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綠洲》教學反思

學識都 人氣:3.12W

一場課下來就總結思考,寫好課後一得或教學日記,這對新教師非常重要;下面是《沙漠中的綠洲》教學反思範文,希望大家喜歡!

《沙漠中的綠洲》教學反思

篇一:《沙漠中的綠洲》教學反思

三月二十四日參加了包河區舉辦的青年教師課堂評比大賽。通過這幾年的外出聽課,知道咱們包河區現在是新人輩出,許多年輕的老師雖然參加工作時間不長,可是在教學方面卻有着豐富的經驗和鮮明的特色。知道自己應該是這次參賽選手中的老大姐了,也知道自己在課堂教學方面並無任何特長,可是爲了讓自己的教學生活能夠多一些色彩,也爲了抓住這“青年”稱號的尾巴,還是鼓起勇氣參加了這次比賽。

應該說在接到課題後也精心地備了課,並且在自己的學校進行了試教。當時就有老師說前半節有點兒拖沓,造成後半節時間不夠,目標不夠明確,顯得有點兒亂。針對試教存在的情況和幾位老師給我提出的新的建議,我又把教學思路進行了調整,可還是擔心時間可能會很緊張。我執教的四年級下冊的《沙漠中的綠洲》這篇課文,希望通過自己一節課的教學,學生能夠學會生字,理解字詞,知道課文的結構和主要內容,並且能夠熟讀課文,初步感知阿聯酋人民爲了改造環境所付出的艱辛。在教學方法上也沒有什麼新招,只是希望踏實而紮實的進行教學,完成預設的教學目標。可是在衛崗小學上完了這節課後,感覺實際效果和自己預料的相差很多。

應該說衛崗小學的四一班的孩子還是很配合我的。讓他們自己預習課文時,都在認真的讀書,完成預習任務。讓他們回答問題時,不管是自己主動舉手的,還是我隨意點名的,都能夠立刻站起來並且大聲地回答,課堂上,沒有孩子違反課堂紀律。可是,一節課上下來,我感覺十分對不起他們,因爲佔用了他們一節課的時間,還是不能指導孩子們熟練的誦讀課文,甚至還有部分孩子生字詞讀得都不是太熟,感覺孩子們在一節課之內沒有學到什麼,愧疚之心油然而生。

反思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我總結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自己的設計不夠合理,每一步的目標不夠明確,造成花了時間但效果不明顯。比如教學生字詞的時候,分三組把生字組

篇二:《沙漠中的綠洲》教學反思

花這麼大的代價值嗎?我個人在閱讀完這篇文章後想到了這個問題,也不停地問自己。閱讀這篇文章會發現阿聯酋人把沙漠變成綠洲花的代價是世界少有的,“培育一棵樹的費用抵得上培養一個孩子”(這是許多國家的人無法想像的事實)、“他們從國外買來泥土,買來淡炎,買來樹苗和花草。他們又把鹹而板結的沙石挖去,填上適宜種植樹木的泥土,並在土中埋下自來水管。由總水塔輸出的淡水,通過縱橫交錯的自來水管,源源不斷地送到樹木花草的根部。”,還有爲園林澆水的“黃馬甲工人”。讀到這些內容,會讓我們想得很多。

引導學生閱讀,學生會被“地上沒有一片落葉,更不見有人攀樹枝,摘鮮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這裏的第一株小樹,每一棵小草,都是國家花很大的代價培植的。”、“人類有了綠樹、鮮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麗。”、“園林工人高興地笑了,做了個洗臉的動作,說:‘你看,它們更漂亮了!’”、“阿聯酋人民像愛護孩子一樣,精心侍弄着這些花草樹木。正是有了這些綠樹和鮮花,沙漠中的人們纔有了良好的生存環境。”這些話感動,因爲他們讀到這些語言,想到現狀,會發現我們在這方面做的遠遠不夠。

老師反覆引導學生讀課文,引導他們抽取文章之筋,引導他們多角度地想這些話的意思,他們一定會慨嘆阿聯酋的偉大,會慨嘆花這麼大的代價值。因爲良好的生存環境是需要花代價的!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只能讀到建設,讀不到一點破壞,建設是要花時間的,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完成的,但破壞只需要一剎那。人們爲什麼不去破壞?因爲他們已經有了自覺遵守的規則,他們把花草樹木當作人來看待,當人來培育。美是怎麼來的?我想通過這一課的學習,學生能夠明白。所以,我個人認爲,在探討這個沙漠變綠洲的過程中,其實也美育之過程。人怎麼創造美?這篇文章寫的非常具體,那就是要花大代價,要真心地去保護,最後才能永恆地享受。這篇文章給予學生的這種美的訓練,是非常好的。我們應該抓住!

