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教學反思(通用6篇)

學識都 人氣:1.39W

作爲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語文教學反思(通用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通用6篇)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1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教學亦然。一味的教書,而不思考,只能被書本牽着鼻子走,就會被書本所累,不得其解。因此,要使教學相長,反思必不可少。本學期我主要擔任了高二年級兩個班的語文教學工作,回首一學期來的工作,引發了不少的思緒。

一、學生在學習上的最大困難——如何提高語文能力

美國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學家加德納,把人的智能分成八種不同的表現形式,而語言技能(語文應用能力)位於首位,由此可見在教育家的眼裏,學生的語言智能的發展是多麼重要。然而,長期以來學校教學中形成的一個怪圈,就是學校的師生天天用,天天練語文,可是最缺乏成就感的學科卻是語文,沒有多少學生敢說自己語文學得好,沒有多少語文教師敢說自己的語文教得多好。究其原因在於:語文能力的提高,取決於一個基礎的問題,一個長期積累語言材料的問題。一個人語言貧乏,必然帶來思維的貧乏;而思維的貧乏必然影響學習能力的提高。在我所帶的兩個班(073班和075班)中,學生語言材料貧乏表現得十分突出,特別是理科班073班。課堂上比較活躍,課後卻把大部分時間放在了學習其他科目,因而語文知識積累不夠,語文能力也不高,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成爲學生在學習上的最大難題。

二、教師在教學上的最大困難——如何有效地加強積累

不論是思維還是語言,都要靠積累才能豐富;語言能力是由無數點點滴滴細小瑣碎的知識匯聚而成。語文的學習是一個“聚沙成塔”的過程。因而如何有效地加強積累是語文教學重中之重的問題。這也是語文教學中最大的難點。對此很多人可能不理解,認爲不就是背背名句名篇,積累字詞嘛,有什麼難的。其實,我這裏所說的積累並不是死記硬背一些名句和詞語,真正的語文積累,內容更爲豐富,不僅有詞語和古詩文名句,還應有學生個人的感受和體驗。情感體驗可以激發學習興趣,感興趣的內容在記憶裏“自由出入”時,才能活學活用;只有做到活學活用,才能爲閱讀、寫作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形成良性循環,從而達到提高語文能力的目的。

三、採取措施,迎難而上

針對以上教學中的問題,我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夯實基礎

字詞句的抄寫和寫作素材的積累。本學期一開學,在目標定位和思想動員課上,我就針對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基礎明確提出了要求,要求學生準備兩個作業本,一個用來抄寫課本中出現過的生字詞,一個用來抄寫名句美文及寫作素材,每週要求學生交上來給老師撿查一次。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二是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

其次,加強閱讀。

語文新課標要求從學生有效的閱讀課文起步,這是對閱讀主體——學生的尊重,也是對閱讀規律的遵循。葉聖陶先生說過:“語文這一門課是學習運用語言的本領的。”所以,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必須緊緊抓住課文的語言文字,突出語文教學的“語文味”,通過對語言文字的“讀”,反覆的“讀”,再從“讀”中獲得感悟和體會,提高閱讀能力。這纔是有效的閱讀課文。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實實在在的閱讀效果。因此,這一學期的課堂閱讀教學中,我就特別注意留給學生儘量多地讀課文的時間,要求自己做到“且慢開講,且慢啓發”,以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語文學習是一個體味、浸染的過程,不能快節奏,必須讓學生保持寧靜、平和的心境,這樣才能保證對課文的獨立閱讀及對問題的獨立思考。

再次,自我充電。

“一日不學則落後,三日不學則無知。”在課程改革理念層出不窮的今天,教師的自我學習顯得優爲重要。一位教師要會教書,首先要會學習,我深知教師的自我學習在整個教學中的重性,因此,在緊張的教學之餘,我採取了多種不同途徑進行學習。如瞭解最新的教學理念及高考動態;積極向其他老師學習,取長補短;充分利用“校視通”裏的優質網絡資源進行學習等。特別是對學校訂購的“校視通”學習資源,不敢說我是用得最好的一個,但可以肯定,我是學得最多的一個。同時也希望學校能夠繼續爲我們開通“校視通”這一學習資源,讓我們老師能向高水平的教育看齊。

