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我是醫生》觀後感6篇

學識都 人氣:6.98K

《我是醫生》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的傳記電影。以下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觀看吳孟超我是醫生觀後感,歡迎閱讀本文!

電影《我是醫生》觀後感6篇

觀看吳孟超我是醫生觀後感【一】

電影《我是醫生》點映以來,在觀衆中引發了熱烈的反響。今天,在《我是醫生》北京觀摩研討會上,北京評論界人士對該片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爲該片用影像藝術地塑造與再現時代英模風采,書寫時代畫卷,弘揚了時代精神。同時影片在藝術手法上的諸多創新,也爲當下國產電影創作提供了有益的啓示。

95歲的吳孟超是著名肝膽外科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肝臟外科的開拓者和主要創始人之一。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國醫大家的情懷:一方面,他親自主刀的手術紀錄超過18000臺;而同時,他又帶領學生在醫學發展前沿開展細胞免疫療法研究,開啓了免疫系統防治癌症的大門。吳孟超至今仍然奮鬥在攻克癌症科研的最前線,“一把刀一臺手術只能救一個人,但是他想庇佑所有人”,就是他心路歷程的最真實寫照。

讚美英雄,反映時代,從來都是文藝作品的使命。中國文藝評論家主席仲呈祥說,英雄人物往往集中體現了人類精神世界的深度與廣度,自有一種人生況味和人生意境。影片《我是醫生》將鏡頭對準吳孟超這位當之無愧的時代英模,真正體現了文藝工作者的擔當,體現了中國電影優秀的歷史傳統和文化積澱,彰顯了中國精神和中華審美風範,有一種美學和藝術的高度,是當下中國電影的重要收穫。

文藝作品的藝術性、思想性和價值取向,來源於創作者對生活、對社會、對時代深刻的體驗。北京電影學院黨委書記侯光明認爲,《我是醫生》的成功在於,它不僅展現了主人公的偉大,同時將一幅發展中的時代畫卷徐徐展開在觀衆面前,讓人觸摸到了時代的脈動。事實上,吳孟超和他所致力的肝膽研究領域是當下不斷髮展的科學技術的縮影,當中國的科學家們致力於爲人類作出更大貢獻時,也爲我們的藝術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源泉。這樣的作品,在當下的中國影壇是缺失的;而《我是醫生》則重拾傳統,爲當下國產電影創作提供了有益啓示。

從割膠刀到手術刀,從橡膠林到手術檯,吳孟超90多年的人生歷程裏,有太多值得記取和呈現的華彩篇章。許多與會專家表示,影片突破了英模人物傳記片的常規套路,在電影語言上進行了諸多嘗試和探索,爲此類影片的創作提供了新的值得借鑑的經驗。

比如,影片一方面以寫實手法凝練而剋制地呈現吳孟超和學生、吳孟超和病患、吳孟超和女兒這三組關係,通過大量細節和鮮活的人物塑造來引起觀衆共鳴。特別是電影設置的得意門生趙一濤這個人物,使得整部影片的調性一下子活潑起來,更容易被普通觀衆接受;另一方面則以寫意的、詩化的方式表現了吳孟超和他的老師這第四組關係。每當吳孟超感到困惑無力時,他的導師裘法祖就會在一片柔光中出現在他面前,爲他解惑,給他力量。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黃會林等專家評價說,這體現出創作者在遵守傳統現實主義的同時,也在追求更符合當下審美需求的藝術表達手段,從而爲影片增加了直抵觀衆內心的藝術力量;而這一穿越手法背後暗含的代際傳承,也進一步深化了影片的主題,讓影片有了歷史的縱深感。

