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7篇

學識都 人氣:7.45K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爲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7篇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1

這是一部關乎教育的電影,影片中對於教育的質疑和批判引發了觀衆的共鳴,片中的很多場景都讓我們印象深刻又別開生面。最近,又重新看了遍這部電影,發現這部影片不單單能夠給人教育意義,在生活中也給予我們很多啓示。不知不覺做社工已經半年了,在這半年的過程中有快樂,有收穫,也有反思和懷疑。做社工不只是打一份工,在很多時候,尤其是看不到服務成效時,不免會懷疑我做的這些是有意義的嗎?我這樣做是合適的嗎?我能夠給服務對象帶來改變嗎?我的專業性體現在哪裏了……就像影片中的主人公質疑教育的目的和方式,我們在社工之路上也有迷惑和不解。再看《三傻大鬧寶萊塢》,不只是看到了教育問題,從社工的視角出發也有很多啓示。

學以致用。劇中開頭一個很經典的片段——蘭徹戲弄了欺負新生的學長,戲弄的手段卻是大家都學過的。法函說:“鹽水具有極強的導電性,初二物理知識,我們都學過,只有他會應用。”從頭到尾,影片中讓人感受最深的就是蘭徹的學以致用。蘭徹認爲學習就是爲了應用,如果不是爲了應用,學習還有什麼意義?社會工作是一門運用專業理論和方法技巧助人自助的學科,我們學了很多個理論,也掌握了不同的方法和技巧,我們運用了多少呢?在活動的策劃和開展中,我們是否是理論在指導實踐呢?看到影片中的這一片段感觸很深,我們都知道“人在情境中”,卻不能很好把這一理念運用在實踐中。學習和掌握了多少理論和方法技巧不是目標,學會把社工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才是真正的目的。如果社工不斷地學習不是爲了應用,那麼學習還能促進成長嗎?

熱愛工作。影片中蘭徹是老師眼中的另類,不符合好學生的標準,考試卻拿了第一名。“知道我爲什麼第一名嗎?因爲我熱愛機械,工程學就是我的興趣所在,知道你的興趣嗎?這就是你的興趣……跟工程學說拜拜,跟攝影業結婚,發揮你的才能,想想邁克爾傑克遜的爸爸硬逼他成爲拳擊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後果多可怕?”蘭徹和法函的這段對話引人深思。雖然影片中有誇張的成分,但向觀衆傳達的思想是正向的。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是在選擇專業和行業時我們卻很難做到與自己的興趣愛好結合。選擇社工行業的理由有很多,我學了很多年這個專業;我想不出社工之外更適合我的工作;其它工作競爭激烈,自己不夠優秀,而目前社工行業正缺人;我想暫時做這個工作,以後遇到合適的再換行業……發自肺腑地說“我喜歡社工,我就想做社工”的人畢竟是少數。在社工這條路上,不禁會問自己的心:這是我喜歡的工作嗎?目前的工作狀態是我想要的嗎?社工路上的懷疑我們或多或少都會遇到,我想說的是如果選擇從事社工,哪怕是短暫的,那麼熱愛它,做好工作需要我們投入持續的熱情,才能支撐我們化解困境。就像法函最後對父親說:“爸,我做一名攝影家又會怎樣呢?掙得少一點,房子小一點,車子小一點,但我會很快樂,會真正幸福。”我們有一天也可以大膽地對身邊的人說:“我做一名社工又會怎麼樣呢?掙得少一點,房子少一點,車子要不要都行,但我會很快樂,會真正幸福。”

培養心態。影片中讓人印象最深的是蘭徹的口頭禪:All is well。“這能解決問題嗎?”“不能解決一切問題,但它至少給了我們面對問題的勇氣!”這是一種樂觀的態度,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我們都要用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去面對,這樣我們離成功會更近一些。其實我們的心很脆弱,你得學會去哄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難,告訴你的心“一切順利”。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無論是在學校學習還是出去工作,我們面臨的壓力都是很大的,如何在這競爭中快樂的生活呢?這就需要樂觀的生活態度的支撐,或許“All is well”。做困境未成年人支持項目以來,見過很多困境未成年人及家庭,他們面臨各種各樣的困境,有時家訪回來情緒是低落的,不知道自己能給服務對象帶來什麼;有時面臨各種文案的整理,狀態是狂躁的;有時家長對於社工的完全依賴讓社工無力……做社工的過程中不是隻有歡樂,同時也有憂愁,社工不是萬能的,也會有不同的情緒,我們要學會及時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培養良好的心態。

做好社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一個持續累積的過程,今天的積澱與反思促進我們更好地成長,社工路上你我同行,不忘初衷!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2

