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好好學習>考研>

2017中信銀行筆試題目

學識都 人氣:1.18W

想要參加中信銀行筆試嗎?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2017中信銀行筆試真題,歡迎閱讀參考!

2017中信銀行筆試題目

一、選擇

1、語言表達:定義判斷、類比推理、主旨概括(2分*4=8分)

2、數字運算(2分*3=6分)

(1)班級有50名學生,其中奧運志願者10人,亞運志願者17人,兩者都不是的有30人,問只是亞運志願者的有多少人?(10人)

3、邏輯推理(2分*3=6分)

(1)圖形推理

(2)複合型邏輯判斷(具體題目記不清了)

類型大概是:一個公司男的全是營銷類崗位,女的全是文祕,文祕都已婚,問總經理是已婚還是未婚是男是女什麼的。。。

4、金融知識(2分*10=20分)

二、金融會計知識判斷題(2分*10=20分)

三、問答題(1.、2題每題15分,第3題8分)

1、簡述我國可持續發展面臨了哪些挑戰?

2、外資企業“超國民待遇”時代即將終結,國內國外企業將處在公平的競爭環境中,請問您對此有什麼看法?

3、如果您被中信銀行錄用的同時也考取了心儀的公務員崗位,那麼您的最終決定是什麼,爲什麼這樣選擇?

金融知識相關知識點和題目如下:

(1)銀行流動性定義是什麼

(2)可撤銷合同有哪些

(3)借款人使用銀行貸款做高風險投資是什麼行爲

A、信息不對稱

B、逆向選擇

C、道德風險

D、?

(4)再貼現、轉貼現定義

判斷:商業銀行將未到期但已貼現的票據再以貼現的方式向其他銀行轉讓是再貼現(錯誤,是轉貼現)

(5)備付金是什麼(超額準備金)

(6)商業銀行最大的負債業務是什麼(存款)

(7)下列不是轉移風險三種方法的是哪個

A、保險

B、套期保值

C、分散投資

D、互換

(8)哪種行爲能使匯票付款人拒絕付款給匯票持票人?(背書不連續)

(9)爲城市房產抵押貸款登記房產的是哪個部門?

A、土地管理局

B、工商管理部門

C、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定的部門

D、?

PS:由於考試時間較緊,故,對於試卷的記憶不是太清楚了,暫時只能記得這些題目了。

中信銀行筆試歷年真題精選:

36.想法或假說的產生,來源於研究者_______的思想,用來解釋事物的成因,尋找或構造相關的_______,以便揭示所觀察到的事實的真相。因而,假說完全有可能是_______的。知道這一點,養成產生想法時保留判斷的習慣就非常重要。( )

A. 自由 證據 錯誤

B. 主觀 定律 歪曲

C. 特別 學說 荒謬

D. 獨立 理論 虛假

37.新聞媒介是溝通社會與政府的重要橋樑,在政務信息傳輸系統中具有_______的作用。但體制轉型的壓力,加之巨大利益的誘惑及制度缺失,給記者的職業操守帶來巨大_______,各種虛假報道不時見諸報端,成爲小道消息的淵藪。因此我們必須不斷完善新聞從業人員資格准入制度及新聞評估覈實制度。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 獨一無二 衝擊

B. 獨樹一幟 影響

C. 無與倫比 挫折

D. 無可厚非 挑戰

38.對於一個經歷過貧困童年的富翁來說,他的消費行爲有時顯得_______。對於大金額的支出,他會隨隨便便,甚至顯得有些鋪張浪費;而對於小金額的支出,他則不得不與自己_______的吝嗇性作鬥爭。( )

A. 變幻莫測 積重難返

B. 出人意料 與生俱來

C. 反覆無常 根深蒂固

D. 不可思議 始終如一

39.前些年翻看先生的'這本書時,儘管自己對民國話題有着欲說還休的濃厚興趣,對這本話語剪輯獨出心裁的編排方式下潛藏的_______ 常常默契會心,但讀完仍是感到_______。( )

A. 至理名言 戛然而止

B. 妙言要道 耳目一新

C. 不經之談 百讀不厭

D. 微言大義 意猶未盡

40.對城市建設煥然一新的追求,不僅會使城市記憶受到損壞甚至毀滅,也是對城市中人的生活情感的________。城市中長期積澱形成的文化風格和人文環境,被當作了“過時”的東西予以________或拋棄,城市記憶也因此沒有了依託對象,公衆的情感認同無法被喚起,在心靈上就會出現________的不安狀態。( )

A. 輕視改造 居無定所

B. 淡忘分解 無依無靠

C. 漠然整飭 孤苦伶仃

D. 褻瀆批判 舉目無親

41.解決城市交通可以嘗試一種新機制:公交因爲承擔着爲低收入者、環保人士等提供社會公益性服務的職能,由政府購買公交服務,低價提供給公衆;個體自行車出行或納入到政府購買體系,或推行自行車優先措施;出租車因爲價格的高低並不會影響需求者對出租車這種出行方式的選擇,所以自然由開放的競爭市場來提供相應服務;對小汽車的使用者可以徵收道路使用費,使交通擁堵的外部性內化。這種機制的實施,還要求有配套措施:比如完善公交優先基礎設施、鼓勵拼車行爲、恢復或建設自行車道、制定針對綠色出行的政策法規,引導和鼓勵綠色出行方式等。

對文中的“新機制”最恰當的概括是( )

A. “主體―配套”機制

B. “多元―環保”機制

C. “保障―市場”機制

D. “公平―高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