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關於烈士陵園掃墓心得體會600字

學識都 人氣:1.48W

2017關於烈士陵園掃墓心得體會600字範文一

清明節的前一天我們河大國旗班來到保定烈士陵園掃墓,一路上春滿花開從大家的表情中並沒有看出有什麼沉重。途中我們經過了一所小學,也許是我們穿軍裝的緣故,小學生們把我們誤認爲是解放軍,當然從隨後這些祖國的花朵中的謾罵聲中我終於找到了一種沉重感。是啊,國旗班本就是一個愛國教育的中心,都說我們肩上有着多麼大的重任,這種責任來自於何,我想正來自於一種傳承文化的義務。而我們今天的五星紅旗-----這新中國的象徵,它正是基於這陵園中無數先烈的前赴後繼。

2017關於烈士陵園掃墓心得體會600字

但仔細想來,我們要祭奠的是英烈,可我們具體要傳承的精神又是什麼呢?的確,有的東西只能敬仰無法傳承,比如我們先輩不怕犧牲的精神。我們不可能現在也處處拼命,那豈不是成古惑仔了?當然我們從小學到現在,學校主要教育我們去學習先烈的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的精神等等。這當然很好很強大,但對80後的吸引力實在太差了,年輕一代似乎對紛繁複雜的新鮮事物更感興趣,而對過去老套的東西嗤之以鼻。所以我在思考這個問題,先烈精神在年輕人中就真的無興趣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問題是否定在何處,有人會說大多數年輕人都是尊敬先烈的,他們都有一顆愛國心。這其實等於沒說話,因爲即使是一位無名的長者我們大多數人就會去尊敬他,而一個正常的中國人又必定愛自己的祖國,尊敬不代表信仰,這纔是問題之所在。新一代人接受了許多新思想,自認爲是有了自己新的信仰,其實這並不與我們先烈們的信仰相沖突,很多方面其實是一致的。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咱們處於當時那個年代,咱們如果是有血性的人,咱們會爲什麼去做先烈同樣的事,要我看其實很簡單:對現狀的不滿、對理想的渴望、對敵人的仇恨等等很多基於有血性的人的原始激情的爆發。魯迅曾寫到: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先烈們正是中國千千萬沉默者中的爆發者,承着一種原始的激情在血與火中鑄就革命的英魂。

我們新一代的年輕人其實也不乏這種激情與信念,從某種角度來說,我們和英烈的心是共通,只是由於某些原因我們往往無法體會早已逝去的英烈們的心境。

我想狼牙山五壯士之所以跳崖,是他們不想讓大部隊有太多的犧牲,因爲心中的善成就了這位勇士,我們應該爲這份善所感動。

我想冉莊地道戰的`民兵們之所以能痛殲日軍,是他們心中的氣節成就了這羣戰士,我們應該爲這份氣節所感動

我想二師學潮中的學生們之所以在武裝軍警面前無謂,是他們深深痛恨當時貪腐的政府,因爲心中的理想成就這羣英雄,我們應該爲這份理想所感動。

在我們過着美好新生活的今天,我們其實不簡簡單單做到敬仰英烈,更應感受到我們與英烈相通的心,抱着一種感動與感恩的心去面對新的生活。

2017關於烈士陵園掃墓心得體會600字範文二

每年的4月4日,是我國人民緬懷先人,烈士的清明節,爲紀念這個有着深遠意義的日子,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我校精神文明建設。我們胸前佩帶着鮮豔的紅領巾,懷着悲痛而沉重的心情來到烈士陵園,緬懷爲了祖國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寧而英勇犧牲的戰士,瞻仰他們的豐功偉績。烈士陵園是那麼莊嚴、肅穆,迎門兩側的松柏是那麼挺拔、青翠。

我們排着隊來到烈士陵園門口,我們開始了主題隊會:首先由校長講話,然後由大隊幹部代表發言,再由輔導員帶我們宣誓最後爲革命先烈默哀。在那三分鐘裏,我想了許多許多:我們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爲我們創造出來的,也是血紅的鮮血換來的。於是,我的心中起了一個念頭:要繼承先烈遺志,發奮學習,努力成爲建設國家的棟樑。

到了中隊的主題隊會,同學們先後背誦了烈士生前寫的詩,由我和陶彭昊唸了一首現代詩,讚美了革命先烈的偉大。到了烈士墓前,我行了個隊禮,雙手把白花獻給了烈士,就在這一刻,我心裏默默在說:“安息吧,先烈們。祖國和人民永遠懷念你。”我們走進紀念館,見到了烈士生前用過的東西,有模型、字跡、圖片等。

我們要珍惜這金色的童年,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讓九泉之下的烈士安息,如果他們看見了,會欣慰的說:“我的努力沒有白費!” 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