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老師培訓總結(通用6篇)

學識都 人氣:2.14W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寫總結有利於我們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我們需要回頭歸納,寫一份總結了。那麼總結有什麼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老師培訓總結(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老師培訓總結(通用6篇)

小學老師培訓總結1

爲了讓剛走出校門的我們迅速完成角色的轉變,適應教師的工作,區教育局和區教師進修學校組織了新教師培訓活動,這一年來培訓的內容十分豐富,讓我們獲益頗多。整個培訓過程中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各級專家的專題報告,有特級教師的教學展示,有名師與新教師的同備、同課、同研,有學員圍繞專題進行的說課。也有學員的互動討論,更有專家的指導、引領。

首先,我想感謝爲我們上過課的每一位老師,因爲每一次上課,我都感到:給我們上課的每位老師都是有着紮實的教學功底、先進的教育理念的優秀指導老師,讓我對班主任和教科研等方面工作有了新的認識。

通過理論的培訓學習,現場的教學觀摩。因此,這一年的學習,對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澱,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對於我來說這是收穫豐厚的一年,也是促進我教學上不斷成長的一年。

一、對課堂教學行爲的重新認識與思考

課堂是教師教學生命力的所在地,也是學生智慧的發源地之一。

(一)要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

傳統意義上的課堂,就是教師講,學生聽,老師很少審視自己的教學是否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也不夠關注學生的參與度是否與自己有關。當學生出現與課堂教學不一致的行爲時,只是一味怨學生,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是否適應了學生心理特點,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

(二)要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和時間

學生獲取知識的結果,遠遠比不上他獲取結果的過程重要。讓學生在學習上有所發現,有所體驗,重要的前提是給予他在學習和研究知識的過程中主動思考與積極探究的時間與空間,這樣,他的體驗纔是幸福而自信的。如: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一個很好的形式。

(三)要學會欣賞學生

教師要在教學中樹立以學生爲本的現代教育觀念,給每個學生提供思考、創造、表現及獲得成功體驗的機會。做到這一點,教師要學會欣賞每一位學生,發現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學生在老師的關注中,不僅會喜歡老師,喜歡上課,產生融洽和諧的師生情感,還會在課堂上積極表現,快樂愉快地去學習。

二、提升了理論水平,認識到科研的重要性

作爲新教師,我們沒有多少教學經驗,理論水平低,對自己的工作不善於總結歸納,現在,通過對教育研究的理解,基本上能用理論來指導自己的實踐活動。在教育教學理論的指導下,把握了教改方向,堅定了探索新路子的信心,並增加了教育科研的意識,認識到不能只做教書匠,而要做新時期的教育家。

三、認識到繼續教育的重要性,樹立了終身學習的目標

這次培訓,就自身更新優化而言,樹立了終身教育(學習)的思想。以前總以爲搞繼續教育沒有學到什麼新知識,所以總覺着耽誤時間,不如讀讀書,這次,通過聽取了報告,真正認識到了繼續教育的重要性,樹立了終身學習的目標,提高了對繼續教育的認識。學然後知不足,這是我的一個體會。通過培訓,感覺以前所學的知識太有限了,看問題的眼光也太膚淺了。過去,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得有一桶水。”但是,經過培訓後,我覺得教師絕對不是一桶水這麼簡單,它應該是一條有源頭的溪流。“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不斷否定自己,才能不斷進步,擁有的知識才能像‘泉水”般沽沽涌出,而不只是可憐的“一桶水”了。

四、教師要意識到創新精神的重要性

時代呼喚教育創新,呼喚創新型人才,素質教育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爲重點,正是反映時代的要求,作爲教師也要用創新理念武裝自己。

爲期一年的培訓,就我自身而言,讓我樹立了終身學習,終身教育的思想。我更深刻地認識到,做爲一名合格地人民教師,道路曲折而又漫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但我堅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會成功!我未來的路還很長,我需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我的責任還很重大。

