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畢業論文答辯的全過程

學識都 人氣:1.22W

一、畢業論文答辯的一般程序

自考畢業論文答辯的全過程

1、學員必須在論文答辯會舉行之前,自己熟悉論文內容。同時,按照論文封面,目錄,正文(摘要和關鍵詞以及其他內容),註釋和參考文獻以及致謝

辭的順序打印論文,根據學校要求確定論文份數。答辯時,答辯委員會的主答

老師在仔細研讀畢業論文的基礎上,擬出要提問的問題,然後舉行答辯會。

2、在答辯會上,先讓學員用幾分鐘的時間概述論文的標題以及選擇該論題的原因,較詳細地介紹論文的主要論點、論據和寫作體會。 例如;

  論文答辯的自我陳述

各位老師;

上午好!

我叫李華,我的論文題目是《淺析微博的傳播特色》。論文導師是胡丹老師,在導師的悉心指導下完成完成了論文寫作。下面,我就論文寫作的目的和主要內容向各位老師作相關陳述如下。

首先,畢業論文寫作的目的及意義。選擇微博作爲我畢業論文的寫作題材,一方面是因爲我個人對新興的事物比較感興趣,微博雖然是一種年輕的傳播媒介,但是它卻有着強大的生命力。隨着人們意識的轉變,微博已經走進了我們的生活當中,帶來了新聞傳播的新格局。另一方面,結合當今的社會現實,隨着微博的快速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其傳播特色的分析和研究,爲了讓人們進一步提高認識水平,使微博更好的爲人們服務,本文通過對微博傳播特色的研究以實現提高對微博的傳播特色的認識,爲人們更好地利用微博提供有益的借鑑的目的。

其次,論文的結構和主要內容。

本論文分爲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概念的界定。主要闡述了什麼是微博和微博的分類,我認爲現階段可以將微博分爲四個種類:聊天交流型、獲取信息型、社會監督型和公共傳播型。

第二部分爲微博的發展脈絡。這部分概述了微博是如何興起的,興起和迅速發展的原因,闡述了微博的出現、崛起和擴張,以及微博在中國的發展擴張這樣的一個發展脈絡。

第三部分是微薄的傳播特色分析,這是整篇論文的重點。在這部分通過案例聯繫實際,總結出了微博平臺的技術性、敘事風格的原創性、信息的及時性與擴散速度的迅捷性、單向傳播與雙向傳播的兼具性、受衆廣度因傳者身份不同而迥異五個方面的傳播特色。

第四部分是論文的結語,總結了微博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變化。得出相關結論,開展對微博傳播特色的研究是極其重要的,我們應積極主動的爲微波行業的發展提供建言建策,使微博更好的爲人們服務。

總之,我認爲開展對微博的傳播特色的研究應該從微博概念的界定出發,瞭解和掌握其相關概念和種類,發展脈絡,進而從微博平臺的技術性,敘事風格的原創性,信息的及時性與擴散速度的迅捷性和單向傳播與雙向傳播的兼具性以及受衆的廣度因傳者身份不同而迥異等四個方面開展對微博傳播特色的研究工作,提高相關認識水平,爲發展我國的微博行業提供積極的建言建策,使微博更好地服務於人們的生活。

各位老師,我的論文答辯的自我陳述完畢。

3、主答辯老師提問。主答辯老師一般提三個問題。老師提問後,學生獨立當場回答,可以是對話式的,也可以是主答辯老師一次性提出三個問題,學員在聽清楚記下來後,按順序逐一作出回答。根據學員回答的具體情況,主答辯老師和其他答辯老師隨時可以有適當的插問。

4、學員逐一回答完所有問題後退場,答辯委員會集體根據論文質量和答辯情況,商定通過還是不通過,並擬定成績和評語。

5、由主答辯老師當面向學員就論文和答辯過程中的情況加以小結,肯定其優點和長處,指出其錯誤或不足之處,並加以必要的補充和指點,同時當面向學員宣佈通過或不通過。至於論文的成績,一般不當場宣佈。

二、主答辯老師的提問方式

在畢業論文答辯會上,主答辯老師的提問方式會影響到組織答辯會目的的實現以及學員答辯水平的發揮。主答辯老師有必要講究自己的提問方式。 1、提問要貫徹先易後難原則。主答辯老師給每位答辯者一般要提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問題,這些要提的問題以按先易後難的次序提問爲好。所提的第一個問題一般應該考慮到是學員答得出並且答得好的問題。學員第一個問題答好,就會放鬆緊張心理,增強“我”能答好的信心,從而有利於在以後幾個問題的答辯中發揮出正常水平。反之,如果提問的第一個問題就答不上來,學員就會背上心理包袱,加劇緊張,產生慌亂,這勢必會影響到對後面幾個問題的答辯,因而也難以正確檢查出學員的答辯能力和學術水平。

2、提問要實行逐步深入的方法。爲了正確地檢測學員的專業基礎知識掌握的情況,有時需要把一個大問題分成若干個小問題,並採取逐步深入的提問方法。如有一篇《淺論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文,主答辯老師出的探測水平題,是由以下四個小問題組成的。(1)什麼是科學技術?(2)科學技術是不是生產力的一個獨立要素?在學員作出正確回答以後,緊接着提出第三個小問題:即(3)科學技術不是生產力的一個獨立要素,爲什麼說它也是生產力呢?(4)你是怎樣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通過這樣的提問,根據學員的答辯情況,就能比較正確地測量出學員掌握基礎知識的紮實程度。如果這四個小問題,一個也答不上,說明該學員專業基礎知識沒有掌握好;如果四個問題都能正確地回答出來,說明該學員基礎知識掌握得很紮實;如果能回答出其中的2?3個,或每個小問題都能答一點,但答得不全面,或不很正確,說明該學員基礎知識掌握得一般。倘若不是採取這種逐步深入的`提問法,就很難把一個學員掌握專業基礎知識的情況準確測量出來。假如上述問題採用這樣提問法:請你談談爲什麼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學員很可能把論文中的主要內容重述一遍。這樣就很難確切知道該學員掌握基礎知識的情況是好、是差、還是一般。

3、當答辯者的觀點與自己的觀點相左時,應以溫和的態度,商討的語氣與之開展討論,即要有“長者”風度,施行善術,切忌居高臨下,出言不遜。不要以“真理”掌握者自居,輕易使用“不對”、“錯了”、“謬論”等否定的斷語。要記住“是者可能非,非者可能有是”的格言,要有從善如流的掂量。如果作者的觀點言之有理,持之有據,即使與自己的觀點截然對立,也應認可並樂意接受。倘若作者的觀點並不成熟、完善,也要善意地、平和地進行探討,並給學員有辯護或反駁的平等權利。當自己的觀點不能爲作者接受時,也不能以勢欺人,以權壓理,更不要出言不遜。雖然在答辯過程中,答辯老師與學員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一方是審查考覈者,一方是被考覈者),但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在答辯中要體現互相尊重,做到豁達大度,觀點一時難以統一,也屬正常。不必將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只要把自己的觀點亮出來,供對方參考就行。事實上,只要答辯老師講得客氣、平和,學員倒愈容易接受、考慮你的觀點,愈容易重新審視自己的觀點,達到共同探索真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