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旅遊>國內旅遊>

上饒旅遊景點大全

學識都 人氣:3.04W

上饒名山勝蹟衆多,早在唐朝就已是旅遊勝地,歷代官宦名流、文人墨客留下的觀光遊記、詩詞歌詠數不勝數。境內擁有豐富的山水秀麗景色宜人,更有豐富的紅色革命遺址和古色文化遺存。下面是由本站小編爲你精心編輯的上饒旅遊景點大全,歡迎閱讀!

上饒旅遊景點大全

婺源篁嶺

篁嶺海拔約500米,地處婺源旅遊東線的江灣鎮東南7公里,隸屬江灣鎮慄木坑村委會管轄。這裏是清代父子宰相曹文埴、曹振鱅的故里。“地無三尺平”四面環山的篁嶺古村,經年的民居受地形限制高低排布、錯落搭建,周邊古木參天、梯田密佈,村民曬晾農作物只能使用竹匾曬在自家眺窗前木架上,形成特有的“曬秋”農俗景觀。篁嶺處處閃爍着民俗風情的亮點,這裏有一幅縮寫版流動的“清明上河圖”,近三百米的“天街”古巷兩旁徽式商鋪林立,茶坊、酒肆、書場、硯莊、篾鋪,古趣盎然。飲食文化是篁嶺民俗傳神之筆,篁嶺“天街食府”的“天街農家宴”菜源料全用自獵、自種、自養之物。它以徽菜爲根源、以婺源飲食文化爲精神,以篁嶺民俗、民情爲基準,獨成體系。

嚴田古樟民俗園

在鴛鴦湖和彩虹橋之間,寬闊的柏油公路宛延伸展,沿途阡陌相聯,綠山相接,村煙嫋嫋,雞犬相聞。車過甲路鄉政府,轉眼就在一棵濃蔭覆蓋的碩大樟樹下,展現出一派綺麗的田園風光,這就是嚴田古樟民俗園。 據《宗譜》載:嚴田於北宋乾德甲子年( 964)建村。建村者李德鸞取“佔得從田之鑑,從嚴治家”之意取村名嚴田。嚴田是李知已的故里,李是南宋貞元甲戍年(1154)進士,官至大理寺丞,攝理右侍郎。 嚴田古樟民俗園佔地 40畝,遠望田園村舍,山環水繞,老樹古藤,亭臺樓閣,天光雲影,近看大樟樹、小溪流、古石橋、老油榨、豆腐坊、深古井、長壽泉、水車礁、園釣池、方石桌、盆景園、雜貨鋪、品茗亭、魚塘人家屋、甲路紙傘坊、民俗博物館……,曲徑通幽處,移步即景,交相輝映,突顯出濃厚的鄉村氣息。 嚴田古樟民俗園的主要景觀有:古樟、樹德橋、魚塘人家、休閒樂園。

婺源月亮灣

婺源的月亮灣位於紫陽鎮往東700M處,到達李坑的半路之間,有一座狹長的小島。小島夾在兩岸之間,形狀猶如一彎月,這就是月亮灣。月亮灣是半路上的一處小景點,因恰如月亮的形態、隔岸徽派民居的典雅、周邊秀美的景色相融合。偶有三五農婦臨湖漿洗,時常引得路人紛紛駐足,深得遊客喜愛,拍攝此時美景。以至成爲攝影愛好者們最佳拍攝地之一。月亮灣坐落於秋口鎮金盤村附近,婺源至安徽休寧公路沿線上,距離縣城五里左右。月亮灣依山伴水,水面平靜如鏡。一兩葉小舟,遠遠近近高低錯落的徽派民居互相輝映,形成了一幅絕美的畫面。

曉起村

曉起有“中國茶文化第一村”與“國家級生態示範村”之美譽。是清代兩淮鹽務使江人鏡故里,位於婺源縣城東北45公里的段莘水和曉起水交合處,有上、下曉起之分。村屋多爲清代建築,風格各具特色,村中小巷均鋪青石,曲曲折折,迴環如棋局。主要景觀有雙亭聳峙、楓樟流蔭、進士第、大夫第、榮祿第、江氏祠堂、磚雕門罩、養生河與古濯臺等。“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這首古詩極爲形象生動地描繪了曉起村落的美麗山光水色,竟有“絕妙何圖誠若是”之感。