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尹鴻認爲,《我是醫生》兼具主旋律、傳記片和行業劇三種元素,每一種元素對創作者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但主創通過精心設計,找到了獨特的藝術手段來呈現,將創作中的難關一一突破。比如,影片通過父女、醫患、師生三種關係,將家庭、職業、傳承三方面結合,爲英模人物賦予了更多的情感色彩,讓科學有了溫暖的情緒和生命感。影片中有一個特別的設計,就是在敘事的同時,以字幕的方式,將全球醫學界爲攻克癌症所做的努力更新在銀幕上,讓吳孟超及其團隊所做的研究置於全球參照系中。尹鴻認爲,這一手法將影片表達的主題置於全球科技發展的大背景下,展現了國際化的視野。

觀摩研討會由上影集團主辦,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爲支持單位。

觀看吳孟超我是醫生觀後感【二】

《我是醫生》是一部令人感動的人物傳記影片,其中的科學精神、動人情感,以及藝術手法的使用,在高妙的結合後達成感染力很強的觀看效果。

影片始終“緊貼”傳主的真實生活,臺詞對話質樸有趣,語句精到,同時包含豐富的人生況味。雖然要表現的傳主是事業卓著、感動中國的可敬老人,卻始終賦予他不僅可敬,而且可感、可親的真實、生動、完整人格。影片中有這樣的人物自述,“我是割膠人的兒子,父親從小就誇獎我的手靈活。用割膠刀,穩準快,後來就換成了手術刀。”從割膠刀到手術刀,從橡膠林到手術檯,大弧度聯想的意象跨越使一位功勳卓著的老人形象首先具有了穩固而紮實的生活基底。

作爲一部上影出品的高藝術水準傳記片,《我是醫生》並未將偉大人物簡單化,而是採用獨特的敘述視角,着意展現吳老作爲醫生的日常。有一處畫面令人感動,觀之難忘。吳老和學生一起面對堆積的患者檔案,那些雖然接受了成功的手術,卻因爲後發的擴散轉移而“不在了”的病人。身爲醫生的吳孟超爲此在辦公桌前特闢一個立櫃,高高摞起故去的病患檔案。他用樸素至極的話語教育學生:科學是事實本身!哪怕是已經離開了世界的患者,好的研究仍然能夠讓他們的存在於醫學推進上繼續發揮作用!

“我想揹着每一位病人過河。有一些過不了河的病人,往往就差最後一步。我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實驗室!”影片中,這句話和盤托出人物心跡,表現吳孟超院士作爲一名偉大的醫生,真正的偉大之處正在於他求真求實的科學精神,同時也是這部傳記影片最值得重視的價值所在。

觀看吳孟超我是醫生觀後感【三】

吳孟超出生於福建省閩清縣,是著名肝膽外科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肝臟外科的開拓者和主要創始人之一,被譽爲“中國肝膽外科之父”。片中以不同視覺講述吳老先生的傳奇人生,工作中對待病人他一視同仁,儘自己最大能力救治,他親自主刀的手術記錄超過18000臺,而術前術後也都給予病人無微不至的關懷,不厭其煩,讓他們在壓抑的醫院環境中感受到難得的溫暖;同時,他又帶領學生在醫學發展前沿開展細胞免疫療法研究,開啓了免疫系統防治癌症的大門;而對待家人他更顯親和,看似疏忽卻擁有着無比暖心的備至關懷。

獨特的人格魅力,出衆的醫學才華,優秀的醫德品格,讓吳老先生成爲醫學界的精神楷模。吳孟超老先生至今仍然奮鬥在攻克癌症科研的最前線,“一把刀一臺手術只能救一個人,但是他想庇佑所有人”,就是他心路歷程的最真實寫照。90多年的人生歷程,兼逢亂世與和平年代,吳老先生的經歷可謂豐富多彩,有太多值得記取和呈現的華彩篇章,而這短短的100多分鐘影片以寫實手法,通過大量細節和鮮活的人物完美凝結了吳老先生的風采,使觀衆產生共鳴,不可謂是一部擁着歷史縱橫感,有着直抵觀衆內心的藝術佳作。

