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名人故事作文彙總十篇

學識都 人氣:5.73K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名人故事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名人故事作文彙總十篇

名人故事作文 篇1

美國的巴頓將軍是一位典型的軍人,他的家庭也是準軍事模式的。兒子的臥室掛有“男兵宿舍”的牌子,女兒的臥室則寫有“女兵宿舍”的字樣,而廚房則寫着“食堂”,客廳則寫着“會議室”的大字。有人猜想他們夫妻的臥室一定會掛上“司令部”的牌子,沒想到卻赫然寫着――“新兵培養中心”。

巴頓將軍爲了顯示他對部下生活的關心,搞了一次參觀士兵食堂的突然襲擊。在食堂裏,他看見兩個士兵站在一個大湯鍋前。

“讓我嚐嚐這湯!”巴頓將軍向士兵命令道。

“可是,將軍……”士兵正準備解釋。

“沒什麼‘可是’,給我勺子!”巴頓將軍拿過勺子喝了一大口,怒斥道:“太不像話了,怎麼能給戰士喝這個?這簡直就是刷鍋水!”

“我正想告訴您這是刷鍋水,沒想到您已經嚐出來了。”士兵答道。

名人故事作文 篇2

今天我讀了,《中外名人成才故事》一書中的(諸葛亮)一文,讀了這篇文章我深深敬仰諸葛亮的聰明才智,足智多謀,他不愧爲是我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

諸葛亮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戰術兵法,我最喜的是“草船借箭”周瑜讓他在十天內造十萬支箭,若是一般人肯定緊張的不得了,而他不慌不忙,開動腦筋,三天內“借”到了十幾萬支箭。

如果諸葛亮不博覽羣書,通曉古今,他不會在三天內弄到箭。從中我覺得我們現在學校讀書,更要認真學習,將來要像諸葛亮一樣,發揮自己的才能,報效我們的祖國。

名人故事作文 篇3

巴爾扎克是法國著名的文學巨匠。他與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之間,曾發生過一件趣事。

一天,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拿着一本破舊的作業本問巴爾扎克:“大作家,你給我瞧瞧,這小子有沒有天分,將來是不是塊當作家的料?”

巴爾扎克接過作業本後,認真地看了看,胸有成竹地說:“嗯,這小子天賦不高,靈氣不多,憑這很難當作家。”

老太太聽後,發自內心地笑道:“好小子,我以爲你們當作家的什麼都懂,沒想到,你連自己30多年前的小學作文都看不出來!”

巴爾扎克也禁不住笑了。他做夢也沒有想到,這個老太太竟是自己30多年前的小學老師

巴爾扎克的判斷顯然是錯了,因爲他只看到了孩子的基礎,卻忽視了孩子將來的努力。

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出世就名揚天下,譽滿全球。巴爾扎克在成名之前,他寫的那些文稿不斷地被退了回來,他陷入困境,負債累累。最困難的時候,他甚至只能吃點乾麪包,喝點白開水。但是他挺樂觀,每當就餐,便在桌上畫上一隻只盤子,上面寫上“香腸”“火腿”“奶酪”“牛排”等字樣,然後在想象的歡樂中狼吞虎嚥。

正是在這段最爲失意的日子裏,巴爾扎克破費了700法郎,買了一根鑲着瑪瑙的粗大手杖,並在手杖上刻了一行鞭策自己的字:“我將粉碎一切障礙。”

正是這句無所畏懼、一往無前的座右銘,支持他度過了難關。後來,柳暗花明,他果然成功了,成爲享譽世界的大文豪。

巴爾扎克的作業和手杖,又一次證明了無數成功人士堅信的箴言:“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成功就是一直在努力。

名人故事作文 篇4

記得在《中華成語故事》中有一則---按圖索驥的成語故事,它講的是春秋的時候,秦國有個叫孫陽的人擅長相馬,並寫了一本《相馬經》。但他有一個兒子卻資質很差,但他很想繼承父親的事業,於是,就將《相馬經》讀得滾瓜爛熟。有一天,他按照書上所寫的特徵去找千里馬,最後發現有一隻癩蛤蟆很象書中寫的千里馬的特徵,並將它捉回去,父親看了,長嘆一聲說道:“你這樣按圖索驥是不行的,要學好相馬的本領,必須多多去看馬,養馬。”這則成語比喻做事死板,不能靈活變通。

