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難忘的中秋節日記

學識都 人氣:7.79K

盼望已久的中秋佳節終於到了,人們興高采烈,以各種節目形式來歡度這個傳統節日。以下是要給大家介紹的描寫難忘的中秋節日記,歡迎各位的參考!

描寫難忘的中秋節日記

描寫難忘的中秋節日記(1)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中秋節。重陽節。端午節……

其中我最喜歡中秋節!因爲中秋節是團圓的日子,是賞月的日子,今年,也是我哥哥姐姐的生日。

下午6點我和爸爸。媽媽。表姐。表哥來到哥哥過生日的“美露大酒店”。來到酒店門口,人山人海的,連個停車的位子都沒有。進入酒店的生日大廳,頓時,我的眼前一亮,生日大廳真漂亮五桌酒席都擺好了。就等所以親朋好友都到齊生日慶會就開始了。時間如同流水,一轉眼就7點了,大家都來了。

忙了一天終於可以吃到美食了!餐桌上有:魚。肉。蝦。螃蟹等美味佳餚……最重要的當然是月餅和蛋糕啦!我先吃了一些魚,等着分月餅和蛋糕的時候。終於到了“壓軸戲”——分蛋糕會月餅,我們這些小孩兒都爭先恐後地上前去搶蛋糕,都怕拿到最小的。

我和爸爸媽媽一邊走一邊賞月一邊聊天,度過了這個難忘的夜晚。我愛中秋節,我愛這個難忘的日子。

描寫難忘的中秋節日記(2)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很快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每年的這天裏家家戶戶都要載歌載舞,歡聚一堂。今年我們也不例外。

這天下午,我們一家三口來到了外婆家,那時已經是晚上了,於是我們吃完團圓飯準備開始博狀元,而且還有豐厚的獎品。、

開始博狀元了,我們拿來一個紅彤彤的瓷碗,拿來六個骰子。便開始博狀元了。

首先是外婆,今天外婆的運氣似乎很好,一下子就是個四進,瞧爸爸那副囧樣,一看就知道運氣不好,連一個秀才也沒有。我還好,有三個三紅、一個對堂……

博玩狀元我們便來到屋頂賞月。

爸爸先給外公、外婆切了一塊月餅,這時,月亮從樹梢中緩緩升起,顯得那樣高貴、典雅。她披着銀紗,邁着輕盈的步伐,一步一步走向夜空,她的靈魂,華麗而不失淡雅,她白中透金,白似一汪水銀,金似一顆明珠,她璀璨奪目,將柔和的月光灑向人間,秋月似水啊!

描寫難忘的中秋節日記(3)

中秋節那天,我上午剛舉行完生日派對,傍晚就和家人及媽媽朋友一家去後海酒吧街吃飯賞月了。

我們來到一家湘菜館,選擇餐館的頂層-露天賞月臺。這裏視野開闊,一眼看去到處燈火輝煌。餐館緊靠後海的湖邊,街道上人山人海,小朋友們捧着許願燈,開心的笑着。月亮不知不覺就掛在了天上,開始還不是很圓,但慢慢的越來越圓,月亮也在慢慢的上升,從樹幹升到樹梢,從樹梢蹦到空中。夜深了,星星出現在了月亮的旁邊,這時的月亮就像一個圓盤,旁邊的“小珍珠”也在爲月亮的美麗增光添彩。大家頓時被這月光吸引住了,媽媽情不自禁的說:“真是無與倫比啊!”

吃完飯,媽媽說,月亮裏的嫦娥會實現你們一個願望,你們去許願吧。姐姐帶着我和阿姨家的小妹妹,去後海的湖邊放許願燈。姐姐買了個“美少女”,妹妹要了個“仙女下凡”,我則挑了個“哆來A夢”。我們點亮了許願燈,把造型各異的燈緩緩的放入湖中,面對着我的“哆來A夢”我心裏默默的想到:希望貧困山區的孩子也能像我們一樣幸福快樂!許願燈帶着我的願望漸漸的消失在燈羣裏,我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湖邊。

這真是一個難忘的中秋節啊!

描寫難忘的中秋節日記(4)

舞火龍,是香港中秋節最富傳統特色的習俗。從每年農曆八月十四晚起,銅鑼灣大坑地區就一連三晚舉行盛大的舞火龍活動。這火龍長達70多米,用珍珠草紮成32節的龍身,插滿了長壽香。盛會之夜,這個區的大街小巷,一條條蜿蜒起伏的火龍在燈光與龍鼓音樂下歡騰起舞,很是熱鬧。

香港中秋舞火龍的起源還有過一段傳說:很早以前,大坑區在一次風災襲擊後,出現了一條蟒蛇,四處作惡,村民們四出搜捕,終於把它擊斃。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飛。數天後,大坑便發生瘟疫。這時,村中父老忽獲菩薩託夢,說是隻要在中秋佳節舞動火龍,便可將瘟疫驅除。事有巧合,此舉竟然奏效。從此,舞火龍就流傳至今。

不管這傳說有多少迷信成份,但中國是龍的故土,在香港大坑中秋節舞火龍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這是值得珍視的。如今大坑區的舞火龍活動規模頗大,除總教練、教練、總指揮及指揮外,安全組等等。輪番舞龍者達三萬多人。

描寫難忘的中秋節日記(5)

今天晚上,我在下面玩,突然看見月亮有點圓了,我又想到,我過了這麼多中秋節,還不知道它的來歷和習俗。

於是,我立刻上去讓媽媽上網去查,查了之後,我才知道來歷是:在中國的農曆裏,一年分爲四季,每季又分爲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幾十個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全國衆多民族的傳統節日。此夜,人們仰望天空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節又稱團圓節。習俗是: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月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神像放在朝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祭月,然後由當家主婦切好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我還學會了一首古詩,那就是《中秋月》: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聲此夜不長好,明年明月何處看。

今天我不但學會了一首古詩,有知道了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真是高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