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論文答辯自述稿範文模板

學識都 人氣:8.35K

導語:考生答辯前準備的充分與否是保證論文質量與效果的關鍵,所有,同學們必須重視論文答辯前的準備。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畢業論文答辯自述稿範文的模板,歡迎閱讀!

畢業論文答辯自述稿範文模板

畢業論文答辯自述稿範文模板篇一:

尊敬的各位老師您們好!

我叫XX,來自**班,學號**,我論文的題目是《紀念空間植物景觀的設計研究--以重慶爲例》。本篇論文是在歐陽樺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的。在這期間,歐陽老師對我的論文進行了詳細的修改和指正,並給予我許多寶貴的建議。在此,我非常感謝她一直以來的精心指導,同時也對各位評審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寶貴的時間,參與論文的審閱和答辯表示不勝感激。下面我就把論文的基本思路向各位答辯老師作如下簡要陳述:

一、研究背景。

紀念空間是傳承社會歷史文化的物質載體,也是集體記憶的空間體現。它具有引導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和傳承歷史文明的重要作用。隨意翻開一部城市的建設史,紀念空間都佔據着非常大的篇幅。從當代紀念空間的建設情況來看,世界各地對於紀念空間的營造都投入了極大的精力和資金,創造出了許多代表民族精神的優秀紀念性場所。

一方面,一些具有重大影響的歷史事件深刻地影響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命運,人們出於緬懷或者慶祝而建造紀念性構築物以示紀念。如在二戰時期的南京大屠殺、猶太人大屠殺等事件,涉及世界的和平問題,具有世界性的影響和較高的關注度;三峽大壩的順利截流,不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便利,同時也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進作用。而近年來自然災害頻發,也掀起了紀念空間的建設熱潮,如雲南寧洱縣 6.4 級地震抗震救災紀念園、甘肅舟曲泥石流紀念園、汶川地震紀念園、北川縣城地震紀念旅遊區、北川抗震紀念園。2017 年的雅安蘆山地震後不久,便興建了雅安 420 大地震紀念館,由此可見人們對紀念空間建設的重視,並期望這些紀念空間能對後人起到啓迪和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國家對精神文明建設日益重視,因而出臺了許多推動紀念空間建設和發展的措施,比如 2009 年,在南京中山陵舉行的“中國近現代建築文化遺產保護”論壇上出臺的《南京宣言》中,就提出將各地與孫中山先生相關的紀念建築統一打包,向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申遺。

當今社會,我們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隨着時間的流逝,集體記憶也隨之喪失和消逝。導演以拍攝紀錄片的方式來感動觀衆;歷史學家根據對歷史資料的研究來陳述史實。作爲設計師,我們同樣需要以自己的方式來紀念歷史事件和人物。通過紀念空間的.建設,再現歷史片段和記憶影像,爲人們創造感受城市文化和歷史記憶的場地。早期的紀念形式較少,主要是陵墓、紀念碑和記功柱等,其中植物的應用也一般以點綴爲主,作用有限。而隨着時間的推移,紀念空間的形式逐步增多,植物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在當代的許多紀念空間中,如紀念公園、烈士陵園等,植物都佔據了主導地位,成爲紀念環境的重要構景元素。因爲植物本身線條柔和,且與環境的協調性好,應用靈活性強,其自身不但可以形成空間,也可以結合其他景觀元素共築空間,在對空間進行豐富、限定以及點綴上有巨大作用。紀念空間環境的主要構成要素有紀念性構築物、地形、植物、水體以及環境小品等,由於植物具有最多樣的形態和顏色,使其成爲紀念空間設計中應用最廣泛的元素。

在紀念空間中,適宜的植物類型和植物配置方式,能充分地襯托出紀念主旨和場地精神。如位於美國華盛頓的越戰紀念碑,整個碑牆被置於開闊的草坪中,紀念牆前爲一片槭樹林,中間夾雜着紅楓、白樺和其他低矮小喬木,豐富的植物層次和色彩的和諧搭配充分襯托出了紀念牆的主體性。植物景觀因其自身屬性及蘊含的象徵性,在營造紀念氛圍上,發揮着非常重要且獨特的作用,紀念空間植物景觀配置的效果對紀念性情感的傳達也有很大的影響。現今紀念空間的作用已經發生了變化,具有更強的開放性,植物景觀在紀念空間中的作用也更加重要,在供人們緬懷紀念的同時,也越來越多地承擔起爲人們提供休閒和旅遊活動場所的職責。