婺源江嶺

江嶺南臨曉起,東接溪頭,地處婺源縣最東北,是婺源最值得去的地方。那裏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呈梯田狀,從山頂鋪散到山谷下。站在山頂望去,腳下大片的山谷內,油菜花層層疊疊,一望無際,中間圍攏着幾個小小的村落,黑瓦白牆的徽派民居夾雜在一片金黃之間,在婺源再沒有比這更壯觀而令人驚喜的了。每當油菜花季節,這裏總吸引了無數攝影師和遊客。

鴛鴦湖

鴛鴦湖,位於婺源縣西部賦春鎮,景(德鎮)白(沙關)公路西側。離縣城紫陽鎮43公里;西接瓷都景德鎮41公里;南距風景名勝區三清山201公里;北離旅遊勝地黃山179公里。八十年代初,因水庫周圍生態環境良好,吸引了衆多的鴛鴦來此越冬,故1986年後逐漸被改稱爲"鴛鴦湖",1997年被定爲"省級自然保護區"。湖區自然植被以常綠闊葉林 、馬尾松爲主。有木本植物24科185種,覆蓋率 達95%以上。 良好的自然環境,吸引了大量的動物在此棲息繁衍。鴛鴦是國際易危動物、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婺源境內的鴛鴦湖是世界最大的野生鴛鴦越冬棲息地,[1]據初步統計 湖區共有動89種,其中哺乳類17種爬行兩棲類22種,鳥類50種。鳥類又分爲水鳥類14種,山林鳥類36種,尤以鴛鴦居多,最多時達2000多對,佔全世界已知野生鴛鴦數量的2/3。是亞洲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野生鴛鴦越冬棲息地(現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6種)

婺源江灣

龍脈――婺源,猶如水中靜女。其文化性格緣自“徽州,民間屬號“龍”江灣,國家AAAA級旅遊區,爲中國最美鄉村婺源的一顆璀璨明珠。千年古鎮江灣,鍾靈毓秀,文風熾盛。自宋至清,這裏蘊育了狀元、進士、與仕宦38人;走出明代抗倭名將江一麟、宮廷太醫江一道、清代樸學大師江永、民國教育江謙等賢仕和一代偉人江澤民。又有文人學士19人,傳世著作92部,其中15部161卷列入《四庫全書》。 千年古鎮江灣,嵌於錦峯繡嶺、清溪碧河之中。聚落北部後龍山逶迤東去,山上林木蔥鬱,其“仙人橋”是古人實踐風水理論的傑出典範;南側梨園河呈太極圖:“S”,由東而西蜿蜒流過。這裏既尚好保存御史府、中憲第等明清官 邸,又有滕家老屋、培心堂等徽派商宅,還有江永講學的受經堂,東和、南關、西安、北鑰四座古門亭,嶽武穆的岳飛橋,明代劍泉井等。

婺源大鄣山臥龍谷

位於江西省上饒地區婺源縣,大鄣山,亦稱“三天子鄣”,地處皖贛邊界,婺源的北部屏障,屬黃山餘脈 。清代詩人汪循《登大鄣山》詩云:“清風嶺上豁雙眸,擂鼓峯前數九州,蟠踞徽饒三百里,平分吳楚兩源頭。”這裏也是“吳楚分源”的屋脊,是鄱陽湖水系樂安江與錢塘江水系新安江的分水嶺。這裏羣山環抱,山峯林立,森林覆蓋率高達 90.7% ,山峯標高 800―1600 米,主峯擂鼓尖海拔 1629.8 米,巍峨雄偉,俯瞰平川,是縣內最高的山峯。現已開放的鄣山大峽谷――臥龍谷,是一處景觀價值獨特,完全原始風貌的高山峽谷景區,是一處金庸筆下的人間美景世外桃源...... 臥龍谷裏春季山花爛漫,夏季鬱鬱蔥蔥,秋季紅楓盡染,冬季冰雕玉砌,景區四季變換不同的色彩,而高山峽谷裏更是瀑布成羣,飛龍吐玉;彩池連環、相映交輝,整個景區類似九寨溝海子的彩池何止成千上萬,就這樣,紫色的山、綠色的樹、白色的瀑布、彩色的深潭構成一幅天 然潑墨山水畫...... 大鄣山保存着結構複雜,功能齊全的自然生態系統。景區內氣候涼爽溼潤,蘊藏着極其豐富的生物資源,這裏由於地質年代悠久,水資源豐富,加之地貌獨特餓,純然超塵淨地。首期開發臥龍谷設計了輕鬆休閒的遊步棧道,樸拙的茅舍、古雅的茶亭、精巧的`石屋點綴其間,那麼貼近生活、貼近人文。深度開發大鄣山自然風景區將是一個集觀光旅遊,尋古訪幽避暑休閒,攀巖溜索,康體競技爲一體充滿山野情趣的生態樂園。勘稱都市人魂牽夢縈的樂土聖境。