觀看吳孟超我是醫生觀後感【四】

5月18日,同濟大學醫學院組織全體師生在大禮堂觀看傑出校友吳孟超院士事蹟電影《我是醫生》。

該影片以吳孟超院士爲原型,從他獲得國家最高科技獎後講起,描繪他年逾九旬依然奮戰在無影燈下,每年完成200餘臺手術,與肝癌患者肝膽相照,一心投身醫學發展的故事。影片以患肝癌的五歲小女孩和吳孟超院士的女兒吳翎兩個主要病患爲主,講述了醫生與病魔作鬥爭的使命和麪對醫學難題永不退縮的進取精神,集中反映了吳孟超院士愛國向黨、懸壺濟世、高潔仁愛、壯心不已、開拓創新的崇高境界和博大情懷,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影片雖短,來觀影的師生們卻全身心投入了其中,情緒隨着每一幅畫面跌宕起伏,思索跟着每一個文字凝聚成形,師生們就觀影的感動紛紛表達了感受。

鄭加麟院長說到:“吳孟超院士作爲‘中國肝膽外科之父’,爲我們醫學的師生樹立了崇高的榜樣,九十多歲高齡依然奮鬥在醫學的前線,看門診、做手術、搞科研,吳老身上的無私奉獻、情繫人民、堅持不懈等精神時刻爲我們樹立起時代標杆,激勵着我們醫學師生時刻發揮楷模力量,堅守師德師風和醫德醫風,助力同濟醫學展翅騰飛。”

張軍書記觀看影片後提到:“影片中吳老講的‘揹着病人過河是醫生的職責所在’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老馬,心中懷揣着救死扶傷的信念,馱着一位一位的病人過河,這種無私奉獻醫患關係背後正是我們當前所提倡的師德師風建設的側面完美體現,對待科研要永不言棄,腳踏實地,做好基礎研究,身體力行做好學生榜樣,同時要注重學生培養,創造良好條件鼓勵學生大膽科研,在教師崗位上鞠躬盡瘁。”

教工二支部書記、病原生物學教研室副主任(主持工作)、青年課題組長沈利老師提到:“觀看了吳孟超院士的影片給了我們科研人勇氣和信心,雖然科研工作艱辛坎坷,充滿了無窮的未知,但看到吳孟超院士鼓勵自己的愛徒放下手術刀,只管在科研的路上往前走的舉動再次給了我們科研人信心。心懷大愛,救萬千大衆與病魔苦難之中是我們的使命,儘管結果未知,但一次次的實驗和一個個數據,爲推動醫學發展,造福人民的功德是無窮的。我們也將會繼承醫學先賢們探索創新的精神,將科研之路進行到底。”

生理學教研室李育嫺老師說:“通過觀看影片,吳孟超院士身上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電影中有一幕是吳孟超院士洗腳時都在翻閱文獻,九十多歲高齡的他對待學術仍爭分奪秒、不斷學習的態度讓我感觸頗深。作爲一名醫學院任課老師,我時刻反思自己在課堂上講授知識的效果,嚴格要求自己,提高上課質量,真正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同時讓自己保持終身學習的態度,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養,做師德師風的踐行者。”

教學辦曹金鳳老師說:“通過觀看影片,讓我們從吳孟超院士身上看到了醫學界的'良心和光明未來,作爲教務,要合理做好學科規劃和學生培養,提高學生專業知識素養的同時加強學生道德水平建設,培養有成熟職業素養的合格醫學生。”

團委書記蘇娜老師說:“《我是醫生》中吳孟超院士一生都追求平凡生活,每日忙碌於醫院工作,將自己的畢生精力都獻給了醫學事業,這種精神對我們學工老師來說值得學習。我們學工老師要時刻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在工作崗位上認真嚴謹,做到以學生爲本,承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的責任。”

