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的教學反思(15篇)

學識都 人氣:2.6W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的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中班的教學反思(15篇)

幼兒園中班的教學反思1

新的一年又在孩子們的歡歌笑語聲中來臨了,本學期也將結束,爲了檢驗幼兒通過遊戲和活動是否能有所提高,我們在學期末特地制定了此測評標準來進行測評。測評是以五大領域的教育目標及內容爲指導,通過對幼兒各種能力的發展進行的測試,我針對測評情況作下分析:

健康領域:

中班的幼兒,生活中有了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和自理能力,知道一個人在家時,陌生人來了該怎麼辦。他們能夠自己協調地走、跳、跑,也清楚地瞭解,當在生活中遇到但在戶外活動進行跳繩時,有的幼兒跳繩的技能有點弱,以後的戶外活動將着重對此進行練習。

科學領域:

本班幼兒對四季變化較有興趣,特別是今年冬天下了好多場雪,孩子們特別開心,也對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通常會問老師一些雪的問題,試圖去理解雪與人們及其他動植物的關係,孩子們卻對自然物、人造物的探索也感興趣,但他們對自然角往往觀察到一半就再也不願去看了,同時有的孩子也不太願去記錄自己的發現,孩子們比較缺乏觀察察記錄,也不會將自己看到的聽到的說給大家聽。幼兒在計算方面表現得還不錯,多數幼兒能熟練分辨7以內數字並且能以數表示物體的數量,常見的幾何圖形都能夠認識但少數幼兒還不能達到。

音樂領域:

幼兒演唱歌曲時聲音洪亮,但還能夠較有情感的地進行演唱。他們的節奏感也還不錯,但是有的幼兒對曲子的前奏和間奏的把握不好,相關知識相對貧乏,以後還需要在節奏樂、音樂欣賞方面多訓練。舞蹈動作表演方面表現還好,大部分聽到不同性質的曲子會做出不同的動作和反應,此方面應注重加強。

語言領域:

幼兒在老師的要求下,能隨意的朗誦一首已學過的詩歌,朗誦時做動作。中班幼兒對詩歌有點壓卷感,他們比較喜歡富有情趣生動的故事,對看圖講述,特別是看兩幅圖講講一個故事,幼兒還不能將他們很好的連貫起來。還不能繪聲繪色地進行講述,可在根據圖片進行講述或用簡單的語言描述情節內容,語言稍顯貧乏。

美術領域:

大多數幼兒能自己詳細着去畫簡單的物體,在色澤上選擇較鮮豔。對美術作品有美的欣賞。幼兒在多數幼兒會簡單的剪紙,但在做手工上只有少數幼兒能一步一步跟上老師完整地折出個事物。泥塑活動中,動手能力和想象能力好的幼兒用泥塑塑造的小動物很形象,但有的幼兒只會簡單的物體形象。幼兒的發散思維,自我想象力、創造力還需要提高。

社會領域:

本班幼兒對四季變化較有興趣,特別是今年冬天下了好多場雪,孩子們特別開心,也對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通常會問老師一些雪的問題,試圖去理解雪與人們及其他動植物的關係,孩子們卻對自然物、人造物的探索也感興趣,但他們對自然角往往觀察到一半就再也不願去看了,同時有的孩子也不太願去記錄自己的發現,孩子們比較缺乏觀察察記錄,也不會將自己看到的聽到的說給大家聽。

幼兒園中班的教學反思2

成功之處:

1、用PPT 和兒歌的形式引出小雞,讓幼兒在有趣的學習中瞭解小雞的創作方法

利用PPT 和兒歌的形式給幼兒出示小雞,在動畫和兒歌的同步分解過程中,讓幼兒瞭解到怎樣通過大圓與小圓的組合畫出了小雞。幼兒對兒歌很感興趣,在一遍遍老師和幼兒操作示範時都能主動跟着把兒歌說一說,用小手在空中一起畫一畫,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就在不但瞭解鞏固小雞的創作方法。

2、提供豐富的可操作材料,爲幼兒的創作提供支架

用不同的大圓、小圓的組合來表現小雞的多種形態是本次活動的一個難點,爲了能攻破這個難點,我向幼兒提供了較豐富的可操作材料。我首先利用PPT 向幼兒呈現在草地上做着不同動作的小雞,通過提問:“它們在幹什麼?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引導幼兒去觀察,讓幼兒瞭解原來小雞在做不同動作時大圓和小圓的位置是不一樣的。

然後我向幼兒提供大圓、小圓的教具組合,讓幼兒在圖片欣賞的基礎上自己來擺一擺不同形態的小雞,爲幼兒後面的創作打下基礎。

不足之處及整改:

1、時間分佈不到位,縮短了幼兒的創作時間

在活動過程中,我爲了讓幼兒多瞭解、多欣賞不同形態小雞的特點,在第二環節“看一看、說一說,瞭解小雞的創作方法,進一步鞏固對其主要特徵的認識”用時較多,導致後面幼兒創作時間比較緊湊,沒有爲幼兒提供很好的創作空間,只有較少的幼兒能在這個基礎上完成小雞的創作並進行適當的背景添畫。

所以在時間的控制上要分配到位,更要在活動過程中能掌控好時間,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幼兒進行創作。

