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觀音觀後感

學識都 人氣:2.5W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何不寫一篇觀後感記錄下呢?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千手觀音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千手觀音觀後感

千手觀音觀後感1

在路上走,兩位頗有風度的長者過來向和記者同行的男士借火吸菸。然後一問是伊拉克代表團團長和伊拉克殘奧會主席。機會難得,現場採訪。“對閉幕式上唯一的中國舞蹈怎樣看?”

“十分好。很獨特,也很美。”他們同樣沒有發現是聾啞人舞蹈。表示驚訝之餘,他們說出下面一段話

“開幕式的節目表現的是希臘的禮貌,閉幕式表現的是中國禮貌,兩個國家、兩種禮貌很不一樣,但有一種內在聯繫――都表現了有着古老歷史的民族的文化。當然,就我個人而言,然後中國的舞蹈更美,更好看。”團長如是說。

“你說舞蹈講一箇中國女神的故事,我想我懂了。一個是有着一千隻手、一千隻眼的女神,一個是沒有雙手的男人,這是一個關於殘疾和神靈的寓言:沒有雙手意味着殘缺,可對於長着一千隻手、一千隻眼的女神而言,人類的所謂健全也是殘缺的,沒有手的男人用嘴、用腳代替、完成健康的人做的事情,所以,在神靈面前,人類也許無所謂殘疾不殘疾。”殘奧會主席這番話太有哲理了――這“撞上門來”的採訪對象,實在可遇不可求呵。

北京“心靈之聲”殘疾人藝術團在我校舉行了專場演出,本次演出是以“拼搏啓迪人生,愛心點亮世界”爲主題的公益演出。參加此次演出的是這樣的一羣特殊人,他們或肢體殘疾,然後或視力、聽力有限,但是他們卻用自己殘美的肢體舞出對完美生活的嚮往,用自己甜潤的動書寫輝煌的人生!嗓子唱出對生活的熱愛,他們都釋放着青春的激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輝煌人生!

盲人演員深情演唱的《母親》感動了現場每一位觀衆,然後袖珍歌手黃春明的一首《隱形的翅膀》彰顯了藝術團每位演員身殘志堅的精神意志,失去雙臂的書法家王建華用嘴含筆寫下城院的校園精神——“追求卓越,衆志成城”,讓現場觀衆熱淚盈眶、讚歎不已。當常務副校長李存益代表學校理解了這幅具有特殊好處的書法作品時,全場觀衆被深深感動。當燈光暗淡下來時,全場師生持手機當熒光棒上演溫馨一幕。在長時間熱烈的掌聲中,師生代表紛紛走上舞臺進行現場募捐,表達內心真誠的感動與愛心。

在互動環節中,全場觀衆隨主持人一齊學習手語,感動流淌在現場每一個觀衆的心中。當享譽中外的舞蹈《千手觀音》出場時,更是把演出帶入新的高潮。臺下觀衆隨着節律揮舞着雙臂,然後全場不斷響起吶喊聲、歡呼聲,接連不斷的掌聲是觀衆心靈震撼的最真摯的情感抒發。用特殊的藝術詮釋人生的真諦,以不屈的精神譜寫生命的華章。

只有一條腿,卻能跳出優美的舞姿;失去雙手,卻能書寫生命的輝煌;雙目失明,卻能飛向人生的巔峯。這是一羣用殘缺的肢體創造生命的奇蹟、奏響時代強音的人,他們就是北京市平泉縣“心靈之聲”藝術團的演員。

“心靈之聲”藝術團到我們學校來表演了,他們都是些身體不健全的人。然後那些高難度表演,是我意想不到的事,可他們都做到了。同學們給他們的掌聲比什麼時候都多!相比之下,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小困難又算得了什麼呢?我們也該好好反省反省了,把握好機遇,加油吧!不然以後後悔都來不及。在沒有看演出之前,我們也許有理由爲自己的失敗找理由,爲自己的懶惰找藉口,但這天過去之後,我們還有理由嗎?還有藉口嗎?讓我們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態度,從這天做起,從此刻做起,熱愛生活,珍惜生命,刻苦學習,請記住,無論在任何的逆境中我們都要持續樂觀的心態,以頑強的毅力打敗困難,做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

他們贏得掌聲,不是因爲同情和憐憫他們,而是他們靠自己的藝術和精神。藝術團的演員們在演技上的追求同樣是精益求精。聾啞演員在無聲中感受音樂,在手語老師的指導下舞動着生命的旋律;盲人演員在黑暗中尋找光明,嫺熟的指法演奏出清晰的世界;肢殘演員用歌聲與舞姿展示着怒放的生命……

