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大自然在說話有感範文(通用9篇)

學識都 人氣:3.03W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你有什麼總結呢?爲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大自然在說話有感範文(通用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大自然在說話有感範文(通用9篇)

觀大自然在說話有感1

“你們的未來取決於我!如果我繁盛,你們也將繁盛;如果我衰敗,你們也會衰敗,甚至更糟。”

這是我在這部公益片裏印象最深刻的話。在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能去保護大自然?去尊重大自然呢?

海洋說,人類貪得無厭還毒害它;土地說,就是因爲人類,它只剩下不及一百年前一半的厚度;水說,對於人類,它只是水,理所當然就應該存在;花說,沒有它生命無從談起;雨林說,它有求必應,慷慨大方,甚至可以付出全部,但是現在這一切卻一去不返;紅木說,人類把它們一切歸爲己有,肆無忌憚的,就好像他們還有一個地球一樣。

沒有健康的大自然,哪能有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海洋爲我們創造河、創造雲、創造雨,土地爲食物提供豐富的營養,水讓我們維持生命,花爲我們帶來食物,雨林爲我們提供氧氣,紅木爲我們提供木材。人類不斷地索取,大自然爲人類無私地提供,人類理所當然地享用着。但當我們沒有了海洋、土地、水、花、雨林、紅木,怎麼生活?當我們沒有了大自然,就只能面臨着滅亡。

人類還在不斷地獵殺着動物,我們與動物會產生失衡。打個比方,狼靠吃羊維持生命,羊靠吃草維持生命,那些草又是從怎麼生長的呢?就是當狼死去以後,它的屍體就是那些草的化肥,這樣是平衡的。但過度地獵殺會讓大自然的這個生命鏈斷掉。動物也是有生命的,換位一下,如果你是動物,當別人無情的把你的生命奪走,你和家人的心裏會是多麼地痛苦。

再想一想,最近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不就是因爲人類吃了野生動物而造成的嗎?不僅僅是大自然會給我們帶來災難,動物也一樣,我們傷害了它們,它們也會爲我們帶來災害。

請好好珍惜吧!大自然不是我們人類的,動物也不是,在人類沒有出現的時候,大自然和動物不是一樣的好好的嗎?瀕臨滅絕的動物,消失了的植物,難道不都是因爲人類嗎?大自然不需要人類,而人類卻需要大自然。

海洋、土地、河流、森林,甚至動物都可以左右人類的存在,我們可以在意它們,或者忽略,但是我們的行爲決定我們的命運。珍惜眼前的一切吧,保護大自然,保護動物,保護我們的家園!

觀大自然在說話有感2

大自然不需要人類!

大自然是有生命的,在人類肆無忌憚的同時,也許在默默地注視着人類,他無孔不入,無處不在。

人類在他眼中只不過是歷長河中一粒毫不起眼的黃沙,甚至不值一提,他看到我們,就像我們滿懷戲虐地看一隻螞蟻,在可笑與蔑視的同時只剩下對它無知還自鳴得意的嘲諷與可憐。

《大自然在說話》這部小短片毫不留情的揭穿了人類道貌岸然的僞君子的真面目。

“轟隆”一聲,雨林中,參天大樹轟然倒地,松鼠,昆蟲紛紛驚慌失措的離開這個養育他們的地方,這一切,拜人類所賜。人們從這裏走出,卻要親自把自己的家鄉毀掉,多麼的諷刺啊!

“呼……呼……”的風吹着,卻帶起的是滿天的黃沙,黑色的土地全部變成了乾燥,滾燙的黃沙,只因人類的貪婪,妄圖從土地獲取更多,而從不想過回饋和愛護,這付出了這麼多的土地,得到的回報卻是更多無盡的貪婪,多麼諷刺!

若是沒有這一切,大自然會活的更好。

這樣類似的場景在這部小短片裏是司空見慣了,如此,人類的貪婪並未讓他們得到更多,而是失去了本該擁有的一切,因爲他們像寄身蟲一樣,只顧自己,全然不顧寄主的情況,這,便是報應,而這報應,正是大自然提出最後的警示若是還不管不顧,千萬年前的恐龍便是最好的樣本。

這警示在生活中也是正慢慢的浮現出來,因爲平常的器械污染過度,全球氣溫明顯升高,海平面因此也在逐漸升高,已經到了不可控的地步,人類妄圖用人力控制的疫情,正浮現出它猙獰的面目,一點點的吞併掉那最不注意的人類,那正是警示啊,在警示人們地球是不屬於他們的,是屬於全體的,活在這世界中的每一生靈的!