四、今後的教學重心

學生的年齡在增長,知識也在不斷積累,作爲一名語文教師的當務之急是培養他們閱讀的好習慣、方法,爲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能使學生從文本中獲得豐富而獨特的心靈體驗,真正感受的課文語言的魅力。因此,如何找到一條切實可行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加強學生感受和情感體驗方面的積累,讓他們找到源頭活水,給語文學習帶來清泉溪流,成爲今後教學的工作重心。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教學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在教學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希望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能和同仁們不斷的交流切磋。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2

秋季高考結束了,我所帶的`兩個文科班的語文成績均超過了市平均成績,可以說,這是對我一年來的辛勤工作的最好回報。回顧一年來的教學工作,我覺得既有應該發揚的長處,也有應加以改進的不足。下面就此談談。

先談長處:

一、關愛學生,平易近人,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也許,我是一個天生不會嚴厲的老師,學生見到的我總是在笑,微笑甚或大笑。曾有學生對我說:“您是我們公認的所有任課老師中最有涵養的,從來沒對我們發過脾氣!”曾經暗自擔心,這樣學生會不會不怕我,不好好學習我這科語文呢?

多年來的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學生跟我很親,經常有一些我不曾教過的學生很親熱地主動和我打招呼,經常有其他班級的學生來向我請教問題,或者讓我給他們批改作文。我想,他們問候我,找到我,一定和我自己學生的宣傳有關,在學生眼裏,我應該是一個容易接近,又能給他們以幫助的老師吧。和學生很親近,使我的教學工作很順利,在課堂上,沒有哪一個學生會因爲害怕回答錯誤遭到訓斥而不回答問題。當有的學生出現問題時,我會耐心細緻地進行分析,直到他心服。這樣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就有了深度,記憶也會非常深刻。

二、狠抓雙基,嚴格要求,讓學生夯實基礎。

我不是一個嚴厲的老師,但我是一個對學生要求很嚴格的老師。表現在幾方面:

(一)平時作業不多,但留了的必須保質完成。

我的學生都知道,如果不完成作業,我會一直追着要;如果作業質量不高,一定得重做。尤其是寒暑假作業,我不會留很多,但開學後,我要一份一份地認真檢查、批閱,不合格的要重做。

(二)字音、字型、背誦等內容要一個一個過關。

對這些基礎知識,我會採取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檢查,每個學生都要親自查到,想矇混過關很難。而且,我以身作則,讓學生背誦的內容我都會背,不要求學生背誦的我也會背。常有想投機取巧的學生將我的軍,讓我當衆背誦文章或詩詞,說老師會揹他就背,我從沒讓學生難住過。我覺得,這是教師的基本功,如果教師做不到,學生怎麼回服氣呢?

(三)作文儘量面批,讓學生有個體獨特的收穫。

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我堅持給學生面批,讓學生對自己的作文情況心中有數,以便在以後的寫作中揚長避短。在大考後,我會給學生詳細分析他們每個人得分或失分的原因,提出改進意見,讓他們再修改,以促進作文進步。這樣做,雖然費時費力,但效果很好,每個學生都會有收穫。、

三、注重學習方法的傳授,讓學生改進方法,取得進步。

在課堂上,我經常把自己學習來的或自己摸索出的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讓他們選取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強調學習要科學,不能死賣力氣。比如,我讓學生經常回顧學過的內容,因爲回顧學過的內容是掌握好各個學科基礎知識的關鍵,是進一步提高的必由之路。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合理地進行復習,即科學的週期性的複習,只有這樣才能把知識掌握牢固,而不是那種似有若無的感覺。在此基礎上,更重要的是培養自己總結、歸納所學知識的能力。系統自主的總結是使學習發生質的飛躍的橋樑,它可以使學生的知識體系更加完整,知識線索更加清晰,更有助於學生從整體上“高瞻遠矚”地把握知識。同時,在總結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自覺地發現知識間的內在聯繫,這對學生學習靈活性和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

