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高考滿分作文集

學識都 人氣:2.61W

用笑臉迎接高考,用自信戰勝高考!下文是勵志網整理的歷年高考滿分作文集,希望能幫助到你。

歷年高考滿分作文集

歷年高考滿分作文集(一):生活智慧的城市景象

很奇怪不是,現代人一提及生活智慧,往往是指那些歸隱自然的“居士”。

那些飽覽濁世鄙陋的文人雅士,看破紅塵,收束雜念而遁入山林。東籬把酒,荷鋤而歸,荒徑的草木掩映下,一位衣帶飄飄的自得之人,構成了“田園之樂”的景象,彷彿成了“生活智慧”的代名詞。至於城市,好像只剩下充滿銅臭味的貪婪與疲憊,智慧之景象無處可覓。

人們常誤認爲那種享受天然的生活智慧只能在野外尋得,將其與遁入林泉直接等同。於是,有人放棄高薪隱入南山,有人將書店開到偏僻鄉村併名曰“碧山計劃”,無一不想借青山綠水的景象將自己的生活智慧示衆。城市的車水馬龍中,真的沒有其所求嗎?與其說城市忙,不如說人心空。“一個人看了一夜雨,誰也沒告訴,是孤獨;只告訴了一個人,是愛;發了個微博‘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是矯情,也是我們的時代……”我們耽溺於一呼百應的互動,享受他人的關注和點贊,實際是爲了掩飾內心空虛,掩飾樑文道所說的“巨大而荒涼的孤獨感”。此乃假借微博求取呼應與共鳴。若問爲何往郊野跑?一種是藉助外力,用山的厚重、水的澄澈喚起心底的本真,覓取對生命的最初體悟;另一種則是找個沒有無線網的地方,強行節慾。

想想,窗外淅瀝下着雨,朦朧了霓紅燈的色彩,一個人,在窗邊聽雨。多麼詩意美好的景象啊!可那人心裏卻想着:把這個人拍下來,發到朋友圈裏可獲多少個贊?嗚呼,在城市裏找不到生活的本色,迸不出智慧的.火星,怪誰?

至此,不由然想起龍應臺,她在臺北的“紫藤廬”與友人品茗談心,看身邊“紫藤花閒閒地開”。臺北有58家星巴克,可龍應臺獨獨青睞這間茶館,與其說是她明白“紫藤廬清楚這個城市的身世”,不如說她明白如何在城市中尋覓激發生活智慧的景象。一人一茶,清香繚繞,此情此景,惟有真正悟得生活的人才能享受。

不是所有的景象都能激發人們的生活智慧,如林清玄所言:“心境好時,處處開蓮花。”究其根源,乃是善於假物,隨心吐納,以填補內心之空缺。那麼,讀書吧!和古人交流,與學者辯駁,同春花冬雪同呼吸,偕夏蟬秋月共忘機。內心充實的人,無需過度的信息來彌補孤獨,積澱的智慧擦亮了他的雙眸。如此而來,弘一法師所講的“華枝滿天,天心月圓”之境,就不僅能在城市中覓得,更能與芸芸衆生的生活願景相融合。

下次再將自己的生活不如意歸咎於城市時,請反觀一下自己吧。因爲,對於真正領悟生活智慧的人,人流如潮、高樓林立的城市景象,也可以帶來春江潮水、明月清風。

 

歷年高考滿分作文集(二):讚揚與責罵差別在哪兒?

對於小明來說,是一百分與九十八分間的毫釐。

對於小亮來說,是及格與不及格間的跨越。

看似的差別待遇毫無道理,仔細思索卻能悟出其間的合理。

如他人言、人生來不平等,自呱呱墜地時起,每一個生命便是一個獨自的個體,有着其屬於自身的優劣與價值,生而如此,又怎能以一條統一的刻線,單薄的規矩丈量一個個鮮活而獨立的生命呢?

