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鄒越演講觀後感

學識都 人氣:1.79W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啓示寫成的文章。下面小編整理的看鄒越演講觀後感,歡迎來參考!

看鄒越演講觀後感

鄒越演講觀後感1

今天看的視頻是鄒越在一所高中的一場激情洋溢的演講,鄒越演講觀後感。演講的主題就是要我們懂得感恩、學會感恩,在這我最要感謝生我養我的父母,在聽的過程中一直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靜。

這已是我第二次看鄒越的這個演講了,心裏還是收到了很大的觸動。還是忍不住的淚流滿面。他的演講亢奮人心,引起了很多學生,家長,老師的共鳴。催人淚下的事例,生動感人的場面,無不震撼着每一位家長、老師、學生的心靈。

愛祖國,愛老師,愛父母,愛自己。”多麼簡單而有影響力的話題,常在人羣中談起,也常在生活中見到,更引起社會的關注和倡導。因此,也引起了我和許多人的深思和共鳴。

當我觀看到鄒越一邊演講,一邊流淚的時候,我感覺到這是一次真實而發自己內心地演講;當我觀看到聽演講的那些人被感動得熱淚盈眶的時候,引起我的深思和共鳴。在每個人的生命中,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樣的,因而,人生的體驗也是不一樣的。但在每個人的人生道路中,生存性質卻是相同的,每個人都在爲生存而疲於奔波。這樣,往往容易忽略許多生命中重要的細節,以及忽視了生命中的愛、情感以及現在。

愛祖國,愛老師,愛父母,愛自己。多麼簡單的話語,卻是要用心、用行動來完成的。

演講中,最觸動我心絃的是“愛父母”的那段,從我們出生一直到現在,我們一直活在父母的保護傘下,活的很快樂,很幸福,觀後感《鄒越演講觀後感》。把父母爲我們所做的這一切,看起來像是理所應當,似乎這就是父母的分內之事。我們可曾想過,這一切的一切的背後,印透着多少父母辛勞的汗水,凝聚着多少父母深沉的愛。沒有他們的默默奉獻,無私付出,沒有他們的勞心勞力,關懷備至,我們不可能健康快樂地成長,我們不可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我們不可能擁有今天的一切。我們長大了,翅膀變硬了,可以自由的飛翔了,父母卻變老了,臉上留下了歲月侵蝕的痕跡,只能在原地看着我們漸行漸遠的離開他們。

蒼老的父母,他們依然深愛着自己的子女,他們依然關心着自己的子女,儘管有時心有餘而力不足,但是他們對自女的愛沒有半點減少,對子女的關心沒有半點削弱,他們依然儘可能的付出,儘可能的奉獻,爲子女點燃最後的蠟燭。

我們的父母,他們依然從未想到過回報,他們從未想到子女會爲自己做點什麼,相反,他們生怕成爲子女的負擔,他們生怕成爲子女的累贅。他們期待的只是子女一句最平常的問候,一句最簡單的閒聊,他們心裏就盼着自己的兒女每天都能開心快樂就好。

我們的父母,他們很想聽到兒女的聲音,他們很想跟兒女打電話,但是,他們總是拿起電話又放下電話,因爲他們怕,害怕耽誤或是影響了兒女的學習。而我們呢?卻經常的嫌他們,嫌他們囉嗦、古板、落伍。甚至不願與父母溝通交談。

我們的父母真的很偉大,這麼多年來含辛茹苦的把我們帶大,很努力的在爲我們這些不爭氣兒女努力工作着。每次和父親打電話的時候,我都會問他工作累不累,而父親的回答總是說“不累”,還經常對我噓寒問暖。每聽到他說這話時,我都會覺得很心痛,覺得很愧疚。父母的愛很沉默,很溫暖。

鄒越老師的演講讓我深刻地感受到:只有愛與責任並存的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就像鄒老師所說的,我沒有對父母親口說過“我愛您”和“您辛苦了”,很多時候是出於含羞,但更多時候是漠視父母對自己的關愛,認爲父母什麼都是理所當然。

看完後到現在,不知怎麼地總是在想念父母,而且感覺越來越強烈,情感越來越複雜。不僅僅是想念,還有崇拜、虧欠、熱愛……許許多多複雜的情緒夾雜在一起,說不清,理還亂。

在這裏,最後我想大聲的對最愛我和我最愛的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我愛你們,好愛好愛你們,謝謝你們爲我所做的一切,女兒定會好好讀書,不辜負你們的期望!”

鄒越演講觀後感2

今天學校組織全體師生觀看了鄒越老師的感人演講——讓生命充滿愛。鄒越老師以“愛祖國、愛老師、愛父母、愛自己”爲主題,進行了一次生動的感恩教育演講。雖然他的這個演講主要是面向學生的,但是作爲教師的我在看完之後也在心靈的深處受到了一次洗禮。也對鄒越老師產生了興趣,於是在網上了解了一下他,也看了一些他其他的演講視頻。

鄒越:於1985年赴歐洲留學,1991年歸國,有感於國內外人員素質反差,他將“教育興國”作爲人生奮鬥目標,成爲企業培訓師,全國有近萬名人蔘加過他的“超越自我訓練”,通過水平測試。是《格蘭仕商道》主要策劃人,主要著作有《讓生命充滿愛》、《格蘭仕精神》。

他充滿激情的演講,激動着所有聽過演講的人,不知有多少孩子痛哭流涕;不知有多少孩子在他的演講聲中高喊:要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他傳播愛心———讓生命充滿愛,讓中國充滿愛,讓世界充滿愛!

