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次品小學教學反思

學識都 人氣:1.62W

執教《找次品》一節課時,在導入環節,我用孩子們最常見的事物——“口香糖”引入課題,既與本課內容相關,又能提高孩子們的興趣,從而引出“次品”。

找次品小學教學反思

在探索新知環節中,我讓孩子從易到難,從3瓶口香糖中找出一瓶次品,然後爲了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我設置了一個環節:讓電腦大屏滾動起來,最後停在哪個數字上,就從那個數字的口香糖中找出一瓶次品,最後電腦停在了19683瓶上,學生的興趣陡然升高。此時老師告訴孩子們,像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利用“化繁爲簡”的數學思想來解決類似問題,作爲老師,不僅要對學生“授以魚”,更要“授以漁”,讓學生學會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接着從6瓶、9瓶口香糖中找出一瓶次品,其中在從9瓶口香糖中找次品時,我設計了一個小組合作的活動,旨在讓孩子自己在動手的過程中發現找次品的規律,發現規律後再從27瓶、81瓶、243瓶、729瓶、2187瓶、6561瓶、19683瓶口香糖中找次品,當學生髮現從19683瓶口香糖中至少9次就能找出一瓶次品時,孩子們的情緒立即達到了高潮,也加深了對新知的理解。接着我設計的是讓學生髮現問題:當待測物品數不是3的倍數時又該如何找次品?引導學生得出當待測物品數平均分成3份後餘一瓶或餘兩瓶時如何放就不影響我們用天平找次品,在這個環節的設計上,旨在讓學生養成勤動腦、細觀察的好習慣。最後,我設計的是讓學生口述出找次品的最優化策略,目的'在於培養孩子的總結表達能力。

在接下來的練習環節中,通過孩子們感興趣的闖關模式,練習由易到難,讓孩子們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在練習中得到昇華。

執教過這一節課後,感到存在的不足是:

1、學情把握不準,準備不充分。在小組合作時,學生對待測物品分份數時,不大膽,導致老師提示過於明顯。

2、對教學時間把握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