2、在擺一擺環節,對幼兒的語言引導不到位,導致幼兒創作時思維有所定固在第二環節,幼兒欣賞完PPT 圖片呈現的各種形態的小雞後,我進一步提供了大圓、小圓的小雞教具組合,讓幼兒在親自擺一擺的基礎上加深對不同形態小雞的呈現方式。

但是在請幼兒上來擺放時,沒有先問一問你想呈現怎樣的小雞,導致3個幼兒上來擺放的都是在走路、散步的小雞,在後續幼兒創作時所呈現出來的也都是在走路的小雞。

我應該在前2個幼兒擺放後,進行語言引導:“他們都呈現出了走路的小雞形態,如果我想讓小雞跑起來(或者找蟲吃),可以怎樣來擺一擺?” 這樣通過不同形態樣本的呈現,爲後續幼兒的創作提供更多的空間支架,讓幼兒的創作豐富起來,思維活躍起來。

幼兒園中班的教學反思3

手是人類日常行爲活動中不可或缺的肢體,可是在幼兒園中總是能看到有個別的孩子老把手放在嘴巴里面咬,有些甚至不愛剪指甲,總是讓自己的小手處於髒兮兮的狀態。爲了培養孩子認識手的重要性,能夠愛護自己的小手,今天(9月14日)上午我在我們班開展了常識《小手的祕密》的教學,以下是我通過這次活動的幾點反思:

首先在活動目標上,我制定了兩點:1、觀察感知手的外形特徵和主要功能。2、產生初步的探索興趣。在活動中這兩點目標均有達到,由於是與孩子自身息息相關的,因此孩子們的興趣就更大了,活動氣氛比較熱烈,導致活動聲音比較大。

其次在活動準備上,我準備了一些手部圖片、一盆熱水,一盆冷水,以及學習包中的各種指紋。在活動準備上,我發現手部圖片的準備有點多餘,因爲手是每個健全孩子都有的,因此只要讓每個孩子都伸出自己的小手來觀察,這樣不僅更形象直觀,而且不用浪費過多的時間來觀察圖片。

最後在活動過程中,我發現了幾點優缺點:

1、首先我用猜謎的形式來引入,孩子們一下子就能猜到答案,很快的就能進入到學習的氛圍中來。

2、我在引入後通過觀看圖片的方法讓孩子們去探索小手的祕密,我發現孩子們的認識都很片面,大部分孩子都只停留在手心、手背、指甲等。而且在圖片的選擇上也有不恰當的地方,本次活動所選擇的圖片都比較籠統,不夠細緻。

3、結束的比較倉促,對於如何保護自己的小手這方面比較簡單的帶過。其實可以做一個活動延伸,讓孩子在課後與同伴交流。

今天的這個活動孩子們還是非常感興趣的,積極性也比較高,但是活動的聲音比較大,有些孩子會魚目混珠的趁機搗蛋。因此班級的活動常規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幼兒園中班的教學反思4

活動目標:

1.鍛鍊幼兒爬、跳、平衡等能力,掌握協調能力。

2.培養幼兒樂於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並能勇於嘗試各種挑戰。

3.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遊戲的樂趣。

4.鍛鍊幼兒的團結協作能力。

活動準備:

小口袋人手一隻。

活動過程:

1.熱身遊戲:我說你來做

教師:小朋友們現在我們來玩個我說你來做,準備好我來說了。

2.教師介紹神奇的小口袋讓幼兒感興趣。

教師:今天周老師帶了許多神奇的小口袋,這些小布袋還會變魔術呢!我們一起來變一變吧!

3.讓幼兒自己去玩小口袋。

教師:小朋友你想把小口袋變成什麼呢?怎麼玩呢?

4.幼兒聽口令進行遊戲

5.玩小口袋變變變的遊戲

6.活動小結:小毛毛蟲集合,進行“賽跑比賽”看看誰能先爬到小樹上作繭,最後變成小蝴蝶。

教師:

這次我們要比賽了,

老師現在是大樹,

看看哪隻毛毛蟲能最快爬到大樹的身邊。

結束活動:

教師:毛毛蟲慢慢的又變成了蝴蝶飛出來了。

教學反思:

活動形式符合幼兒好奇、好動的心理特徵。給幼兒提供豐富的物質環境,刺激幼兒去感受美和表現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心理髮展的特點是好動,對一切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求知慾望強烈。及時表揚幼兒的點滴進步,肯定和鼓勵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舉止,樹立自信心,挖掘幼兒的創造潛能。

幼兒園中班的教學反思5

目標:

1.能瞭解海豚是動物中最聰明的一類,並學習兒歌《小海豚》

2.能用肢體語言來表現海豚的動作

3.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4.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5.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準備:

海豚玩具,海豚圖片,海豚表演影片附兒歌《小海豚》:

"小海豚,水裏遊,表演節目真是逗。打乒乓,拋綵球,骨碌骨碌翻跟頭,鑽火圈,竄的快,蹦蹦跳跳賽小猴。"

過程:

一、1.指導語: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動物寶寶來到我們班級,你們猜猜它是誰。請小朋友依次回答,並且要求用:我猜是xx寶寶來到我們班級"這樣完整的句子回答,並且總結。

2.拿出海豚玩具說:"你們看,原來是海豚寶寶來到我們班級,你們都來看看海豚寶寶是什麼樣子的呀?我請舉手的小朋友上來說說看"請小朋友依次上來並總結二:

1.:"小朋友有沒有看過海豚表演啊?海豚都會點什麼本領啊?"請小朋友回答並總結2."小朋友,老師今天帶來了一段海豚表演的錄象,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好不好"播放影片,提高孩子的興趣。

三、1."好,我們看了影片之後,你們發現小海豚是不是很聰明啊?不錯,老師告訴你們,海豚呢是動物裏面最最聰明的一類。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小海豚的兒歌好不好?"

