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專業開題報告

學識都 人氣:1.89W

開題報告,就是當課題方向確定之後,課題負責人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撰寫的報請上級批准的選題計劃。下面是環境專業開題報告,歡迎參考閱讀!

環境專業開題報告

篇一:環境開題報告

論文題目:農業秸稈製備活性炭及其性能研究

學 院: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

專業班級:08環境工程一班

一 選題依據

1.設計題目:農業秸稈製備活性炭及其性能研究

2.研究領域: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處置

3.設計工作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我國農業在我國產業結構中處於基礎地位,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也不乏廢棄物的產生,其中秸稈就是農業生產的主要固體廢棄物,這就需要我們對其進行處理。焚燒秸稈現象不僅嚴重污染環境,還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特別是造成燒傷甚至死亡,更是得不償失。因此,我們利用農業秸稈製備活性炭,既將農業秸稈有效的處理了,減少了固體廢棄物,節約了資源,也製備了具有良好吸附性能、也可以作爲燃料的活性炭,滿足了人們對活性炭的需求。處理了固體廢棄物,較好的保護了環境,減少了環境污染。

4.目前研究的概況和發展趨勢:

目前,利用農業秸稈類廢料製備活性炭是一種既可以減少環境污染,又可以拓寬能源渠道的新模式。製備活性炭的秸稈有:玉米杆、稻殼、稻杆、劍麻桿、黃麻桿、蠶豆杆等。不同的秸稈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來製備活性炭。如稻殼類活性炭的製備方法包括:NaOH法、磷酸法、氯化鋅法。稻杆類活性炭的製備方法有:化學方法、微波輻照法。近幾年來,利用廉價易得的農業廢棄物—秸稈來製備活性炭在國內外得到了大量的研究。製得的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還可以作爲燃料來燃燒。

雖然我國擁有巨大的農業秸稈類資源,但現階段對其應用還十分有限,對於很多秸稈製備活性炭還處於實驗研究階段,對於真正的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和利用,還需要不斷地探索和推進。利用農業秸稈製備活性炭,不僅可以擴大廢棄資源的利用,而且可以保護環境,真正實現“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活性炭在生產和人類生活中應用越來越廣泛,如何製備質優低廉的活性炭變得越來越重要。隨着科技的發展,研究的深入,將來可能生產出更優質的低廉的活性炭。

畢業設計研究的內容

1.重點解決的問題:

(1)製備工藝的選取,活化劑的.選擇

(2)活性炭性能的研究

(3)活性炭灰份去除

2.擬開展研究的幾個方面:

(一)、使用何種活化劑

(二)、活性炭的性能研究

(三)、採用哪種方法

(四)、最佳工藝條件

3.本設計預期取得的成果:

製得具有吸附性能和可以作爲燃料的活性炭,將秸稈有效的利用,減少了固體廢物,減少了環境污染,保護了環境。

三、設計工作安排:

1.擬採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在查閱文獻基礎上,通過科學實驗結合綜合理論分析得出合理的結果和結論,找出最佳工藝條件和最優化的活化劑。

2.畢業論文(實驗/論文)進度計劃

第一週:下達任務書,畢業實習。

第二週:畢業實習,查閱文獻資料。

第三週:畢業實習,查閱文獻資料,擬定實驗方案。

第四周:畢業實習,整理文獻資料,確定實驗方案,撰寫開題報告。

第五週:實驗階段的初期準備(實驗材料、裝置、儀器與分析方法)。

第六至十三週:開展實驗研究工作。

第十三、十四周:實驗結果分析與討論,撰寫論文初稿。

第十五週:論文修改。

第十六週:畢業答辯。

四、閱讀的參考文獻

[1]鄭秋生,李龍,胡雪玉.農作物秸稈用於製備活性炭的進展研究[J] .西安工程大學紡織與材料學院,2010,18(3):69-82

[2]沈鐵煥,時運銘.磷酸法麥稈活性炭的研製[J]中小企業科技,2001(10):11.

[3]張利波,彭金輝,塗建華等.氯化鋅活化煙桿製造活性炭研究及孔結構表徵[J]炭素技術,2005,24(3):14-19

[4]張生明.青稞秸稈氯化鋅法制備活性炭[J].青海科技,2008(5):38-39

[5]張世潤,李海朝,張麗君等.稻殼活性炭的研製[J].林產科技,2001,26(1):36-38

[6]李玥,陳正行.稻殼製備活性炭的研究[J].山西食品工業,2004(3):15-19

[7]韓彬,周關華,榮達.稻草秸稈活性炭的製備及其表徵[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09,28(4):828-832

[8]  王守疆, 王孝恩,東玉武.氯化鈣活化法從玉米芯生產活性炭[J].山東化工,1994(1):4-5

[9]  蔣應梯.麥秸用磷酸法制粉末活性炭的研究[J].浙江林業科技,2000,20(6):31-33

[10]  盧春蘭,徐紹平,劉淑琴等.煙桿制活性炭的工藝研究[J].林產化學與工業,2007,27(4):127-130

[11]  O Ioannidou A cultural residues as precursors for activated carbon production-a review[J]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07,11(9):1966-2005