那怎麼辦呢?人類只能坐等滅亡嗎?當然不!

爲何自然如此報復人類?是因爲人性的貪婪的缺陷,這本沒有錯,但感恩一詞便是中和這毒藥的最佳配料,若是砍一棵樹便在原地種一棵樹,再過個十來個年頭,便又會長出一顆參天大樹。

自然的饋贈是上天賜予的寶物,我們勢必要保護這來之不易的財產。

人類需要大自然!

觀大自然在說話有感3

今日,觀看了《大自然在說話》這部紀錄片,心中頓時被震撼了,像是被掀起了波瀾,久久無法平靜。這部紀錄片從大自然的角度,以第一人稱與人類進行心靈的交談,道出了大自然的心聲,及當今世界上存在的種種問題,引人深思……

“大自然不需要人類,人類需要大自然。”這時各個片段結束後都會出現的一句話。這句話貫徹整個影片。一直以來,人類肆無忌憚的向大自然索取着一切,並且現在變本加厲。人類的行爲使美麗的大自然千瘡百孔。大自然也將反擊,受傷的將是人類自己。出來混,遲早要還的。這是一句真理。

如今看來,2003年的`非典,2020年的新型冠狀病毒,次數日益增多的海嘯、地震、颱風……不正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警告嗎?大自然已經忍無可忍了。人類向大自然索取了太多太多了,若不懸崖勒馬,回頭是岸,將迎來更加沉重的災難。因爲大自然不需要人類,人類只是無限宇宙中微小的一粒塵埃,無權一次又一次挑戰大自然的底線。

保護大自然,應從我們做起,從身邊做起。作爲新一代人類的接班人,從今天開始,我們應拒吃野生動物,節約用水,少用一次性用品,少用塑料,減少砍伐樹木以及對能源的過度利用……只有這樣,人類纔有可能在這個星球上繼續生存下去。大自然是寶貴的,嬌嫩的,我們應保護它,而不是讓它遍體鱗傷。

保護大自然,就是在拯救人類自己。人類啊,醒悟吧,別再執迷不悟了!

大自然,在說話……

觀大自然在說話有感4

在地球出來以後,陸陸續續的有了樹木、花花草草、河流、山川等等,人們把這些構成稱之爲”大自然”。

通過觀看《大自然在說話》,我感覺大自然好神奇,她就像母親一樣,把一切調到適合我們人類生存的程度,好像一切都是爲我們準備的。不過,我們人類卻讓這一切的美好慢慢的變壞,大自然的部分美好正在逐漸消失,大自然逐漸失去了平衡,各種自然災害頻發,再這樣下去,要不了多久,我們人類將從地球上消失,被大自然遺棄。

我們一定要想辦法改變這一切,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保護大自然,呵護大自然,讓更多的人類去自覺地、主動地愛護我們的環境。因爲物質文明的發展,已經很少有人去關注大自然,現在的科學完全可以創造出大自然本身不存在的物資,但是,我們仍然需要保護大自然,因爲所有一切的創造都離不開大自然,都是在大自然的基礎上創造的。如果沒有大自然給我們的饋贈,我們的環境不會這麼美好,到處將是瀰漫着硝煙,空氣中充滿着泥土的氣息,等等,人類也沒有了和平,這是大自然對我們的懲罰,可是,越是這樣,我們越應該愛護大自然,我們應該領悟到大自然懲罰的嚴重性,可能這一次的病毒就是對我們人類的警告,好像在我們暗示:你們的破壞已經嚴重到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這是大自然在給我們說話啊!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還想享受美好的生活,享受大自然的饋贈,我們就應該從我們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來,愛護大自然,保護我們的家園。

觀大自然在說話有感5

今天我和弟弟一起看了《大自然在說話》這部公益片,內心非常震撼,也有深深的反思。

這部片子一共分爲七個部分,總長不過12多分鐘,但每一個部分都在強調“大自然不需要人類,但人類離不開大自然”這個主題,不管是海洋、土地,還是森林、花朵、水,大自然的一切,都不會因爲沒有人類而有絲毫的影響,甚至也許會因爲沒有人類的破壞,她們會變得更平靜、更美,而我們人類,覺得自己是食物鏈最高端的人類,如果失去了大自然的庇護和給予,真的還能繼續生存嗎?

