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通用5篇)

學識都 人氣:1.03W

全黨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下文是爲大家精選的一些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歡迎大家閱讀欣賞。

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通用5篇)

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 篇1

感受紅色經典,回憶崢嶸歲月裏我黨、我軍在重重困難面前勇往直前,建立的不朽的歷史功勳,我們要以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爲楷模,不斷增強自身修養,努力學習好好工作,發揚優良傳統,與時俱進,艱苦奮鬥,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在90多年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中,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創造了獨特的紅色文化。紅色代表着希望、勝利、創造、勤勞、勇敢、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不怕流血犧牲等,是中國共產黨價值追求和中華民族精神內涵最生動的象徵。正因爲有了中國共產黨、有了紅色文化,中華民族才逐步從鴉片戰爭後迷茫委頓、備受欺凌的狀態中掙脫出來,實現了由落後衰敗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轉折。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大力弘揚紅色文化,從中汲取昂揚奮進、團結拼搏的精神動力,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紅色文化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精神結晶,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世界優秀文化的繼承、發展與創新。它彰顯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性、真理性,是中國共產黨的信仰、制度、作風、道德、革命精神、革命傳統等的綜合體現,具有鮮明的民族性、科學性、大衆性。

習近平同志強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爲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爲條件;要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不斷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朝着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不斷前進。這些重要論述,爲新時期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出了要求、指明瞭方向。在各種文化中,紅色文化以其鮮明的政治立場、崇高的價值取向、深厚的羣衆基礎、堅決的奮鬥精神等,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當前,尤其應注意發揮紅色文化在意識形態工作中的作用。一個時期以來,西方敵對勢力竭力對我國進行思想文化滲透。他們否定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和社會主義道路,鼓吹所謂“普世價值”、資產階級“民主憲政”,挑起事端,製造民族分裂,妄圖使我們改旗易幟。對此,我們必須保持高度警惕。紅色文化百鍊成鋼,是抵禦西方腐朽反動思想文化侵蝕、防止“和平演變”的利器。應充分認識其內涵、意義,切實用好這一思想武器。

弘揚紅色文化,最根本的是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重點把握列寧所講的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與三個組成部分、恩格斯所講的馬克思一生的兩大發現即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毛澤東同志的系列論著。同時,要與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結合起來,掌握識別真僞的武器,從思想上武裝起來,增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同形形色色的錯誤思想進行堅決鬥爭,保持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思想認識的清醒和統一,齊心協力、共同奮鬥。

弘揚紅色文化,還要高度重視對青年一代的教育引導。應通過加強革命歷史、傳統文化、國情社情等愛國主義教育,幫助青年一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築牢抵禦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腐朽思想侵蝕的思想道德防線,成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 篇2

9月1日,中共中央黨校舉行了2016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黨校校長劉雲山出席並講話,強調領導幹部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定文化自信、強化文化擔當,推動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匯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堅定文化自信,體現了我們黨高度的文化自覺,彰顯了我們黨鮮明的文化立場,進一步凸顯了文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把我們黨對文化作用和文化發展規律的認識提升一個新的境界。文化自信是支撐“三個自信”的基礎,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也是信仰、信念的底氣和支撐。

堅定文化自信,是有充分理由的,關鍵是要看到我們深厚的文化根脈和獨特的文化優勢。生生不息乃中華文化之優勢。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的精氣神,是走好中國道路的精神支撐。寶貴的文化資源,鑄就了中華民族持久而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滋養着當代中國的發展進步,是應當很好堅守的精神高地,是我們保持文化自信的堅強基石。

堅定文化自信,是爲了實現文化自強,也就是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文化自信歷來就伴隨着國家、民族、人類、個人從事的一切活動,成爲弘揚和激勵奮鬥者取得勝利的精神食糧,引導和鼓舞着人們,從一個時代奔向另一個時代。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把“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作爲重要方針落實到文化建設各個方面。

文化是人各項活動裏面的基因,是我們的精神家園,也是我們的傳統。文化自信內存於心,必將影響深遠。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和一個政黨對自身稟賦和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並對其文化生命力保持堅定的信心。中國文化從古代文化到現代文化,都成爲民族振興,社會前行的進軍號角,成爲滋養人類社會發展的陽光雨露,規範和教育着人們。