四、經常主動與學生溝通,解決學生心理問題。

高三學生壓力大,易出現心理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會造成嚴重後果。在課堂上,尤其是考前一個月的時間裏,我經常主動與學生溝通交流,瞭解他們的想法,找到問題所在,幫助解決問題,疏通心理癥結,穩定學生情緒。有的學生的問題不宜當衆講,就私下裏交流。其實有時,只要教師認真傾聽,讓學生把要說的話說出來,問題就已經解決了一大半。因爲重壓之下,學生最需要的就是釋放壓力,而傾訴是釋放壓力的一個重要方法。學生壓力減輕了,學習有信心了,成績自然就上來了。

再談不足:

一、在詩歌鑑賞教學中,發現學生古代詩歌方面的知識積累太少,造成學生讀不懂詩歌,更難以鑑賞。古代詩歌方面的知識積累,僅高三一年是難以達到的,這就要求我們從高一開始就要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其實,古代詩歌教學應該從小學抓起,因爲,據專家研究發現,要想對古代詩歌有較強的感悟力,最遲七八歲時就要開始大量的誦讀訓練,從高一開始,應該說就已經是亡羊補牢了。

二、對今年高考作文在文體方面的限制估計不足,雖然,在平時也進行了大量的議論文寫作練習,但在考前做得最多的是不限文體的訓練,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作文得分。

以上是對高三一年來教學的反思,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揚長避短,力爭取得更好成績。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3

xxx學年我擔任高三(6)班和(7)班的教學工作,並任高三(7)班班主任。有人把高三比做“煉獄”,在這種人人要爲之奮鬥的時期裏,要與時間競賽,要與自己的心智競賽,這就是高三,在這種緊張的氛圍裏,大家來完成各自的心願。在這一學年度中,在適應新時期教學工作的要求下,我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總體來說,本學期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我自己總結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樹立以課本爲綱的教學理念。

我認真鑽研教材,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在以政治教材爲綱的前提下,儘可能地爲學生創設一個廣泛的學習舞臺。不管教學方法怎麼變化,沒有紮實的基礎是經不起考驗的,因此必須夯實基礎。每上的一節課,我都做好充分的準備,我的信念是決不打無準備的仗。在備課過程中認真分析教材,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案。爲此在備課時要求自己精心收集知識點,反覆精練,把最深入淺出的,最便於記憶理解的知識教給學生,同時多做習題,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把相應歷年的高考題篩選出來,從中挑出有代表性的習題選給學生,把每一節課的教案都寫成詳案,反覆推敲。重點抓好了“三基”的落實,即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二.樹立以生爲本的教學觀念。

學生是有思想的主體。學生接受知識應是主動的,而不是被動的。我注意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教學措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知識產生了興趣,才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爲此我注重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三.樹立以高考爲方向的指導方針。

緊扣高考要求,教學中採取廣挖坑,少打井的教學方向。提高學習效率,主抓課堂質量,強化訓練階段,在授新課中必須在課堂小結後加以練習。強化基礎,結合考綱各章知識點以問題的形式歸納出來,加深記憶,一階段後在串聯知識點,形成體系,使學生的知識成體系,既有利於記憶,又有利於知識框架的形成。蒐集熱點問題,提高學生興趣,深入淺出的教給學生答信息題的方法。多采用課件教學,吸引學生注意,調整課堂氣氛,起到應有的作用,避免學生產生厭倦情緒。針對學生缺少答題技巧、不會答題方法的問題,專門訓練學生的答題方法,講解答題模式。在以知識帶材料的學習基礎上,再次以材料帶知識的方法,通過當時的熱點,複習知識。

