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大學留學經驗分享

學識都 人氣:1.77W

很多考生剛考完試就選擇了出國留學這條道路,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收集的倫敦大學留學經驗分享,僅供大家參考。

倫敦大學留學經驗分享

當坐上飛往英國的飛機時,夢想也隨之一起起飛了,告別親朋好友,在飛機上和一起去留學的小夥伴聊天,感覺13個小時的行程既漫長又短暫。

當飛機到達大不列顛上空,俯瞰美麗的英格蘭島,七月盛夏一片鬱鬱蔥蔥,那是記憶中永遠不會磨滅的畫面。

到達希思羅機場,接機的人中有一位香港司機來接我們,雖然是我們之前預定的,但有人接機還是讓我們在陌生的國度感到一絲親切。

司機說着一口粵語夾雜着英語給我們介紹倫敦,我們隨聲應和着,眼睛一直看着窗外不同的風景。

臨近黃昏,到達位於市中心的宿舍,遇到幾個剛要進宿舍的留學生,他們很熱心的幫助我拎行李,很快就安頓下來,住在單人間的宿舍,收拾着行李,整理着心情,準備開始全新的生活。

接下來就是去學校讀兩個月的語言,首先是參加考試來分班,每個學生要參加兩個不同的班,一個是聽說班,一個是讀寫班。

聽說班主要是教怎樣做presentation、小組討論和提高聽說能力。

讀寫班主要教怎樣寫essay,爲今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語言班期間的作業很多,每天的生活就是上課,寫作業。

上課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老師會帶領着去逛倫敦,我們就像遊客一樣欣賞着美景,練習着英語。

當然剛到的新鮮感使得我們和新認識的小夥伴們忙裏偷閒逛逛校園,融入城市中的校園,古典的建築,穿梭在校園中的我們每天都接受着新鮮事物,認識新的朋友,學習新的文化知識,忙碌着,興奮着...

緊張的兩個月的語言學習很快就結束了,當聽說別的學校同學語言班期間趁週末在英國到處旅遊的時候,我們都在擔心着是否能通過語言考試。

去領語言成績的時候,比任何時候都期望能留在英國。很幸運的考到了語言要求的分數線,可是有些同學沒有通過,只好轉學去別的學校或者打包回國。

在送要回國的小夥伴的時候,感覺到特別悲傷,同時也更加珍惜能留下來學習的機會。

滿心歡喜的從conditional offer換成unconditional offer,學生證也從語言班有效期兩個月的臨時學生證換成了爲期一年的碩士學生證,去自己的學院報道完,很快就要開始碩士的學習了。

我在Bartlett建築學院學習城市設計專業。建築學院的教學模式不同於別的專業,是三個老師爲一個導師組,帶16個左右的學生,每個導師組的研究方向不同。

剛開始是每組老師presentation,分爲兩個大組ud1和ud2 。ud1是傳統的設計路線,包括四個導師組,負責人(系主任)Adrian,ud2是參數化負責人是Marco。

聽各組老師講各自的研究方向聽的雲裏霧裏,當時覺得語言班的老師說的英語完全可以聽懂,可是到專業學習,和國內的研究內容相差很大,很多難懂的專業詞彙,還有意大利口音的老師,覺得能聽懂30%就不錯了,突然覺得壓力山大。最後還是憑着自己的興趣選擇了傳統組。

碩士課程分爲三個學期,第一個學期是London workshop,課程的開始就是做項目,4個4人小組,每個小組研究不同的項目,有研究倫敦學校的,有研究倫敦交通的,有研究水上城市的,有研究market的。

從實地調研開始,查資料,小組討論和分工,做設計,每週2—3次presentation,剛開說碩士課程就異常的忙碌,陌生的城市,文化的差異,不同的體制,搜索查閱英文資料的困難,都要一一克服。

但是,在和外國同學交流中,也學到了不同的思維模式,和不同背景的同學交流會學到很多知識。

第二個學期我們組是去非洲調研,因爲UD1是研究地中海周邊的城市。我們一行20人來到了非洲最北邊的城市進行爲期一週的調研,除了專業學習研究,還體驗了難得的非洲風情,調研結束後我們還去了撒哈拉沙漠旅行了三天。

住在沙漠的帳篷營地,看着滿天的星星,和同學們圍着篝火坐着唱着歌,感覺人生別有一番味道。

返回倫敦後,緊張的整理資料,開始着和第一學習一樣的模式,分組學習討論,每週彙報,不停的修改設計方案,在workshop做模型,動手實踐能力迅速提升。

第三個學期開始是每個人自己做項目,每週彙報。當你熬了兩天兩夜做的設計被老師否定的時候,偷偷跑去廁所痛哭時,你會發現有很多女生也在抹眼淚。

越是臨近最終彙報這種緊張的氣氛越是濃烈。大家都全身心的投入到最終的作品上。

當然在這緊張的設計課程中,一直穿插着各種lecture,因爲最終出了要交作品集還要完成essay,也是需要每週tutorial,選題、定結構、不斷的改進到最終提交。

經過和同學在圖書館一起熬夜,在星巴克討論,在workshop做模型,向老師請教等等,經歷過多少難熬的日子,最終彙報交上作品集後,同學們就開始周遊英國,周遊歐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