但是經過反覆,從一段時間來看並沒有出現應有的“績效”,於是“培訓到底有無用”的矛盾境地也就出現了。

培訓是個系統的工作,需要科學地循序漸進,而不是一蹴而就。這就不難理解培與訓的科學構成:“培”主要是導入與傳播,“訓”主要是實踐與塑成,通過展與收的有機組合,來實現培訓的巨大意義和現實效果。

當我們看到軍隊那威武、整齊劃一的行進動作時,無不爲之折服,尤其是那些剛入伍不久的新兵隊伍,更是令人驚歎,我們不得不確信培訓的力量。談協同:從集體來講,他們都沒有太多團隊工作經歷和意識,他們之間也從沒有過什麼協作配合,有的只是來自不同地域的陌生方言和各異的生活處事的習慣;從個體來講,他們涉世尚淺,並沒有太多所謂的'覺悟或成熟,且尚處個性年齡。就是如此條件,需要在九十多天內完成從“市井小子”到真正軍人的轉變,接受軍人標準的檢閱。這其中不需要相信太多的“神話”,他們完成的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培+訓”的系統動作:從動員到宣誓;從動作要領的講解,到分解動作的訓練;從枯燥的動作反覆到責任意識的激活;從痛苦的習慣改變到信念的深入,以及動作配套的體能訓練。不是在室內的“培”,就是在訓練場上的“訓”。如此循環,形成一個簡單卻高效的、複製性強的體系。

所以,只有當培訓是完整的、系統的,才能產生其應有的能量,把我們變成“能人”。那些懂得很多卻不能發揮太多生產力的人,其實就是“培”接受得太多,成爲名副其實的“貧窮的富人”。所以“訓”的工作不可以忽略,更不該視爲“蛇之足”,或理解爲“錦上添花”的工作,而是培訓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應“培”之內容制“訓”之策略,或倒推,應“訓”之策略制“培”之內容,做到真正的“培訓”。

我們既然明晰了培訓包含“培”與“訓”兩部分,那麼有必要把它們分解開來談一談。

“培”主要是解決從不知到知,或從舊知到新知,或是從淺知到深知的部分,先“知”而後“行”。所以這個部分我們要釐清該階段目標,所有功夫都是圍繞它。如:學習動員到位些,請大牌點的主講老師,現場佈置得彰顯點,課程的花樣多趣味生動些,等等,這都會增加“培”的效果。但並非爲絕對標準,因爲太多晚會式的掌聲、笑聲甚至哭聲,對於培訓而言已經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也有並沒太多掌聲、笑聲,但能引起每個人的高度投入和深度思維的課程,這也同樣達到效果。(當然這樣的話,所謂的“好”也就不那麼“顯見”,所以不適合“交待”式的工作。除非培訓負責人和企業老闆達成了一致。)所以,只有明晰了階段使命和所求標準,纔不會讓工作走樣。

作爲企業和培訓負責人,首先要把握培訓工作的全局性部署,包括對於培訓需求的發現或者是“發明”。那麼在“培”階段重要的是要做好學習動員和學習氛圍營造工作,至於採用什麼方式施“培”:是看光盤還是網絡視頻,是小組研討還是講師講授,是室內還是室外等等,則需要根據時間等各種資源和培訓科目做好選擇,制定本階段應有的考評標準。要強調的是:這些工作的結束不是“培訓的完成”,而只是“培”階段的結束,無論是評估還是工作進度都要明晰這一點。所以對培與訓,不能有“越俎代皰”的要求,對學員對講師,同樣如此。

作爲培訓師,在“培”階段則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努力把課程做得精彩豐富些,正是他的本職,但需要“以終而始”,就是圍繞最後的結果展開現階段的精彩,否則就容易“不務正業”,做“喧賓奪主”的事情。因爲培訓不是培訓師一個人的精彩,而是衆多參與者的積極表現而所起的“化學反應”。