讀了這則成語後,它深深印在我的腦子裏。理解了這則成語的喻意,我在以後的學習上要多動腦筋,多注重實踐,不生搬硬套。在做數學題目時要靈活巧妙的運算,這樣才能找出最好的答案。在語文閱讀時,要認真的找出重點的詞句和文章的中心,這樣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

名人故事作文 篇5

在《中華成語故事》中,這個成語——“程門立雪”是一個值得大家去深刻體會的成語之一。宋朝時,有一位學問的人,名叫楊時。他對老師十分尊敬,一向虛心好學。“程門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師.刻苦學習的一段小故事。楊時在青年時代非常用功。後來中了進士,他不願做官,繼續訪師求教,鑽研學問。當時程顥、程頤兄弟倆是全國有名的學問家,楊時先是拜程顥爲老師,學到不少知識。四年後,程顥逝世了,爲了繼續學習,他有拜程頤爲老師。這時候,楊時已經四十歲了,但對老師還是那麼謙虛.恭敬。一天,天空濃雲密佈,眼看一場大雪要到。午飯後,楊時爲請教一個問題,約了同學一起去程頤家。守門人說程頤正在睡覺。他們不願打擾,便在門口守着。天上飄起了鵝毛大雪,雪花在頭上飄舞,凜冽的寒氣,凍的他們渾身發抖。他們仍舊站在門口守着。過了好長時間,程頤醒過來了,這才知道楊時他們在門完雪地裏等了很久,便。趕快叫他們進去。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得有一尺多厚了。楊時這種尊敬老師的優良品德,一直受到人們的稱讚。這個成語所表達的意義已經非產明顯,就是要讓人們知道——學習的優異,需要汗水的付出,纔有回報。然而,現在的這個時代,由於經濟的飛速發展,這種刻苦努力的精神,越來越少,希望通過這個成語,能讓大家找會這種精神。

名人故事作文 篇6

今年寒假我讀了《名人成才故事》,這本書有在世界歷史的長河裏,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中,涌現出無數傑出的人物。

我最佩服的是諸葛亮,他是三國時期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如果你看過《三國演義》,肯定不會忘記諸葛亮。至今,諸葛亮的智慧一直被後人所傳頌,許多人甚至把他當作了智慧的化身。可是你知道嗎,在諸葛亮的小時候,爲了上學,發生過一些故事,好玩極了!

如《諸葛亮餵雞》,和我們上學期學過的一篇文章比較吻合。諸葛亮少年時代聰明好學,傳說他非常喜歡聽先生講書,爲了延長聽說的時間偷偷喂米給打鳴的公雞,弄巧成拙,被先生髮現攆出了學校,非常後悔,認識了自己的錯誤。也就是從“餵雞”這件事,讓諸葛亮明白了一個道理;不是什麼時候都可以用智謀的。有時候可以用智謀,有時候不能用智謀的,聰明要用在正地方。在得到先生的原諒後,更加尊敬先生,先生也更喜愛他,把做人的'道理和平生的學問都交給了他,爲後來成爲大政治家和軍事家打下了基礎。

我敬佩的名人還有諾貝爾,諾貝爾的專利樂有300多種。他家境貧寒,幾乎沒有受過什麼正規的學校教育,可是,他卻努力掌握了英、俄、德、法等幾門外語。他還立志刻苦學習,將來要當一名科學家。20歲開始研究威力強大的火藥。幾經失敗終於發明了膠炸藥。

