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活:黎巴嫩掠影

學識都 人氣:2.05W

習慣了黃沙漫漫的阿拉伯人第一眼瞥見黎巴嫩白雪皚皚的山脈時,曾絞盡腦汁地找到了一個詞來形容眼前見所未見的異景,這個詞就是——酸奶(لبنة),酸奶一樣的雪山,黎巴嫩(لبنان)因此得名。

留學生活:黎巴嫩掠影

快要離開黎巴嫩時已是盛夏,我想起這個有趣的故事,冬日裏在雪山上滑雪、遙看雪松的愉快回憶立即浮現,而那種迫切回國的焦急也頓時變成了一種觸景傷情、依依不捨。並不是我矯情,而是在黎巴嫩這樣一個神奇的國度裏,一個轉角說不定就會遇見讓你忘懷不了的風景、人和事。

吃在黎巴嫩——

你永遠不知道大餅有少種吃法

不知道在哪本書上讀到黎巴嫩是美食的天堂,我同意這個說法,在此基礎上我想補充說明——中國是所有美食天堂的天堂。不過黎巴嫩也有可以完勝中國的地方——甜點。黎巴嫩的甜點品種繁多、原料純正、包裝精美,也留給我很多甜蜜的驚喜。一次,在一個著名甜點店裏,老闆熱情而自豪地向我介紹每一種甜點,而我則請教他甜點中常用原料的阿語名稱,他常常一被問倒就用土語和店員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引得其他顧客鬨堂大笑,而我只是不知所措地站在那兒,報以尷尬的一笑。我也還記得復活節的巨型巧克力蛋——恐龍蛋應該也沒有那麼大,也記得黎巴嫩大媽帶着我們驅車一個小時,只是爲了去買特別好吃的冰激凌。我總覺得,黎巴嫩甜點中有他們對於幸福圓滿生活的追求和待人接物的態度的縮影,值得細細咀嚼。

而另外一種讓我記憶猶新的東西就是黎巴嫩隨處可見的大餅,大餅之於黎巴嫩如同米飯之於中國。你去一家小吃店,老闆也許不會端上來免費的醃漬橄欖、辣椒、黃瓜,新鮮的西紅柿、薄荷和小黃瓜,但絕對少不了可以免費吃到飽的大餅;你去一家Pizza、漢堡快餐店,店主會提供大餅,你再去一家高級西餐廳,也無法擺脫它,只是品質升級,外形變得更花哨了而已。更讓你驚歎不已的是你永遠不知道大餅有多少種吃法——可以幹吃、蘸着酸奶以及各種醬吃、裹着薄荷葉吃、裹着橄欖吃、包着香蕉加蜂蜜做甜點吃、包着雞蛋炒肉做午餐吃、包着烤肉做三明治吃!並且在蘸醬吃的時候,狂放不羈的黎巴嫩人就會變得異常的斯文,他們告訴我只能撕下來很小的一塊餅,捲成一個空心的圓錐,用兩根手指小心捏着去舀起一團醬,再開心地送入口中,再重複這些動作。一張碩大的餅估計得這麼撕扯一百次左右才吃得完,對體力和技術都是極大的挑戰。所以每次和當地人一起用餐時,我都只好趁他們不注意扯下快半張餅,捲成一團,蘸足滿滿的醬料,快速塞進嘴中。一邊吃,再一邊聽從他們的諄諄教誨。

除了甜點和大餅,那兒風靡歐美的shawarma,價廉物美的純正果汁和醃漬橄欖、新鮮的酸奶也都能給人留下關於黎巴嫩的美好回憶。

這是一個能讓人大快朵頤的地方,但這個人必定不是來自中國。

走在黎巴嫩——

你好,傻驢

我想黎巴嫩是全世界最容易讓司機憤怒的國家。一位每年都負責照看中國留學生的黎巴嫩大媽——瑪麗阿姨——開車時,常常會用蹩腳的中文對其他冒失的司機說:“你是傻驢!”而更有趣的是她會先對這些司機禮貌地、熱情地笑笑示意讓他們先走,之後再一踩油門,歡樂地扔下這麼一句話。而在打車外出時,也會聽到司機嘰裏咕嚕說一大串話,我會的幾個粗口就都是從這裏面學到的。

在黎巴嫩,除了機場快線和高速路是四車道以外,就再沒有雙車道以上的道路了,市中心的路則更是狹窄。並且因爲公共交通極其薄弱,沒有交通指示燈,沒有太多的路牌,加之私家車幾乎人手一輛、數量奇多,路邊亂停車的現象約定俗成,司機爲了省油而瘋狂加速,撞在一起之前誰也不讓誰,導致走在黎巴嫩和走在原始叢林中無異,狹窄的道路,到處是鋼鐵猛獸,唯一的區別是叢林的空氣要比大街上的好太多。

所以黎巴嫩人開車技術奇高無比:一條小衚衕裏兩車迎面相遇,能彼此擦着後視鏡和兩邊的牆過去,或者過不去幹脆兩輛車倒着開出去再依次通行;所以黎巴嫩人開車像一次冒險:堵車時候那場景和碰碰車擁擠在一起沒有什麼區別,但是誰也不碰着誰;所以黎巴嫩人都很推崇德國車:他們告訴我那才經得住撞,生命安全最重要。

正是因爲如此糟糕的交通,讓我們的每一次出行都成了大事。爲了省錢要麼就得靠運氣,祈求老天賜給我們遇到一個好心司機的機會,要麼就要去感受八十年代老奔馳寬敞但是無避震的座位,以及老司機同樣爲了省錢加柴油漏油的味道,要麼就得和豪車司機使出渾身解數砍價。其中最成功的是一次購物出來,好幾個司機過來攬活,經過一番砍價我同意坐一輛尼桑商務車,並告訴他說:“我只能給您十美元,而不是十五美元,誰讓他們都是奔馳,您的車卻只是尼桑呢?”,聽完司機無奈地笑笑也只好同意了。

哎,我總是無限感慨:黎巴嫩有高帥富的車,DS一般的交通!

