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學識都 人氣:2.13W

看完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收穫不少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1

時間飛逝,34年前的那場殘酷的大地震曾牽動了無數人的心,懷着崇敬的心情,我看了《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它看上去是一部災難片,實際上卻講述了一個親情和震後倖存者治癒心靈創傷的感人故事。在唐山大地震災難發生的23秒間,動搖的地面、撕裂的房屋、慘叫的吶喊聲,強烈的視覺衝擊震撼人的心靈,,一個年輕的母親在震後的廢墟中,水泥板的一段壓着龍鳳胎的姐姐,另一端壓着弟弟。救援者只有能力救活一人,這位年輕的母親,將如何抉擇?這是這部電影留給人性的一個難題。在“只能救一個”的萬難抉擇下,徐帆扮演的母親無助而絕望的喊出“救弟弟”三個字時,壓在鋼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流淚,呢喃着喊出最後一句“媽媽”,同樣也在黑暗中陷入了無助和絕望。手心手背都是肉,作爲母親,任何一個人都很難抉擇,那可是真真切切的生死抉擇啊!23秒的地震災難,帶來的是一個家庭32年的生離死別啊!對他們三個人來說,活下來只是這個故事的開始。這注定是一個無解的難題。母親難以逃脫自責的負罪感,女兒也無法面對母親放棄自己的心靈創傷。這裏的無解,並不是故事的無解,而是人性的無解!在觀看這部電影時我流下了淚水,很多年沒有這種觀影的感覺了。這部電影真的好感人,好感人,這種大災大難面前的親情,不放棄生命,敬畏生命的品質,不都值得我們敬佩嗎?劇中的王登在經歷了無數災難與離別後,又回到了母親的懷抱,並得到了幸福,這幸福來之不易,細細品味才明白,這美好結局的建造者,應該是那對普普通通的解放軍夫婦——登的養父養母。他們用真愛喚醒了登的希望,對登就像親生女兒一樣,是他們使登在經歷了人生最低谷後又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有了活下去的信心!所以我們要倍加珍惜無價的生命!記得電影剛開始的時候,元妮就對着丈夫的屍體喊着,“老天爺,你這個王八蛋!”用一句主旋律的話來說,“災難無情人有情”,只是我想等到要經過一次災難和沉痛才能看清情,是不是太悲哀?悲情?感動?承重?……

23秒的死,32年的生……生死就是這麼僅僅的嵌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我們會在片中責怪老天的無情,會在片中感嘆人生,但是我想,過去了就過去了,而我們也該看看身邊的這些人,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

看了這部電影,我的心情很沉重,我想:“人的生命是多麼的脆弱。地震是多麼的無情。我現在生活是多麼的美好,所以,我以後要努力學習報效祖國。爲祖國奉獻自己的一份力!”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2

電影一開篇,屏幕上涌出一片人名,我知道那是遇難者的名字,每一個名字都代表着一個生命從這個世界上以外的消失,突然有一種想哭的感覺。我趕緊向某人要了兩張手紙,我怕我忍不住。

地震的那十幾分鍾,我感覺拍的很好,很震撼。我一直張着嘴在喘氣,心在嗓子眼,感覺下一口就提不上來了。樓房倒塌的那些鏡頭我感覺很有內涵:“偉大”、“高舉”、“萬歲”、“戰無不勝”,多麼崇高的神聖詞彙,多麼偉大的革命理想,在災難面前都被摔得粉碎。在23秒裏,人就像蟲子一樣被上帝抹平,然後當大地平靜之後,無數扭曲的屍體被留在了這個世界上,身上還帶着血跡,就像我剛剛拍死的蚊子。人太渺小了,面對命運,甚至連反抗的時間都沒有。

1976年解放軍在唐山抗震救災的那段我很喜歡,流淚了,但是並不滿意。我對這些展示國家力量的鏡頭具有天生的崇拜感。據家裏老人們講,當時解放軍救援的效率並不是很高,很多幸存者是災區人民自己從廢墟下面挖出來的,比如電影裏面的方達。解放軍大多也不大懂得如何救援,很多幸存者本可以不截肢,但是當時很急,於是成了一生的殘廢。但是他們當時看見解放軍,看見一車車連綿不斷的解放軍,他們感到安心了。毛主席派人來了。唐山人民對於解放軍的感情是深厚的,但是電影裏面卻用簡單的特技一遍遍的循環播放車流、人流、飛機空投的救災物資。那些戰鬥在抗震救災第一線的普通士兵,他們爲了毛主席的指示,爲了挽救更多的生命、爲了這座城市的重生,他們獻出了汗水、鮮血、甚至生命。然而這一切都被這部電影有意無意的忽略了,取而代之的一對善良的軍隊幹部夫婦領養了一名漂亮的唐山孤兒,這名孤兒據說以後可以做文藝工作。這是真實的,但是這是對解放軍抗震救災偉大精神的抹殺,也是對這對夫婦善良初衷的抹殺,更是對那個充滿崇高理想年代的抹殺。

