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旅遊>景點介紹>

嶽西十大旅遊景點

學識都 人氣:1.32W

假日出遊,除了去看山看水之外,紅色旅遊景點也是一個不錯的旅遊選擇。憶往昔,崢嶸歲月,看看我們記憶中嶽西十大旅遊景點。

嶽西十大旅遊景點

1、王步文故居


  

1898年元月15日,中國早期無產階級革命家、傑出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共安徽省委首任書記王步文同志就誕生在這座普通的農家小院。

王步文在這裏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他從小熱愛勞動,同情勞苦大衆,疾惡如仇;他熱愛學習,經常閱讀進步書刊,深受新文化運動思潮影響,從而樹立以改造社會爲己任的遠大志向。

1918年初冬,王步文離開家鄉,尋求革命真理,到省城安慶讀書,先後參與並領導了多次學生運動,從此走上革命的道路。後來,王步文常回家鄉傳播馬列主義,發展中共黨員,伴隨他成長的故居成爲王步文等進步青年開展革命活動的重要場所。

“王步文故居”始建於清代,磚木結構,爲典型的皖西南普通民居,其中,西廂房是王步文的書房,門楣上有他親筆書寫的“書園”二字。1998年,故居被確立爲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嶽西縣政府按原貌對故居進行修復。2007年7月1日, “王步文故居”正式對外開放,目前年接待遊客達2萬人。

2、大別山烈士陵園

大別山烈士陵園坐落於嶽西縣城南面虎形山,原名嶽西烈士陵園,1959年11月經中共安慶地委批准興建,1960年竣工。大別山烈士陵園佔地6.6萬平方米,有紀念廣場、紀念碑、紀念館、烈士墓、紅軍亭。1995被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首批命名爲“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7年9月經省民政廳批准更名爲“大別山烈士陵園”。2008年10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命名爲“安徽省國防教育基地”。2009年被國務院批准爲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2011年4月被安徽省紀委、監察廳命名爲“安徽省廉政教育基地”。

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大別山區有100萬優秀兒女爲中國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僅登記在冊的烈士就有130351人。大別山烈士陵園有一座雄偉的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碑建成於1960年,碑高13.5米,意在紀念大別山區十三萬五千英烈。碑身爲乳白色,由巨石壘成,其正面鐫刻着朱德委員長親筆題寫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鎏金大字,碑的四周豎立着38根大理石立柱,喻示着嶽西爲國捐軀的三萬八千英雄兒女。

大別山烈士陵園是集“瞻仰、教育、休閒、遊覽”爲一體的紅色旅遊精品景區。

3、中國紅軍中央獨立第二師司令部舊址

紅軍中央獨立第二師司令部舊址紀念館位於嶽西縣天堂鎮東山村,距離縣城三公里。整座建築爲清代宗祠,三進二廂四合院式,磚木結構,總面積1500平方米。

1930年2月,繼黃麻、商南、六霍起義之後,嶽西縣爆發了著名的鄂豫皖四大暴動之一的請水寨暴動,並且在此基礎上誕生了一支有重大影響的工農武裝——潛山獨立師。先後更名爲潛山工農革命軍、紅軍第三十四師、紅軍中央獨立第二師。師長是王效亭,司令部的舊址就設在汪氏宗祠。這支武裝部隊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創建時期的四大紅軍主力之一,轉戰於潛山、霍山、英山、太湖、六安、懷寧、舒城、桐城八縣之間,開闢了一個以天堂爲中心,方圓1500平方公里,擁有15萬人口的紅色革命根據地。創建的潛山縣革命委員會是鄂豫皖一帶最早的17個縣級政權之一。

紅軍中央獨立第二師司令部舊址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先後被評爲“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安慶市國防教育基地”、“安慶市消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紅軍中央獨立第二師司令部舊址紀念館自2008年實行免費開放以來,接待人數逐年攀升,年均接待遊客達3萬人。

4、紅二十八軍軍政舊址


  

紅二十八軍軍政舊址位於嶽西縣包家鄉鷂落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距嶽西縣城60公里,是1935年至1937年紅二十八軍堅持鄂豫皖三年游擊戰爭的大本營。舊址四周山巒起伏,林木蒼翠,綠水長流,風光秀麗。

1934年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按照中央軍委的指示,率紅二十五軍北上長征,撤離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根據省委長征前留下的指示信,1935年2月,省委常委、皖西北道委書記高敬亭在嶽西縣涼亭坳重建紅二十八軍,繼續堅持大別山區的武裝鬥爭。