昨晚又把“三傻大鬧寶萊塢”溫習了一邊,感觸良多,一個簡單的想法;喜歡什麼就去做什麼,這樣完全不受限制,工作即娛樂。

電影中因主人公而改變的萊恩在面試時說了一句讓我驚訝不已的話;“斷了兩條腿才讓我真正的站立起來,斷了16根骨頭才讓我獲得這樣的態度,所以我不改變。”於是面試主考官在連連驚訝的神情中叫回了萊恩並說:“你是我20xx年來見過的無數的面試者中最出衆的一位,年輕人你是從哪來的,我們來談談薪酬。”

影片中主人公的幾番說話也久久的在腦中翻騰,我不得不將他的話轉化成自己的語言珍藏起來,“追求卓越,成功將不期而至。”

在現實制度不變的洪流中,上學,聽課,考試,拿文憑,找工作,我們一直在重複着機器乾的活,而自己的喜歡的事物卻總是在父母、老師、外人或有形或無形的打壓下,漸漸消失,在不斷地壓力給養下,我們不在有那清澈,靈性的眼神,取而代之的是渾渾噩噩毫無顏色的呆滯,我們不在興奮不在激動,不在因爲對學習對知識的好奇而幸福不已,代替它的則是爲了考試而不眠不休的背書,不眠不休的做題,然後爲了拿證而不得不死K那些恨不得撕的稀巴爛的課本。真爲這個制度悲哀。就算空發撓搔到頭來父母又會說:“這個制度就是這樣,你要不想被他吞沒就先學會適應。所以學習期間你要拿下越多越多的證,然後工作上工資就可以比別人多得多。”事實上他們是對的,而且相當正確,因爲整個社會都是這樣。

可我不禁要問這樣學習出來的人快樂嗎?揹負着爲找到一份工作的精神負擔,又怎麼能學習的好。又怎麼能真正放得開。

可是沒辦法,大家都精神有問題的時候,如果你精神正常,那就是你的悲哀了,因爲在他們眼中你就是不正常的。

但凡有成就的人都是不安於現狀、都是敢於向制度向權威挑戰的人,並且他們身上總有那過人的精神力量和超強的抗壓能力。所以他們的成就必定向流星般耀眼,即使短暫卻能讓人心馳神往。

我感到慶幸有一個疼愛自己的父母,但同時也感到悲哀,因爲他們給我了很多壓力小學,中學,高中,大學,我完成了這個時代賦予給我們的基本教育義務。從小得到的就只有好好學習考試要考好,分數要高,然後就是考上一個好的高中接着繼續重複一個好學生應該有的作風,上一個一流大學,最後就應正那句不知何時說起的話“畢業即失業”。

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學自己不喜歡的課,就自己都不知道是什麼的業,有意思?!父母老師的答案是肯定的。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一直迷惑着,一直想着自己爲什麼出生?爲什麼讀書?爲什麼學這些不感興趣的垃圾的東西,考那些個無聊的證。成爲芸芸衆生的一員,我好想超越自己,打敗自己,創建並形成一個自己的思維然後走自己的路去成功。

有時候我也突發奇想自己的媽媽爲什麼不是那種“超級”媽媽,叫自己的兒子想上大學就上大學,不想上大學就不上大學,決定全在兒子手上,並且對兒子說,“不管你做什麼選擇,媽媽都支持你,”羨慕啊!

於是中國的童話大王鄭淵潔走出了自己不一般的成功之路!可見家教對一個孩子成長是多麼的重要!

回頭想想自己的父母也不容易,也許當他們看見其他有錢的父母能給自己的孩子提供更能成功的環境時是不是也在心裏懊悔自己當初爲什麼不努力,不能像別人一樣給予自己的孩子同樣的東西呢?!所以也就在無形之中把社會、人性中的一些不好的東西潛移默化的傳遞給了兒女們。就這樣忽略的我們是否快樂的感受,是否真正喜歡學習的想法,這就如同影片中主人公的另一位好友明明喜歡攝影卻非要和工程師結婚。不過幸好咱們的主人公魅力四射,讓他的好友放棄的原先的膽怯,真心的請求他的父親讓他去學習攝影。並且成功的成爲一位傑出的攝影家。

寫到這我的迷惑也無形的再添一分,擺在我面前的,我能看清的路有三條,第一,真心的去和會計戀愛,並且終生爲它執着,或許能學有所成,拿到大家都夢寐以求的註冊證,到一個公司做我熟悉的事,拿到幾十萬應有的報酬。然後到了一定年齡去完成另一個必須的任務。

第二,放棄現在的無奈,努力尋找着自己心中所愛,然後讓人生不再暗淡,這條路的成本很大,代價也很高。但卻是快樂的。同時也是心酸的。第三,和會計保持忽遠忽近的距離,在保證飯碗的前提下,努力尋找所愛,當真正找到的時候立馬放棄,這條路貌似也是最合理的一條。