2.先把整首兒歌念一遍。

3讓幼兒跟念一遍然後提問:"小朋友剛剛的兒歌裏小海豚都會點什麼本領啊?"請小朋友回答並拿出圖片加深印象。

4.請部分小朋友念兒歌,最後集體念兒歌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幼兒思維活躍,能夠想出各種辦法幫小海豚完成心願;幼兒發言積極,能夠完整講故事,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

幼兒園中班的教學反思6

一、精心設計動態教學: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注重幼兒的體驗,讓幼兒在體驗中有所感受,爲此我設計了兩個體驗的環節:

1.通過猜猜手勢語的意思,感受聾啞人生活的不便。

2.通過盲人找球的遊戲,請兩名幼兒分別以自然狀態和戴上眼罩來完成同樣一件事情--“找球”,從自身的感受來進行交流,從而體驗盲人生活的不便。通過這兩個環節的實施,幼兒獲得比較真實的感受--殘疾人的生活真是不容易。

二、情感教育,感化幼兒

通過助殘日學校開展的“捐資助殘”活動,電視報道的關愛殘疾人的事蹟,社會上一些愛心人士對殘疾人的關愛和幫助。激發幼兒也可以用自己的行動去關愛、幫助殘疾人。

播放殘疾人的日常生活視頻,渲染氛圍,從氣氛和思想上進一步感化幼兒,讓幼兒親眼看到,親身感受到殘疾人失去健康的痛苦,學習生活的艱難,對幼兒的心靈具有強烈的震撼作用,能積極有效地對孩子進行生動、直觀的教育。如果我們正常人能幫助他們,多給他們一些關愛和溫暖,他們就會少痛苦、多幸福。

三、讓愛在行動中傳承

爲了孩子們能瞭解殘疾人平時生活的不便和痛苦,用平常心對待他們的缺陷,用愛心主動幫助他們,組織孩子進行一次社會性的實踐活動,家長帶孩子到福利院殘疾人生活的地方接觸一下真實的殘疾人生活,通過採訪、獻愛心等活動豐富孩子的社會知識,有了親眼所見、親身所爲的經驗,相信更能激起孩子的同情心,從而更好地激發他們關愛、幫助他人的情感。愛心情感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不能只是通過一次活動,關鍵是要讓孩子有這顆關愛的心,當他們有了這份情,也就明白這個理了。

幼兒園中班的教學反思7

活動目標:

1、幼兒大膽運用多種材料裝飾面具。

2、提高幼兒動手製作能力和審美情趣。

3、增強幼兒對裝飾活動的興趣及表演的慾望。

4、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爲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徵。

5、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範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活動準備:

歡快的音樂;flash動畫;裝飾好的面具;未裝飾的面具;透明膠;固體膠棒;彩色筆;剪刀;羽毛;亮片;小粘貼;舊掛曆;包裝袋上的圖案;黑板一塊;小鏡子若干;大鏡子一塊;照相機。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幼兒帶面具律動入場。

2、請幼兒觀看flash動畫,猜猜都是誰?

二、師幼探討裝飾面具的方法

1、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各種面具相同之處(眼睛)

2、引導幼兒觀察、發現不同之處(形狀、顏色、材料)

3、傾聽教師講解自己的面具特徵(形狀、顏色、材料)

4、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面具進行交流:面具是什麼形狀什麼顏色的、上面都有哪些裝飾物等等。

5、幼兒帶上面具照鏡子,激發幼兒製作的興趣。

三、幼兒製作面具

1、教師提出製作面具的要求。

2、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面具進行裝飾。

3、幼兒帶上裝飾好的面具照鏡子欣賞。

4、遊戲:猜猜他是誰四、結束:化妝舞會請幼兒戴好自己裝飾好的面具,邀請客人老師一同參加化妝舞會。

反思:

1。教學思想觀念新教學模式的改變:我打破了原來單一的課程模式,以幼兒爲中心,師生共同建構課程,五大領域互相滲透,各科教學互相融合的課程模式,在活動中滲透了語言、科學、社會、藝術等學科知識,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

2。教學方法活本次活動教師靈活的運用了遊戲法、談話法、情景表演法、探索發現法,讓孩子們在遊戲中、情景中大膽地探索與表現,使其創造力得到充分的發揮。

3。教學效果好

(1)教學重、難點突出,幼兒的各種能力得到培養

(2)幫助幼兒獲得關鍵經驗

幼兒園中班的教學反思8

活動目標:

在對邊折、向中心線對摺的基礎上讓幼兒學習曲折的摺紙方法。

能運用添畫的方法進行裝飾,讓幼兒體驗裝飾的快樂。

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重點:

看圖標,完成曲折的摺紙方法。

活動準備:

連衣裙展板、步驟圖、摺紙、彩筆。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妞妞的服裝超市馬上要開張了,模特已經陳列好了,服裝廠要爲模特趕製一批連衣裙,需要咱們班的小朋友幫忙。設計師已經給出了樣品,還帶來了步驟圖,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二、探索嘗試,啓發思維。

(一)幼兒看圖標,嘗試折。

(二)遇到難題,老師講解,引出重點,幼兒嘗試。

三、看圖表,完成作品。

(一)將正方形紙對邊折,這出一條中心線,兩邊對齊並壓平。

(二)上下兩邊向中心線對摺,變成一個長方形。

(三)將長方形豎立,學習曲折的方法,先向上折留出一點距離,再向下折、壓平。

(四)翻過來,將曲折的部位對齊中心線折,並拉開壓平。

(五)折出領子,對齊壓平。

(六)裝飾連衣裙。

教師個別指導。

四、服裝展示會開始,幼兒欣賞,評價作品。

(一)評價作品

(二)小結:只要我們開動腦筋,就會創作出許多更好、更美的作品。

活動反思:

在教研課題的引領下,摺紙特色在我們幼兒園已經成爲常規化教學,結合教學實踐,同時參與教研分組探討,我認爲摺紙教學方法多樣性,多鼓勵幼兒嘗試,逐步向孩子開放更大的空間,這是關鍵。在本節摺紙活動中孩子參與活動興趣很濃,適合他們年齡特徵。在活動中幼兒遇到一些較難的圖標符號,幼兒接受稍有困難,我動了很多腦筋,用一些易懂的小竅門輔助教學。如爲激發幼兒摺紙興趣,我常會使用民間和摺紙有關的小遊戲來吸引大家。我用“甩響炮”導入,吸引幼兒學習嵌折方法,爲折小鴿子嘴巴和尾巴奠定基礎,同時體驗摺紙的樂趣。在初學對角折時,有孩子提問“老師這裏怎麼折?”我立刻給予指導,很快就有孩子折到最後一步帶着自己的作品在我這裏拍下照片。就在大部分孩子都完成之後,我發現趙振杰還坐在座位上撓耳朵,停滯在第三步,我不禁替他着急,問他要不要老師幫忙?他猶豫着點了點頭,我耐心的又給他講解了一遍,加入了多一些情節,比如對角折我說是把紙片的小翅膀碰在一起,對外翻折說成是給小紙片脫件衣服,這樣孩子很容易理解,高興地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幼兒園中班的教學反思9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活動,瞭解石頭的基本特徵和用途。

2、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探索過程。

3、引發幼兒對周圍石頭的興趣,關心周圍的物質世界。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並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5、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每組一份:形狀各異的石頭;裝滿水的玻璃缸;內裝紙盒、積木、雪花片、酸奶瓶的小筐;泡沫板、橡皮泥、擦手巾。

2、人手一份:水彩筆。

3、石頭製品:石獅子、假山、石茶具、石頭畫、石臼、石雕等。

【活動過程】

一、引發幼兒探索石頭奧祕的興趣。

帶幼兒參觀“石頭展覽館”,通過看、摸、玩等形式感受石製品,瞭解其名稱用途,發現它們的共同點(石頭製成)。

二、第一次玩石頭,初步發現石頭的祕密。

告訴幼兒每塊石頭都藏着許多不同的祕密,以尋找祕密的方式比比誰找的祕密最多。

1、引導幼兒玩石頭,用看、摸、掂、捏、敲、滾等方式從顏色、形狀等方面來感知石頭的不同特徵。

2、引導幼兒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探索過程。

師幼小結:石頭摸上去涼涼的,顏色有灰色的、白色的、紅色的,石頭的形狀有的是尖的、有的是圓的,鵝卵石是橢圓形的,很硬、有點重……

三、第二次玩石頭,進一步感受石頭特徵。

指導幼兒把石頭放在水中玩,然後再往水裏投入塑料、積木、紙盒與石頭比較,發現問題。

1、啓發討論:玩石頭要注意什麼?

2、幼兒操作,發現問題。

a、透明的石頭在水中變得更透明;

b、有的石頭會變色,圖案變得更清楚;

c、石頭會沉在水底,塑料、紙盒、積木會浮在水面。

3、教師小結(結合幼兒的回答和幼兒一起重複一次實驗過程,並作完整小結)

四、通過談話、分類等活動深入瞭解石頭。

1、石頭的家在那兒?

(江、河、湖、海、沙灘、山上、公園……)

2、石頭有什麼用途?