學生孫元婕說到,影片中吳老想的乾的,都是別人不敢想不敢幹的事,比如說搞肝癌的免疫治療研究。"一把刀,一臺手術,只能救一個人,而搞科研,可以救千千萬人。"於是他開始布他的局,建立基礎研究所,讓自己的得意門生放下手術刀去做基礎研究,通過"啞鈴模式"召回不少國外人才。雖然科研之路前途未知,但是衝向醫學頂峯,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需要一代代人在困難和險阻面前倔強的死磕到底。

學生胡適玉認爲要讓“醫者仁心”成爲奇蹟之源。吳孟超老先生用90餘歲的身軀踐行着“醫者仁心”這四個字。數十年如一日的奮鬥與努力造就了一個又一個奇蹟,也讓中國的肝膽外科得以起步、發展、壯大。同時,時刻站在醫學前沿的吳老,深刻的明白傳統外科手術對於肝癌治療的侷限與無力,積極建設實驗室、招募人才、發展對腫瘤的細胞治療。這份堅持創新,時刻爲病人着想的醫者仁心,值得我們每一個即將投身醫學事業的醫學生學習與踐行。

學生沈以昕看完影片後想列幾條覺得感觸最深的話分享感受。 “如果我今年七十歲,我去……”“衝刺醫學頂峯,需要一代代人。總有一天,那根血管我會找不到,我老了……”每當影片中的吳老表現出與年齡相異的鬥志時,我注意到周圍同學的淚點也在急劇下降。不是難過,而是感動,更是對自己往後目標的堅定。這部影片很有意義,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願我們在醫學路上不改初心,砥礪前行。爲今人,也爲後世。

吳孟超1948年同濟醫學院畢業,中科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吳孟超院士作爲中國肝臟外科的開拓者和創始人,在醫學研究的道路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第一,他製作了中國第一具完整的肝臟血管鑄型標本;開創了五葉四段的解剖學理論;創造了間歇性肝門阻斷切肝法和常溫下無血切肝法;成功完成世界第一例肝中葉切除術;首次提出肝癌復發在手術的觀點;第一個提出肝癌局部性根治的治療措施;創立了我國肝臟外科的學科體系,被視爲“中國肝膽外科之父”。雖已逾九旬,但一直堅守在手術檯旁,與病人肝膽相照,在幾十年的臨牀積累中,形成的獨特的穩、準、快的“吳氏刀法”爲萬千病人帶來了福音。吳孟超院士將臨牀實操與基礎研究並重,潛心鑽研、甘於奉獻,是醫學界當之無愧的醫學泰斗。

通過此次觀影,醫學院師生深度感受傑出校友吳孟超院士生平事蹟及高尚醫德,希望吳孟超院士身上所體現的赤膽忠心、醫聖之慧、博學仁愛激勵同濟醫學師生不斷前行,勇擔國家和社會的期望,振興同濟醫學,再創同濟輝煌!

觀看吳孟超我是醫生觀後感【四】

原來影片講述的是吳孟超院士的感人事蹟,影片沒有使用煽情的手段,讓我不斷的感受到現實的殘酷,反襯出吳孟超老先生的偉大鑽研,一心救死扶傷的精神。讓我更爲關注的是,並不僅僅是精神的偉大,吳老先生是實實在在的技術高超,迄今已主刀15000臺手術,而如今已95歲高齡,是中國肝臟外科的開拓者和主要創始人之一,被譽爲“中國肝膽外科之父”。

因爲自身是學醫出生,所以能身臨其境,片中提到的“珊瑚”雖然沒有具體說明是什麼,但是我回來再網上搜索了一下,果然是非常不容易的開發研究,指的是肝臟的框架,吳孟超老先生用乒乓球研究出了能讓肝臟血管全部充盈的方法,再用鹽酸腐蝕肝表面組織,用刻刀一點點鏤空,因顏色不同,像珊瑚,吳先生就是這樣歷經4個月灌注出了中國第一具結構完整的人體肝臟血管模型。

