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哈利波特》有感(9篇)

學識都 人氣:2.46W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體會呢?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觀《哈利波特》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觀《哈利波特》有感(9篇)

觀《哈利波特》有感1

這個寒假,我看了一部根據J。K羅琳寫的一本書而改編的電影,名叫《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哈利波特失去父母后,神祕的出現在姨夫姨媽家門前。哈利在姨夫姨媽家飽受欺凌,度過十年極其痛苦的日子,姨夫姨媽好似凶神惡煞,他們的兒子達力,更是經常對哈利拳腳交加。十年來,從沒有人爲他過生日。但在他十一歲生日那天,一切都發生了變化,信使貓頭鷹送來了一封神祕的信,邀請哈利去霍格沃茨魔法學校上學,在魔法學校,哈利不僅找到了兩個好朋友——機制的赫敏和忠實的羅恩,還能騎着一把飛天掃帚打魁地奇比賽,那裏的一切都充滿了魔力,哈利在那兒度過了一個個快樂時光……

這部電影不僅精彩、有趣,還能讓我們明白許多道理。

聖誕節時,哈利得到了一件隱形衣,晚上,當他穿着隱形衣,偷偷在學校走廊上漫步時,突然發現了厄里斯魔鏡。哈利照了照,便看見了自己的家人在向他微笑,於是,哈利和以前的千千萬萬人一樣,發現了這面魔鏡的樂趣,幾乎每天晚上都要去照一照,因爲哈利太渴望看到自己的家人了。第三個晚上,哈利被校長髮現了,校長告訴哈利,厄里斯魔鏡雖然能使我們看見我們內心深處最迫切,最強烈的渴望,但這面鏡子既不能交給我們知識,也不能告訴我們實情。人們在它面前虛度時日,卻不知道鏡子裏的一切是否真實,是否可能實現。聽了校長的話,哈利就再也不去照,也不去想魔鏡了

看到這裏,我突然想到了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這樣的人,就像當時的哈利波特一樣。電視、電腦、手機、遊戲機等,就是“厄里斯魔鏡”這些“魔鏡”們讓許許多多的人在他們面前虛度光陰,整天都在做白日夢,最終,使他們荒廢了學業,丟掉了工作,每時每刻都沉迷於它們,沉迷以一個個虛擬的世界,一刻不玩都憋得難受,甚至會被逼得發瘋,這樣,既對自己的身體不好,又對視力不好,更對別人不好,一旦沉迷於它們,學習、工作、事業等成績就會一落千丈,所以,我希望人們不要再沉迷於它們了,像哈利波特那樣。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這部電影真好,讓我知道了許多道理,讓我難忘。你也來看一看吧!

觀《哈利波特》有感2

當我看完《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書中的種種畫面不能自已的在我腦海中回放:哈利帶上分院帽時的緊張、第一次參加魁地奇比賽時的激動、格蘭芬多贏得“學院杯”時的歡呼場面和“三人組”合力阻止伏地魔陰謀時的種種情境······我似乎在和哈利一起走進霍格沃茨的魔法世界。

讀了這本書,我從哈利、赫敏和羅恩的身上看到了、學到了許多美好品德。有朋友間的純真友誼、有遇到困難時的從容及靈活的思維、有······當然,最打動我、讓我難以忘懷的是“三人組”的勇氣和決心:他們儘自己最大的力量去阻止伏地魔得到魔法石,即便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他們仍然不曾想過放棄,想方設法地不讓伏地魔的陰謀得逞。“三人組”在阻止伏地魔的過程中,表現得十分勇敢,“知難”而“不退”,無畏地面對並打敗了他。這種臨危不懼的膽量和敢於面對一切的精神令我深深折服!

試想,我是否也能像哈利一樣對一件事抱有永不泯滅的決心和必勝的勇氣呢?我的腦海裏浮現出了我第一次獨自睡覺的情景:當10歲的第一次獨自爬上牀時,看了看四周,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懼。我緩緩地躺了下來,突然發現好像有一個人站在牆角,驚了一跳,把燈打開時卻發現原來那只是個衣架。我鬆了一口氣。把燈關掉時,我特別想要叫媽媽來陪我,可我轉念一想:第一次獨自睡覺就想前功盡棄,那以後還獨自睡覺嗎?於是我便打消了這個念頭,儘量不去想心裏的恐懼······雖然,我還是擔驚受怕的,可我已經把它看成一種與恐懼抗衡的遊戲,所以,漸漸地,第一次獨自睡覺的我在恐懼中睡着了。第二天早晨,我醒來後驚喜地發現,我可以自己睡覺了!我多麼驚喜呀,從此,我把這種習慣延續到了現在。

