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類論文答辯稿參考範文

學識都 人氣:1.31W

作爲將要參加論文答辯同學,首先而且必須對自己所著的畢業論文內容有比較深刻理解和比較全面的熟悉。這是爲回答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成員就有關畢業論文的深度及相關知識面而可能提出的論文答辯問題所做的準備。所謂“深刻的理解”是對畢業論文有橫向的把握。例如題爲《創建名牌產品發展民族產業》的論文,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可能會問“民族品牌”與“名牌”有何關係。儘管畢業論文中未必涉及“民族品牌”,但 參加論文答辯的學生必須對自己的畢業論文有“比較全面的熟悉”和“比較深刻的理解”,否則,就會出現尷尬局面。下面爲大家推薦兩篇財務管理學的畢業論文答辯範本。

財務管理類論文答辯稿參考範文

財務管理類論文答辯稿參考範文一

各位老師,下午好!

我叫,我是財務管理六班的學生,我的論文題目是《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研究》。我的論文是在劉美豔老師的悉心指點下完成的,在這裏我向我的導師表示深深的謝意,並向各位老師不辭辛苦蔘加我的論文答辯表示衷心的感謝。下面我將論文設計的目的和主要內容向各位老師作彙報,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導。

首先,我想談談我個人畢業論文設計的背景,目的及方法。

本文的背景:巴塞爾委員會將操作風險定義爲由於不完善和失靈的內部控制,以及人爲和系統因素,或者外部事件所導致的損失風險。操作風險與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一起並稱爲銀行的三大風險,和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有一個更成熟的技術相比,操作風險進行量化的量化技術研究方面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我國的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主要來源及其現狀和問題,在這基礎上提出一些有用的措施和建議,從而完善我國操作風險管理。

本文的研究方法:

(1)實證分析法。採用實證分析來描述在中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

(2) 定性分析法。在分析中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定性分析。

(3)定量分析法。而在關於操作風險的度量上,則運用定量分析的方法

其次,我想談談這篇論文的結構和主要內容。

本文分成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緒言。緒言介紹了研究背景,研究意義,研究的主要內容和研究現狀,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技術。

第二部分是中國銀行業操作風險概述。主要包括(1)操作風險的定義。(2)操作風險的分類。(3)操作風險的特點。(4)操作風險的評估方法。 (5)操作風險的成因。

第三部分是中國銀行業操作風險管理當前情況和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1)操作風險管理現狀。(2)操作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第四部分是加強中國銀行業操作風險管理策略的探討。主要包括(1)加大對操作風險管理文化建設。(2)改善操作風險制度體系。(3)提高操作風險管理技術的建設。(4)加大違規操作懲戒力度。(5)建立和完善激勵機制和績效考覈機制。(6)嚴格隊伍管理,避免道德因素引發操作風險。

總結:商業銀行作爲現代經濟系統中金融業的'中心,同時商業銀行在經營過程中時刻面臨着各種風險。作爲三大風險之一的操作風險及其在中國的管理,其模型是必不可少的。根據商業銀行的具體形式操作和原因的分析,同時借鑑國外的先進經驗,在這個基礎上,在從我國商業銀行的實際情況出發,對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防範,操作風險的控制提出了許多具體的措施,有利於商業銀行降低經營風險進行了討論。謝謝!

財務管理類論文答辯稿參考範文二

各位老師:

上午好! 我是財務管理專業班的XX,我的論文題目是論全面預算管理與erp的有機結合,我的論文指導老師是老師,在這裏向老師以及在座的各位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下面我將論文的目的和主要內容向各位老師作一彙報:

首先,我想談談這個畢業論文設計的目的及意義。 全面預算管理是目前企業非常關注、並且具有廣泛應用價值的一種控制方法。但是傳統的全面預算實現方式由於涉及的內容廣、部門多、預算指標之間的勾稽關係非常複雜,導致編制的過程非常繁瑣。此外,傳統的全面預算管理不能得到實時動態的數據,無法按照各部門、崗位、乃至個人的具體預算標準進行實時控制。因此,我國許多企業只是把預算當成“擺設”,隨意調整預算,預算控制並沒有真正發揮作用。隨着計算機技術及 erp 系統在我國現代企業的廣泛應用,爲全面預算管理的完善、發展和應用創造了條件。本文希望把全面預算管理系統與企業的erp 系統全面、緊密的結合成爲一個整體,利用 erp 系統自身的優勢,解決傳統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以使預算管理髮揮其真正的作用,也爲我國企業的實施全面預算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借鑑意義。

其次,我想談談這篇論文的結構和主要內容。本文可以分爲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對全面預算管理和 erp 系統的目標、內容以及現狀進行了理論綜述;第二部分針對全面預算管理與 erp 的結合從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結合後的優勢方面進行了分析,並簡要介紹了在 erp 系統下構建全面預算管理模塊的功能與流程;第三部分通過列舉實例針對上述理論進行了分析與闡述,提出了二者在結合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並且對整個研究工作進行歸納和綜合。 最後,我想談談這篇論文存在的不足。由於資料收集途徑和自身研究水平的限制,本文所寫的內容還不夠深入,還需要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加以研究和完善。

以上是我的答辯自述,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