四.積極參與各項教研活動,博採衆長,提高教學水平。

爲了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我堅持經常上閱覽室翻閱書籍、上網查詢大量的資料、請教有經驗的特級劉老師老師,與經驗豐富的教師交流,聽取他們的意見,同時還爭取機會多出外聽課,從中學習別人的長處,領悟其中的教學藝術。同組的各位老師的團結協作和毫無保留的各抒己見,使得我們在學習新課和複習時重點和方向都更清晰、更明確了。

爲提高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區裏和市裏的進修我都積極參加,並且在聽課的過程中認真聽講。

教師應該是校園中最善於學習的人,“學然後知不足”,通過教學,我更加清楚教學相長的意義。

今後的教學方向:

1、從今年的高考試題看,今後在高考複習中如何進行“熱點專題”的複習,值得反思。我們習慣於用較爲大量的時間去複習“熱點專題”,今後在時間的安排上,在專題複習的深度與難度上,都應該降低要求。用二三個專題複習,讓學生能夠做到舉一反三就行。

2、更加註意基礎知識的複習,並且要對每一部分的基礎知識用較深的挖掘。

3、對某一個知識點,必須讓學生懂得“知識的形成過程”。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4

優化的語文課堂教學,它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活”。語文課堂教學的“活”,需要靈活的教師引導,鮮活的學生思維,活躍的課堂氣氛。可對於我來說,還是一個漫長的摸索過程,我覺得要使課堂氣氛”活”起來,是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這方面是我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十分欠缺的地方。

首先,教師的教學活,帶動的必然結果是學生學法活。教師教的不只是把結論告訴學生。而是要引導學生探究結論。給學生多點撥,多直觀,多啓發,多鼓勵;讓學生多思考,多動手,多動口,老師在課堂中應引導學生創新學習,鼓勵他們的批判精神,允許他們標新立異。

其次運用靈活、恰當的教學手段將教材所設置的情境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就顯得至關重要。我在教學中經常利用多媒體,化靜爲動,化無聲爲有聲的,調動學生各種感官,把學生自然而然地帶入特定情境。充分利用多媒體上課,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的,學生能很快全面熟悉文章內容,並且能順利解決課文有關問題,準確把握知識要點。

語文課堂教學必須注重發揮學生的思維功能的,鮮活的思維是優化語文課的核心。在教學操作中,有經驗的教師在靈活引導的同時,十分注重鼓勵學生的逆向思維、求異思維,發散思維、聚合思維、直覺思維、想象思維的並用,併力求異新,自覺地讓學生嘗試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決問題,培養思維的靈活性。鮮活的學生思維是智慧激盪的搖籃。我在教學中從不隨意打斷學生的提問和回答,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望。

當然,在實施活化課堂教學活動中,還有兩個方面值得注意,一是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二是要對學生的活動多加肯定,表揚。希望我能在以後的教學中有所改進,查漏補缺,師生互動,使課堂氣氛活起來,努力使自己成爲一名合格的高中語文教師。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5

一、記教學中的體會。能夠將教學過程中自己感受深刻的、引起共鳴的做法記錄下來,日積月累就成了一筆寶貴的財富——教學經驗。

二、記教學中的失誤。教學中的疏漏與失誤在所難免,關鍵要看如何對待。如教學內容安排欠妥,教學方法設計不當,教學重點不突出等。這些問題都要我們及時記錄下來,並拿出勇氣去面對、去解決。要積極從主觀上找原因,請同行提意見,採用多種形式取長補短,使之成爲以後教學工作的前車之鑑。

三、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困惑。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惑,往往是一節課的難點。抓住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惑,想辦法改進教學方法,利用學生感興趣的遊戲、課本劇等,幫助學生解決困惑。把如何解決學生困惑的方法在課後記錄下來,這樣做可以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