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 篇3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毛主席《七律長征》中的詞句,描述了長征的艱難,讚美了紅軍不怕困難,勇敢頑強的革命精神。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之際,我有幸參加了公司組織的“重走長征路”活動的第一段征程。一路走來無論是在長汀縣南山鎮中復村,還是在上杭縣的古田會址,這一個個歷史的豐碑,篆刻下偉人們爲了新中國奮鬥的痕跡,彷彿把我的思緒拉回到那個遙遠的年代,讓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說是接受了一場生動的黨課教育,如同一次黨性教育的心路歷程,讓我心潮澎湃,受益良多。

紅軍長征第一村中復村,在作家魏巍的筆下,她是“地球上的紅飄帶”的起點;在美國作家索爾茲伯裏筆下,她是“前所未有的故事”的開篇;在埃德加斯諾的筆下,她是“驚心動魄的史詩”的卷首。在中復村紅色講解員深情的話語中,我彷彿置身於那個年代,身邊是年邁的老母毅然的將全部孩子送上了戰場,無數的革命戰士以生命爲柴燃起的革命之火,由號角聲、炮火聲、吶喊聲構成的紅色樂章,這一切一切震撼着我的靈魂,洗滌着我的心靈,堅定着我的信念,給了我更加強大的力量。講解結束時,我才發現,不知不覺中我早已緊握了雙拳,熱淚盈眶。

松毛嶺上的硝煙,長征的號角已經遠去。今天,我們再次走近這段歷史,是爲了緬懷無數爲中國革命勝利而英勇獻身的英烈們;是爲了銘記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革命先輩戰勝無數艱難險阻,開創黨和中國革命事業新局面的豐功偉績。他們的偉大業績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同在。

長征留下的不僅是湘江之戰的悲壯,四渡赤水的智慧,飛奪瀘定橋的神勇,過雪山草地的堅毅,吳起鎮的歡騰,更是“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的豪情,對革命理想和事業無比的'忠誠、堅定的信念,不怕犧牲、敢於勝利的無產階級樂觀主義精神,顧全大局、嚴守紀律、親密團結的高尚品德。這些構成了偉大的長征精神:不怕犧牲、前赴後繼的精神,勇往直前、堅韌不拔的精神,衆志成城、團結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撓、克服困難的精神。長征精神激勵着我們,武裝着我們,讓我們的內心更加的強大,讓我們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長征路上闊步前行。

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 篇4

羣衆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中永不過時的傳家寶。號召堅持"依靠羣衆求勝利",要求我們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繼承發揚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必須傳承好羣衆路線的紅色基因。

在黨的革命和建設時期,是羣衆路線夯實了黨在白色恐怖中生存發展的基礎,繫牢了黨與人民羣衆血肉聯繫的紐帶,使黨從一個勝利走向又一個新的勝利。井岡山斗爭,"喚起工農千百萬",纔開創工農武裝割據的大好局面;蘇維埃政府保護工人農民階級利益,才使蘇區擴大鞏固;轉戰途中,紅軍紀律嚴明,幫助窮人翻身解放,各族羣衆籌款籌糧支援,成爲長征勝利的重要保障;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放手動員和組織全國人民,才能成爲領導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西柏坡時期,砸碎封建土地枷鎖,才能同人民羣衆一道,改寫了中國社會的歷史走向。

歷史告誡我們,堅持羣衆路線,黨才能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發揮人民羣衆主體作用,尊重人民羣衆首創精神,黨的事業才能無往而不勝。黨員幹部只有躬身踐行羣衆路線,才能和人民羣衆"一塊苦、一塊過、一塊幹"。今天,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建設發展對傳承羣衆路線的紅色基因有着迫切的現實需要。一是增進人民福祉的迫切需要。增進人民福祉,追求公平正義,是改革發展的重要價值取向。要讓人民羣衆有更多"獲得感",必須眼睛向下,腳步向下,滿足羣衆訴求,迴應羣衆期待,解決羣衆面臨的突出問題,提升改革發展"含金量"。二是標本兼治"四風"的迫切需要。徹底根除背離黨的羣衆路線、脫離人民羣衆的"四風"積弊,需要對症施治,猛藥去痾。