小學老師培訓總結2

通過一週的學習,我們收穫了經驗,更新了理念,開闊了視野。“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體會”,這是我們跟崗學習以來最大的體會和感悟。在跟崗學習中,我們聽到了更多的是真實的常態課,它既沒有過多的修飾,也沒有太多的花俏。這樣的課堂讓我感到樸實、自然,遵循了學生身心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非常有利於兒童各種能力及良好個性的健康發展。在一小,我們跟崗學習成員受到了學校的熱情款待。本着“積極參與、主動融入、虛心學習、注重溝通”的跟崗學習原則,我們認真觀察、認真學習、認真反思,每天堅持寫學習心得體會。現將這一週的培訓學習總結如下:

一、藝術浸潤的校園文化

每天進入校園,迎面撲來就是濃厚的藝術氣息,別具風格的教學樓裏傳來了管絃樂隊優美的演奏聲。花園似的校園,點綴得五彩斑斕,更顯得生氣盎然。在這如詩如畫的環境中學習、工作,是一件多麼享受的事情啊!行走在校園的走廊內,處處充滿着文化氣息,最亮眼的風景就是每個班級牆壁上孩子們的作品。樓梯上可以看到各種標語,沒有現場說教,只有渲染薰陶。校園文化重要的是從教師和學生身上散發出的與衆不同的精神面貌,是滲透在骨子裏的一種品質。它是通過李校長不斷引領,各位小老師們不斷領會,通過外在薰陶,內在培養,最終表現在全體師生身上的氣質,最後形成學校獨有的一種精神氣息。

二、震撼人心的學習習慣

作爲一名老師,我們都知道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的成長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一小,看到了令我們心靈震撼的行爲習慣。課前鈴聲一響,孩子們已經從容不迫地準備好了課堂上需要的書本和學習用品,坐姿端正地等待着老師;週一是全校的升旗時間。平時,當國歌聲響起的一瞬間,校園內的學生,無論在做什麼,都會不約而同停下腳步,向着國旗升起的方向舉起小手敬禮,一直站到國旗升完爲止……在學生眼裏,老師就是表率,老師的一言一行無不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學生,嚴於律己的教師帶出良好習慣的學生,這就是教師的人格魅力。

三、匠心獨具的教學藝術

本週,聆聽了多堂語文課,我們有一個很深的`感受:不論是經驗豐富的老教師還是充滿激情的年輕教師,教學功底都非常深厚、紮實。師父們的課前準備充分,課堂上關注學生的學情,注重教學實質,鼓勵學生感悟,牢牢抓住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充分突出了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的新課程理念。學生素質高,從學生的課堂表現和精彩發言,可以看出他們學習習慣很好,課外閱讀面很廣;從學生回答問題時的積極、大氣、出口成章,教師點評時的精煉到位、恰到好處點撥與引導,不難看出教師對學生的訓練有素以及學生對老師工作的認可與回報。

本週我們聽到的每一堂課,都是一個“美”字。老師的聲音很美,歌聲很美,形體很美,琴聲很美,人長得也美。老師們不吝賜教,細心地幫我們磨課。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對音樂專業領域也有了更新的認識,在教學上有了一定的進步,我們對音樂課有了更深的認識。在今後的音樂教學中,我們將會把學習到的方法實施到教學中,同時不斷創新,使我們的音樂教學又上一個新的臺階。

由衷感謝一小爲我們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的平臺,每位老師都以鮮活的實例、豐富的知識內涵以及精湛的教學打動了我們的心,使我們的內心再次煥發激情,燃起鬥志!