好了,到此本電影的災難片部分結束,進入倫理苦情電視劇階段。徐帆演的很用心,很投入,但就是有那麼一點點過火,她那一口走味的唐山腔,感覺像是在話劇舞臺上。也許她是有意的,如果她壓得住火,我想我會哭的很厲害。她送方達的那段戲應當是整部戲裏最感人的部分了。汽車停下了,方達回到了她的身邊。鏡頭一轉,汽車裏奶奶沉默的表情。“把方達帶走就是要了元逆的命啊!”而此刻,方大強母親的心卻早已死了。看着徐帆佝僂的背影,我突然想起了我母親也經常顯露出佝僂的老態,眼淚刷的一下就下來了。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3

嶙峋的怪石夾雜着呼嘯的北風墜入了山澗,無數鮮活的生命成爲了過去。餘震接踵而至,毫不留情地製造了一幕幕殘酷的景象。唐山變爲了血山,無數鮮血洗滌着溪旁的茵茵綠草,殘陽如血,染紅了同樣鮮紅的河流,那是對無數生命的無限哀思。

片中的母親緩緩擡起頭,滿目蒼夷的街道與大塊大塊猙獰的岩石映入了她的眼簾,令她恍若隔世。她回過頭,在她旁邊的是已目光渙散的丈夫,淒厲的呼喚在空曠的山谷裏格外響亮,不時傳來的迴音在一片血色中增添了幾分悲壯。曾經的天倫之樂變爲了滿腔的憂思。膝下的兩個兒女不知身在何處?

曾經的一幕幕在母親心中流淌,然而此時她只有“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哀傷。她涌動着情感的熱血。終於在救援人員和她的共同努力下,兒子被救出來了,女兒卻依然生死未卜。我想,她對丈夫、女兒的離去可以融合進一句“老天爺,你是個王八蛋”裏。後來她微笑着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你姐、你爸都在這兒,我不走”是否也暗暗隱藏着無限痛楚?是否她的堅強中,是痛並微笑着?

母親,好一位偉大的人物,好一個偉大的名詞!

我不禁暗暗欽佩起那個母親,欽佩起那個名詞。如同氤氳霧氣無法消散,母親無時無刻的牽掛讓我爲之動容。鉛華洗盡後是母親在山谷嚎哭的身影。母親如同一杯淡淡化在新泉間的香茗,用甘霖滋潤了兒女的心田。正如片中的母親一樣,愛並痛着,在無限的苦楚與思念中守望着永別的丈夫與天各一方的女兒。或者,像片中的母親一樣始終如一地希冀着親人地到來,一生伴蓮子清如水,也未償不是一種幸福?相信在母親的心中,應該有“天堂”。

“天堂”二字,其實也不妨理解爲充滿愛的心中聖地,理解爲母親的偉大之處與對愛的執著。如同虔誠的麥加朝聖者一樣,每個人都充滿敬意地向這人性的最光輝之處走去。始終不忘記保持自己心底的那份聖潔,用最耐心的動作和最純潔的思想呵護那件聖物或這片土壤是任何一位母親應有的舉動。任何成功都離不開它,它是人類最簡單又最複雜的真理之一。這片心靈的天堂、愛的天堂,孕育了無數光輝的生命,它是母親執著與力量的源泉,給了母親活下去的勇氣。它是人性的光輝,是真正的淨土。人生中若沒有這片“天堂”,實在是乏味透了。

於是細細想來,母親的力量好強大。因爲支撐她的是一個真正的“天堂”,縱使地晃天搖,又如何?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4

假期期內,我和爸爸媽媽一起收看了影片《唐山大地震》,這一部電影不但是對舊事的回憶,更表述了在災難面前真情的傑出,迄今要我令人難忘。

影片最先展現了那樣一幅情景:1976年7月28日,羣蜻蜒掠過,高清藍光壓城,23秒的地震災害,房屋建築塌陷,人逃竄、遭壓力。在牆倒屋塌的呼號聲中,人確實如草芥般無可奈何,像被捕殺的獵食一樣,一個個倒地。見到小孩受困在青石板下,無奈地喊着媽媽,我的淚都往下流了。

電影中,男主人翁拉開了他的老婆,自身衝到前面救小孩,遺憾被坍塌的樓壓死了。青石板的兩邊,是兩個孩子,只有撬一頭,救一個,一個是女兒,一個是兒子,你救哪一個?哪一個都獲救啊!母親哭着說。不好,再不決策就都沒有了!這一叫決策嗎?這叫挖心挖肝啊。救侄子。聽見這三個字,埋在廢區下的女兒痛哭,恨、憋屈、失落,但偏要沒死,因此從此不願認這一救侄子放棄自身的媽媽。

媽媽帶著缺了一隻手臂的兒子從頭開始日常生活,聽話的兒子離開院校一樣成材。女兒被一對士兵夫妻抱養,決口不提之前的事兒。兒子勸母親再婚,母親決不再婚,她對她兒子說:誰可以拿命來一件事好?實際上在這一點上,她並不澀,一些人沒有在身邊,在心中活著足已,比一些人還活着,但在自身內心跟個死屍無有的強。沒有了,才知道什麼是沒有了。這話追隨了女主公年妮32年,內心的外傷用哪種都沒法修復啊。