看似很清晰的三條路,也知道最好的一條是什麼但就是沒有去選擇的衝動。或許已經被壓的再也彈不起來了。不管怎樣吧,積極地思考總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答案,帶着疑惑繼續上路。

希望能有主人公那樣的結局。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3

《三傻大鬧寶萊塢》一部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印度教育喜劇。它帶給生命不僅僅是啓示和思考,而且帶着強有力的指引!雖是喜劇卻引人深思,用一句話來說:一部電影,一種態度,引發人生思考。看完這不片子,思緒萬千,久久的沉浸在影片動人的情節中引發了我的思考:

關於教育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初次看到片名認爲不過是阿三們又一次沒耍事的惡搞,讓人想到周星馳的無厘頭搞笑,懶得去看,也就錯過一部經典、富有哲理的電影。然而真正去看了的人,纔會意識到當初的想法是多麼的愚蠢。 蘭徹、法漢、萊俱是印度最好的工程學院的學生。填鴨式教育,是這所印度第一工程學院的教學模式,每一個學生都活在高壓狀態下。蘭徹遙控着飛機飛向喬伊的窗口,沒有看到喬伊興奮的樣子,卻是凌空的雙腳和白牆上的“I QUIT”。“兩種方法讓自己拔尖,要麼提高自己,要麼降低別人。”大多數人上大學只是爲了一個學位,主角蘭徹只是爲了學習的樂趣。再看我們中國的教育,有多少莘莘學子不在抱怨這種應試教育?又有多少學子深受這種教育的毒害?我們努力迎合父母的期望,爲了有出息、爲了分數、爲了名次、爲了爭第一、爲了文憑,埋頭奮鬥。條條框框的定義概念都背的滾瓜爛熟,但能真正把理論知識用到實際中的又有幾個呢?這是教育的失敗?那麼這又是誰造成的呢?

關於友情

這是一部以友情爲主線的影片。一開頭就不同凡響,爲了見一箇舊友,法漢在剛起飛的飛機上裝病,飛機不得不返航;而拉朱情急之下忘記了穿褲子,可見這位朋友在他們生命中的位置多重要。在電影中我們看到,法漢喜歡動物攝影卻因遭到父親反對差點放棄,拉朱因忍受不了被主任退學的壓力差點自殺死掉,最終都是因蘭徹才得以改變。可見友情在這三人見的可貴。生活中的我們不也是渴望這種能夠感情的嗎? 就像劇中歌詞唱的一樣“烈日下他如同一片綠蔭,大漠之中,他便似一片綠州,對受傷的心,他是良藥一劑,恐懼着,我們都泥足於井底,無畏着,他暢遊於海天之際。毫不遲疑地迎接潮汐,他如一片浮雲獨自飄逸,卻是我們最好的知己。”這就是友情。

關於成功

出人意料的還在結尾,揭示了主人公蘭徹得真正身份。他根本不在意學位而是出於熱愛才讀書,看似沒有苦讀卻成績斐然,最終得到了那隻像徵卓越者的鋼筆。蘭徹最終成了發明了400專利的大科學家,還按自己的思想創辦了一所理想中的學校。影片最後那句意味深長的話:“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什麼是卓越?成功如何定義?這纔是我們應該思考的。 卓越的生活應該是忠實於自己心靈的生活,做自己喜歡的事。 影片中蘭徹說道“知道我爲什麼第一名嗎?因爲我熱愛機械,工程學就是我的興趣所在,知道你的興趣嗎?這就是你的興趣跟工程學說拜拜,跟攝影業結婚,發揮你的才能,想想邁克爾傑克遜的爸爸硬逼他成爲拳擊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後果多可怕?”法漢勸爸爸讓其放棄當工程師選擇自己喜歡的攝影時說道:“爸爸,如果我是攝影師會怎麼樣?我可能賺的更少,房子會更小,車子也更小,但是我會幸福,我會真的幸福,我爲你做的一切都會飽含真情...”這部影片不禁讓我想到我們的學生如果也象蘭徹一樣因爲熱愛而學習,而不只是爲了錢及炙手可熱的職業,不把財富及職位升遷做爲成功的唯一標準,我想他們會快樂地學習,他們會更具有創新思想,他們走向卓越的機會會更多,成功的概率會不會更大。

