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好好學習>考研>

考研政治密押的單項選擇題

學識都 人氣:7.49K

一、單項選擇題:第1~16小題,每小題1分,共16分,2017年考研政治密押單項選擇題。

考研政治密押的單項選擇題

1.“熟知不等於真知”,“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即理解它”,這說明( )

A.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相互聯繫

B.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相互區別的

C.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合一的

D.在實際認識中,我們只需理性認識,無需感性認識

2.在社會主義改造時期,在文化的發展問題上,曾提出“古爲今用,洋爲中用”的方針。這種對待中外文化的見解體現的哲學原理是( )

A.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係原理 B.量變和質變辯證關係原理

C.否定之否定原理 D.辯證的否定觀原理

3.對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理解正確的是( )

A.真理的絕對性是指真理是永恆的,永遠不會變化的

B.真理的相對性是指人們對同一對象的對立性認識都是正確的

C.只有相對真理,沒有絕對真理

D.真理的相對性要求真理有待深化和發展

4.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勞動力價值是藉助於( )

A.抽象勞動轉移到新的商品中

B.具體勞動轉移到新的商品中

C.抽象勞動在生產過程中再創造出來

D.具體勞動再創造出來

5.“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是一個整體,其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指的是( )

A.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國 D.全面從嚴治黨

6.30多年來,不管國際風雲如何變幻,無論國內發展如何推進,中國始終不渝地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在對外開放中堅持實施互利共贏的戰略。確立互利共贏的思想基礎( )

A.獨立自主 B.解放思想

C.實事求是 D.命運共同體意識

7.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 )

A.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

B.最直接、最廣泛的民主

C.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

D.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獨特優勢

8.我國現階段實行的分配製度是按勞分配爲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它是由( )

A.我國國有經濟的主體地位決定的

B.我國現階段的所有制結構決定的

C.我國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決定的

D.我國現階段所有制的實現形式決定的

9.馬克思指出:“他們戰戰兢兢地請出亡靈來給他們以幫助,借用他們的名字、口號和衣服,以便穿着這種久受崇敬的服裝,用這種借來的語言,演出歷史的新場面,考研政治《2017年考研政治密押單項選擇題》。”這一觀點是對哪種思想的評價( )

A.洪秀全的拜上帝教 B.康有爲的維新變法思想

C.孫中山的三民主義 D.洋務派的`“師夷長技以自強”主張

10.“凡爲國民皆平等以有參政權。大總統由國民公舉。議會以國民公舉之議員構成之。制定中華民國憲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爲者,天下共擊之!”,掃除“惡劣政治的根本”這反映三民主義哪方面的內容( )

A.民族主義 B.民權主義

C.民生主義 D.民主主義

11.1861年,曾國藩的幕僚趙烈文在談到一本書時寫道:“其中所言,頗有見識……皆是效法西人所爲。其欽折西洋,殆爲心悅誠服,而於夷情最諳”,“觀此書,由賊中不爲無人”。此書應是( )

A.《海國圖志》 B.《資政新篇》

C.《天朝田畝制度》 D.《四洲志》

12.“人們多注意19世紀40年代的時代含義,實際上19世紀60年代同樣是一個重要的年份,就社會觀念的新陳代謝來說,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顯的標界意義。”能夠論證麓先生這一觀點的事件是( )

A.中法戰爭 B.洋務運動

C.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 D.甲午中日戰爭

13. 民族精神是指一個民族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形成的,爲本民族大多數成員所認同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道德規範、精神氣質的總和。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極其豐富,其中,“鄭和下西洋、‘絲綢之路的開拓”、“鑑真東渡日本”、“玄奘印度取經”等這些典型的事例所集中體現出的中華民族精神是( )

A.自強不息 B.勤勞勇敢

C.團結統一 D.愛好和平

14. 法律的重要使命就是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權,不得以任何藉口侵犯人權。人權保障的前提和基礎是( )

A. 行政保護 B.立法保障

C.憲法保障 D.司法救濟

15.2016年6月26日,由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搭載升空的多用途飛船縮比返回艙在東風着陸場西南戈壁區安全着陸,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標誌着( )

A.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首戰告捷

B.我國載人航天技術進展獲得根本性突破

C.我國已成爲載人航天強國

D.我國開始邁入載人航天大國之列

16.2016年6月24日,以全民公投形式宣佈將退出已經待了43年的歐盟的歐洲國家是( )

A.荷蘭

B.英國

C.法國

D.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