母親洗好啦番茄,告知女兒:番茄洗好啦,我沒坑人。這一當時地震災害以前給兒子吃而沒分到女兒的番茄,整整的壓了母親32年。老母親給女兒下跪情況下,我再度流下來淚水。

最終,女兒總算寬容了媽媽,一疊一聲聲的抱歉身後,是兩人命苦的人32年的痛苦難熬。那母親向女兒下跪,那晚了32年的西紅柿,那墳前言的揹包,那每年和哥哥一樣教材母愛的偉大,真是無法用語言表達。

影片告一段落,不僅大家全家人,整場的人都被深深打動了,進場時還是歡歌笑語,登場時確是一片緘默。真心、大愛無疆、人的本性、真情、莫不透視着母愛的偉大,這就是影片跟我說的。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5

在1976年,中國唐山發生了一場威脅力極大的地震,場面相當慘烈。當時我還沒有出生,不知道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唐山大地震》便爲我揭開了這個謎團。

這部影片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卡車司機方大強,李元妮,雙胞胎姐弟方登方達是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地震前的那天晚上,孩子正在屋裏睡覺。突然,天上突然出現了紫燒雲,地震發生了。方大強想把孩子們救出來,卻被一塊水泥塊壓死了。震後,姐弟倆同時被壓在同一塊水泥板下,而母親,則面臨着艱難的選擇:救姐姐,會壓着弟弟;救弟弟,會壓着姐姐。母親最後選擇救體弱多病的弟弟方達,而方登卻被一對解放軍夫婦領養了。姐弟倆從此天隔一方……在2008年汶川地震時,方登和方達碰面了,並認出了對方,由此一家人便團聚在一起了。

看完這部影片,我已經是淚流滿面,裏面感人的片段簡直太多了。比如說在媽媽送兒子走的時候,,媽媽目送着車向前開去,沒開幾步,又停下了,只見方達從車裏跑出來,母子相見時,我留下了眼淚。因爲媽媽的身邊只有她的兒子,自己的兒子走了,等於要了她的命啊!還有在方登回家探望母親時,母親李元妮爲了給她道歉,竟然跪下了。這一次,我是徹底的被裏面的媽媽感動了,真是母愛無邊啊。在方登的墓地裏,她的媽媽把兒時的書包和學校裏上課用的書本都給她買回來了。那一刻,眼淚直奔出眼眶,流下永久的淚。地震,帶給我們了災難。美麗的唐山,轉瞬間變成了一片廢墟一片。親人的眼淚,朋友的淚,戰友的淚,統統灑在了唐山這片土地上。悲痛,從唐山瀰漫開來。32年後的唐山,變得更加美麗,更加和諧。震後的唐山人,都變得如此堅強,如此團結,我要向他們學習,學習自強不屈的精神!地震摧毀的是房屋,人們的心並沒有被摧毀。我希望,唐山的生活更美好,唐山人的心更堅強!

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等,一些自然災害的發生誰也阻擋不了,它的可怕之處不光是對人類生命財產的損害,更重要的是對人類心靈的傷害。爲此,我們對災區的援助不能僅僅是物質上的,還要在心靈上給予災區人民更多的慰藉,以便讓他們趕快振作起來,重建家園。這部長達150分鐘的電影,融入了親情,愛情,友情。告訴我們天災無情,人有情。也告訴我們母親的偉大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6

暑假之際,新聞熱播關於《唐山大地震》的票房、精彩片段和影評,並稱之爲“20xx年最感動的電影”。我半信半疑,它真的那麼感人嗎?我按捺不住好奇心,於是用自己所有的積蓄換來了唐山大地震的影票。

這部電影圍繞着親情,講述了原本幸福的一家五口,在唐山大地震時,父親身亡,母親只能救一個孩子。當她面臨着如此艱難的抉擇時,母親救了體弱多病的弟弟方達。而姐姐方登親眼目睹了這一幕,她奇蹟般活了下來,被解放軍收養了。而母親卻多年如一日地惦記着女兒,認爲自己對女兒虧欠很多。方登一直沒有原諒母親,她怨恨母親當年拋棄她。直到汶川大地震,她被廢墟上的母親的一舉一動所深深感動。於是,她理解了自己的母親,並徹底地原諒她。

看完這部電影,我眼睛溼潤了,心絃爲之顫動……這部電影催人淚下的原因,並不是什麼驚心奪魄的傳奇故事,而是人間最美好的親情。讓我倍受感動的是,奶奶無情地留下媳婦在唐山生活,硬要帶餘震後僅有一個胳膊的孫子走。當老太太在車上,看見小孫子哭哭啼啼要媽媽時,當老太太看見媳婦失去兒子痛不欲生時,她的心軟了,把孫子留在了媳婦身邊。看見母子相擁的情景時,我留下了心酸的眼淚……觀衆還沒從剛纔的感動中回味過來,就又陷入了另一場感動之中。當母親撲通地跪在地上向女兒道歉時,我的心緊緊揪在一起,眼淚隨之流下。這是多麼濃厚的親情啊!母女久別重逢的一幕,母愛的偉大再次激盪我的心頭。是啊,我們應該懂得珍惜現在的生活。做人要知足常樂,一家人溫馨地生活,不就是一件再幸福不過的事情嗎?