關於態度

在影片中有一句經典的臺詞:All is well!這到簡單的一句話,我們可以經常的對我們自己去講嗎?也許我們在生活、工作或是情感世界中有過很多的迷茫和低落的心情,同樣的,當我們發現我們所做的事情不被人所理解,我們被別人劃分爲另一類的時候,甚至是被大部分人所拒絕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堅持我們自己的初始理想與信念嗎?是的,生活對我們來說是個非常嚴格的訓練場,同樣的是不能馬虎的,要想讓自己的人生活得精彩,活出自己的方式,那麼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當我們的追求,內心要想實想的理想與現實有所衝突的時候,我們應該坦然的去面對這一切,當在生活不盡意的時候,或是自己內心根本不知道自己要走向何處時,我們還能堅持對自己說“All is well!”嗎?面對求來的生活、工作或是自己還沒有規劃好的人生,我們要放下對以後生活的恐懼,擺好自己的心態,擁有一顆樂觀的心去看這個世界,無論發生什麼,我們只要堅持對自像蘭徹那樣對自己己說 “All is well!”。相信我們以後的人生會更美好。

除了教育、友情、態度,還有很多關鍵詞可以形容該影片,比如:愛情、自由,樂觀,勇氣、堅強、現實、欺騙、真實…….這部片子告訴我們的太多,我們需要學習的太多,需要思考的太多。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4

《三傻大鬧寶萊塢》是繼《流浪者》之後,在中國知名度最高的印度電影了,哪怕那些不是印度電影粉絲的觀衆,也不能否認它的出衆,如果說《流浪者》是因其犀利的批判性,而獲得廣泛的認可,那麼《三傻大鬧寶萊塢》則是由於其無敵的接地氣,而引發了普遍的共鳴——是的,我們受夠了這被實用主義左右的生活!

影片中有多個鮮明特色的人物,但我們不難發現,除了主角蘭柯(範素科·旺)以外,不論男女老少,統統都被實用主義所困擾、束縛。法爾漢和拉賈明明不喜歡工程學,卻硬着頭皮報考工程學院,在他們眼裏,學習不是由自己的特長和興趣所決定,而是由未來職業的收入高低所考量;查特學習只會死記硬背,從來不去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在他的眼裏,學習只是爲了應付一場場考試而已;校長和老師在教學時,不去引導、開發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造能力,只要求他們照本宣讀,在他們眼裏,教育就是讓學生在考試的競賽中拔得頭籌;琵雅明明不愛自己的男朋友,卻依然和他訂婚,在她眼裏,結婚不是挑選一個適合的生活伴侶,而只是選擇一個值得投資的項目,完全由對方的學歷、收入來評估;拉賈和法爾漢的父母逼迫自己的兒子選擇不擅長和沒興趣的工程學,在他們的眼裏,人生的幸福在於能賺多少錢,而不是獲得自信、快樂。這樣的人物連帶着他們實用主義至上的理念,充斥着整個影片,而蘭柯(範素科·旺)就像那一道清泉,衝散了這一切矇蔽生活本質的實用主義淤泥。

蘭柯(範素科·旺)就是一個反實用主義的象徵、符號,他在片中的所有行爲都是與實用主義逆向的。他鼓勵兩個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勸導查特真正去理解書中的內容、告訴老師和校長,教育應該是引導學生思考、創造、建議琵雅應該遵從感情挑選伴侶。最終,蘭柯(範素科·旺)憑藉自己對工程學的熱情,和活學活用的學習方法下,不但成爲工程學系年年拿第一的學生,畢業後更成爲擁有400項專利的行業專家,並贏得了愛情,變成了人生贏家。蘭柯(範素科·旺)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生好比一把沙子,當你無法認清它的本質時,只會盲目的用勁去抓,結果沙子反而迅速的流失,生活反而離我們越來越遠,當你真正看清它的本質,遵循它的本質,反而會捧得滿滿一手的沙子,生活盡在掌握。這就是爲什麼,法爾漢和拉賈,會年年考試墊底,查特會在演講大會上醜態百出,校長會逼得天資聰穎的喬伊自殺,琵雅會發現自己在男友心中還不如一支奢侈表,拉賈和法爾漢的父母極力讓兒子幸福卻最終導致兒子鬱鬱寡歡。實用主義表面上言之鑿鑿,合情合理,實則都是短視的、低智的,就像片中批判實用主義的學習方法那樣——死記硬背也許能讓你通過大學4年,但會毀掉你接下來的40年。

反實用主義的主題是個很宏大的命題,影片巧妙的聚焦在求學、就業、愛情,這三項和個體緊密相連的話題上,用一個個典型人物的具體事件將其簡化、分解,達到入木三分的效果,最難能可貴的是,這樣一個容易陷入說教的話題,被巧妙的包裝在令人發笑的喜劇中,讓人絲毫沒有感到枯燥、乏味。