鄒越老師的這次“讓生命充滿愛”的演講分爲四個篇章,每一個篇章的內容都在打動着我,而我也產生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愛祖國:“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如果沒有一種精神,就不會發展壯大;一個企業如果沒有一種精神,就不會有競爭中求得生存的動力;一個人如果沒有一種精神就永遠也不會成長。愛國主義精神是民族的靈魂,愛國主義思想教育要從孩子抓起。而作爲人民教師的我,也有了新的信念——爲中華之崛起而教!

愛老師:金錢可以買到很多東西,但買不到情感,買不到愛。教師職業需要付出太多的愛心,這份工作不是能用金錢來衡量的,選擇教師職業就是選擇了奉獻!誰的記憶裏會沒有老師呢?我們能成爲有文化的人,能夠在社會上找到一份工作,都離不開老師的心血和汗水。我們的人生,有十幾二十年的時間是在老師的培養下成長。恩師之愛博大寬宏,都說“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我國有一千多萬教師,他們大多數一輩子默默無聞,天天站在三尺講臺上傳授文化知識,教導我們怎樣做人。老師是人生的第二恩人,讓我們學會對老師的感恩,真誠地說一句:“老師您辛苦了!老師我愛您!老師我們永遠感謝您!”

愛父母:在我們成長的歲月裏,家是撫育我們、爲我們遮風擋雨的地方。在我們的整個生命裏,家是心靈所依的港灣。家又是最容易讓人忘記感恩,忘了付出,只知一味索取、挑剔苛求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只有當一個人有家可歸時纔會有那麼大的吸引力。爲了孩子的將來,做父母的放棄了太多,所有自己喜歡的東西都給了孩子,要讓每一個孩子知道父母的辛苦。所以,請愛自己的.父母吧!

愛自己:愛自己是一種本能,每個在母親手上站過的人都擁有這種本能。“將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都建立在愛自己的基礎上,人若喪失“愛自己”的天性,人類世界將毀滅;人若只愛自己,結果依然。在我們的成長歲月裏,首要的一課是學會如何愛自己,如何做人,我們稱之爲“自愛”。人類社會中,自尊自愛者方受人尊重,能對自己行爲負責的人才能得到他人信任。讓責任心告訴每一個孩子,自己的存在並不是單一的;讓自信心告訴每一個孩子,永遠相信自己,“我是最棒的!”

學校、家庭、社會,只是教育角色和分工的不同,目標肯定是高度一致的,那就是,一切爲了孩子!

關愛,就是關心愛護,它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關愛,生活上也少不了關愛,別人給予我們關愛,那我們更應該去關心愛護他人,這樣世界上纔會充滿——愛!

關愛他人可以從小事做起,譬如你幫助一個同學輔導功課,一個好老師的一句諍言或幾句鼓勵的話,往往能給學生帶來不懈的動力,還比如你扶一個盲人過馬路,陪老人談心……這都是關愛他人的表現,如果你給予了別人關愛,那你自己心裏都是美滋滋的。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每個兒童的喜悅和苦惱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關懷和擔心,那你就勇敢地選擇崇高的教師工作作爲自己的職業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創造的喜悅。”正因爲愛,所以會有創造的喜悅,正因爲有創造的喜悅,所以對教育、對學生更加充滿愛的情感。老師對我們有關愛,她的愛是無私的!父母給予了我們關愛,他們的愛是偉大的!我們自己也要學會關愛,關愛別人,關愛自己!

記得五年級的時候,我們班組織去養老院探望老人,在那裏,我們幫忙打掃衛生,端茶給他們喝,又陪老人們聊天,還表演節目給他們看,他們不知有多開心,笑得連嘴都合不攏了,看着他們燦爛的笑容,我想哭,他們已經老了,剩下的時日不多了,難道我們就不應該多給他們點關心,多點愛護,讓他們老有所樂嗎?!我想他們心裏一定暖洋洋的!

還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華強北買東西,媽媽讓我和爸爸在下面等她,她到女人世界上面去買衣服,我和爸爸坐在下面等,我看到了一個小女孩,她長得蠻漂亮的,還穿着舊校服,但她沒有胳膊,靠雙腳寫字來乞討,她面前擺着墨、紙還有一個裝錢的小紅桶,腳趾間夾着一支毛筆,沾了沾墨水,開始寫字,她在紙上寫了四個大字:雞年快樂。字還很不錯哦!我覺得她好可憐啊!我毫不猶豫地就走過去在那個小紅桶裏投了五元錢,隨後路過的人都紛紛獻出了愛心,可讓人氣憤的是總有一些抱着孩子的父母看了一眼就走了,沒有一點愛心,這讓那些孩子們從小就受到了不良的影響,不利於培養愛心。這個小女孩沒有健康的身體,沒有幸福美滿的家庭,更沒有快樂地在學校讀書,她多麼需要我們的一顆顆愛心、和一雙雙溫暖的雙手啊!

在此我真誠呼喚全世界的朋友們,關愛別人,關愛自己!讓自己和身邊所有的人都充滿愛!讓人間充滿愛!讓世界充滿愛!

關愛,關愛,愛在身邊,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