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言警句

學識都 人氣:2.6W

利於國者愛之,害於國者惡之。--《晏子春秋》

古代名言警句

譯:對於國家有利的事就要熱心地去做,對國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惡它,遠離它。

不遷怒,不貳過。--《論語》

譯:犯了錯誤,不要遷怒別人,並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晉·陶淵明

譯:美好的青春年華過去了就不會再來,一天不可能有兩個早晨,要珍惜時光啊!

不怨天,不尤人。--《論語》

譯:遇到挫折與失敗,絕不從客觀上去找藉口,絕不把責任推向別人,後來發展爲成語“怨天尤人”。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周易》

譯:同心協力的人,他們的力量足以把堅硬的金屬弄斷;同心同德的人發表一致的意見,說服力強,人們就像嗅到芬芳的蘭花香味,容易接受。

憂國忘家,捐軀濟難,忠臣之志也。--三國·曹植《求自誠表》

譯:憂慮國家大事忘記小家庭,爲拯救國家危難而捐軀獻身,這都是忠臣的志向。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

譯:幹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於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增廣賢文》

譯:學習要不斷進取,不斷努力,就像逆水行駛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後退。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顴雀樓》

譯:想看到更遠更廣闊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層樓。想學到更多更深的知識,你就要比原來更努力。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周易》

譯: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羣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論語》

譯:學過的知識,在適當的時候去複習它,使自己對知識又有了新的認識,這不是令人感到快樂的事嗎?

時窮節乃現,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譯:歷史上許多忠臣義士,在國家有難時,他們的節操就顯現出來,一個個名垂史冊。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譯:用心思考,用眼仔細看,有口多讀,三方面都做得到位纔是真正的讀書。

見侮而不鬥,辱也。--《公孫龍子》

譯:當正義遭到侮辱欺凌卻不挺身而出,是一種恥辱的表現。

小人之過也必文。--《論語》

譯:小人對自己的過錯必定加以掩飾。

言必信,行必果。--《論語》

譯:說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乾的事,就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幹下去。

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中庸》

譯:勤奮好學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惡就是勇的一種表現。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譯:人都有可能犯錯誤,犯了獵誤,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詩序》

TAGS:警句 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