篇二: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畢業設計開題報告

一、 選題意義

1、課題來源概況

本課題題目爲北京市名門賓館空調設計。本次畢業設計的任務要求是完成建築物冷、熱源空調系統負荷設計計算;分析並確定空調系統設計方案和主要設備的選型;完成管路系統的設計計算等;不低於規定要求的工程圖紙設計任務;撰寫畢業論文。要求各項設計計算正確,論文條例清晰,圖紙符合國家要求,按時完成各項設計任務。

2、研究設計意義

隨着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我國市場經濟的大發展,各地都在興建高標準的賓館。賓館的建築水準和設備水準是一個國家現代化程度和技術水平的標誌,而其空調方式應能適應賓館的功能需求,因此搞好賓館空調設計是至關重要的。在此設計中採用中央空調系統,滿足室內工作人員的舒適感。【2】

二、調研綜述

在現代賓館建築的空調中,中央空調與局部空調相結合的方式成爲主流。而中央空調方式中,由於旅館建築中數量多是客房,採用半集中式空調爲數較多,客房的空調方式幾乎公認首選風機盤管加新風的半集中式空調系統。國內以往設計旅館大部分採用定水量系統,但在目前節能趨勢下,外資或合資賓館已較多

的應用變水量系統。【5】

旅館建築中的公共用房如餐廳,商場和多功能廳等場所,一般採

用全空氣低風速單風道系統,而對於負荷和人流變化均大的採用變風量系統,但是其初投資較高沒有能推廣使用。【6】另外,爲了滿足一些建築過度季節或冬季內部區供冷,周邊區供暖的要求,採用內部區變風量或單風道集中方式,外部區用雙水管風機盤管加新風的半集中方式。

同時,還有一種水源熱泵系統,屬於半集中局部方式,用同一系統按照不同房間的不同要求分別供冷或供熱,且熱泵效率較高,能大幅度的節省一次能源,但其初投資和運行經常費比較高,只能在有條件的場合推廣使用。對於辦公室採用分散式或個別空調方式,其中,全空氣系統的下送風空調方式的應用正越來越廣泛。

由於受工程多變,施工技術水平參差不齊,設計者力求安全等因素的支配,對於設備的選型,往往取大,造成系統的使用效率過低,或者空調工程不能滿足變工況的使用要求造成過冷或過熱,即調節性差。 【7】

三、基本內容及技術路線

1、主要設計內容及具體步驟:

(1)確定室內外參數;

(2)房間冷(熱)負荷計算;

(3)確定送風狀態及送風量;

(4)確定新風量;

(5)確定空氣處理方案;

(6)空氣處理設備的選擇確定氣流組織;

(7)風管路、水管路的水力計算;

(8)機組選擇與計算;

(9)消聲減震要求;

(10)風機盤管加新風機組系統的有關要求;

(11)防火排煙;

(12)全年運行方案的確定;

(13)說明書部分;

(14)空調平面圖;

(15)空調剖面圖;

(16)空調系統圖;

(17)相關必要的詳圖。

2、方法:

通過實習參觀掌握工程實際操作,資料翻閱、蒐集,小組探討,指導老師指導來完成本次設計。

四、畢業設計報告(論文)提綱

第一部分 緒論;

第二部分 設計內容;

第三部分 空調方案;

第四部分 空調設備的選擇與計算;

第五部分 水力計算;

第六部分 結束語;

第七部分 參考文獻;

第八部分 謝辭;

第九部分 附錄。

五、進度安排

熟悉圖紙、明確設計任務、收集資料  0.5周

空調負荷計算 1.5周

設計方案選擇、設備選型計算  1.0周

水、風系統水力計算 2.0周

繪製施工圖5.0周

編制說明書及修改設計2.0周

外文翻譯  0.5周

答辯0.5周

六、主要參考文獻

【1】單寄平,《空調負荷實用計算方法》,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5.07。

【2】錢以明,《高層建築空調節能》,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0.05。

【3】趙榮義,《空氣調節》,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4.11。

【4】範存養、金東哲 譯,《空氣調節手冊》,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5.04。

【5】顧興鎣,《民用建築暖通空調設計技術措施》,北京,建設部建築設計院,1998.06。

【6】樊高定、截世龍,《我國製冷空調主要能效現狀分析》,《製冷與空調》,北京,中國製冷空調工業協會,2009年第01期。

【7】許宏褉、萬嘉風,《上海四季酒店暖通空調設計》,《暖通空調》,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8年第06期。

【8】餘曉平、付祥釗,《室內相對溼度對夏熱冬冷地區新風耗冷量的影響》,《建築熱能通風空調》,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年第02期。

【9】周學文,《地源熱泵豎直地埋管換熱器的熱平衡問題及解決方案》,《建築節能》,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9年第01期。

【10】劉源全等,《空調節能泵應用的節能效果》,《建築節能》,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