有的人爲了財富,錯過了親情,他們整日數着鈔票,卻數不出真正的快樂。難道這樣的人生也美滿嗎?一家人在飯後團聚在一起閒聊,充滿了歡聲笑語,比起他們,不知幸福多了!我們要珍惜父母對我們的關愛,不要對父母的愛不屑一顧,他們爲了我們付出了很多。做人要知恩圖報,孝順父母是一種幸福,是一種機會。若錯過了,就後悔莫及!

《唐山大地震》帶給我的不僅僅是感動,更是發自內心的震撼。我明白了很多,從今開始,一定要珍惜每一天,珍惜每一個親人,努力吧! 簡評:天災無情,人間有愛。家園可以摧毀,骨肉可以分離,而真情卻無法動搖。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7

影片《唐山大地震》是馮小剛導演的一部感人至深的電影,它不知讓多少人留下了感動的淚水。就在教師節的這天下午,我們集體觀看了這部電影。

感動一生命的饋贈

故事中的父母是一對恩愛的夫妻,地震發生後,他們首先想到了孩子,地震威力巨大,所到之處,全部成爲一片廢墟。母親看到兩個不知所措的孩子,便向樓上衝去,父親深知危險,便用力地將母親向後一甩,衝進樓裏,“譁”的一聲,無數瓦礫壓到他的肩膀上,樓房倒塌了。

生命在地震中十分脆弱,大自然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地將一個生命結束,而生命又是頑強的,一個男人,可以用自己的生命換取自己的愛人。大自然雖無情,可人間處處是真情,是愛的源泉讓他這麼做,是心的的顫抖讓他心愛的人活了下來,他將自己的愛化作生命的清泉,遺贈給了自己深深愛着的人。

我不禁熱淚盈眶。

感動二艱難的選擇

母親已經失去了丈夫,而幸運的是他的孩子還活着,但又不得不做出一個選擇。一塊水泥板下壓着的是姐姐和弟弟,但她只能救一個,這手心手背都是肉,命運就是這樣無情的捉弄人。就在一番猶豫和掙扎中,母親選擇了弟弟。一旁的姐姐聽了傷心極了。

人生處處面臨着選擇,在進退兩難的境地,母親選擇了弟弟。如果生命可以交換的話,母親寧可拿出自己的生命。我們在面臨那樣的選擇是,又會怎樣呢?爲人父母,那個不想讓自己的兒女好好地活着?我想起了魚和熊掌不可得兼,失生而取之者也。我爲地震中失去生命的人感到同情,感到傷心。“沒了,才知道什麼叫沒了”,鮮活的生命就那樣枯萎了。

感動三深情地擁抱

造化弄人。地震中,姐姐並沒有死,她的心中充滿了委屈,不想回家。而母親心中自始自終都是一片廢墟。23秒,32年,母親從頭到尾都是守着廢墟過日子。然而,在汶川的地震中,姐弟相認姐姐最終選擇了回家。母親烏黑的頭髮已變得發白,青春的臉龐也變的滿是皺紋,桌子上還擺着姐姐要吃的西紅柿。32年,女人一生中有多少個30年。姐姐懂了,失聲大哭,與母親抱在一起,多年的恩怨化爲一個深情款款的擁抱;姐姐懂了,母親懂了,我們也懂了,放聲痛哭。爲了親情,爲了理解,爲了原諒。

一個瞬間鑄就了32年的永恆。影片展現了人性,展現了親情,展現了理解,展現了原諒。《唐山大地震》的確是一部成功的、非常感人的電影,願在地震中逝去生命的同胞們安息,人們不會忘記,祖國不會忘記……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8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講的是1976年7月28日,當天夜裏方大強和妻子元妮在夜裏去工作,可是,過了一會兒,他們就感覺有點不對勁,原來發生了地震,元妮一看,就吵着要去救孩子,但是方大強阻止了元妮,自己卻跑進了倒塌的樓房內,到了早上,方大強的屍體才被清理出來,元妮很傷心,不過她一想,還有兩個孩子呢,還要救他們。於是,便找了起來,元妮一看,埋在廢墟下的正是她的兩個孩子,可是,人們發現,如果,救方達,那方登就會有事,如果,救方登,那方達就會有危險,當人們告訴元妮的時候,她的心裏又落上了一塊大石頭,元妮猶豫地說:“救弟弟,救弟弟!”可當時,姐姐方登是清醒的,這話她聽到了,她哭了。