玩在黎巴嫩——

景似櫻桃、如黃蓉

看過小說《射鵰英雄傳》和《此間的少年》,覺得黃蓉像櫻桃,而黎巴嫩之景似櫻桃、如黃蓉。明豔照人、但卻極小巧精緻。即使是赫赫有名巴爾貝克古蹟,也是小得像是鑲嵌在小鎮裏的一隅,稍不留神你就把它看了個遍。不過朱庇特神廟的石柱、華麗的酒神殿、甚至是散落的建築遺蹟都太值得爲其放緩腳步,依舊清晰的石刻花紋夾着青苔訴說着那場地震之前巴爾貝克城市的繁華。比起鄰國約旦同樣著名的羅馬古蹟——傑拉什,黎巴嫩的巴爾貝克沒有它那份恢弘之美,但卻是那麼的整潔素雅、錯落有致,好似小小的一顆鑽石,卻閃耀着最璀璨的光芒。

黎巴嫩的其它景色也都給我同樣的感覺——小巧精緻,不是故宮、長城那樣的大氣磅礴,也不是桂林山水那樣連綿不絕的秀麗,亦不是江南水鄉像絲綢紗巾那樣的朦朧溫婉。甚至是它的雪山,也是極親切的,和想象中的那種喜馬拉雅山式的冰川大相徑庭。

已是陽春四月末,被大雪封住的山路才漸漸暢通。沿着山路蜿蜒而上,望着道路底下漸漸青翠的山谷,聽潺潺的融雪之聲,除此以外再無其它。工作的日子沒有人駕車上山遊玩,一路上路過的民居也都未打開門扉,殘雪無人清掃,顯示着慵懶的美。當耳膜不再因爲適應海拔的升高而嗡嗡作響,我確信已到了山頂,黎巴嫩雪松的故鄉。山頂依舊大雪茫茫,雪松腳下的積雪不知有多深,出租雪地靴的小販據說是回家休息了,所以我們不得近距離觀察一下那千年來被視爲建築珍寶的雪松木紋理。而手工藝作坊的小販也徑自做着自己的活兒,對客人的拜訪沒有表示出絲毫的激動和熱情。山頂唯一的一家餐館,伴着一棵巨大的雪松而建,餐館因沒有客人和陽光而讓人感到寒冷。雖說是到了雪山,但是在春天裏溫暖的陽光下,一件襯衣加上外套也就足夠禦寒,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餐館的食物十分可口,食材肯定新鮮自然。食物給了我們能量,在雪地裏追逐嬉戲,我們成了唯一打擾雪松安眠的頑童,而雪山依舊像是正在小憩的美人那樣對一切都不理不睬。

黎巴嫩更多的美景,或許不能用眼睛看,而是一種經歷過後的快樂。如一定選擇一個午後,乘着小船去看看海上鴿子巖的石洞,再上岸到對面的星巴克等待日落並看看下班高峯期擁擠的車流;一定要選擇一個週末去北部的Jouneyh小鎮住下,騎着海上摩托去看看它全黎巴嫩最美的海灣,再到最新潮的夜店感受當地年輕人的生活。或者是去逛逛它琳琅滿目的書店,或者是去DT徒步,等待一個拿着槍的士兵對你善意的微笑,並告訴他黎巴嫩太美了,因爲他一定會這樣問你。

在一個地方呆久了,等你離開它就會開始無限地去回憶,就會想念。特別是留學國外的日子,那些感受和記憶或許是留學最大的意義和財富。不知不覺二十多歲的我,去過好多個地方,停留過大半年的地方有桂林、北京、貝魯特。桂林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我和其他所有桂林人一樣深愛着這座美麗的城市。北京讓我又愛又恨,愛它的歷史、建築、朝氣、機遇甚至是京腔,也恨它的擁擠、空氣、水質、灰塵。而貝魯特留給我的就只是美好的記憶了,它承載了我生命裏面最好的一段時光,用一紙一筆絕道不盡其中的故事。

還是免不了俗引用黎巴嫩大詩人紀伯倫的詩句,謝謝他用最精煉而優美的詞道出了所有思念黎巴嫩人的情感,道出了對這個國家的祝福和希望:

你們有你們的黎巴嫩

我有我的黎巴嫩

你們有你們的黎巴嫩及其難題

我有我的黎巴嫩及其瑰麗

你們有你們的黎巴嫩連同其中的種種企圖和目的

我有我的黎巴嫩連同其中的種種夢幻和希冀

你們的黎巴嫩是時日企圖解開的政治死結

我的黎巴嫩則是巍峨高聳、直插藍天的山嶽

你們的黎巴嫩是形形色色的教派和政黨

我的黎巴嫩則是攀登岩石、追逐溪流、在廣場上玩球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