(蓋房子、鋪路、造橋、造假山、制工藝品…)

3、啓發幼兒按大小、顏色、形狀給石頭分類。

【活動延伸】

幼兒按自己的意願選擇石頭進行粘畫,並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餘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鬆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並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幼兒園中班的教學反思10

詩歌《我喜歡》是我園胡玲教師的獲獎作品,詩歌雖短,但溫暖美好、意蘊深刻,是非常好的情感教育素材。當我們瞭解到胡玲老師的創作過程時,更覺得源於生活的作品真的是具有生命力的。詩歌的創作靈感來源於胡玲老師和他們班保育員女兒貝貝的一段對話。孩子說::"我最喜歡媽媽了。"胡老師追問:"你喜歡媽媽哪裏呢?""我喜歡媽媽的手"胡老師又問:"爲什麼喜歡媽媽的手呢?" "媽媽抱着我。"胡老師又問:"那你還喜歡媽媽哪裏呢?"孩子天真無邪的具有童真童趣的回答,經過整理加工就成了今天朗朗上口的兒歌。

"我喜歡媽媽的.××,因爲××"是個倒裝因果句。這個兒歌如果單純朗誦學習,小班幼兒也是可以掌握的。如果要安排仿編句子,在小班就有難度了,於是經過研修團隊的分析,我們決定在中班試教。目標定位在:幫助幼兒理解學習詩歌的基礎上,能夠仿編其中的句式。經過幾個班的試講,總結孩子們在活動中的表現,證明我們的選題方向是正確的,因爲孩子們最熟悉的是媽媽,最喜歡的是媽媽,所以他們也最愛談論媽媽。但是幼兒對媽媽愛的表達是漫無天際的,中班幼兒也很難表達的很完整,爲了讓孩子在本次活動中能夠把愛媽媽的原因進行聯想並表述清楚,我們藉助這首詩歌的句式給孩子提供了表達愛的支架--我喜歡媽媽的××、因爲媽媽的××可以……。

一、身體部位與幼兒經驗的鏈接是這節活動的難點。

如果你問孩子:"你喜歡媽媽嗎?"相信回答是一致的。如果你再問:"你喜歡媽媽的什麼地方呢?"相信回答是五花八門的。這樣就會給活動的展開帶來困難。

策略:

1.首先執教老師以貝貝小木偶與孩子們玩的語言遊戲開始,把身體各部位的名稱自然引出,幫助幼兒鞏固了對身體各個部位的瞭解,增加了知識的儲備,爲孩子們的"敢說"提供幫助,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樂趣。

2.下一個環節是讓幼兒傾聽兒歌,在聽之前老師把一個問題拋給幼兒:"你在詩歌裏聽到了什麼?"一方面從遊戲轉爲傾聽,加上一個任務意識會讓幼兒更專注。另外讓幼兒談論詩歌中的內容說出身體的各個部位做了很好的鋪墊。

3.緊接着,在教師溫柔優美的完整朗誦中,表達愛的"支架"出現在孩子面前:"喜歡媽媽的××,因爲媽媽的××可以……。"讓幼兒理解,媽媽的每個部位都能給我們溫暖和愛護,進而詩歌所要抒發的情感也滲透給孩子,讓孩子想要表達的對媽媽的愛不再漫無天際、摸不着頭腦。然而我們在試教過程中,孩子們很難把已有經驗與媽媽愛自己的方式用語言完整的表達出來。於是我們採取的解決策略是讓幼兒先學習理解,再進行模仿改編。在感受詩歌情感時,通過老師問、孩子答;男孩問,女孩答;在音樂伴奏下齊誦的形式,反覆練習句式"我喜歡媽媽的XX,因爲媽媽的XX可以……",形式多樣的朗誦形式突出了本次活動的教學重點。

4.在分析詩歌時,我們選擇了"媽媽的額頭和我玩頂牛牛"的遊戲,通過讓幼兒重溫這個遊戲,喚起幼兒聯想與媽媽互動的經驗,爲幼兒改編句子做了鋪墊。

有了對身體部位的瞭解加上對詩歌的模仿學習,孩子們知道可以仿照詩歌中的句式,並結合身體部位與媽媽的互動的經驗可以表達出喜歡媽媽的原因了,這個教學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讓每個幼兒都能在一節活動中有機會表達是所有語言教學活動的難點。

策略:

1.選圖講述,寓教於樂,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

老師提供給孩子一些媽媽身體部位的卡片,讓幼兒自由選擇,自由講述。採取自己練習、同伴講述的講述讓每個孩子得到練習的機會。

2.我們運用了第二個遊戲"開火車",讓自由講述好的幼兒和老師的火車頭連接,組成一列完整的小火車進行集體講述,展開了讓幼兒主動學習的陣勢,這樣幼兒就有了參與完整仿編詩歌的機會,我們的目標也就達成了。

三、研修磨課,在反思中提高認識,效果顯著。

這次教學展評活動給了我們學習、提高的契機,通過團隊研修,集體的智慧加上執教老師的創意,在努力的過程中不斷反思,各樣的思維進行碰撞,所提出的策略我們都在試教中看成效。結果發現,我們的有些策略既繁瑣又偏離了語言活動的主線。

1.由繁到簡:比如我們剛開始的火車遊戲是讓幼兒自己選擇粘貼好幾個身體部位,結果發現孩子們的注意力都在粘貼這個活動上,而用詩歌的句式進行表達就被沖淡甚至給沖走了,無論老師怎麼引導,幼兒還是沉浸在黏貼的過程中很難自拔。也使教學效果受到影響。於是我們就換了幾次學具,終於可以把幼兒的選擇和自由表達給連接上了。