當人們把姐弟倆拉上來的時候,元妮抱着方登哭了,幾分鐘後,元妮跟着一輛車走了,過了一會,天空下起了雨,方登被雨水一澆,奇蹟般的醒了,她被一個武警送到了一個集中營。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方登和方達,都去了救災現場,他們偶然相遇了,並相認了,方達帶方登回了家,他們的媽媽一看方登回來了,就忍不住跪了下來。方登和她媽媽相認了相認了,帶她去了墓地,看了方大強的墓地。方登傷心的哭了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給我留下了心靈的震撼,1976年7月28日,唐山發生了里氏7。8級大地震,短短的23秒鐘後,唐山被夷成廢墟,682267間民用建築中有656136間倒塌和受到嚴重破壞,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傷,直接經濟損失達30億元人民幣以上。地震罹難場面慘烈到極點,爲世界罕見。

唐山大地震發生的瞬間,有多少的親人被分離,有多少的人喪生,活下來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一次地震就喪生了許多中國同胞們,一次地震也讓我知道了,災難雖然是無情的,但是我們人之間是有情的。一雙雙手把受災的羣衆救出來,一句句話呼喊着倖存的人,一陣陣聲音,是人們在救援,在呼喊,在焦躁………《唐山大地震》讓我知道了,我們現在應該更加的發奮學習,長大後爲國家出力,少讓中國同胞們受到一些災難,讓中國人活在幸福中,活在歡樂和感動中!因爲災難無情,人間有情,無論哪發生了災難,都會有着衆多的中國人在身邊,一顆顆心都牽繫在一起!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9

記得那段時間,唐山大地震熱映。於是約上好友,帶足紙巾,打算去電影院好好大哭一場。意料中之得,整個過程我們兩個就沒有停止過抽泣,紙巾用了一張又一張。

整部電影看下來,除了眼淚就是感動。讓我懂得了什麼是愛。愛是父母爲子女不求回報的付出,愛是在最危險的那一刻犧牲自己讓愛人活下去的本能反應。

而影片中最觸動人心的一幕,也是讓我至今無法理解的是在地震的那一刻,女兒無法言語,奮力敲打着石頭,期盼母親的營救。而母親卻選擇放棄她救弟弟。清醒着的她只能無聲得留下眼淚。那是一種傷心欲絕的痛。那個小小的女孩兒,面對暴力,爲弟弟挺身而出;面對愛吃的西紅柿,雖然略有微言但仍是孔融讓梨。然而在面對死亡的時刻,還是被自己最相信的母親放棄。我想這應該比死亡更加殘酷。爲什麼當面對這樣二選一的局面,受傷的永遠是女方?!從古至今,重男輕女的局面一直未曾瓦解。這是一個現實存在的社會問題,值得我們思考。慶幸的是,女孩挺過來了。那頑強的生命力真的讓人佩服。很難想象,當一個女孩在被拋棄之後又死而復生。醒來看着周遭的一切,以及身邊躺着的父親心中究竟是會是怎樣的感覺。她的不言不語,她的倔強堅強,讓人倍加憐惜。

因爲她的堅強與倔強,讓她有了再一次得到幸福的機會。女孩的養父養母對她很好,把所有好的東西都給了她。特別是由陳道明飾演的養父,王德清一直對女兒悉心照料。知道了她的悲慘經歷,還主動幫助她尋找家人。關心養女的幸福,可以爲她脫下軍服打罵那個辜負他女兒的臭小子。當女兒失蹤不見,焦急萬分得到處尋找。在我印象中,養父畢竟不像生父,會對自己的孩子如此細心,但影片中的王德清卻詮釋了一個如此偉岸而又高大無比的養父。

現在想來,影片中的女孩還是幸運的。她擁有了親情,擁有了愛情,生活幸福美好。但所有的這一切也都是靠她自己的努力爭取來的。堅強的走過災難,走過絕望,內心變的無比強大。

當災難來臨的時候,我們也許無法躲避,但是,我們可以讓自己的有限生命不留遺憾,可以在死亡面前泰然自若。那些因爲動不動覺得自己悲苦想要自殺的人們,是不是應該多多珍惜一下這脆弱的生命?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10

《唐山大地震》上映了2天了,今天是週末終於有空去電影院探個究竟了。聽看過的朋友說影片很感人,但我事前做足心理準備,要硬撐着不哭。

因爲馮小剛說過:“只要是正常人看了這樣的故事都會感激,除非他是一個混蛋。”開場前工作人員更送來一包紙巾,馮大導很有信,觀衆必哭,結果證明不是混蛋,撐了半個小時,眼淚已失控流下,完場時雙眼哭腫了,但仍肯對着電視鏡頭講觀後感,只因此片值得推薦。

看此片記緊準時,否則便錯過開場時十多分鐘的大地震場面,特技效果做得十分逼真,很震撼,看罷電影后隨即訪問馮小剛,他形容:“這是一部內容大於形式的災難片。”