最近看新聞,2020年,是令人深思的一年:美國乙型流感、澳洲大火、東非蝗災、西班牙風暴、加拿大暴雪、菲律賓火山噴發、全球多處地震、還有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新型冠狀性肺炎……人類用自己的貪得無厭對大自然肆意索取,無休止的伐木、對野生動物的大肆捕殺、對大氣和海洋的污染、土地資源的過度開發……終於,大自然母親發怒了,這是她給我們的警告和懲罰吧!

我們只有這一個地球,我們一直在獲取,但是,希望今年的這種種災難,能給貪婪的人類敲響警鐘,善待大自然,保護她,愛護她,敬畏她!畢竟,沒有健康的大自然,人類將走向滅亡,道理就這麼簡單。

觀大自然在說話有感6

這部紀錄片以自白的方式向人類講述環境的問題,這些我們沒注意到的,或是注意到卻存在僥倖心理,以至於我們看不見的問題和景象,都在這部紀錄片中出現。

這部紀錄片中的大自然不同於我以往見過的公益片中充滿哀嘆,低婉的自然,而是對人類充滿氣憤,憐憫,高高在上的自然。每次片尾都會出現一句話:大自然不需要人類,人類需要大自然。這充分體現出人類對自己破壞環境的愚蠢行爲的不自知。

爲什麼會這樣?就像紀錄片中的水說的一樣。“對於人類來說,我只是水,理所當然,就應該存在。如果人口再增加幾十億,人類還能找到嗎?他們自己又將如何生存呢?”我們一直存在僥倖心理,在逃避,認爲自然資源還可以再撐一會兒,可沒人能確定此事,我們還是在惡劣的破壞着自然。

大自然是受害者,卻也是旁觀者。自然界無時無刻不在進化,縱使人類滅絕,它將繼續無悲無喜的在這地球上繼續生活下去。

我們要在地球上生存,最重要的幾樣東西就是:水、花以及太陽。之前我認爲花不是很重要,這樣一朵朵小小的花能決定全球70多億人口的死活嗎?可現實是,是的。果實、米和麥子都來源於花。每一種生物都不應該被看輕,每一樣資源都應被尊重。大自然,不欠我們。

大自然不會說話,但已經有一部分人類在呼籲同胞們讓大自然說話。地球是不可取代的家園,我們要學習去保護大自然,保護地球。因爲大自然,會說話。

觀大自然在說話有感7

今天,我們看了一部影片,叫《大自然在說話》,裏面主要講了人類對大自然的污染,呼籲人們保護大自然。

首先講到了水源,我們人類的人口不斷的增加,而水源是極其有限的,我們一存在水就被污染了,人口如果再增加幾十億人的話,那還能看見水源嗎?所以我們必須節約用水,如果沒有水,可能人就不存在了。其次講的就是珊瑚礁,自從人類存在在地球上,珊瑚礁就大量減少了。珊瑚礁已經被人類開採了五分之一,而四分之一的魚都需要珊瑚礁的保護,比如大魚吃小魚的時候小魚可以躲進珊瑚礁裏避難。雖然珊瑚礁可以用來做藥材,但也不能過度利用。大魚呢,也被人類捕獲了,這樣海水越來越熱,也不適應珊瑚礁需要的溫度,珊瑚礁漸漸地滅絕了。

最後講的是土地,土地在地球表面只有薄薄的一層,人類過度利用開發污染土地,土地逐漸荒蕪。現在的藍天不再是湛藍的天,而是灰暗色的。這是因爲人類的工廠廢氣排放污染的,能喝的淡水不再是一塵不染,而是有很多雜質。這是爲什麼?是因爲人們過度污染河流。從這部影片中我懂得了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我們要保護大自然,熱愛大自然。比如洗手時把水流擰小,節約用水,現代社會提倡綠色出行,儘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騎自行車、步行。

我想讓我們的天更藍,水更清,所以保護大自然從我做起,我也要做一個保護大自然的小小監督員。

觀大自然在說話有感8

今天,我觀看了一個關於保護我們地球母親以及自然環境的公益片,它闡述了一個很實在的道理——大自然不需要人類,而人類需要大自然。

《大自然在說話》由保護國際基金會製作,它分別以不同的角度、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分別傾訴了大自然、海洋、雨林、土地、水、樹和花目前對人類的看法。角度雖不同,但是都表達了同一種情感——人類是多麼的自私!