我的腦海裏又浮現出了一些畫面······

我的爺爺每天都和我一起乘9路公交車,來送我上學。每當我登上公交車時,看見車上的同學們十有八九是自己上學、回家的。有時,和我玩的好的一個妹妹,還會問我:“姐姐,你這麼大了,怎麼好要你爺爺送呀?”我,無言以對。

其實,我也很想自己上學、回家,可是,每次看到爺爺堅定的態度,我都動搖了,話到嘴邊都沒有說出口。

我想“三人組”所擁有的決心和勇氣中,我只能說做到了一部分,但是,我會謹記我從這本書中得到的啓發:決心和勇氣,是成功的兩把鑰匙。以哈利、赫敏和羅恩爲榜樣,繼續向着美德的彼岸,前進!

觀《哈利波特》有感3

這是一部關於魔法世界的電影。故事曲折,神奇,非常之精彩,讓我一開始就被深深感動了。

還有四天,哈利就要迎來自己十七歲的生日,成爲一名真正的魔法師。爲了不讓哈利遭到伏地魔的襲擊,鳳凰社的成員精心策劃了祕密轉移哈利的計劃,然而,可怕的意外還是發生了。與此同時,捲土重來的伏地魔已經佔領了霍格沃茨和魔法部,控制了半個魔法世界。哈利在好朋友羅恩,赫敏的陪伴下逃亡在外,他意外得知,如果能擁有傳說中的三件死亡聖器,伏地魔將必死無疑。一次偶然的遭遇,哈利倒在伏地魔的聖器之下,然而,伏地魔未能如願以償。最終,哈利憑藉勇敢和智慧取得了勝利。

這是一部上座率極高的影片,場面炫目,特技甚好,故事中到處充滿着超神奇的魔法力量,貓頭鷹可以成爲他們的信差,飛天掃帚是交通工具,畫像中的人是活的,會眨眼,會微笑,還會串門子哩……所有的一切真的都是那麼神奇。在影片中,殺人不眨眼的伏地魔一心想霸佔整個魔法界,他這個癡心妄想的人最終是要被正義給打倒的,尤其是當我看到伏地魔死的那一刻,我很是開心。因爲伏地魔死了,一切都太平了。

在這部影片中,我最佩服的還是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們面對惡勢力時的勇敢,他們始終都是相信自己,勇敢的面對困難,每當他們遇到驚險時,我都會被他們那堅定的信念所感動。同時也爲他們那神奇的經歷捏一把汗。

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我們常常會被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困難所嚇倒,面對困難,許多人望而卻步。想一想,那些困難我們真的戰勝不了嗎?其實我們平時遇到的困難根本不算什麼困難,只要我們不被困難的'猙獰嘴臉所嚇倒,勇敢的去面對,努力地去拼搏,最終一定會戰勝它。這就是我對《哈利·波特》這部電影的看法。

觀《哈利波特》有感4

“第一次見面,我就認出了你,不是傷疤,是你的眼睛。”

——盧平

“你長得真像你爸爸,除了眼睛——眼睛像。”

“我媽媽。”

以上的第一句話是盧平對哈利波特說的,下面兩句則是哈利的教父小天狼星與哈利的對話。在電影及書中,哈利的父母和盧平及小天狼星都因保護哈利去世了,我感覺這裏的像不單單指外貌上的像,更多的是指人們從哈利身上看到了她父親的勇敢、不拘一格,和她媽媽的善良與聰明。

還記得在電影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阿不思鄧不利多曾對哈利說:“因爲你的母親,她爲你犧牲了自己,那種犧牲留下了印記,不是看不見的印記,是在你的身體裏,愛,哈利,是愛。”一個母親爲了自己的孩子犧牲自己,這是愛,是偉大的母愛;海格溫柔對待每一個生靈,即使它們可能有危險,這也是愛,是能把生靈從黑暗中拉出來,如一串光的愛;小精靈多比,以及盧平、小天狼星等人,對哈利無限的幫助也是愛,是真正的、純潔的、友情的愛;西弗勒斯斯內普對莉莉不爲人知、令人惋惜的愛,也是愛,是一種憂鬱、付出的愛;羅恩與赫敏,哈利與金妮的愛,也是愛,是男女之間的可貴的愛情。而當哈利知道自己是伏地魔的一個魂器之後,不惜犧牲自己,拯救世界,這也是愛,是大愛!

