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的童年故事

學識都 人氣:1.03W

你們知道有哪些是關於愛因斯旦的故事嗎?下面是本站小編精心整理的愛因斯坦的童年故事,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愛因斯坦的童年故事

愛因斯坦的童年故事一

愛因斯坦小時候是個十分貪玩的孩子。他的母親常常爲此憂心忡忡,母親的再三告誡對他來講如同耳旁風。直到16歲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親將正要去河邊釣魚的愛因斯坦攔住,並給他講了一個故事,正是這個故事改變了愛因斯坦的一生。故事是這樣的:

“昨天”,愛因斯坦父親說,“我和咱們的鄰居傑克大叔去清掃南邊工廠的一個煙囪。那煙囪只有踩着裏邊的鋼筋踏梯才能上去。你傑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後面。我們抓着扶手,一階一階地終於爬上去了。下來時,你傑克大叔依舊走在前面,我還是跟在他的後面。後來,鑽出煙囪,我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事情:你傑克大叔的後背、臉上全都被煙囪裏的菸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連一點菸灰也沒有。”

愛因斯坦的父親繼續微笑着說:“我看見你傑克大叔的模樣,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樣,臉髒得像個小丑,於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裏去洗了又洗。而你傑克大叔呢,他看見我鑽出煙囪時乾乾淨淨的,就以爲他也和我一樣乾淨呢,於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樣上街了。結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還以爲你傑克大叔是個瘋子呢。”

愛因斯坦聽罷,忍不住和父親一起大笑起來。父親笑完了,鄭重地對他說,“其實,別人誰也不能做你的鏡子,只有自己纔是自己的鏡子。拿別人做鏡子,白癡或許會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愛因斯坦聽了,頓時滿臉愧色。

愛因斯坦從此離開了那羣頑皮的孩子們。他時時用自己做鏡子來審視和映照自己,終於映照出了他生命的熠熠光輝。

愛因斯坦的童年故事二

愛因斯坦小時候十分貪玩。他的母親常常爲此憂心忡忡,再三告誡他應該怎樣怎樣,然而對他來講如同耳邊風。這樣,一直到16歲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親將正要去河邊釣魚的愛因斯坦攔住,並給他講了一個故事,正是這個故事改變了愛因斯坦的一生。故事是這樣的:

“昨天,”愛因斯坦父親說,“我和咱們的`鄰居傑克大叔清掃南邊工廠的一個煙囪。那煙囪只有踩着裏邊的鋼筋踏梯才能上去。你傑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後面。我們抓着扶手,一階一階地終於爬上去了。下來時,你傑克大叔依舊走在前面,我還是跟在他的後面。後來,鑽出煙囪,我發現一個奇怪的事情:你傑克大叔的後背、臉上全都被煙囪裏的菸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連一點菸灰也沒有。”愛因斯坦的父親繼續微笑着說:“我看見你傑克大叔的模樣,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樣,臉髒得像個小丑,於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裏去洗了又洗。而你傑克大叔呢,他看見我鑽出煙囪時乾乾淨淨的,就以爲他也和我一樣乾淨呢,於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樣上街了。結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還以爲你傑克大叔是個瘋子呢。”

愛因斯坦聽罷,忍不住和父親一起大笑起來。父親笑完了,鄭重地對他說,“其實,別人誰也不能做你的鏡子,只有自己纔是自己的鏡子。拿別人做鏡子,白癡或許會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愛因斯坦聽了,頓時滿臉愧色。

愛因斯坦從此離開了那羣頑皮的孩子們。他時時用自己做鏡子來審視和映照自己,終於映照出生命中的熠熠光輝。

盲目地與別人相比較,以爲自己比身邊的人聰明就滿足了,或者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就沮喪了。這多麼愚蠢啊!每一個人都有其不同的人生目標和生活方式,自己纔是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最可靠的人生嚮導。

愛因斯坦的童年故事三

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總結出的“一總、二分、三合”讀書法,可資借鑑。

一總:先瀏覽書的前言、後記、序等總述性部分,然後認真地讀目錄,以便概括地瞭解全書的結構、內容、要點和體系等,這樣便可對全書有個總體印象。

二分:在讀了目錄後,先略讀正文,這不需要逐字讀,要着重對那些大小標題、畫線、加點、黑體字或有特殊標記的句段進行閱讀,這些往往是每節的關鍵所在。你可以根據這些來選擇自己所需的內容來細讀。

三合:就是在翻閱略讀全書的基礎上,對這本書已有個具體印象,這樣再回過頭來細讀一遍目錄和全書內容,並加以思考、綜合,使其條理化、系統化,以弄清其內在聯繫,達到深化、提高的目的,進一步深入領會初讀時所不能領會的許多東西。這一步很重要。人們往往在這一步不得要領時,看過書一扔,便算了事。

愛因斯坦的童年故事四

愛因斯坦出席了一次爲他舉辦的正式宴會,男賓都打領帶,女賓都穿裸肩的禮服。

他的太太因感冒未曾參加,見愛因斯坦回家,就急忙詢問宴會的情形。 於是,愛因斯坦告訴她,今晚有哪些著名的科學家出席。

太太打斷他的話,問:“不要管那些,你告訴我太太們穿的什麼衣服?” “我可真的不知道,”愛因斯坦認真地回答,“從桌子以上的部分看,她們沒有穿什麼東西。而在桌子以下的那部分,我可不敢偷看。”

愛因斯坦的童年故事五

世界級的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直爲他“—生最大錯事”而愧疚。愛因斯坦究竟做錯了什麼事?

1917年,也就是他創立廣義相對論的第二年,爲了解釋宇宙的穩恆態性問題,愛因斯坦和荷蘭物理學家德西特各自獨立進行此項工作的研究。他們發現引力場方程的宇宙解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態的。也就是說宇宙要麼膨脹,要麼收縮。由於物理直覺上的偏見和數學運算上的失誤,愛因斯坦決不放棄靜態宇宙的概念,爲求得—個靜態的宇宙模型解,不惜在方程中引進—個“宇宙項”。這個結論在當時既符合宇宙學原理,又符合已知的觀測事實。然而,1922年,美國學者弗裏德曼求出了這個方程的另—個動態解;1927年比利時學者勒梅特也獨立求得同—解。從數學角度證明,宇宙不是靜態的,而是均勻地膨脹或收縮着。然而,愛因斯坦仍然不肯接受這個結果,堅持他的靜態宇宙模型觀。

兩年後,美國天文學家哈勃根據遠距星雲的觀測,發現遠距恆星發出的光譜線有紅移現象,離地球越遠的恆星光譜線紅移越大。這說明恆星在遠離地球而去。哈勃的發現支持了弗裏德曼等人的動態宇宙模型,也改變了愛因斯坦對宇宙的看法。愛因斯坦把堅持靜態宇宙模型的失誤稱爲他“—生中最大的錯事”,並收回了對弗裏德曼等人的批評。

後來,在他70歲生日之時,還向好友索洛文表示:“我感到在我的工作中沒有—個概念是很牢靠地站得住的,我也不能肯定我所走的道路—般是正確的。”這句話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他在1917年的這次失誤。

—位舉世聞名的偉大科學家能勇於承認自己的失誤,謙虛地回顧自己已被世人承認和稱頌的成就,說明了愛因斯坦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坦蕩胸懷。這也正是愛因斯坦能取得偉大成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