1935年夏,高敬亭率領紅二十八軍在轉戰途中進入鷂落坪,見鷂落坪崇山峻嶺,山高林密,易守難攻,便決定在此建立遊擊根據地。很快地,紅二十八軍在鷂落坪建立了便衣隊,開設了紅軍棚、紅軍山林醫院、被服廠、小型修械廠、交通站和紅軍商店。鷂落坪逐漸成爲紅二十八軍的大本營和中心遊擊根據地。軍政委高敬亭常住在鷂落坪的東衝灣聶家老屋和門坎嶺汪家老屋。此後,紅二十八軍以此遊擊根據地爲依託,轉戰於鄂豫皖三省45個縣,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鄂豫皖三年游擊戰爭,使革命紅旗在大別山上高高飄揚。

爲弘揚紅二十八軍堅持鄂豫皖三年游擊戰爭的豐功偉績,開展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2006年,鷂落坪紅二十八軍軍政舊址被列爲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精典景區之一。2007年初景區開工建設,恢復了紅二十八軍政委高敬亭住所—聶家老屋,維修了屋後戰壕,興建了紅二十八軍展陳館和停車場、入口道路、中心廣場等工程。2008年7月,工程完工,2009年4月20日正式開園。如今,鷂落坪紅二十八軍軍政舊址是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安徽省黨員幹部教育基地、國家3A景區、安徽省廉政教育基地,年接待遊客達到七萬人,發揮了很好的社會效益。

5、鄂豫皖第二次國共和談舊址

鄂豫皖邊區第二次國共合作談判舊址位於縣城西北35公里的青天鄉青天村祠堂組汪氏宗祠。該祠建於清乾隆41年(1776年),坐北朝南,平面爲一軸三進二廂四合院式,祠門二層設簡易戲臺,左右帶包屋,共70間,建築佔地面積1182平方米。2012年被公佈爲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37年7月,堅持鄂豫皖邊區游擊戰爭的紅軍第二十八軍的代表何耀邦與國民黨豫鄂皖邊區督辦公署衛立煌的高級參謀劉剛夫及安徽省政府的代表在嶽西青天畈汪氏宗祠成功地舉行了鄂豫皖邊區和平談判,史稱“嶽西談判”。

嶽西談判從1937年7月15日開始,至7月28日結束,經過了南田發起、蛇形崗接頭、衙前會商、青天談判、九河簽字等階段,歷時13天,最終達成談判協議。紅二十八軍政委高敬亭化名李守義,以紅二十八軍政治部主任的身份出席了簽字儀式。嶽西談判首開南方八省十四個游擊區國共兩黨地方談判成功的先河,標誌着鄂豫皖邊區內戰的結束和抗日戰爭的開始。鄂豫皖邊區第二次國共合作談判舊址就是這一段紅色歷史的見證。

6、鄂豫皖軍政大學皖西分校舊址

中國人民解放軍鄂豫皖軍事政治大學皖西分校舊址座落於嶽西縣中關鄉儲氏老祠堂。它是唐代詩人儲光羲第二十世孫儲太忠家庭宗祠,始建於清朝咸豐三年,全徽式建築,三重五進,座北朝南,門對青山,窗含綠水,總建築面積爲3456平方米。1939年夏,嶽西縣著名民主人士儲一石和儲醉醒創建安徽省私立南嶽中學,校址設於儲氏宗祠。

1947年8月,劉伯承、鄧小平第二野戰軍執行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命令速從山東解放區出發,千里挺進國民黨統治的大別山。9月19日,劉鄧大軍第三縱隊解放嶽西。爲培養急需的地方人才,劉鄧決定在皖西創辦一所軍政大學。9月23日,三縱副司令員曾紹山接到劉鄧野戰軍司令部電令:以南嶽中學校舍爲基礎,建立“中國人民解放軍鄂豫皖軍事政治大學”。任命兼曾紹山校長,副校長方維周主持全面工作。

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鄂豫皖軍事政治大學在南嶽中學正式掛牌,將南嶽中學、嶽西公學、華正中學部分師生併入軍校,教職員工、學生200餘名,其中嶽西籍學生148人,年齡在15至25歲,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由於戰爭形勢緊張,學校改爲軍事建制,編爲一個大隊、三個區隊、九個班。1948年4月,皖西軍政大學隨劉鄧大軍三縱司令從嶽西縣轉移北上,併入了河南省魯山縣的`豫陝鄂軍政大學。

鄂豫皖軍事政治大學皖西分校是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歷史見證,也是皖西南古建築研究重要的實物遺存。2004年9月嶽西縣政府將其公佈爲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12月被公佈爲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5月被公佈爲安慶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安慶市國防教育基地。2009年,縣政府籌資140萬元對鄂豫皖軍政大學皖西分校舊址進行了全面維修。