作爲一部成功的喜劇,影片中喜劇元素的覆蓋率之高,不壓於其反對的實用主義理念,蘭柯(範素科·旺)和實用主義的每次對峙,從老師到校長,都是用一個喜劇段子完成的,而且每個段子裏都包含着可貴的智慧火花,讓人忍俊不笑,又欽佩至極!影片中的喜劇形式還非常多元化,有臺詞類的、也有劇情類的,甚至還有畫面類的,在介紹拉賈貧困的家庭時,畫面刻意做成了近似黑白但又不是黑白的明暗兩色,雖然反映出拉賈家一貧如洗的境況,卻充滿喜感,陳舊粗糙的畫質和人物過於戲劇化的表演,表現出這種貧困家庭的故事是一個多麼老舊的煽情梗,讓人直想發笑。

由於實用主義的泛濫,是很多國家都有的情況,因此《三傻大鬧寶萊塢》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引起了廣泛的探討,談論最多的就是其中對教育體制的批判,但是影片的高階在於心思細密地防範了矯枉過正。由於蘭柯(範素科·旺)在和校長、老師的對抗中屢屢獲得勝利,讓人們產生一種錯覺,老師都是愚笨的,學校教育都是沒用的,記住!影片批判的只是教育中的實用主義,而沒有半點貶低教育本身,以及蔑視教育工作者的意圖,爲了防範這點,影片在蘭柯(範素科·旺)親身實踐了一次工程學應用,幫助琵雅姐姐接受後,達到高潮,校長拉住了離去的蘭柯(範素科·旺),他並沒有爲自己實用主義的錯誤道歉,而是說了以下這段話:“入學那天,你問了我一個問題,爲什麼宇航員在太空中不能用鉛筆?如果筆尖斷了,失重的話它就會漂浮在空中,進入眼睛,鼻子,儀器。你錯了,你不可能一直都對,你明白嗎?這是一個重要的發明(指太空筆),你知道嗎?”這段話,捍衛了教育的價值和老師的尊嚴,在影片反實用主義高潮之際,來了個急剎車,防範主題被矯枉過正!這樣的做法,讓影片主題更明確、也更有參考意義。

中國是一個實用主義氾濫的重災區,積弱貧困多年,讓中國人太急迫的想要富裕、強盛,難免急功近利了些,在這一過程中大家或多或少的都是原罪者,我身邊很多同學都批判中國的填鴨式教育,覺得自己深受其害,可是待到自己有了孩子以後,卻是加倍地實施這種教育,不斷增長的收入,讓孩子們有更多“機會”去參加各種無意義的、競賽性質的“興趣”班,可見,大家都知道實用主義不好,但誰也不敢先放棄實用主義,畢竟它在短期內,就能看到明顯收效,對此,我只能一聲嘆息,蘭柯(範素科·旺)這個角色過於理想化,現實中更多的還是崇尚實用主義的查特,和被實用主義逼死的喬伊,影片作爲一聲向着這個實用主義至上世界的吶喊,本身就驗證了實用主義的勝利。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5

昨晚又把“三傻大鬧寶萊塢”溫習了一邊,感觸良多,一個簡單的想法;喜歡什麼就去做什麼,這樣完全不受限制,工作即娛樂。

電影中因主人公而改變的萊恩在面試時說了一句讓我驚訝不已的話;“斷了兩條腿才讓我真正的站立起來,斷了16根骨頭才讓我獲得這樣的態度,所以我不改變。”於是面試主考官在連連驚訝的神情中叫回了萊恩並說:“你是我25年來見過的無數的面試者中最出衆的一位,年輕人你是從哪來的,我們來談談薪酬。”

影片中主人公的幾番說話也久久的在腦中翻騰,我不得不將他的話轉化成自我的語言珍藏起來,“追求卓越,成功將不期而至。”

在現實制度不變的洪流中,上學,聽課,考試,拿文憑,找工作,我們一向在重複着機器乾的活,而自我的喜歡的事物卻總是在父母、教師、外人或有形或無形的打壓下,漸漸消失,在不斷地壓力給養下,我們不在有那清澈,靈性的眼神,取而代之的是渾渾噩噩毫無顏色的呆滯,我們不在興奮不在激動,不在因爲對學習對知識的好奇而幸福不已,代替它的則是爲了考試而不眠不休的背書,不眠不休的做題,然後爲了拿證而不得不死K那些恨不得撕的稀巴爛的課本。真爲這個制度悲哀。就算空發撓搔到頭來父母又會說:“這個制度就是這樣,你要不想被他吞沒就先學會適應。所以學習期間你要拿下越多越多的證,然後工作上工資就能夠比別人多得多。”事實上他們是對的,並且相當正確,因爲整個社會都是這樣。

可我不禁要問這樣學習出來的人歡樂嗎?揹負着爲找到一份工作的精神負擔,又怎樣能學習的好。又怎樣能真正放得開。

可是沒辦法,大家都精神有問題的時候,如果你精神正常,那就是你的悲哀了,因爲在他們眼中你就是不正常的。

但凡有成就的人都是不安於現狀、都是敢於向制度向權威挑戰的人,並且他們身上總有那過人的精神力量和超強的抗壓本事。所以他們的成就必定向流星般耀眼,即使短暫卻能讓人心馳神往。