大自然不需要人類,她已經存在了四十五億年,是人類存在時間的兩萬兩千五百倍,她不需要人類,而人類卻離不開她,她有着創造我們的能力,同時也有着毀滅我們的力量。

海洋不需要人類,他一直在傾力奉獻自己的一切,但人類總是貪婪的索取,貪得無厭不知好歹。他曾經覆蓋着地球,而如今,他仍然可以這樣做。

雨林不需要人類,它見證着人類的出生長大,最後人類拋棄他揚長而去,還不停的從雨林中砍伐樹木掠奪資源,一棵棵樹木的倒下,綠色逐漸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裏,“人類總得呼吸吧,他們總有一天會想明白的”。

土地不需要人類,土地滋潤着萬物,養育着萬物,沒有了他就沒有我們,一切生物都依靠他,糧食作物、肉蛋奶,那個不是來自他?如今他只剩下薄薄的一層,不斷沙化、消失,沒有了他,人類該何去何從,“我猜你們不想餓肚子,對吧?”

水也不需要人類,它奔流不息,從雨水匯聚成小溪,到河流,再到江海,他從來沒有停息過,而她正在這一次又一次循環之中不斷地被惡化、被侵蝕,她是人類的生命本源啊!最後水資源成爲稀世珍寶時,爲了爭奪資源,那將又是一片戰火紛飛的年代。

……

大自然的一切都在奉獻着自己的一切,而我們正在破壞着這一切的一切,這樣繼續下去,將是一場空前的巨大災難,而人類卻渾然不知。

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南極臭氧層空洞,一個個危機接踵而至,大自然的報復計劃已經展開,她要我們人類嚐嚐自私壓榨的後果。

甦醒吧人類!現在還爲時未晚,還有將功補過的機會,植樹造林、綠色出行等等,我們都應該這樣做,爲保護環境做一些事情了,我們也要讓大自然知道,人類並不全都是自私的,我們人類不是烏鴉,也不是一隻待宰的羔羊。

大自然不需要人類,而人類需要大自然,每一滴水、每一棵樹木、每一朵花、甚至是每一粒沙土,都應該和人類的每一顆心鏈接在一起,把他們當做生命一樣來看待。我相信:大自然不是無情的,有付出就有回報!爲了地球、爲了自然、同時也爲了我們,讓我們攜手共創美好的未來吧!

觀大自然在說話有感9

今天我觀看了《大自然在說話》這部公益短片,在那裏我知道了大自然在地球上已經存活了45億年了,但是一代代人類都在破壞我們現在正在居住的大自然和地球。

大自然母親的存活時間是我們的兩萬兩千五百倍,如果大自然茂盛,我們也會茂盛,如果大自然衰敗,我們也會衰敗。我們的行爲決定我們的命運不是大自然,我們可以死亡但是大自然會繼續存活下去的。

海洋覆蓋了大部分地球。而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離不開它,海洋一直在奉獻着自己,而我們都一直在獲取。如果我們想在大自然中與它共存,但是沒有健康的大自然,人類就將走向滅亡。

雨林看着我們在他的懷抱裏成長,我們很聰明,真的很聰明,我們有智慧的大腦,靈巧的雙手,我們善於創造了不起的創造。我們把那些製造氧氣的樹木給毀了,可是我們又不會製造氧氣這真是太可笑了。

土地一直在爲我們奉獻着,它就像是地球的皮膚,只有小小的一層,但是他被我們過度利用,過度開發,因爲我們它只剩下了及100年前一半的厚度。

水是非常有限的,回到起始的形態,有時要1萬年的時間,如果人口再增加幾十萬倍,我們還能見到它嗎?以後我們可能因爲水源而發起戰爭。

大自然可以離開我們,我們卻離不開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