婺源彩虹橋

彩虹橋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廊橋,建於南宋(1137年)規模最大――全長一百四十米,保存最完整,設計最科學的一座廊橋,被衆多媒體譽爲中國最美的廊橋。 婺源上千年隸屬古徽州,她的文化、建築、民俗、菜系等都屬徽州範疇。從古村落看,西遞、宏村已成爲世界級文化遺產,成爲皖南古村落的代表。婺源的任何村落,山水、田園難以代表自己的特點,而彩虹橋在整個徽州,乃至中國僅此一橋,她是徽州文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成爲婺源的象徵,是婺源標誌性的建築。 彩虹橋的橋面部分是木質,不可能永久保存,它面臨自然腐化。先輩們考慮到將來的維修,所以整座橋沒有雕樑畫棟,做工都顯得粗糙、不清細。用隨時可請的普通木工來建造,只要做到厚重、結實、耐用就行。因此,八百多年來。歷代都有維修,充分體現了越簡單實用的工藝,越容易傳承與延續的哲學思想。彩虹橋的木質部分是古人圍繞後人易於維修而設計的。   彩虹橋是文化與生態、動與靜、休閒與娛樂相結合的一個風景區。有厚重的橋文化,歷史古蹟及古人留存的生產工具,又有生態較好的自然環境,是最具婺源特色的高品位文化與生態旅遊區。

婺源李坑

李坑是一個以李姓聚居爲主的古村落,距婺源縣城12公里。李坑自古文風鼎盛、人才輩出。自宋至清,仕官富賈達百人,村裏的文人留下傳世著作達29部,南宋年間出了一位武狀元,名叫李知誠。村落羣山環抱,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佈、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牆黛瓦、參差錯落;村內街巷溪水貫通、九曲十彎;青石板道縱橫交錯,石、木、磚各種溪橋數十座溝通兩岸,更有兩澗清流、柳碣飛瓊、雙橋疊鎖、焦泉浸月、道院鐘鳴、仙橋毓秀等景點在其中,構築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畫卷,是婺源精品線上的一顆燦爛的明珠。

德興市

海口古鎮

海口目前留存的古民宅,都是屬於明代或清代早期的,其“佈局之工、結構之巧、裝飾之美、營造之精、文化內涵之深”,是微派古民宅中的明珠瑰寶。海口古民宅中以董氏民宅保存較完好。該民宅始建於1601年,建築面積500平方米,磚木徽式結構,二進三開間木雕刻,保存基本良好。天井爲青石刻花水池,整幢房子浮雕石刻,工藝精湛,典雅別緻,是德興市徽式古民宅保存最好的,具有典型的觀賞研究價值。

饒守坤文化公園

饒守坤公園位於天門山,佔地總面積39.3公頃,綠地率達82.1%。公園按照生態性、藝術性和人本性原則,規劃了紅色之旅遊線和文化休閒旅遊線,有主入口區、紅色記憶園、紅色名人園、次入口區、紅色文化園和紅色展望園。在景點組織上,圍繞“紅色文化”這個主題,點、線、面相結合,以革命故事或者人物爲點,以德興革命時序過程爲線,以各個功能區塊爲面,三者有機結合,有聚有散、有張有弛、動靜結合,是個集紅色旅遊和休閒的城市公園。主要建設項目有公園大門、饒守坤銅像、紀念館、中庭廣場等十多個廣場,“十大黨史人物和十大黨史事件”雕塑分佈在遊線上。

