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學科式校本教研活動總結

學識都 人氣:1.81W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結論的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正確認識以往學習和工作中的優缺點,爲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總結一般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跨學科式校本教研活動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跨學科式校本教研活動總結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要求各學科的有效整合。新課程理念指引下的課堂教學不再是涇渭分明,而是各學科之間相互融合,相互借鑑。要求不同學科教師共同學習、共同研討、共同提高,達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只有這樣,纔能有效的促進不同層次、不同學科教師的提高與發展。因此,我們要求教師打破學科界限,不同學科的教師互聽、互評、互議,相輔相融,共同提高課堂教學能力。經過幾年的實踐探索,我們總結出了跨學科式校本教研的基本流程:出示預案——集體研究——課堂展示——教學反思。

1、出示預案

每次跨學科校本教研活動要求以某一學科的一位教師爲主角,先由這位教師出示一份自己準備的教學設計預案,再說出自己的教學設計,然後提出困惑之處,請大家給予指點。

2、集體研究

各學科教師通過對這份教學預案的審閱,根據自己的理解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提出建設性的修改意見。在這一過程中,各學科教師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授課教師再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預案,直至最佳。一篇好的教學設計恰似一幅蘊含師生人文素養、觀念想法、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立體風景圖,給教師以很大啓示。多個學科教師參與的集體教研,可以將集體教研的優越性發揮得更好,不同學科教師從截然不同的視角去審視所備學科,多個視角的碰撞與交匯會生成的創造性設計,使得集體教研由“取衆人之長”,上升到“取衆科之長”。通過這種跨學科式校本教研,使不同學科教師之間達到真誠合作,互相支持,互相幫助,互相提高,同時也彰顯出不同學科教師的不同教學風格與教學特色,很好的體現了各學科的融合。

3、課堂展示

預案設計者根據不同學科教師提出的建議進行認真修改,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進一步充實完善自己的教學預案,並於一週後展示自己的教學過程。展示的目的不是看錶演,而是看預設目標的達成度,更看重生成資源的利用率,爲今後的教學提供良好的借鑑。

我們的老師都有這樣的感受:

詩意語文課堂充滿人文性。聽語文課,讓教師體驗到了語文教師詩一樣的語言魅力,他們努力創設生活化的情境,通過品讀感悟文本,讓學生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情感,讓生命之火,情動之焰,在學生與文本,學生與學生,師生之間互相激發,互相點燃,讓生命的激情相互感召,讓生命的價值相互讚歎。

理性數學課堂強調邏輯性。聽數學課,讓教師感受到數學思維的縝密。由於數學教學的本質是數學思維活動的展開,因此課堂上數學教師非常重視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能力的培養,通過設計生活化的情境,讓學生充分的參與到探究活動中,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動筆計算,動口彙報,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從而高質高效的達成教學目標。這樣的能力培養讓學生受益終生。

活力英語課堂極具趣味性。聽英語課,老實說部分教師有點吃力,不過,英語教師極具感染力的言行,讓聽者的興趣和熱情得到激發。英語教師非常重視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她們是老師,更像是學生的朋友,通過豐富的語調變化、肢體語言來營造輕鬆和諧的教學氛圍,喚起學生的學習慾望。要知道能讓一門枯燥乏味的外語學習課得到學生的喜歡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所以我覺得英語教師成功的課堂教學特別值得我們學習。

講究實踐推理性的神祕科學課、增強學生體質並充滿動感的體育課、充滿豐富想象力的美術課、優美的音樂課……這些課程是最吸引學生眼球的課,也是任課教師在課堂上最能產生共鳴的.課。聽這些教師的課,我們無不爲他們的精心準備,全情投入所感動。現場高難度的示範,妙趣橫生的講解使得整個課堂激情四射。這些都是博採衆長的有利結果。教師只有堅持長期的跨學科聽課,才能更好地爲自己的學科教學積累豐富而全面的資源儲備。

4、教學反思

課後,不同學科的教師坐下來進行集體反思,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效果,反思本節課的教學經驗與不足,並且提出反思性的案例分析。

教後反思、評課這一環節,也是我們最期待的環節。每次我們的評課氣氛都十分熱烈。首先由上課教師進行課後反思,接下來不同學科教師各抒己見,毫無保留,坦誠相見,紛紛爲授課教師提建議。這一環節不僅讓授課教師受益匪淺,更增進了教師之間的深厚友誼。

總之,跨學科式教研活動,一方面讓我們突破了單一學科的侷限性,平時被認爲是副科或小科的學科,通過這樣的教研活動大大提升了任課教師的自信,能與各學科保持同步,共同達到某一研究高度;另一方面讓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視角去專注和審視自己的學科,開展多渠道的資源共享,進而“取衆科之長”,促進自身的發展。我們將繼續紮實開展跨學科教研活動,讓更多的教師專業素質內涵有機會得到發展,以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