哈利和伏地魔有許多處都一樣,但當哈利在選擇了格蘭芬多時,就表明了哈利和伏地魔不一樣,哈利註定會贏,因爲哈利有愛,有朋友。而伏地魔的追隨者看似很多,但和伏地魔的感情一擊就破!哈利是大難不死的男孩兒,所以他很有名,雖表面上看他十分快樂,但失去那麼多朋友、親人,又何談一點都不難過呢?

“生日快樂!”——海格

“多比很開心,能和朋友在一起。”

——多比

“哈利是我們最大的希望,相信他。”

——阿不思鄧不利多

“哈利,你一定要繼續下去。”

——赫敏

“失去的東西,到最後總會回到我們身邊。”——盧娜

“把他們藏起來,我請求你!”“你的眼睛長得像你媽媽。”——斯內普教授

“別留我一個人。”——韋斯萊雙子

……

不論是逝去的,還是未逝去的,他們因愛而不朽!

唉!我活了十三年,竟然纔開始看這些比我年齡還大的作品,後悔沒有早點看,致敬JK羅琳,致敬《哈利波特》。

觀《哈利波特》有感5

一聽到這個名字,我就覺得這是比較恐怖的科幻小說。所以我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

這故事主要講了在哈利十一歲生日那天,他的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這才明白自己原來是一名巫師,一名霍格沃茨的學生。而且因爲伏地魔殺死自己的父母,再來殺他時,卻沒有殺成,並且從此失蹤了。於是自己就成爲了魔法界大名鼎鼎的人物,而他卻對自己的身世一無所知。

在學校裏,他認識了許多朋友,學會了打“魁地奇”,有了一把飛天掃帚“光輪20xx”,還得到了一件隱形衣。但是一塊魔法石出現了,它與哈利的命運息息相關······

我不禁被哈利那大無畏的膽量和勇氣、羅恩敢於犧牲的精神、赫敏的聰明、冷靜而深深的震撼了。

如果是我,在下棋時,會用我的犧牲來贏得整盤棋嗎?我想,我不會。我可能會用他人的犧牲來贏得整盤棋。但羅恩卻做到了,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呀!

如果是我,在一個被火所封閉的房子裏,能看着紙上的線索,冷靜地進行邏輯推理嗎?我想,我不能。我可能會嚇得兩腿發抖,驚慌失措。哪兒還有工夫去思考啊。但赫敏卻做到了。這裏面的沉着、聰慧和勇敢必不可少!

如果是我,在危險時刻,還能在腦子裏想着辦法,想着計謀,使自己安全嗎?我想,我不能。我可能會嚇得大哭,求敵人饒了自己。更別提想辦法了。但哈利卻做到了。這就需要超人的膽量啊!

如果是我,在好朋友面前,能不管他們說什麼理由,都依然堅持自己的立場嗎?我想,我不能。我可能只堅持一會兒,就看在好朋友的面子上,被他們說服了。怎麼可能一直堅持呢。但納威卻做到了。這同樣也需要很大的勇氣!

······

勇氣有許多種類。有了勇氣,你才能抓住機會,好好展現自己;同樣,沒了勇氣,就算你準備得再充分,但你不敢在別人面前展示,這又有什麼用呢?!

So,勇氣決定一切!

觀《哈利波特》有感6

一名叫哈利·波特的孤兒在一次偶然之中進入到了一所魔法學校。在學校中,他受到了許多挫折和困難,但最終打敗它們,在《哈里·波特》中的哈里因爲他的勇敢、堅強、執着、愛,還有他的魔法天賦,最後成爲了一名優秀的巫師。

的確,這部影片誰敢不說好啊?爲什麼好啊?因爲它無論從特效、電腦製作、聲優,還有驚人的想象力,都可以看出這是一部成功之作,不過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創新。

《哈里·波特》這個在美國票房收入達一億多美元,這是個很不錯的數字,相反在我們中國,《哈里·波特》這部優秀並完美的電影並沒有那麼暢銷。儘管我們這些未成年人都對片中的細節讚不絕口,可還是不能深受廣大羣衆的喜愛,爲什麼?保守。