我感到慶幸有一個疼愛自我的父母,但同時也感到悲哀,因爲他們給我了很多壓力小學,中學,高中,大學,我完成了這個時代賦予給我們的基本教育義務。從小得到的就僅有好好學習考試要考好,分數要高,然後就是考上一個好的高中之後繼續重複一個好學生應當有的作風,上一個一流大學,最終就應正那句不知何時說起的話“畢業即失業”。

做自我不喜歡的事,學自我不喜歡的課,就自我都不明白是什麼的業,有意思?父母教師的答案是肯定的。

也不明白從什麼時候起我一向迷惑着,一向想着自我爲什麼出生?爲什麼讀書?爲什麼學這些不感興趣的垃圾的東西,考那些個無聊的證。成爲芸芸衆生的一員,我好想超越自我,打敗自我,創立並構成一個自我的思維然後走自我的路去成功。

有時候我也突發奇想自我的媽媽爲什麼不是那種“超級”媽媽,叫自我的兒子想上大學就上大學,不想上大學就不上大學,決定全在兒子手上,並且對兒子說,“不管你做什麼選擇,媽媽都支持你,”羨慕啊!

於是中國的童話大王鄭淵潔走出了自我不一般的成功之路!可見家教對一個孩子成長是多麼的重要!

回頭想想自我的父母也不容易,也許當他們看見其他有錢的父母能給自我的孩子供給更能成功的環境時是不是也在心裏懊悔自我當初爲什麼不努力,不能像別人一樣給予自我的.孩子同樣的東西呢?!所以也就在無形之中把社會、人性中的一些不好的東西潛移默化的傳遞給了兒女們。就這樣忽略的我們是否歡樂的感受,是否真正喜歡學習的想法,這就如同影片中主人公的另一位好友明明喜歡攝影卻非要和工程師結婚。可是幸好咱們的主人公魅力四射,讓他的好友放下的原先的膽怯,真心的請求他的父親讓他去學習攝影。並且成功的成爲一位傑出的攝影家。

寫到這我的迷惑也無形的再添一分,擺在我面前的,我能看清的路有三條,

第一,真心的去和會計戀愛,並且終生爲它執着,或許能學有所成,拿到大家都夢寐以求的註冊證,到一個公司做我熟悉的事,拿到幾十萬應有的報酬。然後到了必須年齡去完成另一個必須的任務。

第二,放下此刻的無奈,努力尋找着自我心中所愛,然後讓人生不再暗淡,這條路的成本很大,代價也很高。但卻是歡樂的。同時也是心酸的。

第三,和會計堅持忽遠忽近的距離,在保證飯碗的前提下,努力尋找所愛,當真正找到的時候立馬放下,這條路貌似也是最合理的一條。

看似很清晰的三條路,也明白最好的一條是什麼但就是沒有去選擇的衝動。或許已經被壓的再也彈不起來了。不管怎樣吧,進取地思考總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答案,帶着疑惑繼續上路。

期望能有主人公那樣的結局。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6

這是一部關乎教育的電影,影片中對於教育的質疑和批判引發了觀衆的共鳴,片中的很多場景都讓我們印象深刻又別開生面。最近,又重新看了遍這部電影,發現這部影片不單單能夠給人教育意義,在生活中也給予我們很多啓示。

不知不覺做社工已經半年了,在這半年的過程中有歡樂,有收穫,也有反思和懷疑。做社工不只是打一份工,在很多時候,尤其是看不到服務成效時,不免會懷疑我做的這些是有意義的嗎?我這樣做是適宜的嗎?我能夠給服務對象帶來改變嗎?我的專業性體此刻哪裏了……就像影片中的主人公質疑教育的目的和方式,我們在社工之路上也有迷惑和不解。再看《三傻大鬧寶萊塢》,不只是看到了教育問題,從社工的視角出發也有很多啓示。

學以致用。劇中開頭一個很經典的片段——蘭徹戲弄了欺負新生的學長,戲弄的手段卻是大家都學過的。法函說:“鹽水具有極強的導電性,初二物理知識,我們都學過,僅有他會應用。”從頭到尾,影片中讓人感受最深的就是蘭徹的學以致用。

蘭徹認爲學習就是爲了應用,如果不是爲了應用,學習還有什麼意義?社會工作是一門運用專業理論和方法技巧助人自助的學科,我們學了很多個理論,也掌握了不一樣的方法和技巧,我們運用了多少呢?在活動的策劃和開展中,我們是否是理論在指導實踐呢?看到影片中的這一片段感觸很深,我們都明白“人在情境中”,卻不能很好把這一理念運用在實踐中。學習和掌握了多少理論和方法技巧不是目標,學會把社工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才是真正的目的。如果社工不斷地學習不是爲了應用,那麼學習還能促進成長嗎?