2.由次到主:教師有趣的引導更能試幼兒把自己創編的句子與詩歌連起來:"小朋友我們編的這首我喜歡的詩歌可真長呀,就像一列火車,你們願意上火車嗎,那就選一選,編一編吧"但是每次老師在把握這個環節時都怕時間拉長而草草收場,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也進行了反覆討論,這個環節是幼兒主動學習的主體部分,不能簡單的當成一個結束環節。

幼兒園中班的教學反思11

活動目標:

1.嘗試使用打氣筒給氣球充氣,知道氣球充了氣就會鼓起來。

2.通過試驗、觀察瞭解充氣多少與氣球大小的關係,能夠說出充氣多少與氣球大小的變化。

3.喜歡使用打氣筒等充氣小工具,體驗給氣球充氣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嘗試使用打氣筒給氣球充氣,知道氣球充了氣就會鼓起來。瞭解充氣多少與氣球大小的關係,說出充氣多少與氣球大小的變化。

活動準備:

1.各式氣球若干、氣球託若干。

2.多種樣式的氣球打氣筒若干。

3.插氣球的花瓶 4 個。

活動過程:

1.出示兩個色彩不同、形狀大小相同的氣球,一個充滿氣是鼓的,一個沒有氣是癟的,引發幼兒給氣球充氣的興趣。

提問:小朋友,兩個氣球一樣嗎?哪裏不一樣?

小結:氣球紅紅肚子裏充滿了氣,是個圓鼓鼓的胖氣球。藍藍肚子裏沒有氣,是個乾癟癟的瘦氣球。

氣球藍藍也想變的跟氣球紅紅一樣圓鼓鼓的,小朋友能幫助他嗎? 2.幼兒自由探索、想辦法給氣球充氣,讓氣球鼓起來。

提問:你是用什麼方法讓氣球鼓起來的?能不能給大家演示一下?(用嘴吹氣的方法和用打氣筒充氣的方法)

請幼兒介紹自己給氣球充氣的方法,交流自己的經驗。

小結:用嘴吹氣時,嘴巴不能撒氣,要一口一口的吹,吹完後捏緊氣球嘴,不要讓氣漏出來。用打氣筒充氣時,將氣球嘴對準充氣嘴,捏緊後一下一下地打氣,不要讓氣漏出來。

小朋友已經學會了自己給氣球充氣的方法,兩人合作給氣球充氣能不能行?(激發幼兒兩人合作給氣球充氣的興趣)

3.幼兒合作用打氣筒給氣球打氣,探索充氣多少與氣球大小的變化。

試驗要求:兩人合作給氣球打氣時,要仔細觀察充氣過程中氣球的變化。

(1)提問:誰成功了?誰沒有成功?什麼原因沒有成功?

請沒有成功的小組交流失敗的原因,請成功的小組分享合作成功的經驗。

小結:兩人合作給氣球充氣時要相互配合,一人打氣,氣要一下一下的打;另一個人要將氣球對準氣嘴,而且要捏緊,不能讓氣漏出來,這樣氣球就鼓起來了。

(2)提問:你們發現在打氣的過程中,氣球有什麼變化嗎?

小結:原來,氣球的大小與充氣的多少有關係!充氣多,氣球就大,充氣少,氣球就小。

(3)請幼兒想辦法讓氣球不撒氣,學習使用氣球託。

提問:爲什麼小朋友剛剛充完氣鼓起來的大氣球,一會兒就變小了?有什麼辦法能讓氣球不撒氣?

幼兒交流讓氣球不撒氣的辦法,嘗試使用氣球託。

小結:原來充完氣鼓起來的氣球如果捏不緊氣球嘴,裏面的起就會漏出來,氣球就會變小了。讓氣球不撒氣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用線綁緊氣球嘴、擰緊氣球嘴、給氣球嘴打結,還可以用氣球託。

4.遊戲“打氣比賽”,幼兒合作給不同大小、形狀的氣球打氣,體驗給氣球充氣的樂趣。

比賽要求:在一定時間內,給氣球成功充氣數量多的小組即可獲勝。

小結:其實,在合作給氣球充氣時,只要兩人配合好,就會很快給氣球充滿氣,讓氣球鼓起來,再用球託將氣球固定住就可以了。

5.觀察圖片,瞭解生活中充氣後給人們生活帶來方便的物品。提問:生活中的這些物品充氣後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方便?

小結:生活中充氣後鼓起來的物品與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可以

幫我們做很多事情,節省很多力氣呢。

反思:

《指南》中指出支持幼兒與同伴合作探究與分享交流,引導他們在交流中嘗試概括自己探究的成果,體驗合作探究和發現的樂趣。爲此我的活動中組織幼兒大膽試驗,並交流分享實驗結果和實驗操作經驗,讓孩子通過操作驗證自己的辦法,通過兩人合作給氣球打氣,鼓勵幼兒嘗試合作完成充氣實驗,並交流兩人合作成功與失敗的原因,體驗合作探究的快樂。

中班幼兒的思維以直觀形象思維爲主,本節活動注重幼兒的探索求知,在引發幼兒操作興趣的基礎上,鼓勵幼兒操作實驗,最後教師提升總結,併爲幼兒創設寬鬆自主的交流氛圍,大膽說出自己在實驗中的探索發現,使幼兒層層遞進、由易到難體驗個人、兩人合作給氣球充氣。

