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夢兒觀後感的結尾

學識都 人氣:4.43K

人人心中都會有過謊言,但你可否想過,在謊言背後埋藏着愛的種子嗎?如果沒有,那麼,就和我一起走進《田夢兒》這個故事吧。有個叫田夢兒的女孩,和爺爺、姐姐相依爲命。爺爺靠撿垃圾供她們姐妹倆上學,同學們都笑話她有個“破爛王”爺爺,爲了維護爺爺,她和同桌打了架。下面是關於田夢兒觀後感的結尾,歡迎閱讀!

田夢兒觀後感的結尾

田夢兒觀後感的結尾

有個叫田夢兒的女孩,和爺爺、姐姐相依爲命。爺爺靠撿垃圾供她們姐妹倆上學,同學們都笑話她有個“破爛王”爺爺,爲了維護爺爺,她和同桌打了架。爺爺知道後,教育她不要打架,並給田夢兒五元午餐錢。班上組織捐款,善良的田夢兒將午餐錢全部捐了出去。即使這樣,不知情的同學卻嫌她捐得太少,可他們哪裏知道,捐出了僅有的五元錢,田夢兒付出的代價是餓着肚子。班長的講述,讓大家明白了田夢兒的困境。同樣被爺爺撫養大的姐姐將爺爺的這份恩情傳遞給孤兒,用愛溫暖孤兒的心。她去貴州山區支教卻不幸遇到塌方。爺爺得知後,一直瞞着田夢,他認爲:一人傷心總比兩人傷心好。

看到這兒時,我聽到周圍有同學在說:“爺爺騙人!爺爺騙人!”爺爺是在騙人,可是爺爺的謊言騙不了自已,他的謊言只是爲了不讓田夢兒傷心、落淚。這是善意的謊言。藏在這謊言背後的,是爺爺對田夢兒的深深的愛。他知道田夢兒和姐姐從小感情很深,爲了不讓田夢兒擔心,他獨自忍受着巨大的痛苦。看明白這一點,你還會覺得爺爺騙人嗎?

幸福在哪裏呀,幸福在哪裏…”這首歌伴隨我們童年的時光,可是“幸福”這兩個字,卻很難理解,甚至有的人現在還迷茫着。

作爲一名新世紀的中學生,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擁有知識,擁有青春,擁有激情,然而有時又會埋怨着世上的一切,感嘆學習、生活的種種不幸。其實生活中的幸福有許多許多…

有一天,天漸漸黑了下來,我正在家裏寫作業,忽然想起“轟隆隆…”的聲音,我突然想起今天加班的媽媽沒有帶雨傘,於是帶着兩把雨傘就往寫字樓衝去。到了寫字樓,媽媽正在焦急的工作,看到我來了她才放下手頭的工作,笑着說:“怎麼了?是不是在家裏一個人孤單來找媽媽玩?”“不是的,”我連忙搖搖頭。“外面下雨了,我怕您回家被淋溼,給您送傘來了。”我看到媽媽的眼眶溼潤了,抱着我說:“好女兒,長大了。”

這,不就是一種幸福嗎?

其實,身邊的幸福無處不在。也許是奶奶慈祥的目光,媽媽溫柔的話語,同學互相的問候,朋友一起遊山玩水的快樂…

每個人的成長經歷不相同,可是我們身邊的幸福卻無處不在,可是我們對身邊的幸福視而不見:只看見了美味的飯菜,卻不知背後是誰的身影;只看見了榮譽,卻不知背後是誰的呵護;只看見了自己的快樂,卻不知背後人的`感受…

我們要用一顆心,來感受身邊的幸福,來珍惜我們現在所擁有的幸福吧!

田夢兒觀後感的結尾

9月26日由中國兒童戲劇研究會名譽會長李若君、中國舞臺美術協會名譽會長薛殿傑等擔綱主創團隊的大型現代音樂兒童劇《田夢兒》,26日在江蘇南京舉辦的“第三屆江蘇美德少年頒獎儀式”上,進行了首場公演。

該劇講述了田夢兒與爺爺相依爲命,爺爺撿破爛供他讀書,而田夢兒的夢想是爲爺爺分擔生活壓力,讓爺爺住上亮堂的好房子……故事由此展開,爺孫間的親情令人潸然淚下,同學間的互相幫助讓人感動。

有觀衆看後表示,該劇充分展現了舞臺藝術的魅力,通過鮮活生動的故事情節,傳遞出向真向上的正能量,帶來對親情友情、成人成才的很多思考。

執導該劇的北京兒童藝術劇院國家一級導演胡一飛說,《田夢兒》根據美德少年真實事蹟改編,用藝術形式樹立身邊的美德少年榜樣,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現當代少年的“中國夢”。

據悉,該劇還將在江蘇、上海等地展開巡演。

田夢兒觀後感的結尾

《田夢兒》這個再平凡、再簡單不過的故事,爲什麼能一次又一次“擠”下了在場不少觀衆的淚水?是因爲《田夢兒》這個戲,主題刻骨鮮明,戲的劇本作者、兒童舞臺劇的製作者讓該劇核心主題、潤物細無聲的融入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了身邊的美德少年的榜樣,融入了當代少年的“中國夢”。我覺得夢想,伴隨着每一個人,它是美麗的,它是每一個自然人心底裏最美的期望,所以美夢成真也成了人們長久以來的信仰;我也感到夢想是陽光的,它使人們由浮躁走向踏實,由彷徨走向堅定,走向目標和成功;從《田夢兒》兒童劇裏,我看到了夢想是有力量的,它是人生前行的動力之源,它都可以激發一個人生命中所有的潛能。人生因夢想而高飛,人性因夢想而偉大,我深切的感到“中國夢”在中國的大地上,正伴隨着中國少年快樂的成長。

儘管人生中有無數個一瞬間,但能有幾個瞬間能讓人感動呢?

今年暑假的一天,我要去參加太原市少兒閱讀風采大賽,由於我們家位於雙塔東街,我和媽媽提前一個小時就出發了。可“天有不測風雲”,豆大的雨點打了下來,我們坐上了一輛出租車,可車沒走多遠就停下了,由於下雨,馬路上的車輛堵得水泄不通。我們如坐鍼氈,媽媽認爲與其在這裏硬等,不如我們跑着去少年宮還快些。於是,我和媽媽在雨中開始跑步,但離少年宮還有很長的距離,沒跑多遠,我和媽媽就已經氣喘吁吁了。

就在我們發愁的時候,傳來一輛自行車的剎車聲,一個溫和的聲音問道:“你們是在鍛鍊嗎?”哎,竟然有路人把我和媽媽看成了晨練者。“不是,孩子一會兒要去參加比賽,我們要趕快趕到少年宮。”“遠嗎?”“不太近。”“如果你信任我的話,我把孩子帶過去,你隨後再來吧。”這時,媽媽看了看講話的中年阿姨,我也看看她,媽媽咬咬牙,說:“好吧!”於是,將考試的東西交給我,讓我坐在了那位阿姨的自行車上。自行車穿過人流,繞過了一輛輛汽車,很快就到了少年宮。下車時,我剛想說:“阿姨,謝謝你。”她就走了,什麼也沒說,消失在了雨中。這時,我才發現,阿姨身上那件紅色雨衣在雨中是那麼耀眼。

那次比賽,我拿到了獎。要不是那位無名阿姨的幫助,我早遲到了,更不要說得獎了。這件事是我記憶寶庫中最美的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