熱愛工作。影片中蘭徹是教師眼中的另類,不貼合好學生的標準,考試卻拿了第一名。“明白我爲什麼第一名嗎?因爲我熱愛機械,工程學就是我的興趣所在,明白你的興趣嗎?這就是你的興趣……跟工程學說拜拜,跟攝影業結婚,發揮你的才能,想想邁克爾傑克遜的爸爸硬逼他成爲拳擊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後果多可怕?”蘭徹和法函的這段對話引人深思。

雖然影片中有誇張的成分,但向觀衆傳達的思想是正向的。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可是在選擇專業和行業時我們卻很難做到與自我的興趣愛好結合。選擇社工行業的理由有很多,我學了很多年這個專業;我想不出社工之外更適合我的工作;其它工作競爭激烈,自我不夠優秀,而目前社工行業正缺人;我想暫時做這個工作,以後遇到適宜的再換行業……

發自肺腑地說“我喜歡社工,我就想做社工”的人畢竟是少數。在社工這條路上,不禁會問自我的心:這是我喜歡的工作嗎?目前的工作狀態是我想要的嗎?社工路上的懷疑我們或多或少都會遇到,我想說的是如果選擇從事社工,哪怕是短暫的,那麼熱愛它,做好工作需要我們投入持續的熱情,才能支撐我們化解困境。就像法函最終對父親說:“爸,我做一名攝影家又會怎樣呢?掙得少一點,房子小一點,車子小一點,但我會很歡樂,會真正幸福。”我們有一天也能夠大膽地對身邊的人說:“我做一名社工又會怎樣樣呢?掙得少一點,房子少一點,車子要不要都行,但我會很歡樂,會真正幸福。”

培養心態。影片中讓人印象最深的是蘭徹的口頭禪:All is well。“這能解決問題嗎?”“不能解決一切問題,但它至少給了我們應對問題的勇氣!”這是一種樂觀的態度,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我們都要用樂觀進取向上的心態去應對,這樣我們離成功會更近一些。其實我們的心很脆弱,你得學會去哄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難,告訴你的心“一切順利”。

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無論是在學校學習還是出去工作,我們面臨的壓力都是很大的,如何在這競爭中歡樂的生活呢?這就需要樂觀的生活態度的支撐,或許“All is well”。做困境未成年人支持項目以來,見過很多困境未成年人及家庭,他們面臨各種各樣的困境,有時家訪回來情緒是低落的,不明白自我能給服務對象帶來什麼;有時面臨各種文案的整理,狀態是狂躁的;有時家長對於社工的完全依靠讓社工無力……做社工的過程中不是僅有歡樂,同時也有憂愁,社工不是萬能的,也會有不一樣的情緒,我們要學會及時處理自我的負面情緒,培養良好的心態。

做好社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一個持續累積的過程,今日的積澱與反思促進我們更好地成長,社工路上你我同行,不忘初衷!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7

《三傻大鬧寶萊塢》是由拉庫馬·希拉尼執導的電影,講述了法爾漢、拉杜與蘭徹的故事,他們是皇家工程學院的學生,三人共居一室並結爲好友。在以嚴格著稱的學院裏,蘭徹是個非常與衆不同的學生,他不死記硬背,喜歡拆掉電器,讓別人用時才發現已經爛了,甚至公然頂撞校長,質疑他的教學方法,並以其開放的思維和樂觀的精神影響着身邊的人。

從技術層面來說,《三傻大鬧寶萊塢》的鏡頭多爲運動鏡頭,雖然影片時間較長,但並不會讓人感到無趣。轉場沒有添加特效,而是通過鏡頭與鏡頭之間的硬切來實現的,有的是利用物體的相似性進行轉場,有的則是利用空鏡頭、特寫等鏡頭進行時空的轉換從而完成轉場。

從藝術手法上來說,《三傻大鬧寶萊塢》採用倒敘和插敘的敘述手法,以追憶大學時光爲主,找尋蘭徹爲輔,兩條線索比重恰當,佈景渲染到位。例如蘭徹給莫娜接生完後悄然離開被院長追上後的一番談話,一開始院長的話語中對蘭徹還是存着不滿,此時周圍的環境是暴雨夜,後來院長原諒了蘭徹,並將“太空筆”贈予蘭徹,此時,天亮了,雨也停了,佈景很好地道出了蘭徹的心情。

作爲一部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自然少不了印度電影的一個特有元素——印度歌舞。傳統的印度歌舞片中,歌舞總是遊離於劇情之外,而且舞蹈動作和音樂都非常民族化,而《三傻大鬧寶萊塢》中的歌舞不再侷限於傳統的印度歌舞,而是根據劇情加入流行元素創造的,歌舞不再遊離於劇情之外,讓人產生莫名其妙的感受。