作爲受訓人員,則需要給出“培”階段重要的評估意見,當然這不是太困難的事,因爲不過就是:聽得懂嗎、理解的深刻嗎、容易記住嗎。所有的各種“花樣”其實就是圍繞這個“知”的目標,差別只是質和量的不同,即是知的深還是懂的多。當然最可怕的“好”就是連質和量都沒有的“培”,所謂的“好”其實只是滿足了受訓人員的視聽欲而已。

“訓”主要是解決從“知”到“行”,從“會”到“熟”,或者更高的境界。按照培訓的KSA模塊來講,理念性態度類的培訓,在“訓”階段需要將其轉化爲可識別行爲來實施;若是技能類培訓則需要把行爲分解爲分解動作,然後通過“訓”養成習慣,乃至潛意識;當然若純粹是知識類的培訓,在“訓”階段的工作就是微乎其微了,只需要做些重複性的工作,起到強化記憶的作用就可以了。(它的效果評估主要還是在“培”階段)。

作爲企業和培訓負責人,這一階段其實就是培訓效果轉化的工作。大致分爲兩個模塊的工作,第一就是強化記憶和補充性的工作;第二是調適和落實性的工作。所謂強化記憶和補充性的工作,就是在“培”後對於受訓人員真實的理解和記憶的質量進行跟進,如:根據實際工作出發提煉出問題式的考卷或開放思維式的演講。當觀察到真實的理解有誤或者記憶的質量有缺,就需要進行補充性的工作:小補則是個別或小組討論,大補則需集體討論甚至再“培”;所謂調適和落實性的工作,就是根據現實工作狀況乃至個體差異進行調適性指導,落實到“訓”之計劃中來。這裏需要重申的是:“訓”的工作絕不是把“培”的工作再簡單地重複一下而已。

作爲培訓師,在“訓”階段需要與企業和培訓負責人保持緊密溝通。先作爲“旁觀者”進行觀察,偶爾作爲參與者進行體會。主要是站在實際的角度,對課程的理念、方法及工具,給予具體的落實和指導。所以其中扮演角色的就是教練+顧問,所謂教練就是不再是教(即直接告訴),因爲告訴的階段已經過去了,而是應啓發和引導其應用和實踐,協助其找到屬於自我的感覺(因爲別人的感覺不易儲存和識別),甚至是總結出自己的新知;所謂顧問就是面對受訓學員於培訓內容在應用中的變數和盲區,接受他們深度和廣度的諮詢。

而受訓對象在“訓”階段則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了,不象前階段那樣“聽好課程,給出效果評估”的“旁觀者”了,而是主角。所以這個階段與之前剛好做了個角色調換,變成了一個比較“難”的角色。會出現“聽得很明白啊”、“很有道理啊”,怎麼行動起來這麼難?或是在“分解動作”訓練的時候就以“已經聽得很明白、理解得很深刻”自詡,而對訓感到不耐煩。在這個階段會因爲存在變化而產生大量衝突,所以,信心和耐心的就顯得很重要。當然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成長和進步只是坐着聽幾堂課就能實現的話,那麼天下人早就皆是“英才”了。

既然培訓包含“培”與“訓”,那麼是否兩者就一定是區分開來的呢?也不盡然,從某種角度看:培中也有訓(如:模擬演練),訓中也有培(如:梳理總結),甚至是以訓爲主的培(如:拓展培訓)。還有種情況就是面對不同培訓科目和培訓對象的成熟度不同,培與訓的側重也是會有所調整的。但無論怎樣,也只是實施形式的不同而已,這絕不會改變培訓中“培”與“訓”的構成和屬性。

無論如何,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們對於培訓工作已經越來越重視。但我們重視的不應該先是所謂的效果,而應該是培訓這個工具的本身,重視它的操作和應用,否則也只能是“南轅北轍”而事與願違,高呼:資源浪費。“種豆得豆種瓜得瓜”或“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我們都明白,所以我們不用相信太多的“神話”或是莫名的“傷感”。培訓,只有做好系統的“培”與“訓”,我們的努力才能獲得所求的“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