四、記教學中學生的見解。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教材內容的實踐者,通過學生自己切身的感受,常常會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見解。將學生的見解及時地記錄下來,這樣做有助於開闊教學思路,做到教學相長。

五、記教學再設計。教完每節課後,應對教學情況進行全面回顧、總結。根據這節課的教學體會和從學生中反饋的信息,考慮下次課的教學設計,並及時修訂教案,以便使教學更上一層樓。

總之,教學反思是幫助老師積累教學經驗、提高教學質量、實施高效課堂教學的有效辦法,它能使我們在以後的教學中揚長避短,常教常新,不斷進步,不斷提到。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6

“教學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盧梭)投身中學語文教學十多年來,我卻驚奇地發現中學生越來越不愛學語文了,中學語文教學受到社會的指責越來越多了,許多教師也感覺到中學語文越來越難教了,原因何在?答曰:“奴隸式”“包辦式”的教學方法破壞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沖淡了學生的學習趣味,某些現狀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反思現狀一:以“庖丁解牛”代替整體感知

新學期發各種教材時,學生最喜歡看的是語文書;而到上新課時,學生最討厭聽的是語文課!豈不怪哉!語文課本中的文章選取的都是經過歷史驗證、現實過濾、專家遴選的文質兼美的典範之作。“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可以說,文章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詞,每一句話,都是寫作者用紙的砧、心的錘艱苦打磨的結晶。讀之“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所以學生拿到新書時,如獲至寶,手不釋卷;如飢似渴,口不輟讀。可到了我們的老師講這些課文時,學生的表現又是一番“風景”:老師在臺上滔滔不絕,學生在臺下懨懨欲睡;老師在臺上手忙腳亂,學生在臺下悠然安閒;老師在臺上汗流浹背,學生在臺下冷若冰霜。原因何在?就在於我們的老師不明白這樣一個道理:語文課,“美”是第一性的,“美”是教學藝術的發韌!教師就是中運用各種方法,創設各種情景,營造各種氛圍,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從整體上去感受這種“美”(語言美、形象美、修辭美、音韻美、結構美、情感美、思想美),進而享受這種美、佔有這種美,從中得到美的滿足,方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激起學生的求知慾,從而變“要我學”爲“我要學”。然而,我們的語文教師是怎樣教的呢?他們對每篇文章毫不例外地從字詞句篇到段落大意,從中心思想到寫作技巧,進行繁瑣的、形式主義的分析,一篇文章往往要花去3—5個課時,有時,一個星期還學不完一篇文章,思想性、藝術性多麼完美的一篇文章,就像“庖丁解牛”般被肢解得支離破碎,這樣就破壞了文章的整體美,破壞了文章的“原味”,學生自然感到索然無味,他們得到的永遠是零亂的、膚淺的認識。

“少”“慢”“差”“費”!

反思現狀二:以一問一答代替啓發誘導

啓發式教學是一種很重要的教學方法,運用得妙,可以開人心竅,啓人心智。但我們有些語文老師在實踐中誤認爲啓發式就是問答式,提一問題,然後讓很多學生站起來回答,表面看起來很熱鬧,實則學生很被動——我問你答,我沒問的你不能答,而且你的答案要跟我那教案上寫的要一致。真正的啓發式教學除了教師會問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師要運用各種手

段,創設問題情景,營造問答氣氛,架起思維的橋樑,“逗”起學生的“思欲”,從而產生“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變“要我答”爲“我要答”。

