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我們的價值觀》有感

學識都 人氣:2.08W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讀《我們的價值觀》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我們的價值觀》有感

讀《我們的價值觀》有感1

人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總在不斷地形成自己的價值觀,《我們的價值觀》一書便在我心中播撒下了12顆讓我受益終身的種子——富強,明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我們的價值觀》中有許多許多發人深省的故事,其中,中國的功夫皇帝——李連杰,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連杰從少年時就有着遠大的夢想,很小開始了艱辛的習武之路。1974年,年僅11歲的他帶病參賽,連奪三冠,技驚四座,當時的《武林》雜誌評價李連杰:一個套路五六十個動作,80秒內一氣呵成,招招乾淨利落,節奏十分鮮明……從中可見李連杰的武術是有多麼精湛,其中定是經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苦,才能練就這一身非凡的武功。

李連杰有個稱號“拼命三郎”,因爲當年拍攝的那部舉世聞名的《少林寺》,正直12月,天氣嚴寒,從黃河吹來的陣陣刺骨寒風令人瑟瑟發抖,牙齒直打架,可黃河邊的打鬥動作必須要穿單衣,渾身溼透,但是由於他不停地運動,體溫竟又把他的溼透的衣服焐幹了!李連杰就往身上澆了盆水,淋溼自己,就這樣溼了又幹,幹了又溼,一共拍了四天,這幾乎到了自虐的'地步,年僅17歲的李連杰竟泰然處之!!!

從《少林寺》到《黃飛鴻》《方世玉》,再到後來的《英雄》《龍之吻》等,每一部電影他都做到最好,每一部電影都用自己那過硬的真功夫,向世人展示着中華武術的魅力,他成了銀幕上當之無愧的“功夫皇帝”。

在生活中,他更是一位俠義之人.他創立了慈善公益組織——壹基金,用更多的精力去幫助有困難的人。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2010年的玉樹地震……每當災難發生,李連杰都會第一時間率領壹基金志願者,攜帶着物資親自趕到災區救援,娛樂圈的很多人也說:沒想到這樣一位功夫巨星能走出自己的榮譽光環,將全部的心血傾注到公益事業中,從武術奇才到銀幕功夫皇帝和慈善達人,從當初電影中的小和尚到現在生活中的智者,李連杰十分清楚自己前進的方向,他說:“其實生命就是一個過程,最後一天你什麼也帶不走。”在漫漫征途中,他義無反顧地前行着,他深深懂得,在前進中,還要適時調整方向,這樣才走得更穩健,更有力!

由此,我想到了我自己,我的夢想是當一位科學家,因爲我認爲:大千世界,我們所知的科學知識肯定只是冰山一角,科學的奧祕一定遠超我們所知的範疇,一定還有我們不知道的祕密。正因如此,我不斷地向科學世界中探索,此外我還不停地做實驗,有的實驗可能有風險,爸媽也時常阻止我做這些實驗,他們常常說:“淏淏,爸爸、媽媽也沒希望你成爲什麼大家,只要你健康、快樂、積極地面對生活就可以了,有些實驗有危險,不要去做了,我們只有你這麼一個寶貝兒子。”我能理解父母的想法,但我堅信着:只要我有付出,就終會有成果,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強則中國強!科學是一個國家飛速發展的一把利器,科學能創造無限的美好。因此,揹着父母,我仍追求着我的理想,在科學的天地裏暢遊。有時,一個實驗做了多少次還沒成功,自己也想過要放棄,可是一想到《我們的價值觀》中的李連杰,一想到書中爲了自己夢想不斷努力奮鬥的名人們,我又重新振奮了精神。“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人,只有靠自己的努力,靠堅持不懈,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才能擁有不悔的人生。因此,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我一定永不放棄!

夢,在遠方,只要有追求,只要能堅持,就一定能實現!擁有夢想,我們的未來纔會更光明,我們的國家纔會更加富強!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不斷地努力着……

讀《我們的價值觀》有感2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名叫《我們的價值觀》。使我受益匪淺,明瞭而又重要,簡簡單單的幾篇小故事,卻深入人心。

書中,我被“雪域高原上的紅蠟燭”宋玉剛他的無私奉獻而敬佩;爲毛麗鐵面無私在交通規則面前一視同仁而致敬;也爲執着追求“公義夢”的檢察官周蘭香她那正義而體會到職責的重要;當然,我也更爲祖國越來越富強的事業而從心中油然而生的自豪之情。這本書,令我深深的敬佩不已,這些故事讓我們成長,讓我們感動,更讓我們堅強!封面上這十二個發散着着閃光點的詞語深刻的印在了我的腦海裏,這不就是我們需要的觀念嗎?

記得那一次是晴天的午後,秋日的微風如水般音符一樣燦爛地流動,使人心情愉悅。一聲又一聲的吆喝聲一陣高過一陣。“新鮮的貢梨,又大又甜,快來買呦!”一位小販扯着喉嚨高喊道。我和媽媽聞聲快步來到這家店旁觀賞。這些梨個個都黃澄澄的,晶瑩剔透,惹人極了,於是,我和媽媽打算買點梨。“來買點吧,可甜了。”熱情好客的老闆笑着說道。媽媽立刻爽快地答道:“好,那買一點吧。”“好嘞。”小販高興地說着,一邊幫我們挑梨,“保證都是好的。”小販表現得十分親切,臉上堆滿了笑容,和我們興致勃勃地聊起家常,表現出來的熱情令人難以推辭。我透過他的眼神總覺得有些不對勁,忽然,我發現了一絲不易被人察覺的狡猾。趁小販和媽媽聊得挺歡時,我扭過頭,仔細觀察起檯秤,只見小販拿起了裝梨的盆子,奇怪的是,指針依然是指向三兩的位置。頓時,我好像明白了一切:原來小販是故意引開顧客的注意力,來收大價錢,卻若無其事地看着我的媽媽,既然連一點兒羞恥心都沒有,依然熱情洋溢地好聲說道:“五斤一兩,就收五斤的錢吧。”“好”媽媽竟依然沒發現,我急忙搖着媽媽的胳膊,想告訴她一切,可媽媽卻等小販找完了錢,看都沒看我一眼。突然,媽媽似乎發現了什麼,連忙搖了搖手,“等一下!”此時,小販臉上頓時黯然無光,慌慌張張地說“怎......怎麼了?”“哦,”媽媽繼續說道,“你剛剛多找了一塊錢。”說着,便又把一塊錢塞給小販。小販的神情頓時凝住了,稍定下神又接過那張錢,連身道謝。唉,我終究還是沒有止住。我心裏想着。“等等!”小販叫住了我們,笑着又塞給了我們幾個梨,只是這笑帶着慚愧和些許不自然。我也朝他笑了笑,和媽媽回家了。

誠信,是我在這本書中學到的,它教會了我很多,雖然看完了書,那一幕依然在我的眼前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