《名人成才故事》中有我敬佩的人物太多了,他們是人類的精英;他們像熠熠升起的燦爛羣星,放射出綺麗的光芒,照耀着人類,爲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影響着人類的進程。他們在存在,體現了人類的光榮。他們之所以能成爲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是因爲他們從小天生聰穎、刻苦的學習精神,成爲人類歷史上閃光的精英。他們每一個人的故事都是一本生動的、有趣的、神奇的教科書。我從這本書裏瞭解他們的精神世界,學習他們發奮苦讀、堅持不懈的精神,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併爲實現理想而不懈的努力奮鬥。

因此,我還要繼續讀這本《名人成才故事》。不是說我要當什麼名人,因爲書中每一個人的故事都很有趣,成長道路卻崎嶇不平。他們的事蹟閃閃發光,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教育我們如何努力學習、怎樣克服困難、怎樣聰明早慧,又是如何走上成功的道路的……只要你讀,就一定會喜歡,一定會被吸引、被感動!

名人故事作文 篇7

蘇東坡烏臺詩案後被貶黃州,物質匱乏,精神蕭索,可苦難終使他振作、使他成熟。尖嘯的山風於谷口處收住,化爲溫暖的和煦;湍急的河流於河口處收緩,化爲寬廣的浩瀚;絢爛的人生於苦難處收束,化爲成熟與淡泊。於是,蘇東坡從黃州突圍,終成赤壁二賦,大江一詞,名傳千古,恩澤了後世無數書生騷客。(20xx年天津高考優秀作文《願景》)

【素材點撥】蘇軾少負才名,博通經史,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合稱“三蘇”,同爲“唐宋散文八大家”的散文家,精書法,曉音樂,通繪畫。他改變了當時寫詞的風格,就和同一時代的王安石變法一樣,對當時和後世以巨大的影響。然而他的一生卻遭遇坎坷,宋嘉佑二年(1057年)進士,曾官禮部尚書,翰林學士等職。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貶官放逐。他在宋神宗時曾受重用,然因新舊黨爭,屢遭貶抑,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方官;又因做詩“訕謗朝政”,被人構陷入獄。出獄後貶黃州。此後幾經起落,再貶惠州、瓊州,一直遠放到儋州(今海南儋縣),從此隨緣自適,過着讀書作畫的晚年生活。直到元符三年(1120年)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歸。坎坷的遭遇沒有改變他的正直、豪爽的品性,卻鑄就了他特別的情懷,作爲我們比較熟知的人物,可以引證的角度很多,在歷年的優秀作文中有許多都是以他爲例的,本文就是寫他面對苦難的成熟與淡薄。

名人故事作文 篇8

喬治·吉西爾,是美國一位專門在宴會上致祝酒詞的專家。他一生中不知爲多少人致過祝酒詞了,都是皆大歡喜,但有一次卻出了問題。

那是一年一度的禁食節,吉西爾被人強迫的去致祝酒詞。兩個惡棍闖進他在芝加哥旅館中所開的房間內,勒令他去出席一項歡迎一位名叫約伊·史密斯的流氓的宴會。

吉西爾抗辯地說:“我並不知道史密斯是什麼樣的人,怎麼可以作一篇關於他的祝詞呢?”回答是:“他是一個重要的人物。”

在宴會的廳堂中,吉西爾被人推到首席上,大多數的客人都在開懷暢飲,等着他致祝酒詞。

吉西爾問主人:“關於史密斯先生,我可以說些什麼?他有些什麼成就呢?”主人答道:“你是幹什麼的呀?咹?聰明的人兒!”

吉西爾望一眼那些正在狂飲的流氓,嚇得渾身發抖。但他用力噴出口中的雪茄煙,橫下一條心,開始了致詞。他說:

“諸位先生,這是一次我永遠不會忘記的宴會,我是多麼的愚笨呀!卑賤的詩人,躬逢你們的盛會,來把你們的貴賓約伊·史密斯先生偉大的長處表揚一番!是誰,橫渡了德拉瓦河?是誰,解放了黑奴?是誰,指揮着 1898 年的三凡山之役?又是誰,發明了電?也許,這都不是史密斯先生。但是,我知道,假如給他這種機會,他是可以完成這些豐功偉績的!謝謝諸位。”