本活動通過自己給氣球充氣、兩人合作給氣球充氣、充氣比賽三個環節,引導幼兒在動手操作中掌握給氣球充氣的方法,尋找不讓氣球撒氣的方法,並知道充氣多少與氣球大小的變化,能夠根據氣球的大小確定充氣的多少,防止氣球爆掉。活動中,通過猜想—試驗—分享交流經驗的方式,引導幼兒自主探究、發現充氣多少與氣球大小的關係。

在活動中出現的氣球因充氣過多而爆掉的突發事件,也成爲了幼兒交流討論的科學現象,很快幼兒就瞭解了氣球充氣過多就會爆掉,大小不同的氣球充氣也不一樣。活動中還出現了氣球撒氣的現象,幼兒也想了許多的方法,學會了使用氣球託固定氣球,防止氣球撒氣。

幼兒園中班的教學反思12

一、活動目標:

1. 能在教師示範的基礎上,模仿創作造型類同的作品;

2. 初步嘗試規劃自己的創作過程;

3. 嘗試分析他人作品的不足之處,並能提出修改的意見。

二、活動準備

各種顏色的泥;各種鍋的圖片

三、活動過程:

(一)感知體驗

1.觀察小廚房裏的廚具。

出示不同種類鍋子的照片,如炒瓢、湯鍋、電飯煲、平底煎鍋等,請幼兒說說是否見過這些鍋,媽媽在家中拿這些鍋做了哪些好吃的給自己。

2.告知幼兒本次活動將製作的作品是“湯鍋”。着重引導幼兒觀察湯鍋造型特點(鍋肚子是深空心的,鍋蓋是淺空心的)。

(二)實踐操作

1.教師示範

教師示範湯鍋的塑造過程。在創作之前,教師先示範分析造型。告訴幼兒湯鍋油空空的鍋肚子、鍋蓋以及兩隻方便將鍋端起來的“耳朵”組成。鍋肚子用深空心來做,鍋蓋用淺空心來做,兩隻“耳朵”用條形壓片來做。然後,進一步示範製作過程的規劃:鍋身——鍋蓋——鍋餅。

教師示範鍋身的製作過程,在製作鍋身時,爲了造型逼真,教師在製作深空心的基礎上,還應注意當空心裹在食指上時,鍋底的部分可以在桌子上壓一下,壓平,然後再將空心從手指上拿下來整理造型。鍋壁一定要和鍋底做成垂直狀,這樣出來的作品才更逼真。

2.幼兒模仿

請幼兒依照教師的示範,先分析自己要塑造鍋子的結構,確定每個部分用什麼造型來創作,然後進一步分析整體的創作步驟。

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顏色的泥來進行塑造。教師鼓勵孩子大膽的進行創作

3.評價

教師選擇幾件典型作品,如鍋蓋和鍋子不匹配、鍋壁和鍋底不垂直、鍋子的整體造型不勻稱等,請幼兒分析這些作品的問題,並提出該井意見。

四、教學反思:

愛迪坊創意課程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在設計本次活動中,考慮到我班創意手工的發展水平,及興趣愛好,我選擇和孩子創作廚房裏的廚具,在本次活動中,通過引導幼兒觀察廚房裏的廚具圖片,讓幼兒根據自己生活經驗討論各種廚具的不同特點及用途,同時激發孩子對製作廚具的興趣,爲創作湯鍋做好鋪墊。

在實踐操作過程中,我事先示範湯鍋的塑造過程,通過示範、講解等方式讓幼兒更清楚、更直觀地瞭解製作過程,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在幼兒自主塑造湯鍋的過程中,我來回觀察孩子的塑造過程,及時對能力較弱的幼兒給予幫助與指導。活動最後,我們通過

選擇幾件典型作品,嘗試分析他人作品的不足之處,並提出修改意見,使幼兒學會取長補短,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本次活動,比較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我將繼續努力用心專研愛迪坊創意課程,促進幼兒全身心健康發展。

幼兒園中班的教學反思13

本月,我們中班組老師經過精細的篩選,選擇了一節健康活動《可愛的毛毛蟲》,本次活動目標是讓幼兒學習如何半蹲着走路,在合作中體驗。教師們通過認真的備課,準備材料。下面我首先反思一下我自己上的課。

爲了吸取教案中各環節的精華,我首先認真的準備了材料,將活動中的每一句話都背了下來。在活動中,我首先讓孩子們在“走路”的歌曲中,模仿了各種小動物走路的樣子。通過觀察和模仿毛毛蟲的走路方式,讓孩子們學習半蹲着走路。在兩人分組和三人,四人等多人合作中,讓孩子們學習半蹲着合作走。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比較積極的跟隨教師進行活動。在合作遊戲時,我發現孩子們的合作意識都比較差,他們需要教師的個別的引導。

我觀看了車晶教師,劉洋老師,李巖老師的教學活動,活動環節大同小異,只有個別的小環節,教師處理的方法,不太一樣,但是小環節卻決定整個活動的效果。通過互相借鑑,相信老師們都有所收穫。

