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29歲現象”你遭遇了嗎?

學識都 人氣:9.81K

最近,“29歲現象”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引起了熱議。不少網友抱怨,馬上要“三十而立”了,該怎麼辦?

職場“29歲現象”你遭遇了嗎?

“當初剛入職時,每天都像打了雞血,對工作兢兢業業,不管怎麼加班都無所謂。馬上自己就要30歲了,工作上卻遇到了瓶頸,無法突破,對未來愈發迷茫和惶恐,我該怎麼辦?”這是29歲的小王近日在朋友圈發佈的一條消息,他在一家國企已經工作了4年。

不少朋友在小王的消息下留言,自己確實也有着跟小王一樣類似的境遇。重複的工作慢慢消耗着熱情,升職空間看上去很渺茫,薪水也沒有大幅度上漲的希望,90後的年輕人也已經強勢邁進了職場。這些問題讓不少臨近30歲的職場青年感到焦慮,這種心態就被稱爲“29歲現象”。

是選擇穩定的生活繼續打工,還是放手一搏辭職創業?是繼續學習和積累經驗,慢慢等待機會到來,還是甘願平庸,選擇安逸的生活?

 29歲時 看看這些大咖們都在幹嘛

“29歲現象”,對於年輕人是否真的是一個不可逾越的坎?在29歲之前還不能有所作爲,是否真的就代表着將要一輩子庸庸碌碌?馬雲、俞敏洪、李彥宏……這個時代不斷涌現各種關於創業的傳奇人物和勵志故事,他們是否也曾經歷過“29歲現象”,在29歲時他們都在幹嘛?

 馬雲:爲救翻譯社 他忙着賣禮品和包鮮花

很多人都知道,馬雲曾經是一名大學英語老師,在30歲時,他才從學校辭職下海創業。雖然在29歲時,他還仍幹着英語老師的工作,但他同時也在校外兼職,成立了杭州最早的專業翻譯社“海博翻譯社”,以增加收入。

雖然做的是翻譯業務,但總是入不敷出,馬雲不得不揹着口袋去義烏、廣州進貨,賣禮品、包鮮花,在28歲到30歲這三年,馬雲以這些錢維持了翻譯社的收支平衡。

 俞敏洪:因私辦輔導班而受處分 他被迫從北大辭職

1990年秋天,俞敏洪因爲打着學校的名頭在外私辦輔導班,其所在的大學在校園廣播、有線電視和著名的三角地櫥窗裏高調宣佈了對他的處分決定,讓他措不及防。

1991年,俞敏洪29歲,爲了挽救顏面,他被迫辭去了大學英語教師的職務,職業生涯步入最低谷。離開北大後,俞敏洪開始在一個叫東方大學的民辦學校辦培訓班。他的目標是掙一筆學費,擺脫生活的窘境,然後像他的同學和朋友一樣到美國留學。

 李彥宏:從華爾街轉戰硅谷 將技術與商戰策略結合

1997年,李彥宏29歲,他選擇離開華爾街,前往硅谷著名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搜信)公司。在硅谷,李彥宏親見了Infoseek在股市上的無限風光及後來的慘淡。

在硅谷的日子,讓李彥宏感受最深刻的還是商戰氣氛。他經常翻看《華爾街日報》,微軟如何跳出來公然反叛IBM,又怎樣以軟件教父的身份對抗SUN、網景等等,李彥宏感覺到:“原來技術本身並不是唯一的決定性因素,商戰策略纔是真正決勝千里的因素。”這些典型的硅谷商戰經驗,後來被他得心應手地運用到了百度的創業中。

調查:6成年輕人正經歷“29歲現象” 其中3成打算創業

你經歷過“29歲現象”嗎?繼續打工與辭職創業之間,應如何選擇?記者通過微信、QQ和街頭詢問的方式採訪了50位年齡在28至30歲之間的市民、網友。其中有6成受訪者表示,他們目前的工作狀態與“29歲現象”十分類似。同時,在這些正經歷“29歲”現象的年輕人中,3成受訪者有辭職創業的想法。

小塗今年剛從重慶工商大學研究生畢業,因爲本科畢業後工作了兩年纔去讀研,今年他已是29歲。“現在重新踏入職場感覺時間有點晚,想創業但又不知從哪裏做起。”小塗告訴記者,他還是準備先在企業學習幾年,再開始自己創業。

網友東邊有風目前正在一家大型國企任職,明年他也將跨入29歲,但他已經感受到了即將來臨的“29歲現象”。他告訴記者,自己一直在猶豫要不要辭職創業,但如果一旦創業失敗,那麼“代價就太大了”。

《職來職往》嘉賓:先學好職業技能最重要 何時創業都不晚

年輕人如何看待職場中的“29歲現象”?求職真人秀節目《職來職往》人氣嘉賓、東方風行傳媒副總經理夏驕陽認爲,對於這個現象不要太過於看重,每個年輕人都會有青春的迷茫與焦慮。年輕人在20至30歲之間,要多去開拓,多去了解,找到自己的位置,發現自己的`專長和興趣最重要。

“當今中國有太多創業的傳奇故事,100個人創業可能只有5個人能夠成功。”作爲一個職業經理人,夏驕陽認爲創業不是成功的必經之路,做個“打工皇帝”也未嘗不好。很多年輕人大多不具備創業的能力,應該在職場中多加磨練。

同時,《職來職往》另一嘉賓、萬博公關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劉希平認爲,創業什麼時候都不晚,年輕人選擇創業的項目一定要是自己喜歡的事情。“我也是在30幾歲的時候才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劉希平說。

 社會學專家:“29歲現象”受傳統文化影響 40歲以前都是黃金期

爲什麼“29歲現象”會產生?重慶工商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鄭從金認爲,這是由兩方面的壓力共同所致。一方面,現代社會的生存壓力大,人人都需要成爲一個“職業人”來得以生存;另一方面,中國傳統文化中“三十而立”的思想,也增加了現在年輕人們的壓力。

現在一些年輕人已經處於“29歲現象”中,他們應該如何面對這種壓力呢?鄭從金認爲,適度的壓力對職場中的年輕人來說是好事,但不宜過度。因爲古代人的生命週期相比現代人而言非常短,因此傳統社會中“三十而立”的說法並不適用於現代社會,“30至40歲都是黃金年齡。”

對於很多年輕人在打工和創業之間無法選擇,鄭從金認爲,年輕人要根據自身情況而定。如果擁有打拼精神,喜歡闖蕩,那麼創業是最佳的選擇;但如果喜歡循序漸進,喜歡安安穩穩的生活,那麼也可以努力在職場中闖出一片天地。

TAGS: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