銅礦工業景區

座落在距市區20公里的泗洲鎮鏡內,是世界四大銅礦之一,亞洲第一大銅礦,景區內的南北山採礦場、大山選場,採用現代高科技,大規模的採、選手段讓人耳目一新。尾砂壩、大型電動輪汽車、電鏟、堆浸、泗洲精尾廠及礦辦公生活區等都有較高的旅遊觀賞價值。

鳳凰湖

德興市鳳凰湖風景區與南門新區相鄰,這裏人工林覆蓋面極廣,有800餘畝的湖面,環境優雅,氣候宜人,夏季的氣溫比市區略低,是市民垂釣、泛舟、游泳的好去外。德興市政府在“十五”計劃綱要中將鳳凰湖列爲“十五”初期集中開發的風景區,經過幾年的開發建設,目前基本形成集旅遊、休閒、娛樂、避暑爲一體,功能比較齊全的風景區

聚遠樓

座落於鳳凰湖景區裏的聚遠樓位於德興市城郊鳳凰湖畔古龍山,距德興市中心僅3公里,有連接南門新區銅都大道,(街道)的旅遊環山公路直達景區中心,交通十分便捷。聚遠樓“休閒、娛樂、文化”於一體。聚遠樓始建於宋熙寧二年(1069)由徳興人餘仕隆興建,時縣令單錫取居高望遠之意命樓名爲聚遠樓。元豐七年(1084)大文豪蘇東坡送長子蘇邁赴德興任縣尉時登樓並賦詩:“雲山煙水苦難親,野草幽花各自春。賴有高樓能聚遠,一時收拾與閒人。”在建炎年(1127)宋高宗賞蘇東坡詩特賜金匾,使聚遠樓名振天下,被世人譽爲“江南名樓”。

梧風洞

相傳,古代一位叫梧(烏)風的農民英雄,在此安營紮寨,殺富濟貧,故名梧(烏)風洞。唐末黃巢起義隊伍也曾在此屯兵休整,留下點將臺、跑馬坪等遺蹟。馬溪,從大茅山主峯筆架山流下來,穿谷而過,清澈見底,水中小魚,清晰可數。馬溪兩岸,是林陰道,高大挺拔的水杉、柳杉、紅豆杉等排列兩邊,蔭天蔽日,鬱鬱蔥蔥。整個烏風洞宛如一幅“好山十里都如畫,更與橫排一徑鬆”的山水畫。 蘇東坡曾有“水青石出魚可數,林深無人鳥相呼”的詩句。

鄱陽縣

鄱陽湖溼地公園

鄱陽湖因鄱陽縣而得名,鄱陽縣因鄱陽湖爲揚名。湖與城休慼與共,城與湖相得益彰。鄱陽縣位於江西省東北部,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東岸。鄱陽地處吳頭楚尾,西望匡廬紫霞,南瞻龍虎雲蒸,東扼甌越,北倚皖境。周邊有南昌、九江、景德鎮、鷹潭、上饒等名城,具有卓越的地域優勢。鄱陽縣地域面積4215平方公里,人口160萬,是江西省第一人口大縣,地域第二大縣。境內有大小河流200條,大小湖泊1067個,水域面積達9487.7平方公里,佔全縣國土面積的五分之一強,被譽爲中國湖城。

蓮花山宗教生態觀光旅遊

蓮花山宗教生態觀光景區位於鄱陽縣東北部,總面積約100平方公里。整個景區與軍民水庫及附近的九流村結合爲一體,形成了蓮花山宗教生態觀光帶。景區山青水秀,氣候宜人,生態環境優良,各種珍貴飛禽、走獸(如:山雞、野兔、野豬、豪豬、豺狼、豹、猴、獐、鹿、狐狸、五步蛇、眼鏡蛇、穿山甲等)棲息在山上,隨處可見。歷史悠久、遠近聞名的寺廟——白雲寺,位於蓮花山山頂的盆地中,周圍有五個隆起的小山峯,酷似蓮花的五朵花瓣,將佛家文化物化到自然景觀,使遊客在遊覽中感受到佛教文化的氛圍。保留完好的江西特色民居以及九流村古老的民居建築,獨具一格,成爲地方性特色資源。景區座落在九景高速公路北側,交通十分方便(從高速路到景區只需20分鐘)。景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溼,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適宜旅遊時間長達270天。