馮大導所言非虛,該片改編自張翎的小說《餘震》,的確1976年的23秒唐山大地震,給片中飾演母女的徐帆和張靜初帶來32年的餘震,32年來一直活在23秒的噩夢中,影響一生的抉擇。令人感到無奈苦澀的是天災,不單帶來身體的傷、財物的損失,還要迫災民做無情的決定,兩個只能活一個,要兒子還是要女兒?寧願女兒死,還是截肢保命?活着又比死更難受。

編劇落筆很到位,完全拿捏到角色的感情,馮大導拍的電影多以男性元素,原來導女性電影功力不遑多讓。

馮小剛說:“我初看劇本,已覺得徐帆很適合演這個角色,但又擔心被指夫妻檔,於是跟各單位開會,研究哪個女演員最適合演這個角色,結果大多數人都認爲徐帆是最佳人選,我便順水推舟。”

徐帆把角色演活,感動人心,她說:“很多時拍哭的劇情,都要醞釀情緒才哭得出,可是拍此片,劇本對白令我完全投入了角色,根本不用培養情緒,眼淚自然而然出來了。”

我預言女主角徐帆是今屆金雞百花影后大熱,她演外柔內剛的母親,能牽引觀衆的情緒,難怪馮小剛不怕外界指他捧老婆做女主角,假公濟私,環顧內地女星名單,當紅的范冰冰、李冰冰、趙薇、章子怡、鞏俐都不適合。

張靜初演女兒,由18歲演至40歲,遊刃有餘,她告訴我:“我是個很喜歡問問題的演員,很多時,在劇本以外,導演會給我一大疊資料,讓我更瞭解貫通角色情感的起承轉合,但跟馮導演合作,完全不需要。”果然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分鐘。

最後必須一提的是陳道明,留意他在處理歲月催人的細微變化,屬錦衣夜行,卻不可或缺。

《唐山大地震》不單帶來視聽的震撼,更帶來IMAX以外人心的震撼。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11

最近看了很多電視臺對馮小剛以及這部片子的專訪,覺得馮小剛越來越敢於表達自己的內心了。

之前,很多人都說這是一部災難片,很多地震的場景很恐怖,很血腥,不想看,我也是這麼認爲的,直到看了電影以後,才知道,很多說法都是沒經歷過的人自己臆測的。經歷了,才知道什麼叫經歷。

片中扮演母親的徐帆說了一句話,堪稱經典:沒了,了才知道什麼叫沒了。

影片中的姐姐方登因爲母親在突如其來的唐山大地震中說了一句無奈的話:救弟弟。而對母親產生了極大的仇恨。當姐姐醒來時,她躺在屍體車上,旁邊是她的爸爸。從此姐姐不愛說話,被陳道明夫婦倆領養走,也一直保持着沉默。這種沉默不是對過去記憶的失憶,而是一種仇恨和牴觸。直到32年後的汶川大地震的發生,姐姐在救援中偶遇弟弟,才最終選擇去勇敢面對自己的親生母親。而她哪裏知道,32年了,母親內心經歷着何等的煎熬?

就是這樣一個故事情節,小人物,大背景,小故事。

片中,弟弟的奶奶要把殘缺了胳膊的孫子帶走,媽媽無奈只好同意,汽車緩緩離開了,媽媽絕望的看着車的背影和孩子的臉,突然,車停下來,車門打開,孩子下車,向媽媽跑來,徐帆近乎嚎叫的撲向孩子,那一刻,我開始流淚,任眼淚傾瀉而下。

第二次淚流滿面的時候,是片中汶川大地震的場面,我突然覺得自己又回到了2008年5月12號的晚上,四川巴中的那個酒店,整整一個晚上,我緊張的待在那裏,看着電視裏滾動的死亡人數,悲慟了一個晚上,眼淚流了一個晚上。

在大自然的災難面前,更多折射的是人性的光輝,親情和大愛在災難面前瞬間碰撞,艱難的取捨,痛苦的抉擇,更多的是母愛,父愛,血緣,親情的偉大力量。徐帆硬是把唐山人,汶川人內心裏的悲苦和無奈演繹的生動和真實。

地震後,生活還要繼續,祭奠、工作、上學、結婚、生子、退休......

結果的背後,那個過程纔是最令人感動和敬佩的。

沒了,才知道什麼叫沒了。

經歷了,才知道什麼叫經歷。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12

近期電影院裏在熱映一部新影片《唐山大地震》,這是一部震動人心的大片,牽動着全國人民的心。雖然我沒有親身經歷過唐山大地震的洗禮,卻感受過汶川大地震的傷痛。印象裏也只有媽媽當年給我講的那些點點滴滴。我帶着記憶,懷着一顆堅強的心來到了影院觀看《唐山大地震》。