小學老師培訓總結3

按照教育局的安排,“送教下鄉”教師於xxxx年10月25日來羅帶中心校送教下鄉。“送教下鄉”,是優秀教師傳送經驗,提供示範的有效途徑,旨在增進城鄉教師的相互學習,既使作課教師從中得到磨練,又使聽課教師從中受到教益,從而實現雙惠雙贏。旨在幫助於農村,服務於農村,建立城鄉互幫互助的教研熱線,增強一線教師的教學教研意識,在羅來中心校掀起教學研討的熱潮。

一、精心組織,合理安排

爲了此項活動的有效開展,羅帶中心校成立了“送教下鄉”活動領導組,組長由中心校長陳秀碧同志擔任,副組長由中心校高方能同志擔任,成員爲各校校長擔任。繼教育局召開“送教下鄉”專題會議之後,將送教教師集中在羅帶中心學校授課,全中心校相關教師全部集中到羅來中心校開展聽評課活動,並確定了同課異構的教師,要求同課異構教師精心備課,羅來中心校承擔所有聽評課的準備事宜,要求精心組織,妥善安排。

二、提高認識,明確任務

“送教下鄉”是爲了更好地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傳輸到鄉鎮農村,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教師專業的均衡發展。

送教下鄉活動發揮送教教師的示範輻射作用,改變了過去的教研模式,將教研重心下移,面向鄉鎮;到課堂上、師生中,瞭解農村學校在課改中存在的問題,解決教師課改中的困惑;把調研、教研與教師培訓相結合,發揮典型教師傳、幫、帶作用,極大地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實效性,有效促進送教和受教教師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推動新的課程改革。

通過送教活動同時還歷煉了一批年青教師,參與同課異構的教師精心備課,查閱資料,此項活動創造了磨練自己的機會,積累了許多借班上課的教學經驗,有利於自身專業化的成長。送教下鄉活動爲我送來的是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課改信息、科學的教學方法和高超的教學技巧,廣大教師在相互交流學習過程中共同提高着。

三、加強交流,促進聯動

送教下鄉活動,搭設了校際間交流的橋樑,促進了校際聯動,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通過自我反思

小學老師培訓總結4

在教育局的統一安排下,我有幸參加了小學教師跟崗學習培訓。通過這次學習,讓我受益匪淺,收穫很多,更新了理念,開闊了視野。

“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體會”,這是我跟崗學習以來的最大的體會和感悟。在跟崗學習中,我們聽到了很多節真實的常態課,它既沒有過多的修飾,這樣的課堂讓我感到樸實、自然,遵循了學生身心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也聽到了小學最具有特色的教研活動課,非常有利於兒童各種能力及良好個性的健康發展。

在小學,我們新老師來自不同學校的跟崗學習成員受到了學校領導的熱情引領與認真分配跟崗學習情況。本着“積極參與、主動融入、虛心學習、注重溝通”的跟崗學習原則,我們認真觀察、認真學習、認真完成每週一次反思。現將這次培訓學習總結如下:

一、生機勃勃的校園文化

充滿生機氣息的校園環境,無論校園知識欄,教學樓走廊還是教室一角,都洋溢着教師與學生一起合作的佳品及學生自己的創新作品。

行走在校園的走廊內,擡頭就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標語。沒有豪言壯語,只有溫馨提示;沒有現場說教,只有渲染薰陶,這些樸實的句子、愜意的環境時時刻刻在提醒你、鼓勵你、引領你。校園文化重要的是從教師和學生身上散發出的與衆不同的精神面貌,是滲透在骨子裏的一種品質。它是通過校長不斷引領,老師們不斷領會,通過外在薰陶,內在培養,最終表現在全體教職員工身上的氣質,最後形成學校獨有的一種精神氣息。

二、良好的養成教育

早晨,在小大門值日的教師與學生都認真的履行着各自值日的職責。在小學,週一是全校的升旗時間。在升國旗的時候,所有的教師都朝着國旗行注目禮,在整個升旗過程中,師生嚴肅專注,滿懷激情,沒有一個學生在動,沒有一個教師自由交談,心中充滿了愛國主義的思想。