銅鈸山國家森林公園

銅鈸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江西省廣豐縣境內,地理座標爲:東經118º12’00”~118º21’36”,北緯28º03’30”~28º15’36”,總面積19500公頃。廣豐縣位於武夷山脈東北部,其東部爲仙霞嶺西延支脈,南部爲武夷山北延餘脈。地形以中低山、丘陵、山間谷地、山間平畈爲主。銅鈸山海拔1534.6米,爲全縣最高峯。公園內植被類型多樣,保存完好,還有許多珍稀樹種和古樹名木。公園內一個個陡峻的山峯、一塊塊奇異的山石,…

白花巖

白花巖系廣豐著名的三巖之一,坐落於三省交界的高山頂上,一峯突起,巖高約百餘米。登高頂峯,視野開闊,一目三省,大片石林深幽峽谷盡收眼底。明代文學家呂懷曾在這裏讀書,並在巖頂鐫刻了“白花巖”三字。清康熙年間知縣傅而保題刻了“別一洞天”四字,還有歷代文人留下的“界外福地”、“今到真佛仙岩”、“東南第一峯”和呂懷的五言律詩。巖中的“廣福寺”始建於唐朝,屢經廢建,今存爲清代建築。廟門外有著名的山谷“四聲谷”背壁而立,高呼一聲,即可聽到四聲迴響。在正殿後的牆壁上至今還完整的保留着明代壁畫,人物神態各異、造形生動活潑的二十四諸仙,該壁畫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弋陽

弋陽龜峯

龜峯系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它位於江西省弋陽縣城區西南部,總面積136平方公里。

龜峯風景名勝區有三奇:一景區爲獨步天下的龜形丹山之奇,有“中華丹霞精品,東方神龜樂園 -”之美譽,奇峯處處,美不勝收;二景區爲天造地設的洞穴佛龕之奇,碧水丹冊,奇洞成羣,“中華第一佛洞”南巖、禪宗古寺雙巖、“飛來禹跡”龍門巖,象三顆明珠鑲嵌在清麗、柔媚的龍門湖畔,古代洞穴文明遺蹟隨處可見;三景區爲千古流傳的志士仁人之奇,疊山書院折射出鐵脊忠魂謝疊山的愛國丹心,方誌敏紀念館展示紅土地的無尚光榮與驕傲,千古名曲弋陽腔唱不盡弋陽奇人的千古風流。 龜峯,集自然精華,納人文風采,聚天下名山之雄、奇、俊、秀爲一體融五千年曆史、宗教、養生、民俗文化於一爐,是一處不可多見的人間勝境,一個魅力無窮的旅遊區,使歷代名人接踵而來,贏得“江上龜峯天下稀”(明。李夢明)0、“殊照長城壯漢關”(明。高明)、“大地文章集龜峯”(江西第一任省長邵式平)和“龜峯巒嶂之奇,雁蕩所無”(明。徐霞客)的由衷讚歎。龜峯由兩大景區構成。一景區龜峯景區,爲自然地貌景觀遊覽區,以千姿百態的龜形丹山稱奇,主要景點有雙龜迎賓、老人峯、三疊龜峯、老鷹戲小雞、童子拜觀音、四聲谷、將軍樓、天女散花、百年道、十八羅漢、南天一柱等,最高峯駱駝峯,海拔418.6米,爲景區最高峯。奇峯怪石,象形獨具,維妙維肖,有“中華丹霞精品、東方神龜樂園”之美譽。

疊山書院

疊山書院位於江西弋陽縣城東、濱臨信江,佔地近7000平方米,原是南宋學者謝枋得早年讀書學習的地方。謝枋得,字君直,號疊山,南宋爲元所亡時,全家殉難。元仁宗延佑五年(1318年),當地民衆不顧官府的阻撓,建成這座書院,以紀念榭枋得的民族精神和氣節。後毀於火,明嘉宗天啓年間重建。書院建築古樸宏偉,禮堂大門上金匾“疊山書院”四字,爲民族英雄林則徐手筆。禮堂中木質樓臺、巨大石柱均保持舊貌。禮堂後文昌閣,是當年書院祭聖的地方。青石牆壁上留下的“八仙過海”、“嫦娥奔月”浮雕,爲明代原物。疊山書院自元、明、清以來,一直是贛東信江流域文化、教育中心之一,培育了大批民族英才。