幼兒園中班的教學反思14

《做個好吃的漢堡包》是中班的數學活動,本活動主要是引導幼兒學習區別物體的厚薄,並能用正確的詞語表達出來,知道比較物體的厚薄是具有相對性的。讓幼兒通過進行物體和物體之間的比較發現問題,瞭解一些邏輯知識,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發展特點,他們對一些簡單的邏輯知識已有了初步的瞭解,例如高低、大小等,所以我覺得選這個活動讓幼兒知道物體厚薄的比較是具有相對性的是很有必要。

中班的幼兒缺乏對物體測量的認識,在比較厚薄時,應引導幼兒感知被比較的物體應放在同一平面上,通過目測、觸摸、操作比較等方法,理解厚薄是相對性的,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活動中第一個環節,我創設了開漢堡店的情景,讓幼兒幫忙評選出漢堡王。(就是選出最厚的那個漢堡)我一一出示厚薄不同的漢堡圖片,讓幼兒比一比,然後按照從厚到薄的順序排列漢堡。本以爲很簡單的一環節,沒想到出現了點意外。因爲比較時既要清點漢堡的層數,又要按數字排列,所以幼兒們一下子有點反應不過來,時間有點拖沓,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堂進程。

第二個環節,是讓幼兒自己做漢堡,也就是讓幼兒自己動手用瓶蓋疊漢堡。目的是將同一物品放置在同一平面上進行厚薄比較。由於瓶蓋都比較小,所以疊放起來不太容易,疊不了幾層,而且容易倒,所以以後再上這堂課的話,應該用其它的東西代替,比如用同樣厚薄的大塊的積木,或者用一樣的紙盒等。

第三個環節,是幼兒動手操作,區分厚薄。這裏我選擇了讓孩子將幼兒用書結合起來,直接拿裏面的物品進行比較,並且用數字“1、2、3、4、5、6”來表示物體的厚薄程度。“1”表示最厚的,“6”表示薄的或者是最薄的,以此類推,將數字運用進來,這是對孩子們知識掌握程度的一個檢查,大部分幼兒在帶領下能正確的標記出來。

這次活動第一環節逆向排列時出現的問題,是我一開始沒想到的,課後我在想,如果第一環節時,我先從正向排列開始,再慢慢過渡到逆向排列,可能效果要好些,這樣就能給幼兒提供點經驗,讓幼兒有了準備,課堂環節就能更緊湊、流暢!

幼兒園中班的教學反思15

目標:

1、藉助爲紙人設計舞蹈的情境,運用摺疊紙人的方法,直觀地記錄幼兒的創作痕跡,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2、能專注地觀察紙人的動作圖譜,並在圖譜的提示下合作表演木偶舞。

3、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5、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準備:

1、小紙人若干

2、條形KT板四塊

3、音樂光盤、VCD一架

過程:

一、隨音樂帶動跳進活動室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舞蹈嗎?那就跟音樂跳起來吧!

師:在美妙的音樂聲中,我們來到了紙人王國,紙人王國就要舉行一場音樂舞會,,小紙人們正在發愁,不知道編什麼動作好,我們那小朋友都很喜歡舞蹈,願不願意幫他們編舞蹈,設計好看的動作?(願意)瞧!他們來了

二、幼兒創編紙人的動作

1、出示紙人

師:小紙人身體的各個部分都可以動起來,你想讓他怎麼跳,就把動作折出來,摺好以後擺在背景板上,然後把這個動作跳給小紙人看看,聽明白了嗎?(教師邊講述邊動作提示)好,現在到這裏找一個位置。

2、幼兒創編單個動作

師:小朋友真愛動腦經,編出這麼多不同的動作,你這個動作很有趣,是怎麼樣的?(幼兒學)

3、幼兒分組折,教師提供條形KT板,,幼兒摺好後四人一組將摺好的紙人展示出來。

師:接下來,我們再給小紙人變一個好看的動作。(幼兒操作)

師:變好了嗎?好把你們的小紙人粘在背景板上,四個人一組擺成一排,瞧,我們四個人變的動作連起來,就是一組很美的組合了。

(以小組爲單位,隨音樂學一學)

4、看圖譜接龍動作

我們把設計好的動作拿出來,我們按着它的順序,隨着音樂一起表演吧!看,我這裏有一根音樂小魔棒,你們要注意聽他的指揮哦,我指到誰,誰就來表演自己設計的動作,我們一個接着一個,注意聽音樂哦!

5、第二次接龍‘

師:真不錯,音樂小魔棒還想和你們再玩一次,不過,他有一個要求,做完了要把動作停在那裏保持住,記住了!

三、將幼兒創編的動作組合成舞蹈

1、噓——小魔棒要說話了(教師作傾聽狀)小朋友,小魔棒想請徐老師和你們一起把這些有趣的動作編成一個木偶舞,你們願意嗎?

2、師生完整跳一次

四、結束部分

小朋友跳得真不錯,紙人王國的舞會馬上就要開始了,讓我們帶着會跳舞的小紙人一起去參加吧!

教學反思:

要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作的快樂。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力求使幼兒自由地創造表現。活動爲幼兒提供充分的寬鬆氛圍創作,爲幼兒提供豐富的材料以順應幼兒的創作,並鼓勵幼兒創造性地利用自制跳舞的小人,創造出不同的動態跳舞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