二、資料收集準備工作。

選定題目後,爲了完成論文,我進行了資料收集,擬定提綱,論文初稿、修改、定稿等一系列程序。在畢業論文的準備和寫作過程中,我閱讀了大量的景觀設計方面的相關書籍和學術期刊論文,這得益於我們學校圖書館豐富的參考書籍和中國學術期刊網中的專業論文。

三、論文的結構和內容。

第一章,緒論,分析與回顧研究背景、國內外研究現狀,並指出論文研究目的和意義。

第二章,概述,對紀念空間植物景觀設計的概念進行界定,然後闡述了植物在紀念空間中的主要作用,以此對研究對象進行認知分析。

第三章,分析,在對相關概念進行界定和功能屬性進行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出了紀念空間植物景觀設計的四個主要影響因素:植物的文化內涵因素、植物的觀賞特性因素、植物景觀的空間營造因素和植物與其他景觀要素的融合因素,並對這些影響因素進行了詳細分析。

第四章,以重慶爲例,選取不同類型的紀念空間進行調研,將上一章總結歸納出的紀念空間植物景觀設計要素應用於具體案例中進行分析。

第五章,基於案例分析,提出紀念空間植物景觀設計的原則及策略,完成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的設計過程。

第六章,對全文進行總結與思考。

本篇論文已經完成,還有許多的地方需要更全面的改進,但總的來說,在撰寫的過程中,我真實地學到了許多東西,也積累了不少經驗,更進一步豐富了自己的知識。但由於個人能力不足,加之時間和精力有限,在許多內容表述、論證上存在着不當之處,與老師的期望還有差距,許多問題還有待進行一步思考和探究,藉此答辯機會,希望各位老師能夠提出寶貴的意見,指出我的錯誤和不足之處,我將虛心接受,從而進一步深入學習,使該論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我的答辯自述完畢,謝謝各位老師!

畢業論文答辯自述稿範文模板篇二:

各位老師,上午好!

我叫XX,是**級**班的學生,我的論文題目是《“公共參與的限度”公約下的班級公共生活建構》。論文是在孫彩平導師的悉心指點下完成的,在這裏我向我的導師表示深深的謝意,向各位老師不辭辛苦蔘加我的論文答辯表示衷心的感謝,並對三年來我有機會聆聽教誨的各位老師表示由衷的敬意。

下面我將本論文設計的緣起和主要內容向各位老師作一彙報,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導。

首先,我想談談這個畢業論文設計的緣由。

在選題時,我曾經與導師討論過兩個話題,一是班級規則,另一是學生的尊嚴。

從7歲進入小學直至如今在大學裏學習,學校一直是我生活的主要場所。長時段的在校使得我適應了學校的生活節奏,習得了學校的生活規律,形成了學校所讚賞的生活習慣,甚至已然成爲具有某一學校特徵的“人”.但在這一生活過程中,作爲個體的我與學校生活之間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是被動的、跟隨的?還是主動的、反思的?又或者是互動的、建構的?這促使我開始對自己的學校生活進行思考。可能正是由於這樣的促動,討論的兩個話題也不合而謀地指向了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學校裏的學生是怎樣生活的? ”因此,在本研究中,我試圖在做的,就是通過“班級規則”這一現實而具體的班級事務來映射出學校中的人之境況。