當然吳老先生的事蹟遠遠不止這些,看完他的介紹花了不少時間,完全不是玩虛的,每一項都是努力鑽研的結果,作爲一名護士和公衛工作者,心中突然很想在他旁邊學習,可是這隻能是個幻想,但畢竟激勵了我繼續學習的鬥志,學習使人前進,鑽研使人突飛猛進,不能停止學習不是一句口號,而活到老學到老在吳孟超院士身上更應該說是“活到老鑽研到老”。

影片結束大家都破天荒的給予了拍手致敬,心中敬仰油然而生。好吧,不說了,我還想繼續再看看吳孟超院士的事蹟。

觀看吳孟超我是醫生觀後感【五】

2017年6月8日下午,中心黨支部組織中心黨員集中觀看了影片《我是醫生》。通過這部電影,我很受感動,看到了影片中一位八九十高齡的二軍大外科醫生、2005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吳孟超老先生的先進事蹟,看了以後除了震驚,有太多太多的感動和感想。

影片主人公吳孟超,5歲時,隨母親漂洋過海,投奔在馬來西亞做工的父親。抗戰爆發後,17歲的吳孟超放棄了去英國讀書,回到戰火紛飛、災難深重的祖國。今天,吳老已是有着幾十年黨齡和軍齡的老黨員、老軍人,90多高齡的他目前還站在臨牀第一線爲肝癌病人主刀,他幾十年如一日,把畢生的精力和智慧獻給了祖國。

肝癌是癌中之王,長期以來,我國肝癌患者佔了世界一半左右。吳老同肝癌鬥爭了整整68年,挽救了13000多人的生命,其中年齡最大的88歲,最小的僅4個月。他成功救治的病人最長存活45年,這一紀錄至今還沒被打破。每次一上手術檯,性格溫和的他就像換了一個人,很有霸氣,被稱之爲不知疲倦的“開刀匠”,被譽爲“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劇中吳老女兒不幸患得肝癌,吳老親自主刀,爲女兒切除了腫瘤,走出手術室的那一刻露出的笑容讓人難忘。

吳老不僅有精湛的醫術,更有着高尚的醫德。吳老說:“一個好醫生,眼裏看的是病,心裏裝的是人民”,他每次接診,都對病人親切地微笑,聊聊家常,拉近與病人的距離。他所在東方肝膽外科醫院,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在確保診療效果的前提下,儘量用便宜的藥,儘量減少重複檢查,給患者減輕負擔,一心爲病人着想。那麼是什麼樣的精神鼓舞着吳老,在九十歲高齡依然奉獻於祖國的醫療事業?我想吳老的精神力量就是來自於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堅定信念,也來自對外科醫學的熱愛和強烈的進取心。

吳老不光自己把一生心血花在了和肝癌的鬥爭上,對弟子也是要求嚴格,把自己沒有完成的心願寄託在了年輕一代的身上,特別是趙一濤醫生,最終離開自己最喜歡的手術檯,到研究中心搞科研,吳老的那句話打動了他,“手術成功救治的只是一個人,如果研究成功了,救的那是成千上萬的人”,吳老的精神不光打動了趙一濤醫生,甘願離開自己最喜歡又受人尊敬、風光的手術醫生崗位,也打動了我們觀看電影的黨員同志們,作爲基層公共衛生服務一員的我,雖然和吳老救死扶傷、造福人類的科研有很大差距,但是並不妨礙學習吳老那一心向黨、立志報國的赤子情懷,有勇攀高峯、不斷創新的進取精神,有奉獻社會、傾心爲民的高尚品格,有忘我工作、不懈奮鬥的崇高境界。

通過觀看影片,我們要學習他做一個愛黨愛國愛民的忠誠戰士,要像他那樣,始終堅守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把黨和國家的需要放在高於一切的位置,胸懷遠大目標理想,立足本職崗位建功立業,忠實踐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