7、請水寨暴動舊址

位於嶽西縣城南9公里響腸、中關兩鄉交界處。山寨面積8.6平方公里,海拔956.4米,寨內有一泉井,終年流水,久旱無雨時,附近居民來此處祈雨取水,故名“請水寨”,也稱“祈水寨”、“取水寨”。寨建於明末,東西兩面陡崖峭壁,南北築有三四米高的石頭寨牆,長1500米。明清以來,農民義軍多在此安營紮寨。

1929年11月,中共潛山縣委爲貫徹浮山會議精神,決定在農民運動基礎較好的潛山縣第六區後北鄉(即今嶽西縣天堂地區)組織農民暴動,由王效亭擔任總指揮。1930年1月31日,王效亭在家鄉湯池畈召開衙前中心區委擴大會議,認爲舉行農民暴動的時機已經成熟,決定各區將農會會員三日內集中到請水寨。請水寨是嶽西縣響腸鎮西北部(原屬潛山縣天堂地區)的一個山村,因當地農民在乾旱季節上山取水求雨,故名“請水”,明清時期農民起義軍常在此安營紮寨,名“請水寨”。

獨立第二師司令部舊址內的請水寨暴動會議場景復原。

2月4日,王效亭在請水寨宣佈,正式舉行武裝暴動,將原先祕密組織的三支遊擊大隊整編爲紅軍,稱爲紅軍潛山獨立師,由此,請水寨在武裝暴動中創建了紅軍,天堂地區成爲潛山縣革命的搖籃。紅軍駐守請水寨時的醫院、制械所等舊址尚存。

獨立第二師司令部舊址內的請水寨暴動革命史展覽。

1985年10月,中共嶽西縣委、縣人民政府在山寨建立“請水寨暴動紀念碑”,並公佈紀念碑爲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紅二十八軍茅山會議舊址


  

紅二十八軍茅山會議舊址(蔣氏支祠六行堂)坐落於五河鎮(原茅山鄉)小河南村,妙道山大峽谷出口處。建於清光元年(1821年),佔地4畝,建築面積1420平方米。現舊址保存基本完好。

1936年10月,紅二十八軍政委高敬亭、中共皖西特委書記何耀榜在茅山六行堂召開潛山、桐城、舒城、嶽西、望江、霍山、羅田、黃麻、太湖、宿松等10縣的縣委和工會會議,宣佈奉命成立中共皖鄂邊特委,佈置籌集糧款、建立根據地、擴大武裝、成立嶽霍工委等6項任務。

9、抗日工作團駐地舊址

抗日工作團駐地舊址:“劉氏支祠集成堂”始建於1914年,竣工於1918年,佔地面積約2000平米,建築面積1150平米,進深32米,東西寬36米。三進兩廡,磚木結構,白牆黑瓦,飛檐翹角,是典型的徽派風格古建築,目前保存基本完好。

“劉氏支祠集成堂”不僅是一座古建築精品,而且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和她所領導的革命力量的壯大。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當地的劉中一、劉正北等一批熱血男兒毅然投身革命,率先在中關鄉成立當地的第一個中共黨支部。劉中一將“劉氏支祠集成堂”闢爲祕密會址,多次在此召開祕密會議,傳達上級決定,研究制定對敵鬥爭方案。

抗日戰爭前夕,國民黨反動派加緊了對革命力量的鎮壓。1936年1月12日,時任中共潛太舒霍4縣特委書記的劉雨潤同志,在“劉氏支祠集成堂”召開游擊隊工作會議,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捕。1938年,抗日三十一團團長王榕受上級黨組織派遣任嶽西縣特支書記,負責組建區鄉抗戰動委會。她當時的辦公場所,就是“劉氏支祠集成堂”後廳西邊的小合廳。

194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20團,在這裏設立後方醫院,駐傷員130多人。當地羣衆冒着生命危險配合他們的工作,爲醫務人員和傷員提供方便。

10、紅二十八軍重建會議舊址

紅二十八軍重建會議舊址——涼亭坳汪胡氏宗祠,位於縣城西北75公里的河圖鎮,雄偉的明堂山風景規劃區內。

該祠建於雍正年間,磚木結構,房屋61間,面積1560平方米。

1935年2月3日,紅軍在這個地方召開軍事會議,決定重建紅軍第二十八軍,從此紅二十八軍踏上三年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征程。

1986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佈該舊址爲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是紅二十八軍在大別山三年游擊戰爭歷史的重要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