我們心中的片片沙漠何時纔能有綠洲?我們能創造如此的綠洲嗎?這是這一課的閱讀起點,學生沿着這個起點走,帶上綠洲之美前行,那未來就是“生活更加美麗!”。成的詞語和能體現課文主要內容的`詞語一起出示,讓學生自讀,指名讀,解釋部分詞語的意思,練習用詞語說話,說出每組詞語蘊含的畫面,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花了很多時間,可是沒有很清晰地體現出生字詞教學時應該有的音、形、義的教學過程。

二是有些過程設計太繁瑣,耽誤了很多時間,可是課後回想起來是可有可無的。比如在導入課文的時候,先是和孩子們做了自我介紹,又讓他們看了一組阿聯酋人民的服飾和舞蹈照片並進行解說,然後根據課題“沙漠”和“綠洲’,又讓學生看了沙漠的照片,讀了一組有關沙漠的詞語,並且談了綠洲應該是什麼樣。等導入結束進入正題的時候,我一看錶,都過了十幾分鐘的時間了。什麼都想給學生,卻丟失了重點。

三是對學生可能會存在的問題預料不夠。讓學生預習課文時,我有這樣一個預習任務,讓學生們用自己的方法解決預習時遇到的難題,我希望的是大部分孩子能夠利用字典或是手中的參考書獨立解決難理解的詞,句和不瞭解的課文內容。我在瞭解孩子們平時解決問題的方法時,問的幾個孩子大部分都說根據字面意思猜測,只有一個孩子說可以聯繫上下文解決問題,他們只想到理解詞語意思這一個方面。當我問他們有沒有帶字典或是參考書時,沒有一個孩子帶,我只好說就把老師當活字典吧,有問題可以問老師,但是在預習過程中問的學生極少,這樣這一部分的設計就落空了,而當時我還是按原來設計的那樣進行,沒有立即改變方法,可見對學生們的預料不夠,還缺少隨機應變的教學機智。

四是備課還是不夠充分。在問孩子們通過預習解決了什麼問題時,有一個學生說開始不知道“迪拜“是一個詞,而把句子讀成我們到迪/拜訪問,後來才知道迪拜是一個地方。我猜測學生們可能弄不清“阿拉伯”“阿聯酋”“迪拜”三個地點的關係,便想在黑板上畫這三個區域的結構圖。可是,首先我不知道阿拉伯的地形圖該怎樣畫,只好畫了一個大橢圓,也不知道阿聯酋的地形圖,就又在大橢圓裏畫了一個小圓形,接着又不知道迪拜應該在阿聯酋的什麼位置,只好又在小圓中隨意地點了一個點。畫完後覺得這樣的“簡筆畫”簡直是拿不出手。其實在備課時我都看到了有關的內容,可認爲用不上,都沒有細看。如果記住了這部分內容,就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們看到清晰而準確的圖形了。

總之,上完課,感覺自己在課堂教學方面還有很多欠缺之處,還有很多東西需要不斷地去探索。一節課,帶來的不僅僅是深刻的反思,還有不斷學習的恆心和銳意進取的決心。

篇三:《沙漠中的綠洲》教學反思

花這麼大的代價值嗎?我個人在閱讀完這篇文章後想到了這個問題,也不停地問自己。老師們閱讀這篇文章會發現阿聯酋人把沙漠變成綠洲花的代價是世界少有的,“培育一棵樹的費用抵得上培養一個孩子”(這是許多國家的人無法想像的事實)、“他們從國外買來泥土,買來淡炎,買來樹苗和花草。他們又把鹹而板結的沙石挖去,填上適宜種植樹木的泥土,並在土中埋下自來水管。由總水塔輸出的淡水,通過縱橫交錯的自來水管,源源不斷地送到樹木花草的根部。”,還有爲園林澆水的“黃馬甲工人”。讀到這些內容,會讓我們想得很多。

引導學生閱讀,學生會被“地上沒有一片落葉,更不見有人攀樹枝,摘鮮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這裏的第一株小樹,每一棵小草,都是國家花很大的代價培植的。”、“人類有了綠樹、鮮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麗。”、“園林工人高興地笑了,做了個洗臉的動作,說:‘你看,它們更漂亮了!’”、“阿聯酋人民像愛護孩子一樣,精心侍弄着這些花草樹木。正是有了這些綠樹和鮮花,沙漠中的人們纔有了良好的生存環境。”這些話感動,因爲他們讀到這些語言,想到現狀,會發現我們在這方面做的遠遠不夠。

老師反覆引導學生讀課文,引導他們抽取文章之筋,引導他們多角度地想這些話的意思,他們一定會慨嘆阿聯酋的偉大,會慨嘆花這麼大的代價值。因爲良好的生存環境是需要花代價的!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只能讀到建設,讀不到一點破壞,建設是要花時間的,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完成的,但破壞只需要一剎那。人們爲什麼不去破壞?因爲他們已經有了自覺遵守的規則,他們把花草樹木當作人來看待,當人來培育。美是怎麼來的?我想通過這一課的學習,學生能夠明白。所以,我個人認爲,在探討這個沙漠變綠洲的過程中,其實也美育之過程。人怎麼創造美?這篇文章寫的非常具體,那就是要花大代價,要真心地去保護,最後才能永恆地享受。這篇文章給予學生的這種美的訓練,是非常好的。我們應該抓住!

中小學語文教學在美育方面重視的是不夠的,我們也清楚美育的內容並沒有寫入語文課程標準,當然我們在實施三維目標時,那情感的訓練,其實內涵着美。這一課,我們把美育的內涵引進來,通過反覆的閱讀引導,學生就能感受到美不是抽象的,美是具體的,美是要靠人類創造、保護,美是有規則的……

我們心中的片片沙漠何時纔能有綠洲?我們能創造如此的綠洲嗎?這是這一課的閱讀起點,學生沿着這個起點走,帶上綠洲之美前行,那未來就是“生活更加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