影片最用心的還是對細節的處理。縱觀全片,你會發現影片中任何情節事物都是有作用的,都可以找尋到前因後果。例如蘭徹在莫娜婚禮上混吃被抓包後,他對院長解釋到是來做科研的,想製作一種能夠從汽車中獲取電能的機器,並且以院長的名字命名,一開始只以爲是一個託詞,沒想到在之後蘭徹與皮婭第二次見面的時候,這個機器就出現了,是以院長的外號“病毒”命名的,不僅如此,這個機器還在最後蘭徹幫莫娜接生的時候派上用場。又例如院長在開學典禮上說自己兒子三年沒 考上工程師,又對喬伊說兒子死後的第一天他就恢復工作了,這也爲之後他兒子自殺的真相埋下伏筆,還有拉杜的戒指、法爾漢開學報到時拍狗的情節、太空筆、“供奉”儀式等等,讓人不得不一次次讚歎影片的用心。

《三傻大鬧寶萊塢》全篇長達兩個多小時,幾乎是其他電影時長的兩倍,也正因爲如此,《三傻大鬧寶萊塢》所表現的內容也更加豐富。

影片着墨最多的就是關於教育的探討。雖然《三傻大鬧寶萊塢》探討的是印度的教育問題,但印度的教育現狀與中國的教育現狀何其相似,可以說,《三傻大鬧寶萊塢》同樣也反映了中國的教育現狀。“杜鵑從來不自己築巢,它只在別人的巢裏下蛋,要孵蛋的時候它們會怎樣?它們會把其他的蛋從巢裏擠出去,競爭結束了,它們的生命從謀殺開始,這就是大自然——要麼競爭,要麼死”,院長這段話說得很現實,社會競爭壓力之大,逼迫學生不得不努力學習,以獲得所謂的“更好”的成績,墨守成規的老師、毫無生趣的課堂、一成不變的分數標杆、死記硬背的填鴨教育把學校變成了“高壓鍋”,學習不再是純粹地獲取知識,而是變成了換取功成名就的競賽,愛好和興趣變成了這場競爭的犧牲品。

現如今,關注中國教育問題的人越來越多,學生自殺、學生殺害老師、老師體罰學生的事件越來越多,教育體制中存在的問題日益突出,教育改革被提上日程。教育部門也在努力尋求更加合理的辦學、教學方式來改變現有的問題,減負減壓、深化考試改革、高考全國統一用卷、加強師資師德建設等措施,都在爲解決現有教育體制中的問題而努力。

除了對教育的探討,《三傻大鬧寶萊塢》還對夢想與親情進行了討論。法爾漢從一出生開始變揹負着父母的期望——成爲一名工程師,然而他的夢想確實當一名攝影師。在蘭徹出現之前,法爾漢面對親情與夢想,他選擇了親情,努力學習考上了讓父親爲之自豪的皇家工程學院,然而他每天都不快樂,“當工程師只會讓我鬱悶”,這樣的生活並不是他想要的。而蘭徹則勸法爾漢,“跟工程學說拜拜,跟攝影結婚,發揮你的才能,想想邁克爾傑克遜的爸爸硬逼他成爲拳擊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後果多可怕”,幾番掙扎之後,法爾漢最終選擇了夢想,但他也沒有放棄親情,“我想說服你,爸,但不會以死相脅,爸,我做一名攝影家又會怎樣呢?掙得少一點,房子小一點,車子小一點,但我會很快樂,會真正幸福”,“我爲你所做的事都非虛情假意,我一向聽你話,哪怕一次,讓我聆聽自己的聲音”,最終,法爾漢用自己的夢想說服了親情,在畢業之後成爲了小有名氣的攝影師。

法爾漢的結局很完美,與之形成對比的則是院長兒子的結局。院長兒子的夢想是當文學家,但因爲父親的要求,不得不違心地考取皇家工程學院,最後甚至因爲父親給的壓力過大而選擇了自殺。兩個人的結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們會爲法爾漢的幸福感到慶幸,也會爲院長兒子的死感到惋惜,但是電影畢竟是經過加工的藝術品,生活並不能像電影一樣,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夠堅持自己的夢想,又有多少人能夠不因爲父母的意見而追隨自己內心的想法呢?小時候你的愛好是什麼?現在這個愛好還在嗎?夢想可能還是最初的夢想,你,還是那時候的你嗎?

其實《三個傻傻瓜》這部影片向我們展現的不僅僅是教育問題、夢想、親情等,它還向我們提問學習到底是爲了什麼?你是因爲什麼而結婚?什麼算是真正的成功?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子女?想必看完這部影片,每一人都會有自己的思考,會有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