千年前,聖人孔子便提出“因材施教”的主張,弟子三千人,有富可敵國的巨賈,有位極人臣的政客,形形色色不一而是,而孔子,則成爲後世稱讚景仰的偉大教育家,究其根本,在於其能準確地把握每一位學生的優劣長短,揚其長補其短,因材施教,正是因爲這樣的“差別待遇”,才使得每個人都得盡展其能,各得其所。

社會對於每個人,應有不同的要求,正如一臺高速運轉的機器既不能缺少轟隆雷鳴的馬達,也不能鬆懈默默無名的一顆小小螺絲釘,可能對於小亮而言,九十分是他永無無法企及的高度,及格便是其盡其所能的結果,若是我們只是用統的標杆來評價不一樣的人,那世間將會埋沒多少奇能與怪材!

是的,我們社會需要差別待遇!正如航天器的研發需精確到小數點後十多位,而汪洋恣意的書畫只求神形俱備即可;正如廉頗以身經百戰顯赫戰績位列上將,藺相如以如蓮巧舌精巧說辭爲上卿;正如舌尖上的中國中一位位能人以食物鋪寫精緻,《我在故官修文物》中一雙雙巧手以古物刻寫精華……各行各業,各得其所,差別待遇而實現整體的共贏!

由此觀之,作爲肩負向國家與社會輸送人才的責任的學校,更應拋棄條條框框,拼棄墨守成規之道,改革創新,因材施教,用一把把不同的刻刀,雕琢出每一個莘莘學子的獨特光華,以不同的標準,相同的誠意,培養出各取所長的棟樑之材!差別的待遇,相同的匠心;不同的準則,同樣的期許。

我一直堅信,每一個個體,都有其獨特的芳華,每一個存在,都有其獨特的意義。而我,願養我浩然之氣,展我獨特風采!

“差別待遇”不差別!

 

歷年高考滿分作文集(三):智慧是一間寂寞空屋

夏雨初霽,於校內一棵不知名的老樹上,拾得一隻蟬蛻,很好的中藥。

一顆露水滾落。就着千千萬萬露水的光芒,我看清了這隻晶瑩剔透的蟬蛻,這是一間寂寞的空屋,惹人懷想蟬那令人敬佩的、生命的智慧。

如同大自然一樣,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智慧即是一間寂寞空屋,不盤花簇錦亦不金碧輝煌,只如蟬蛻一般在灰色的雨幕中微微閃耀着一星光華,於漫漫長夜中點燃了一豆燈火。

寂寞空屋,耐得住寂寞亦拒絕悲涼。蟬之生命有限,於陰暗潮溼的地下蟄伏數載只爲了一個夏天。數千個寂寞長夜它們無言熬過,待到一朝羽化,便成爲盛夏最出色的歌者。這時,它們的生命已然垂垂老矣。人之老年,免不了自憐自哀,憂傷慨嘆,哪裏來的心情唱什麼歌呢?可蟬偏不。“烏髮如銀”的時節偏要日日歡歌,這便是生命的大氣度。

寂寞空屋,可有形可無形,是一個人此生生命存在的證據。人之智慧便在這空屋中歲歲積澱,蘊於血脈的最深處。項脊軒,舊南閣子也。這是歸有光的寂寞空屋。室僅方丈,容不下金銀珠寶亦容不下繁華如夢,容得下的僅是那一份割捨不斷的回憶。“某所,而母立於茲……”歸有光在這裏讀書成長,身後有母親噓寒問暖的身影。空屋雖寂寞,此心卻溫柔,體察父母親情,就是我們最平實的智慧感悟。

寂寞空屋,給高蹈以平實,給浮華不定的心靈以腳踏實地的依靠。史鐵生活到最狂妄的年紀上忽然殘廢了雙腿。他的世界,從此不再有歡笑嬉鬧。他走進地壇,走進百代帝王家遺落下的那一間寂寞空屋。他看見葉上陽光、花間蜂蝶,他聽見這世界繁華落盡,生命一如往昔的答案。“死亡是一個必然來臨的節日”,史鐵生如是說。他的生命於此一間寂寞空屋中褪去了年少氣盛,褪去了高蹈與不切實際的幻夢,他擁抱敞開的生命之門,成爲智者。

人活於世,往往被各種各樣的幻光所眩惑,心靈與智性迷失在追逐所謂天堂的路途中。其實,“天堂不是一處空間,不是一種物質性存在,而是道路,是精神的坦途。”我偏居一隅,獨擁這一方智慧的寂寞空屋,我已在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