影片是以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當年的情形爲背景,細緻的描寫了唐山一個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告訴我們:生與死的距離到底有多遠?僅僅是在短暫的幾秒鐘裏,一個繁榮而平靜的城市就灰飛煙滅,成了一片渺無聲息的廢墟。那一聲聲歇斯底里的吶喊,無不刺痛着我們每一顆心靈。夫妻之間的愛,生與死的相守;母子之間的愛如涓涓溪流、源遠流長。就在妻子在丈夫身邊不知所措那一剎那,突然聽到有人喊到了自己的孩子的消息,母親像看到了希望那樣跑去救孩子,當救援隊發問“想好了沒呀,到底救哪個”時,那就像一隻可惡的惡魔在一片一片撕扯母親的肉,母親在無奈之下選擇了弟弟。也就是這一刻,女兒從此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她誤以爲被母親放棄,不敢認真去愛,不敢相信愛,殊不知,她們的內心其實是最飽滿、最真實的、生命可斷,情卻難了。追尋失去的,才彌足珍貴。因爲生命,不應該在回憶裏感嘆,應該真誠觸碰情感,彼此珍愛,認真的生活!而母親也因此爲女兒歉疚一輩子。當若干年後再一次救援地震災區時,他們奇蹟般的再次相遇,看着眼前的一幕幕畫面,彷彿唐山大地震就在昨天,女兒理解了母親的心痛,最終還是原諒了母親。

每一個觀看過這部影片的人,無不涌起情感的波瀾,無不感到心靈的悸動,從唐山到汶川地震,無論是影片還是我們的現實生活,都讓我們感動於華夏子孫的大愛無私。“唐山大地震”帶給我們的震撼也遠不止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臉也沒有露的滿身淤泥的解放軍,也是同樣值得我們尊敬的,他們在抗震救災的過程中,有的`傷了,有的還奉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卻沒有一個人發出怨聲,都是無比堅強的衝上前去,與大自然勇敢地搏鬥!自然災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難預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條心,就一定能戰勝困難,贏得勝利!地震只是一個載體,它引領着我們追憶過去,呼喚情感的迴歸。驚天動地,生死離別,告訴我們,地震是苦難的。但是,它又在歲月流逝之時,喚醒我們迷離脆弱的情感:活着,是一種幸福,愛,無可匹敵!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13

今天的語文晚自習,我們看了《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感觸甚多。一部小小的電影卻在每一個細節蘊藏着許多人生哲理,當然還有愛。

看着電影中房屋倒塌的那一刻,突然覺得人和自然相比,實在是很渺小。雖然人們會利用自然,會預知天氣,但面對這樣的天災卻束手無策。這是不可避免的,也不是人類能控制,能預知的的災難。就算以後能夠預知,但能阻止或逃避嗎?因此,在抗震,救援的同時,也得學會尊重自然。

地震後那個選擇的畫面,相信許多人都記得。母親在絕望之中選擇救兒子,這對女兒無疑是巨大的打擊,但在當時的社會這也是正常的。並且幸運的是,她的選擇是對的,兒子和女兒都活了下來。我們不難發現,人生中有許多選擇題等着我們選擇,選錯一兩題沒有關係,但錯得多了,可能會後悔一生。

不論是地震中的母親,還是那對領養孩子的夫妻都有一個共同點:愛孩子。地震中的母親很堅強,相信自己可以照顧好受傷的兒子。當兒子放棄考試,放棄戴假肢時,母親都給了他正確的方向。那對夫妻也通過對養女的關心與理解和女兒一起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

當兒子長大後要獨自一人去外闖蕩,母親儘管滿眼的不捨,但爲了兒子的前途還是堅決地關上門,面對別人甚至是兒子要她找個老伴的建議,爲了死去的丈夫,她都一一推辭,準確來說應該是拒絕。當兒子有錢有車有房時,兒子要爲她買新房子,她不同意,也是爲了丈夫和女兒,怕他們的魂找不到家。這迷信的話在此卻讓人十分感動。忠心,愛子之心在此處都得到很好的展現。

而那對夫妻對養女的愛也不亞於那位母親。他們理解養女,尤其尊重女兒的意見,這也讓養女能很快對他們像親生父母一樣。雖知道自己很愛養女,但仍能支持養女去唐山尋找親人,這一點是很可貴的。

當電影接近尾聲是的那次地震,女兒主動投身到搶救中。一位母親爲了他人的生命竟同意截掉親生骨肉的一條腿,而往往在災難過後才發現,人原來是如此脆弱。在截掉親生骨肉的腿後,原本堅強的母親在那一刻崩潰。這時,女兒才知道當年母親也是一樣一愛她。

電影到後面,在女兒回家後,儘管還有那麼一點隔閡,但在白髮蒼蒼的老母親跪下的瞬間,即便是心如鐵般冰冷堅硬,也會被母愛融化得只剩下溫暖。故事到最後是一個完美的結局,畢竟在風雨過後,一定會有彩虹。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14