學校是個規則的複合體,它集聚着國家教育部門所頒佈的《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爲規範二十條》,地方教育部門對中小學生提出的規範要求,以及學校自己制定的校規和班規。從功用的角度看,規則保證了學校功能的實現和職責的履行,使得學校生活更加秩序化和制度化;從教育的角度看,規則是兒童在校道德學習的主要內容,有助於培養其良好的行爲習慣和生活習慣,這對個體的後繼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當我們去審視這些規則內容以及規則支配下的人的生活時,我們會發現,規則絕不僅僅是“不準……” “不可以……”這樣乾溼的文字條目,而是參與生活空間生產的一個重要力量。從制定、呈現方式、內容、語言、控制範圍,到實施、完善、再運行等,一個具有執行力的班級規則的形成過程實際上就是一種班級生活空間的生產過程。它的制定包含了教師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它的成形預製了學生在班級中的存在樣態,也構想了班級生活的整體風貌。而對學生個體來說,班級規則直接地決定了自己生活在一種什麼樣的生活空間,感受到一種什麼樣的生活。

生活會對人產生什麼影響呢?杜威認爲,“我們從來不是直接地進行教育,而是間接地通過環境進行教育” ?,這裏的“環境”可以說是一種文化生活。但何種生活纔是學校(班級)所應該建構的?公共生活走進了筆者的視野。這不僅是因爲,當下,培養公民的教育目標導向己經促使人們越來越重視對班級生活公共性的思考和開發(可參見文獻綜述中所敘述的“班級規則”研宄趨勢);也因爲,具有德性與教化意義的教育生活從根本上說應該是公一約性的。

然而,對於班級公約的現有理解②和研究多是在規則的層面上,真正從公共生活的角度來進行的思考並不多,實證研宄更加缺少。因此,站在已有研宄的基礎上,筆者帶着內心的關切走進學生和教師們的生活中,期望通過傾聽他們的話語,觀察他們的生活,體會他們的情感心理,來爲讀者展現豐滿而真實的學校生活圖景,以此探析班級公約構建(影響)下的班級公共生活品質狀況。

其次,我想談談這篇論文的結構和主要內容。

全文首先敘述了研宄者在Y校的研宄歷程,以研宄者的研宄經歷與感受向讀者揭示了學校準公共生活自然帶有的一些非公共性表現,如封閉性、私人性和排他性,這有助於形成初步的學校公共生活印象。其次,研究者從規則和生活兩個維度描繪了一幅規則中的Y校生活圖景,以此來揭示出個體參與學校公共生活的客觀限度,包括學生自主時間的缺少、公共參與的精英化、公共參與渠道的缺乏與閉塞、公共活動的形式化傾向、學校價值導向的固化與缺乏社會維度;第三、四、五章是主體的主體部分,是圍繞着班級公約這一主題展開的分論題的思考,嘗試藉助班級公約這一公共事務來剖析學生公共參與行爲的內在限度。在“公約產生中的‘主體’之困”中,研宄者探討了班級公共生活中的主體參與問題,看似自主的個體實際上卻處於主體性受困的狀態;在“公約內容中的‘他者’遊離”中,筆者借用規則內容與生活事件呈現出學校生活中的“他者”境遇,缺少了與他者的倫理聯繫,個體的行動將會失去公共意義;在“公約執行中的‘理性’排斥”中,通過對公約執行中的數量化思維、學生公共行動的理性狀況進行分析,筆者試圖喚起教育對人的公共理性進行培育的責任意識,並將“對他者負責”這一 “我”與“他者”的倫理聯繫看作是公共理性的結果,三個論題在此達至聚合。

最後,我想談談這篇論文存在的不足。

關於“公共參與的限度”,限度只是中性之詞,我既承認有限性的必然存在,又試圖去思考何種限度是可以理解的,何種限度是可以突破的。在總結阿倫特、哈貝馬斯、桑內特三位哲人關於公共生活的思考的基礎上,我試圖對行文中所貫之以行的“公共生活”概念進行界定,並描述了其公共性的表徵:承認共在,自主平等,有公共目標,尊重差異與多樣性,允許自由運用理性。考慮到本研究是質化研究,我沒有作長篇幅的理論解釋,而是將公約的制定、內容、執行,結合主體、他者、公共理性三個主題,在生活事件的呈現與思考的陳述中作了相應的闡釋。這三個主題不能涵蓋公共生活的全部主題,但我認爲,它們是我關於公共生活思考所不能逾越的最基本的論題,這可能也是研究者的限度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