方誌敏紀念館

方誌敏(1900—1935),江西弋陽人,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傑出的農-動領袖,江西黨組織的創建人之一,贛東北革0據地及閩浙贛革0據地的創始者,中國工農紅十軍的主要創建人。方誌敏紀念館位於江西省弋陽縣城北面峨眉嘴山頂。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江西省級重點烈士紀念館建築保護單位。1977年9月由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設,1978年9月落成,佔地面積1.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300平方米。2003年10月閉館進行改建,

龍門曲湖

龍門湖呈“U”型發展,四周碧頂丹崖,紅巖綠水,映印在清澈的湖水之中。龍門湖的特點不在於大,而在於曲,在於秀,在於清,在於美。湖水沿着山坳漫漫延伸,水到之處,盡是彎彎曲曲,細細算來有99道彎,山骨在凸處盤繞。倘若在空中俯視,整個龍門湖猶如一巨大的海珊瑚礁,礁林叢生,枝節繁多。微風掠過,紅石與綠水輕輕叩吻。湖水漫漫長長,如一條巨龍潛伏在紅巖山坳,巨龍在微風中蠕動,魚兒在龍體之中歡快地潛游,偶爾會躍出水面。給人一陣驚喜。

橫豐縣

岑山國家級森林公園

岑山森林公園已經批准爲國家級森林公園。“北有香山,南有岑山”。岑山森林公園面積爲1.43萬畝,本項目依託縣樹“紅楓”爲品牌優勢,打造“紅楓”森林特色,以岑山水庫爲中心新建水上游樂園;以岑山古廟、天台山爲中心建設佛教中心;以天台山爲中心新建休閒、度假、辦公會議於一體的賓館、停車場、娛樂吧和民俗風情表演劇院;以好漢坡原始森林大峽谷開闢相關探險路線和野外生存基地;以紅楓坪爲中心新建景區纜車、遊步道和其他配套設施建設。

餘干縣

普化禪寺

普化禪寺(原名青龍庵),座落在餘干縣西北部鄱陽湖東南湖濱區,即大塘鄉南龍嶺境內,有公路直達山門。該寺始建於清代聖祖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古時,此外其山兀立,蒼翠可攬,修築婆娑,樹木參天,崗阜綿延,沃野無計,蘆葦叢生,碧波盪漾,廟宇巍峨,香菸縹緲。清代仁宗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釋慈雲、釋慈善苦修重振,擴建殿堂、客房和寮舍,佛像莊嚴,金容炳煥,晨之唄詠,聲達崖谷,毗鄰善衆,接踵而至,儼然一方古叢林,其規模可觀,譽爲饒州十大寺庵之一。文革浩劫,殿堂佛像幾毀殆盡,一切焚務從此停斷。

李梅嶺

系武夷山餘脈,坐落在餘干縣與東鄉縣交界處,其白雲峯是餘干縣第一高峯,白雲峯舊稱女貞峯,相傳東漢的水真人吳丹結廬修練於此,時稱吳鳳崗,五代時,章嵩隱居講學於此,李歧,梅用以嵩爲師,學有成就,後人以他們事南有功改爲李梅嶺。因峯頂常有白雲繞繞,故稱白雲峯。

鉛山縣

仙人寨

又名仙人城、仙人峯,位於鉛山縣汪二鎮漕家村東2公里處,距弋陽龜峯景區15公里,離320國道、311高速路口8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是一處山奇、石異、水碧的自然風景區。仙人寨屬典型丹霞地貌,爲地壘式快狀山地,南北長約500米,東西寬約400米,面積0.2平方公里,山勢險峻。主峯挺起,海拔260米,四面懸崖峭壁,無路可上,須用二乘長梯相接方可攀登。頂峯有巖洞,相傳爲神仙-之處,有仙人在此蛻骨昇天,故名仙人峯。清咸豐年間(1851—1861),太平天國勢及上饒,廣信知府沈保楨在同頂設碉堡防守,因此,又名仙人寨,現有古石牆保存完整。