對於《唐山大地震》的上映,期待已久。

22日晚間,走進了電影院。事先早已備好紙巾,然而,當幕尾王菲的《心經》響起時,紙巾完好無損,只任眼淚自然流淌,兩頰留下清晰印記。

默默地離開電影院,走在深夜的大街上,久久不能消散的,是電影帶給我的震撼。

記憶

76年地震的特效還原,觸動更多的,是對08年“汶川大地震”的傷痛記憶。

山崩地裂,房屋頃刻倒塌,生命轉眼被無情吞噬,真情在危機中的釋放……影片還原地震帶來的視覺震動,不得不讓我在那一刻,勾起親歷5.12的傷感與嘆息。

記憶,是電影強加給我的一項符號,也是串聯電影的一根主線。女兒因爲那忘不掉的回憶,記恨母親三十二年;母親因地震中對丈夫、女兒愧疚的印記,守望廢墟三十二年。

親情

電影所彰顯的人文關懷,讓我數次動容。尤其是,劇中對“親情”的刻畫,讓我增添了很多對父母、親人的思念和愧疚。

劇中母親撫養兒子所表現的堅毅,爲完成自我救贖而堅守破房中的固執,觸動我心靈的,是母愛的偉大;

養父在生活中對女兒無微不至的關心,面對消失五年的女兒的牽掛以及留下的淒涼背影,折射出來的,是父愛的純真;

養母臨終前的囑託,以及表現出來的堅韌,撞擊我的,是那些默默付出的親情;

……

堅強

在電影中,無時無刻都表現出的,還有“堅強”。

母親是堅強的,爲完成對婆婆的承諾,爲回饋對丈夫的感激,爲省視對女兒的虧欠,用一生的擔當,獨自守望着心中的廢墟;

養父是堅強的,支持女兒尋找親人,默默忍受對女兒的思念與孤獨;

兒子是堅強的,以殘疾的身軀,始終想着爲母親分憂解難,開創着屬於自己的事業;

女兒是堅強的,雖糾結於兒時的“忘不掉”,但始終懷着對生命的尊重,始終藏着感恩的心。

……

劇中的“他們”,都是堅強的。

或許,這部電影有一些不足,比如廣告元素的植入等。但是,他能帶給我們對人文主義的重新追索、對親情的思考、對生命的尊重等等,已經足夠了,不應過於吹毛求疵。

看《唐山大地震》,得到的並不是“形式”,顫動的不只是身體,而是靈魂……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15

小小的屋子裏擠着幸福的一家子,一對兄妹和他們的爸爸媽媽,有說有笑的。此時,夜是如此的平靜,平靜的令人有些恐慌,它似乎在醞釀着什麼,等待着爆發的最佳時機。“媽媽我想吃西紅柿。”弟弟突然嚷道。“我也想吃”。姐姐也插了一句。媽媽連忙轉向廚房,撈起浸在水中的最後一個西紅柿,遞給了弟弟。“登,媽媽明天給你買啊!”姐姐顯然不開心了,但是還是睡了下去。

爸爸媽媽悄悄地出了門,在大樓底下乘涼。夫妻間濃密的情話還沒有說完,之看見天空瞬間變成一片紫紅色,醞釀了許久了災難終於爆發了,頃刻間地動山搖,面前的這座大樓在紫光的籠罩下搖搖欲墜。人們的臉上一臉的驚恐與茫然,遲鈍幾秒,才知道一場大地震在唐山席捲而來。媽媽發了瘋似的往樓裏跑,爸爸見樓馬上要塌了一把拉出了媽媽,自己被壓在了廢墟下,隨着紫光漸漸的退去,他的呼吸漸漸變弱、心跳漸漸停止。當天空恢復了原來的色彩,黑夜也就帶他去了遠方……丟下了妻子、兒女。獨自一人去了遠方!!

之後,媽媽在別人的幫助下就出了弟弟——這是她用姐姐的命換來的。姐姐和爸爸棄在了丟屍車上。沒想到之後一場大雨使姐姐醒了過來,她奇蹟般的活了過來,想必是與死神來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搏鬥。之後,她被一對軍人夫妻收養了。一養便是32年。這32年中她不敢回去找自己的親人。因爲她恨這個狠心的媽媽,當初選擇救弟弟而不是自己。她恨她,她真的很恨她!但是這種恨中,還是包含着愛的……

2008年到了,又是一次大地震。學醫的姐姐和當了老闆的弟弟都趕赴災區搶險。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她聽到了他與別人的談話,講起1976年唐山的經歷,講起了一個母親艱難的抉擇,講起一個母親對父親和姐姐的愛。她哭了……認了他。認了那個“狠心”的媽!

回到唐山,一間斑駁的小屋,兩鬢似霜的母親在廚房裏準備着。一雙已經老花的眼睛露出了久違的驚喜,但其中夾雜着一絲悔恨……她走進母親的房間,爸爸與自己的遺照掛在了最醒目的一睹牆上。38歲的她,看着父親的黑白容顏,一陣心酸。目光移至下邊,驚訝的發現——一個鐵盆裏裝了幾個西紅柿,也是浸在水中。不禁愣住了,思緒又回到了1979年的那個夏天……母親在這個時候跑了進來,跪在門口,聲嘶力竭的說道:“登啊!媽媽沒有騙你,西紅柿都給你準備好了……!”她走過去攙扶起了母親,淚光閃閃……

這時,一個母親的承諾,真正體現出了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