觀看吳孟超我是醫生觀後感【六】

傳統的傳記片,限於資料真實性,所以不可能在劇情和場面上多做文章,也就是說傳記片大部分會犧牲掉電影最需要的故事情節的起伏變化和畫面感。沒想到就是這樣一部主旋律影片竟然敢在這種電影的“傳統法則”上唱了一些反調,情節雖然起伏不大,但是卻凸顯了多方面的人物衝突,層層推進劇情的發展,更讓人眼前一亮的是導演在影片開頭就加入了主角小時候的回憶,一副唯美的鄉村鏡頭,讓人印象深刻。其中懷舊和戰爭的場面隨着主人公的回憶時隱時現,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這應該是中國傳記片的一種少有的嘗試,雖然有些地方的倒敘方式略顯突兀,但是並不影響影片的整體的效果,應該算是一種突破性的嘗試,打破了觀衆對主旋律人物傳記片的印象。還有中國傳統的醫療片,和國外的影片,比如《醫龍》、《白色巨塔》等相比,在手術還原的細節上,沒有可比性。但是這部電影在手術的真實性上作出了比較成功的還原,雖然鏡頭還是有一些躲閃之嫌,但是已經看出了導演想要展現出真實手術效果的意圖。

本片可以大書特書的是導演對影片的感染力的營造。要知道一部傳記片的成功與否,其實可以忽略情節,甚至可以忽略人物,但是如果感染不到觀衆,讓觀衆隨着影片的推進有了心靈的震動的話,那麼無疑這部影片是失敗的,《我是醫生》的成功之處恰恰在於感染力的營造上空前成功。

可能有很多人會說,對於一部講述醫生的電影,對於生死這個話題的展現,大悲大喜的感情營造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我要說,那是很低級的手法。尤爲難得的是,《我是醫生》的導演在煽情時含蓄內斂、於平淡中憾動人心,這無疑是一種高級的技法,不動聲色間,便將情感流淌的力量透入人心深處,讓你在不經意間被深深打動。

我們在整部影片裏沒有看到一個因病而死的患者,即便是故事展現給我們的已經無法醫治的患者,影片或給了他們一個臨終的關懷,或給了他們最快樂的告別。把這種大悲的情節刪除,而依舊能做到感染觀衆,無疑昇華了整個影片的境界。

影片對於整體感情的渲染拋棄了一貫的生與死的俗套話題,而變成了人類能否攻克癌症的宿命論的討論。

影片整體表面上是以吳孟超院士的人物事蹟爲主線,但是在每個鏡頭前打出的人類對於癌症免疫療法歷次成功與失敗案例的穿插,在於說明,這不是一部僅僅弘揚個人醫術和醫德的電影,而是一部整個人類和我們的宿命抗爭的作品。當然,由於中國電影的某些侷限性,這種宿命論的矛盾,並沒有被推到極致,不過平淡間流露出的宿命之情,已經深深地打動了我。

如果說,給這部電影打分,七分是沒有問題的。若說遺憾之處,我想在於一些旁支人物的設計上,廢筆有些過多。比如杜一濤這個人物,我不知道是否真實存在?當然導演爲了營造人物矛盾,故意讓這位年輕醫生和吳孟超院士之間在醫術,對於生命的態度,對於攻克癌症的信心等矛盾上做了很多比較,但是我認爲這些衝突並不成功,比較老套,這是一大敗筆,而且圍繞着杜一濤周圍的人物關係,如他的前妻和同居女友,對於劇情的推進影響甚微,對於一部只有108分鐘的電影來說,這些情節不免有了些“戲不夠感情湊”的嫌疑。當然,因爲胡亞捷個人演技的高超,在一定程度上掩飾了這些問題的存在。

當然,對於一部主旋律影片,還有一顆星我要獻給吳孟超院士這樣的老一代醫學研究者,實踐者,一開始我只認爲他就是一個肝膽外科的手術專家,通過這部影片,我們深深地理解了,他對於醫學的價值的看法,他認爲自己的手術刀其實是一種悲情的元素,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他想要通過生物療法,攻克癌症,這本身就是一名醫生的創舉,是一種博愛的情懷。這無疑也爲這部影片的主角的塑造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