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人三十以後,四十以後怎麼辦?[1]

學識都 人氣:2.13W

“過去”是所有人的未來。沒有人能夠改變。計劃好了“死法”,就是計劃好了“活法”。最終的歸宿是決定今天要做什麼事情的着眼點。企業也是如此,好像也有“命”。IT正在死去,就像自然界生命的故去,最終滋潤萬物一樣,滲透到了每一個行業、生活的方方面面。

IT人三十以後,四十以後怎麼辦?[1]

和佛家的觀點相像,佛家就是在關注自己死後去哪裏這個問題。由此來決定自己應該怎麼個活法兒。

每個企業都必將死去,好像正規的說法應該叫做“資本退出”。上市、被收購都是很好的資本退出方式。

資本可以退出,創業者也可以退出,只怕到時候欲罷不能啊!還有,員工怎麼辦呢?中國的IT起步晚,都比較年輕,作爲企業發展需要肯定要“推陳出新”,四十歲以後在外企很難繼續混下去,所以HW也有個全體辭職的做法。有的可以創業、有的可以做管理、有的可以做諮詢,這都算是比較好的,大部分恐怕沒有這個機會。 IT尤其是軟件人員早晚會過剩,象現在國外一樣,這對於企業和員工都是一個噩夢。解決員工的發展問題,解除後顧之憂,也就真正解決了企業的發展問題。最近我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這對於現在很多事情做法的選擇有很大的關係,不知這裏的“大家”有何高見?

"IT大潮中的'浮游植物,將會漂流到哪裏呢?",這句話涉及的就是職業規劃問題。 只有對自己人生有個好的規劃,同時再根據現實情況調整,才能適應未來的發展。

如果被入股收購也算死,那我們已經死了。呵呵。

咱現在還是處於生存狀態,發展空間還很大,所以還沒考慮“死去”後的事情……

如果想解決所有IT人員的四十後問題,確實不太可能。我能想到的幾個比較好的出路:

1.走向管理。雖然計算技術發展極快,換代迅速,但管理知識五千年來一直是相通的。做管理無疑是可以做一輩子的工作。

2.走向講堂。學校/培訓機構講述的知識一般都要落後於實際一代兩代乃至三代,學生渴求實際經驗豐富的人。進了學校就是另外的評價指標了。

3.諮詢,包括售前諮詢等,或者當顧問。

4.喜歡鑽研架構的,可以做架構師

5.創業,需要商業頭腦。不過,中國的創業環境不太好。

隊伍很穩定嗎?我第一發愁的是技術人員跳槽轉行的問題呢。還沒等你說的問題浮現,相當部分的人已經不在IT開發行業做了…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機遇,IT及各種軟件技術突飛猛進地發展,宏觀地說我們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機會,問題是:我們是否抱着探索者的態度去看了,或者都看到了嗎?IT、網絡或說軟件時代的輝煌纔剛剛到來,我們需要持開放的態度面對未來。一個很簡單的方式可以驗證我們是否足夠開放:你知道 Stanford,MIT,CMU,以及IEEE、ACM這些學術研究機構裏面的人都在幹嗎?IT領哪些前沿的標準化組織正在做什麼?爲什麼歐美能掌控 IT和軟件業?就是因爲他們總是遊刃有餘地把握了最新和最尖端的技術,而我們在低端,吃着那麼些微不足道的麪包屑,很難走向國際市場,保障公司和產品的利潤率。

 

TAGS:四十 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