當前,堅持依靠羣衆求勝利,投身"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黨員幹部要站穩羣衆立場,堅定羣衆的主體地位,始終堅持把黨的羣衆路線作爲自己的價值觀和方法論。一是樹立羣衆觀點,自覺維護和促進羣衆利益。要牢記"爲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命題,多做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惠民生的好事實事。二是提高做好羣衆工作的本領。要在基層工作的實踐中體國情、煉意志、長本領、作貢獻,努力成爲宣傳羣衆、組織羣衆、服務羣衆的行家裏手。三是運用羣衆路線方法推動工作事業發展。要把羣衆意願、要求和利益作爲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羣衆參與和監督中開創工作和事業新局面。四是把對黨負責與對人民羣衆負責有機統一起來。要牢記黨的宗旨,重塑公僕本色,從以自己爲主體轉變爲以羣衆爲根本,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

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 篇5

爲重溫中國共產黨建黨建國的艱辛歷程,體會新中國的來之不易,今年7月我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進行了爲期五天的遵義、重慶社會考察活動。先後參觀了息烽集中營、紅軍烈士陵園、遵義會議會址等地,每一處革命遺蹟,每一件珍貴文物都折射出革命先輩的崇高理想、堅定信念和高尚品質,讓我感受到了革命精神的豐富和歷史文化內涵的厚重。

革命精神是實現中國夢的強力支撐。同志強調,“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過去,中國共產黨帶領各族人民在追求獨立夢、解放夢過程中所鑄就的系列革命精神,無疑是中國精神在那個特定時代的典型呈現。今天,伴隨着革命精神得以誕生的一系列重大革命事件雖然已經被永久定格在歷史的長河中,但在這些革命事件中誕生出來的偉大革命精神,則具有超越時空的恆久價值和旺盛生命力,能夠跨越歷史的鴻溝,繼續支撐我們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夢。

誕生在貴州大地上的遵義會議精神,集中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優秀品格,是中國共產黨精神歷程中的關鍵節點,與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起,成爲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最光輝、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精神表徵。如果從一個更大的歷史尺度來看,遵義會議精神不僅是一種政治精神,更是一種歷史精神、文化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乃至中華民族自近代以來不斷追求獨立和解放歷程中一筆有着獨特價值的精神財富,早已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乃至人類文化的長河中。弘揚遵義會議精神,必將爲“中國夢”的實現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我們有夢想,但往往被習慣的思維定勢、固有的思想觀念所禁錮。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使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同時,我們也要重視改革開放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信心不足,缺乏敢於爭先的意識;自我滿足的思想蔓延,缺乏追求卓越的意識;怕擔責任,缺乏勇於擔當的意識等。在此背景下,我們要大力弘揚遵義會議精神所蘊含的實事求是、敢於批評、勇於反思精神,並以形象、生動、鮮活的方式展示出來,讓我們在接受崇高革命精神的洗禮中突破思想的禁錮、實現思想的解放,以全新的思維、全新的觀念和全新的思路開拓中國美好的明天。

實現中國夢,需要凝聚中國人的力量。“中國夢”是每一箇中國人的夢,只有將個人的願景與中國夢結合起來,並使之成爲大衆的共識和自覺的行動,才能凝聚發展的正能量,爲“中國夢”彙集強大力量。遙想當年,通過以遵義會議爲代表的系列會議的召開,黨和紅軍進一步深化了民主、實現了團結、凝聚了力量,終於走出了困境。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弘揚遵義會議精神,解放思想、開放創新、團結奮鬥,敢想、敢幹、敢擔當,敢闖、敢試、敢突破,就一定能凝聚起全體國民科學發展、後發趕超的正能量,一定能把革命精神的感召力、凝聚力轉化爲大衆的行動力、實踐力,一定能激勵全體中華兒女同心構築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