小學的學生很有禮貌,對我們這些外校的老師極其尊重,在每天早上和下午的上學期間,學生在校門口排列成一列,向老師鞠躬問好。

三、匠心獨具的教學藝術

課堂是教育學生、培養學生的主陣地,教師更應該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提高學生素養。一年級老師的《畫》,整節課教師圍繞目標,層層推進,這一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四十分鐘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爲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老師採用了創設情境的教學方法,設計了色彩鮮豔的課件,讓學生在課件所創設的情境中學習。同時還讓孩子們通過合作交流發現鐘面的結構,這樣既活躍了學生的思想,激發了認知興趣,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跟崗學習讓我深深的感受到:作爲教師,一定要具有紮實的技術技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要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才能在教學中獲得成功。

今後,我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不斷的豐富教學經驗,不斷地學習新知,不滿足於墨守成規,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相信成功是屬於我們的。

小學老師培訓總結5

這次新課程學習讓我從中受益匪淺,收穫頗豐,作爲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我加深了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與體會,進一步認識到了新課改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學目標更明確了。就語文學科而言,原來的《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目標上,曾出現過兩種不良傾向:一是過分強調思想性;二是過分強調文學性。滔滔不絕一堂課,到頭來,學生在語文能力的培養上收效甚微。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要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一是主張實現教學上的主體性,一是強調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而且,學生生理、心理以及語言能力的發展具有階段性特徵,不同內容的教學也有各自的規律。因此,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比如,識字與寫字的要求有所不同,1—2年級要多認少寫。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

閱讀教學首先要使文本開口“說話”。這就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地通讀課文,才能抓住重點,也才能與文本深入對話,因此,初讀是閱讀教學的基礎。但是想到自己過去一年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初讀這一重要的教學環節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問題:一是時間得不到保證,學生在課堂上匆匆地讀一遍就進入精讀,在家讀的時間也得不到保證,向我們山區學校,學生回去沒有家長的督促,很多學生就回去的作業就等於是空的;二是初讀目標不明確,認爲初讀就是讓學生有充分的讀書時間,於是學生一遍又一遍地讀,多數學生是有“口”無“心”;三是缺乏教師的指導,就是一個“讀”字貫穿始終;四是反饋不及時,自己不知如何評價學生的讀,以至於學生應有的語文能力得不到訓練。另外,感覺自己在平時的教學中對孩子們課外閱讀書目的數量及程度鼓勵力度不夠,缺乏一定得評價方法,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會努力改正,爭取提高自己的閱讀教學。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這種綜合能力的培養,各學段可以有所側重,但不應把它們機械地割裂開來。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

口語交際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教師要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採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不必過多傳授口語交際知識。與口頭作文區分開。從形式上看,口頭作文是單向的,是直接爲習作服務的,是作爲習作指導的環節出現的,是不需要考慮交際效果的;口語交際則是多向的,是爲了交際的目的服務的。從成果上看,口頭作文是書面語的,口語交際則是口語的,二者在詞彙的選擇、句式的運用等方面,都有着顯著的區別。

人教版中高年級教材有時將口語交際與習作整合編排,要求學生進行同題的口語交際和習作活動。編寫的意圖是整合聽說讀寫,使之互爲背景,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如,閱讀教學可以給口語交際提供某些詞彙的積累、表達的樣式和思考的空間;口語交際的成果可以爲學生提供習作的素材、習作的思路。在教學時,如果能夠充分發揮書面語和口語互相促進的一面,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率。但是具體到教學實施,雖然話題是一致的,口語交際教學和習作教學卻應該有相對的獨立性,應該有各自不同的特點。不能把口語交際和口頭作文混爲一談,更不應把口語交際等同於習作指導。

