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聽寫大會》觀後感

學識都 人氣:1.76W

觀看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所寫的許多詞語都是我們生活中極少用到的,甚至是我見也沒見過的,然而這些五花八門數也數不清的漢字卻是用點、橫、豎、撇、捺,這五個基本筆畫組成的。下面是《漢字聽寫大會》觀後感,歡迎閱讀。

《漢字聽寫大會》觀後感

《漢字聽寫大會》觀後感一

昨天晚上,我觀看了《漢字聽寫大會》,比賽十分激烈,有四個參賽隊,每隊按照順序上前答題,當主持人報完題,選手在規定時間內答題,答對者進入下一輪,答錯或未來得及答題者淘汰。

在比賽開始前,有一位點評嘉賓說:“漢字終又得到了重視,不僅僅是一個交流的載體更是中國在往名族復興的道路上走。”比賽開始了,只見甘肅隊的張瓊同學首先答題,主考官報出題目“意蘊”,而她卻寫成了“意韻”,很遺憾,她答錯了。比賽一開始就有人答錯題,我真爲其他人擔心。然後是江西隊的王雅芝,她的題是“扼腕”,回答完全正確。

過了一會兒,是吉林省的宋佳麟答題,當主考官報出“渾天儀”時,我認爲挺簡單的。一開始她寫對了,卻又把“渾”給改了,真爲她感到可惜,她完全可以回答正確,卻因爲一個顧慮而寫錯了。我覺得我們在書寫漢字時,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覺,第一感覺往往是正確的,也要多讀,多練,多看一些書籍,遇上不會的要查字典理解,多讀幾遍,背出,這樣纔可以寫更多漢字!

然後是甘肅隊的王偉廣,他的題是“蚯蚓”,當他寫完檢查一遍後,交了題目,完全正確。這給已經淘汰了一員的甘肅隊帶來一些信心,希望能他們走到最後。

要想學得更多字,光在課堂上學可不夠,要在課後積極的學習,多讀書籍,讓自己的知識面拓寬,認識這些別人不認識的字,當別人問你這字怎麼寫,怎麼讀時,你才能驕傲地回答出。也要去大自然中探索,有什麼好奇的,回家查閱,這樣也能學習更多漢字。

觀看一次《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不僅能學會一些詞語的寫法,更能知道人生學習道路上的道理,可謂是兩全其美。

《漢字聽寫大會》觀後感二

這半年,我看過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和《中國成語大會》,都令我十分震撼。這些和我們一樣年紀的青少年,竟然寫出這麼多我見都沒見過的字詞真令我敬佩。

現在的社會是網絡年代,很少有人再去留意這些傳承了許久的中國古典文學。也沒有一些人有着處處留心的好習慣,就連成人面對這些漢字也是束手無策。而我每次在閱讀一些課外書籍時,也總是碰到一些不會的字,也許有人會查字典想辦法認識它,也許有人會像我一樣對這些字不以爲然。不認識幾個字又不會影響文章的主要內容,反正主要理解就行。查字典既浪費了我看書的時間,又很麻煩。儘管我們都知道這種思想是不對的,可我的惰性總是會戰勝我的理智。

古今中外的許多名人,就是有着積累的好習慣才成功的。例如說李時珍,他每天都會踏遍世界的各個角落來收集醫學知識,記載在他自己寫的一本書本草綱目裏。正是因爲他的積累,他才記入了中國的史冊,永遠地活在現代人的心中。

就名人也需積累,更別說我們小學生了。我們現在不應該再保持懶惰的性子,應該善於積累,積累的多了,自然做什麼事都得心應手。《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冠軍一定是平常積累知識最多的,也有人爲輸找客觀理由,其實都是錯在積累罷了。

《漢字聽寫大會》觀後感三

無意中看到中央頻道有個節目《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這個節目與多數其他選秀節目不同,頗有新意。參賽選手都是由各個中學派出來的.初中生。他們的表現真的讓我很吃驚,很多生僻的字有的我都沒有聽說過,他們竟然能夠寫出來,令人敬佩。

在現在的社會中,人們不是電腦就是手機,簡單打幾個字母整個詞語都不用自己思考就出來了。甚至很多的中小學生也開始習慣於用手機電腦代替手寫,有的還用電腦完成作業。對於中國的漢字甚至於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來說,這是個令人擔憂的狀況。

中國文化底蘊深厚,這些文化寶藏需要我們一代一代的傳承,比如書法,繪畫等等,都需要我們把這些文化發揚光大,需要我們保護我們的文化資產。

希望以後多一些這樣有益的節目來讓我們參與其中,讓我們意識到我們中華民族最寶貴德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