名人故事作文 篇9

馮如(1884-1912),原名馮九如,字鼎三,1884年1月12日(清光緒九年農曆十二月十五日)出生於恩平牛江杏圃村的一個農民家庭,幼年時曾在鄉間私塾就讀數年,輟學後居家務農。

1898年,馮如16歲時,父母就爲他成婚,妻子是恩平大沙崗坪鄉竹林村樑三菊。名人名言網歡迎您的光臨

由於生活困難,馮如在1899年辭別了父母和婚後不久的妻子,跟表親伯母的弟弟吳英蘭,遠涉重洋到美國三藩市(舊金山)謀生。

天資聰穎多幻想

馮如在村中的私塾讀書時,非常勤奮,學習成績在同班同學中名列前茅。他在寫作時常常流露出許多幻想,並提出許多令人思考的問題。如小鳥爲什麼會飛上天呀,爲什麼可以在天空中翱翔自如呀,爲什麼可以飛快飛慢,甚至有時可以停留在空中呀,等等。老師看到他的這些作文,稱他是“富有幻想的孩子”。名人名言網歡迎您的光臨

馮如還經常創造出一些新奇的玩具。他製作一隻像大鳥的風箏,兩隻翼吊着兩個小木桶,當風箏乘風徐徐升上天空後,小木桶變成小風袋,起到平衡飛翔的作用,看得村中大人、小孩連連稱奇。他還用一個火柴盒造一隻小船,放在魚塘中,讓風吹着飄來飄去,人們都稱讚他有辦法。

名人故事作文 篇10

歷史名人故事大全

魯班生於公元前五0七年。他一家世世代代都是手工工匠。魯班本人則是一個手藝高強的工藝巧匠,傑出的創造發明家。歷史上關於他的記載和傳說很多。至今,在民間還廣泛地流傳着他發明創造的故事。

鋸和刨

今天,木工師傅們用的手工工具,如鋸、鑽、刨子、鏟子、曲尺。劃線用的墨斗,據傳說都是魯班發明的。而每一件工具的發明,都是魯班在生產實踐中,經過反覆試驗,研究出來的。

就拿鋸的發明來說吧。有一次,國王命令魯班在十五天內伐出三百根樑柱,用來修一座大宮殿。於是,魯班帶着徒弟們上山了。他們起早貪黑,揮起斧頭,一連砍了十天,一個個累得精疲力盡,結果只砍了一百來棵大樹。

這時,磚瓦石料都已備齊,國王選定動工的黃道吉日也快到期了。如果動工時木料準備不齊,是要處死刑的。怎麼辦呢?晚上,魯班躺在牀上翻來覆去地睡不着。他爬起來,深一腳淺一腳地向山上走去。擡頭望望,啓明星向他眨着眼睛,天快亮了。

突然,魯班覺得手被什麼東西劃了一下,擡手一看,長滿老繭的手劃出一道口子,滲出了血珠。他仔細地在周圍觀察,原來是絲茅草劃的。魯班很驚奇,他摘了一片草葉,發現草葉邊緣長着許多鋒利的細齒。一轉身,他又看見一隻大蝗蟲正張着兩個大板牙,很快地吃着草葉。魯班捉了個蝗蟲一看,它的板牙上也有利齒。看看絲茅草的葉子,再看看蝗蟲的大板牙,他心裏豁然開朗。

他用毛竹做了一條竹片,上面刻了很多象絲茅草葉和蝗蟲板開那樣的鋸齒。用它去拉樹,只幾下,樹皮就破了,再一用力,樹幹出了一道深溝。可是,時間一長,竹片上的鋸齒不是純了,就是斷了。這時,魯班想起了鐵。他跑下山去,請鐵匠按照自己做的竹片,打了帶鋸齒的鐵條,用它去拉樹,真是快極了!