綜合性學習應強調合作精神,注意培養學生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提倡跨領域學習,與其他課程相結合。綜合性學習的開展意在引導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實踐中學習語文,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但在實踐過程中,不少教師反映,綜合性學習花的時間、精力太多,弄得大家疲憊不堪,有時還影響了教學的進度,學習效果有時不能保證。造成這樣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教師對教材的理解仍抱着唯教材是舉的觀念,不把教材提到的內容做完不放心。二是過分追求、模仿所謂的新穎形式,而忽視訓練效果。因此,教師在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應把握住因地制宜的原則,活用教材,一切從實際出發,從學習的效果出發。

新的課程評價標準要重視一點:語文課程評價一定要立足於現代社會要求學生所具備的語文素養上,也就是說,我們的評價要讓社會認可,當我們的學生踏入社會,社會上的人說“這個人的語文素養不錯”時,我們的評價纔沒有出問題。現代社會需要怎樣的語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除了這兩點,現代社會要求民要有一定的口語交際能力和運用現代技術搜索,處理信息的能力,基於這些思考,就可以發現目前的評價沒有很好地評價學生口語交際的水平,也沒有很好地評價學生的書寫能力,更沒有很好地去評價學生開展語文活動的實踐能力,既然現代社會需要這些能力,我們就應該做好這方面的評價工作。

在新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我體會到新課程已經與協作、創新、探究、未來這些滾燙的字眼牢牢聯繫在一起,讓我們與新課程一起成長,爲孩子們每一天的成長而快樂着。

小學老師培訓總結6

作爲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有幸參加了網絡研修,感悟許多。在學習中我深深地體會到,學習應該成爲一個人的一生目標。不經一番風霜苦,哪得梅花撲鼻香啊!人應該是活到老學到老。要想成爲一名合格的教師,就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而這一切,也是我不足和欠缺的,我總以爲做一個優秀的一線教師只要上好課,教好學生就可以了。現在我才明白,沒有深厚的積澱,沒有長期的浸淫,何來“腹有詩書氣自華”。網絡學習讓我和同行們走到了一起,在這個舞臺上我們盡情的汲取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聆聽着專家、教授們精闢的講解;在這段時間裏,我們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名師一步步引領,促我不斷成長。回顧這段學習的日子,從開始的激動、不知所措到現在教學中問題的豁然開朗;從初上網時的應付學習到現在迫不及待地領略專家、各位老師授課、指導的風采……

這一切讓我的收穫變得燦爛無比。在遠程培訓中,網絡研修讓我獲得了很多的信息,開闊了視野。遠程學習的形式多樣,視頻、課程簡介,與專家、同仁互動式的交流等深深地吸引着我讓我得到啓發。每一專題中的各個觀點及案例,很好地解決了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疑問和困惑。

我首先是更新了兩個重要的觀念:其一,對小學教師來說,研究是學習、反思、成長、發展的同義詞,與專業人員的研究具有質的區別。它是“以解決問題爲目標的診斷性研究及實踐者對自身實踐情境和經驗所做的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和反省。”其二,我們這些綜合科從現在的教育角度上講不是一門主科,但也是必不可少的學科。教師對此的定位非常迷惑。但通過學習,從“過去的我”與“現在的我”的對話交流,是努力擺脫“已成的我”,爲不斷獲得新生的過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爲了提高自己、發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守護人。將教師角色定位於學習者、研究者、實踐者。教師首先是學習者,不僅要善於向實踐學習,向理論學習,而且要向學生學習。教師是研究者,帶領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科研課題的研究。教師是實踐者,實踐的內涵是“變革”。

教育無小事。一個細節可能會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一個教師最可貴的品質在於他能從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涯中領悟和體會到教育的真諦,開掘出散發着新鮮芳香、體現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細節。學生是具有極大可塑性的個體,是具有自立發展能力充滿創造力的生命體。概括地說,“教育的真諦在於啓發自覺,在於給心靈以向真、善、美方向發展的引力和空間。

通過這次培訓,我能重新的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爲,對自己以前的教學有了一次徹底的反思,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今後的教學實踐中去。今後,我還將繼續參加網絡研修,努力提升自己,讓自己成爲適應新時代的優秀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