反思現狀三:以面面俱到代替舉一反三

語文是一門實踐性、人文性很強的工具學科、語言學科。這種性質決定了我們在教學中必須以“人”(學生)爲本,解放學生,從根本上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解放學生的眼,讓學生看(觀察);解放學生的耳,讓學生聽(聞);解放學生的口,讓學生說(討論、交流、誦讀);解放學生的手,讓學生做(寫)解放學生的腦,讓學生想(思考):從而實現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從根本上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被毛澤東稱爲“偉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先生有一首《手腦相長歌》最能說明這個問題:“人生兩個寶,雙手和大腦。用腦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腦,飯也吃不飽。手腦都會用,纔算是開天闢地的大好佬。”可我們有些語文老師在備課講課時,由於對學情吃不透,擔心學生這也不會,那也不會;這也不懂,那也不懂。總認爲這也不講不可,那也不講不可,似乎不面面俱到,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就一定有欠缺似的。實際上,這種“霸道”似的“面面俱到”不但剝奪了學生的思考時間,更可怕的是養成了學生不勞而獲的惡習,師講我聽,師說我記,講到哪兒就學到哪兒。學生的主見沒有了,個性沒有了,舉一反三的能力沒有了,自我進行知識延伸和補充的習慣沒有了,最終是學習主動性的喪失。喪失到自習課學生不知學什麼;課講完後,學生一臉茫然地看着老師不知做什麼;講讀課上完後,自讀課不知怎樣“自己讀”的“奴隸”地步了!誰之過歟?這裏我要提醒同仁們的是:語文知識包羅萬象,決不是我們的一張嘴所能“講”完的,它要靠學生日積月累;語文能力也決不是一張嘴“講”出來的,它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主學習逐步形成的。在語文教學上我始終認爲:“口”中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向躬行。

反思現狀四:作文訓練以所謂寫作技巧代替思維訓練和思路開發

作文訓練是一種非常複雜的心智過程。它與思維的關係非常密切,可以這樣說:思維是無形的作文,而作文是有形的思維。作文水平的高低,取決於思維狀態是否開闊;作文速度的快慢,取決於思維是否敏捷;而作文的創新,更取決於思維的創新!因此,一切作文訓練,都必須伴隨着思維訓練。沒有科學的思維訓練,作文訓練好像閉着眼睛捉麻雀——瞎碰。中學生的思維本來是非常活躍的,但由於長期得不到訓練開發,有的已處於“休眠”狀態。教師在作文課上的主要任務就是利用各種方法去激活學生的思維,使用各種方式去打開學生思維的閘門,力爭做到思維形式的立體化、空間化、求異化,思路一旦打開,學生就會思接千載,視通萬里,思維就會向多方向推進,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古今中外,全方位掃描,各

種奇思妙想會不停地從腦海中蹦出來,從而找到最佳視角,確定最佳立意,產生創作衝動和靈感,感到有話要說,非吐不可,從而扭轉“咬斷筆桿寫不出,扯掉頭髮沒着落”的局面,變“要我寫”爲“我要寫”。而我們有的語文老師不明白這個道理,作文堂上大講特講寫作技巧、寫作方法、寫作套路,甚至怎樣開頭和結尾,然後把作文題目一命,就萬事大吉了,剩下的時間就只能是學生看着題目發呆,有的唉聲嘆氣,有的雙眉緊鎖,有的抓耳撓腮,時間充足者“擠牙膏”,時間不夠者就抄襲、宿構。這與其說是作文,倒不如說是讓學生受罪!

反思現狀五:先“污染”後“治理”

由於師資水平、重視程度等各方面的原因,中學語文起始年級的教學“欠帳”太多,“污染”太重,導致年級發展不平衡,嚴重製約高考成績。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①沒有教會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尤其是沒有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個性。這是最可怕的,因爲“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哪!這種“污染”是無法“治理”的,因爲“江山易改,秉性難移”呀!

②“雙基”相對落後和薄弱,高三複習後勁不足,能力難以提高,瘸科現象非常嚴重。

③由於讀得少,閱讀能力低;由於寫得少,寫作水平低,而這兩種能力是高考要重點考查的對象,這兩種能力的提高決不是一日之功,而需要長期“投資”,這種“污染”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很難“治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