中國的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社會上出人頭地,給自己光宗耀祖,所以都過分限制了我們的閱讀。每當孩子們選中了一本自己認爲比較好的書籍時,家長就一口否認這本書毫無價值,爲什麼呢?因爲大多數孩子選擇的都是漫畫書,家長們都強制要看作文選、中國古典小說。《哈里·波特》也如此,大多家長們都認爲這部影片不切實際、胡說八道、胡編亂造,這樣的影片,難道要給自己可愛的孩子看嗎?這簡直就是教壞孩子。一個小孩子在成長中的過程中,最緊要的是什麼?是天真。被壓力、學習所束縛,一點想象的空間都沒有,剝奪了小孩子天真的權利,以後何以成爲社會精英?祖國之棟樑?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我們中國的動畫,枯燥乏味、毫無創新、如同枯海一般。難道說我們中國就沒有一個精英嗎?有的,可是他們總是不敢打破傳統,還是在原地“轉圈”。我們總是依靠着古代的傳統文化,完全沒有自己的主流。

中國自吹自擂說自己是文化大國無數年了,難道文化大國就只會編出令人厭煩的劇本嗎?中國如果再不打破傳統思維,那就無法取得真進步,心甘情願地被外國人取笑,抱着四大名著一起發愁發黴算了。

觀《哈利波特》有感7

一個瘦弱、帶着眼鏡的黑髮小巫師,手持一根魔棒,把你帶入那“夢幻般的魔法世界”裏。他就是我們的小巫師—“哈利波特”!

一歲的哈利波特在失去父母后,神祕的出現在姨夫姨媽家的門前。哈利在姨父家飽受欺凌,度過十年極其痛苦的日子。姨夫姨媽好似凶神惡煞,還有他們那混世魔王的兒子—一個肥胖、嬌慣、欺負人的大塊頭,更是對哈利拳腳相加。哈利的“房間”是位於樓梯口的一個又暗又小的儲物間。十年來,從來沒有人爲他過過生日。但是在他十一歲那天,一切都發生了變化,信使貓頭鷹送來了一封神祕的信:邀請哈利去一個他—以及所有讀到哈利故事的人—會覺得永遠難忘、不可思議的地方—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在魔法學校裏,哈利開始學習自己以前從來不知道的魔法,他學會了空中飛行,學會了使用基礎咒語,還學會了騎着掃帚打魁地奇球。一件可以讓他隨時從別人視線中消失的隱形衣更給了他出入任何場合的自由。然而,在這一切的背後,似乎有一種更加神祕的力量始終縈繞在哈利的周圍:他額頭上那道由傷害他父母的兇手留下的閃電形傷痕現在比起十年來的任何時候都更加頻繁地隱隱作痛,而且一次比一次厲害;哈利和羅恩、赫敏偶然發現學校三樓的一個房間裏竟然有一條長着三個腦袋的大狗;魔法界的銀行古靈閣離奇被盜;黑魔法防禦術課教師奇洛的頭上爲什麼總是莫名其妙地圍着一條大圍巾,還發出令人噁心的味道……

這一切都與一塊神祕的魔法石有關,都與那個殺死了哈利的父母、被人稱爲‘伏地魔’的邪惡巫師有關,從此哈利開始了他在魔法世界中艱難坎坷的命運……最後,哈利、赫敏、羅恩三個人經歷了千難萬險,終於齊心協力,打敗了伏地魔,爲父母報了仇。

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我感到了哈利波特的勇敢和堅持。在沒有父母,而且有姨媽、姨夫和他們的孩子的迫害下,不屈不撓,還默默的爲他們服務。在被魔法學院接走了以後,歷盡千難萬險,不僅識破了奇洛的陰謀,還打敗了強大的伏地魔。我看到了他的勇氣,他的什麼都不怕。

在生活中,我們缺少他的勇氣和毅力。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我們可能會退縮,而哈利波特會毅然做下去;當我們的生活環境很不利時,我們可能會垂頭喪氣,而哈利波特不會抱怨,只會努力去克服;當我們遭遇失敗時,我們可能會氣餒,而哈利波特不會氣餒,會努力去做。

我明白了我們再遇到困難時,不能退縮。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也不要煩惱。相信吧,那快樂的日子就會來到!

如果我們人人都向哈利波特一樣,那麼世界會少一聲痛哭,多一份堅持,多一份勇敢。讓我們一起向哈利波特學習吧!