這鐵條,就是鋸的祖先。有了它,魯班和徒弟們只用了十三天,就伐了三百根樑柱。

魯班是個木匠,整天和木頭打交道。他的技術很高,特別善於用斧頭,能幾下子就把木料砍成需要的樣子。“班門弄斧”這句話,就是說誰要在魯班面前擺弄斧子,那是自不量力。由此可見,魯班用斧之純熟。

但是,用斧子把木料砍得光光滑滑,魯班卻辦不到,特別是碰到木紋粗和疤節多的木料時,就更難了。爲了解決這個問題,魯班白天琢磨,夜裏想,他先是做了一把薄的斧頭,磨得很快,砍起來比以前是好多了,可還是不理想。

於是,魯班又磨了一把小小的薄薄的斧頭,上面蓋了塊鐵片,只讓斧頭露出一條窄刃。這回,魯班不砍了。他用這窄刃在木料上推。一推,木料推下來薄薄一層木片。推了十幾次,木料的表面又平整又光滑,比過去用斧子砍可強多了。可這東西拿在手裏推時既卡手又使不上勁。魯班又做了一個木座,把它裝在裏面。刨子,就這樣誕生了。

魯班做木匠活時,常常遇到直角。雖然他手頭有畫直角的矩,可用起來挺費事。魯班經過改進,做成一把“L ”形的木尺,量起直角來,可方便了!後來,人們都把它叫魯班尺。 由於魯班對木工工具的改進作出了這麼大的貢獻,所以,兩千多年來,木匠們都尊敬地稱他是祖師。

石磨與雲梯

魯班一年到頭,四處奔波,給別人幹活。 這一天,他忙了一上午,坐下來休息。旁邊,有一家人正準備做飯,可是沒有面粉了。他們拿來一些麥子,放在石臼裏,用沉重的石杵去搗。搗麥的人累得滿頭大汗,才搗碎了很少一點。因爲麥粒是橢圓形的,用勁小了,砸不碎;勁大了,又把麥粒砸跑了,真是急死人了。當時,人們都是用的這種辦法。魯班決心改革它,爲人們解決困難。 又一天,“魯班來到另一個地方幹活,恰巧看到一個老太太正在搗麥子。老太太年歲大了,舉不起石杵了。她扶着石杵,在石臼裏研着麥粒。魯班走過去一看,石臼裏的麥粒有不少已經磨成了粉。魯班從這裏得到了啓發。

回到家裏,魯班叫他的妻子云氏找來兩塊石料。他把石料鑿成兩個大圓盤,又在每個圓盤的一面鑿出一道道槽。其中的一個圓盤,他還安上了木把。鄰居們都很奇怪,魯班做的是什麼呢?大家都圍過來看。只見魯班把兩個圓盤摞在一起,鑿槽的兩面相合,有木把的放在上面,中心還裝了個軸。他在圓盤中間放上麥粒,然後轉動上面的石盤,麥粒很快就磨成了麪粉。大家高興極了,魯班真是爲人們立了一大功啊「 這就是兩千多年來,在我國農村曾經廣泛使用過的石磨。

魯班不僅是能爲人民製造各種生活用具的能工巧匠。而且是一個傑出的機械發明家。

魯班生活的年代,正值諸侯爭霸,戰爭連年不休。那時,每個城市都修有很高很厚的城牆。守城的將士們關上城門,站在城牆上守衛着。而攻城者呢,手中的武器不過是弓箭、長矛之類,很難將城攻下。常常是把城圍了多日,乾着急攻不下來。

魯國國王命令魯班製造攻城的器械。魯班想來想去,想起了自己己蓋房子時用過的短梯。踏着短梯,能登上房頂,造一個長梯,不就可以爬上高高的城牆了嗎?如果在梯子上還能射箭,不就可以打退守城的人了嗎?於是,魯班造出了”雲梯“。這種”雲梯“,能在乎地上架起來,夠上高高的城牆,上面還可以站人射箭。現代消防器材中的雲梯,就是從這個雲梯發展演變而來的。

據古書記載,魯班還造過一輛”木馬車“。那是他的母親死了,爲了送葬造的。魯班在車上安了機關,有木人駕御。送葬那天,一路上圍了很多人,看着這輛自動行走的木馬車,一個個讚歎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