葛仙山

葛仙山是著名的道教名山,位於鉛山縣中部,系武夷山的支脈。站在主峯眺望四周,近觀九條支脈如九條蒼龍,盤旋騰躍,乘雲奔來,氣勢雄偉,人稱“九龍竄頂”。遠視可見武夷山主峯黃崗山、上饒靈山、弋陽圭峯。遠望葛仙山如同一巨鰲,聳立於峯巒豁谷之中,奇秀峻絕,東晉初,著名道士葛玄來到葛仙山,煉丹傳教,遂使葛仙山成爲名聞贛、閩、浙的道教聖地。

河口明清古街

河口鎮是江西古代四大名鎮之一,與景德鎮、樟樹鎮、吳城鎮齊名。明清時期,河口鎮是銷售本地的紙、茶、銅、鐵等產品的重要市鎮,同時也是贛閩浙等地的商品集散地,與當時的蘇、杭、松江以及南洋、日本保持着密切的商業聯繫,所以有人將之與當時的九省通衢漢口相比,有“買不完的漢口,裝不完的河口”之說。河口是一座明清商業建築的博物館。

鵝湖書院

鵝湖書院位於上饒鉛山縣鵝湖山麓,爲古代江西四大書院之一,佔地8000平方米。 鵝湖書院聚居過許多學者,曾經是一個著名的文化中心。尤其是南宋理學家朱熹與陸九淵等人的鵝湖之會,成爲中國儒學史上一件影響深遠的盛事。 南宋淳熙二年,朱熹、陸九齡、陸九淵、呂祖謙等當時著名的理學家會聚於此,辯論“性理”之道。這場辯論的結果是不歡而散,但在這次辯論中所顯現出來的思想火花卻照亮了理學發展的前途。人們爲了紀念“鵝湖之會”,在書院後建了四賢祠。書院四周有山有溪,環境優雅,院內建築錯落有致,的確是一處讀書的好地方。

萬年縣

萬年神農宮風景區

位於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弋陽縣、樂平三縣(市)交界處的黃天峯下,緊鄰弋(陽)萬(年)公路,距萬年縣城20公里,弋陽縣城50公里,南昌市130公里,上饒市110公里。整個風景區羣山環繞,景色秀麗,空氣清新,氣候宜人。萬年神農宮風景區由世界稻作文化發源地(涵蓋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仙人洞、吊桶環遺址、仙人洞吊桶環遺址陳列館等);中國最美的地下河——神農宮;中國首家原生態洞穴探險三部分組成。景區薈萃了大自然的形態美、動態美、色彩美、聲音美和朦朧美,具有新、奇、靈、秀、幽、險等特點。整個景區現已申報國家AAAA級景區和國家地質公園。

此洞穴乃舊石器時代晚期,新石器時代早期洞穴遺址。經上世紀中美聯合考古隊數次發掘,出土了距今14000年以前的人工栽培稻植硅石,和17000多年前的陶器,是現今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遺存和原始陶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出土復原的直口圓底罐,被稱爲“天下第一罐”,成爲中國歷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玉山縣

懷玉山

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坐落於江西省玉山縣西北60公里處,與三清山對峙相望。浙贛鐵路、滬瑞高速、景婺黃高速、320國道至玉山縣城轉玉童公路可達。因“天帝賜玉”而得名。唐代歷年間(766—779),僧人志初始建定文寺於金剛峯南麓,鼎盛時有“三千尼姑八百僧”。宋朱熹曾在山上著書講學,歷來爲儒佛教交替發展的名山。有與江南四大書院齊名的懷玉書院遺址,有朱熹、王安石、王宗沐、趙佑等歷代文人雅士留下的大量詩文和摩崖石刻,文化底蘊豐富、積澱深厚。懷玉山峯巒交織,地勢險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三清山

三清山又名少華山、丫山,位於中國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與德興市交界處。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峯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巔而得名。其中玉京峯爲最高,海拔1819.9米,是江西第五高峯和懷玉山脈的最高峯,也是信江的源頭。三清山是道教名山,世界自然遺產地、世界地質公園、國家自然遺產、國家地質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