觀《哈利波特》有感8

印度是一個有着十幾億人口的國家。它既有着貧困匱乏的一面,也有着卓越領先的一面。

印度人的思維很有趣。面對因爲資源匱乏而引起的問題時,他們不會置之不理,當正確的答案不可行時,他們會用jugaad的思維解決問題。很多人看來,印度是一個很亂的國家,但《財富》世界500強公司中,30%的公司CEO來自印度,他們的厲害之處在於在混亂中製造秩序。

jugaad在教育上也有所體現——不接受標準答案。在印度的課堂,學生非常敢於發表自己的想法,即使是在概念結構還不清晰的情況下。學生們在互相爭辯的過程中得到最終的答案。挑戰老師也是印度課堂重要的一部分,當老師被挑戰,課堂的目的也就達到了,這種提供討論空間的教學方式能讓學生更深層次的思考。

我印象深刻的是顧哈老師的授課。他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是用哈利波特故事爲案例,教授法律。他認爲學生如果能清楚故事裏的法律規定,找到解決方法,那麼就會擅長面對現實中的各種情況。而對學生而言,是在用一個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這個故事,這種變幻角度的方式在很多方面對他們有所幫助。

在印度一處偏僻貧窮的地方,蘇卡塔教授爲孩子們引進了互聯網,創立了一所云中學校。雲中學校的教學方法稱爲SOLE,即自我組織的學習環境,重點是讓孩子自己學習。這種教育方式不僅適用於貧困兒童,在條件富裕的天堂學校,也採用了這種教學模式。天堂學校的創始人說她反對等級制度,權利應該分享,SOLE的教學方式着重於讓孩子主導自己的學習之旅。

印度是混亂的,也是多姿多彩的。印度的教育有沉重的問題,更有快樂和友愛,思辨與變革。

印度的教育並不是整體令人稱道,而是在混亂與秩序中總有個體在努力,在改變。個體之間相互啓發,相互影響,成就了印度社會的進步的動力與希望。

觀《哈利波特》有感9

一聽到“哈利·波特”這個名字,大家就會想到由英國著名作家J。K。羅琳創作的暢銷小說——《哈利·波特》系列,今年暑假我觀看了由小說改編的電影前三部,而我最喜歡的是《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這一部,它講述了哈利與魔法石的故事——

哈利·波特與海格去古靈閣妖精銀行,取了錢,又來到713號地下金庫,拿走了一個髒兮兮的小紅袋,那就是校長阿不思·鄧布利多派海格取的與哈利命運息息相關的魔法石。

第二次魁地奇比賽結束後,哈利、羅恩和赫敏知道了魔法石的事,他們合作穿越了活板門,羅恩下了最驚險的一盤棋,爲了使哈利和赫敏安全通過,自己卻昏迷了。赫敏面對困難,冷靜地進行邏輯推理,哈利與伏地魔勇敢地戰鬥,最終成功保護了魔法石,並用父母的愛和勇氣成功打敗了伏地魔,替格蘭芬多贏得了“學院杯”。

電影主人公的行爲深深打動了我,我真想把心狠手辣的邪惡巫師全部消滅,讓魔法世界只剩下心地善良、正直的魔法師。

我最羨慕的是哈利能參加魁地奇比賽了。上飛行課時,馬爾福搶了納威的記憶球,哈利騎着飛天掃帚追了上去,最後迅速俯衝50米接住了記憶球,麥格教授看見了,便讓哈利成爲了找球手。看到這裏,我真想自己也變成一名魁地奇找球手,騎着“光輪20xx”在魁地奇球場上穿梭,不停地躲避遊走球,當大家把鬼飛球打進圓環時,我會高興得在“光輪20xx”上翻筋斗,當然也不能太得意忘形,不能忘記了重要任務——尋找四處亂飛的“金色飛賊”,我要抓住他替格蘭芬多贏得比賽!

我很喜歡這部影片的三個主人公,羅恩關心朋友,在困難前讓朋友安全通過,寧可犧牲自己,知道先人後己;赫敏遇事不驚慌,沉着冷靜地去做每一件事;哈利表現出了他那驚人的膽量和巨大的勇氣……

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影片,裏面充滿了神奇的魔法,驚險、刺激的情節,又有着正義與邪惡的鮮明對比,是一部非常值得觀看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