他們的每場演出都會令觀衆感到震撼,贏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掌聲。但是,然後又有誰明白,他們付出的是常人多少倍呀!一個健全的人,把自己的愛無私奉獻給了一羣殘疾人,讓這些本已對生活絕望了的殘疾人重新燃起期望,而走進這些殘疾人的心靈是要從理解開始,用心聆聽,用心溝通。

燃起生命之火的人,才能播種期望,創造奇蹟。用一首首生命之歌展示了高尚的人格與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他們表演的不僅僅僅是藝術,更張揚了生命的好處,他們用愛托起了期望!

既然他們這些人能夠堅強的應對生活,走出陰霾,那麼我們還有什麼原因和理由說一個“不”字呢?我相信我們會成爲最棒的!

千手觀音觀後感2

千手觀音是由張繼剛導演的一出震撼人心的中國古典舞,很勵志,值得靜靜賞析。或許會有人問中國古典舞究竟是什麼,它又有怎樣的風格及審美特徵呢?

中國古典舞,起源於中國古代,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它融合了許多武術、戲曲中的動作和造型,特別注重眼睛在表演中的作用,強調呼吸的配合,富有韻律感和造型感,獨有的東方式的剛柔並濟的美感,令人陶醉。中國古典舞主要包括身韻、身法和技巧。身韻是中國古典舞的內涵,每個舞蹈的韻味不同,兩個人跳同樣動作,韻味都不同。神在中而形於外,“以神領形,以形傳神”的意念情感造化了身韻的真正內涵。

中國古典舞是具有一定典範意義和古典風格特點的舞蹈,欣賞當代中國古典舞,應該把握以下幾個風格特徵:

“圓形的藝術”——無論是建立於五十年代初第一套規範化的中國古典舞基礎教材中的八個手位和新敦煌學派的“反彈琵琶”、楚時的前後“三道彎”,還是中國古典舞神韻教材中的“雲肩轉腰”等,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萬變不離其圓”。所以,中國古典舞被稱爲是“劃圓的藝術”。在長期的實踐中,舞蹈藝術大師們將這“圓形”的動態概括爲八個字——圓、曲、擰、傾、收、放、含、仰。這八個字,集中體現了中國古典舞的審美特徵。

“形神兼備的藝術”——中國古典舞強調“手到、眼到、步到、身到”,即“行神兼備”。這要求表演者以手、眼、身、法、步相互配合,連貫一氣,做到“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力與形合。”中國古典舞要求表演者在做任何一個工作時一定要“形未動,神先領、形已止、神不止。”除了特定的情緒外,更主要的是包含一種潛在、深刻自覺的意識或意志感覺。即使是一個簡單的“順風旗”,也是藉助“呼吸”來完成,從而表達出應有的神韻。如著名的舞蹈家陳愛蓮在談表演動作的感覺說:“只要手一動,眼睛一定要跟上,眼睛跟上,身上必定跟上,然後你那個‘法兒’就來了。”無韻則神死,少律則風格無。所以“手到、眼到、步到、身到”的“形神兼備”成爲衡量中國古典舞演員風格優劣的主要標尺。

“剛柔相濟的藝術”——中國古典舞“剛柔動靜統一”,動作講究起伏跌宕、有動有靜,在行雲流水般的動作之中穿插“亮相”,並以剛柔相濟、具有韌性著稱。這種魅力在古典舞表演中主要體現在“勁頭”上。所謂“勁頭”,就是唐滿城教授所指出的:“即賦予外部動作的內在節奏和有層次、有對比的力度處理。比如運動時‘線中的點’(即動中之靜)或‘點中之線’(即靜中之動),都是靠勁頭運用得當才得以表現的。”

靜靜欣賞千手觀音,你會有一種震撼的感覺。這段堪稱古典舞的舞蹈,以圓開頭,以圓結尾。圓形的“蓮花臺”,有蝗的拱門,都在渲染着古典舞的氛圍。音樂響起,“千手觀音”的手就開始靈動,慢慢的,後面的那些手漸漸擺開,形成一個圓形。那圓,是種完美的預像,象徵觀音這一美好的形象。在保持圓的同時,部分演員的手部也有動作,手腕部分的晃動,加上他們金色的服裝和指甲,加上背後金色的舞臺背景,整一個金光閃耀的背景,襯托出這千手觀音的超凡脫俗、光芒萬丈。

演員的服裝很精緻,褲子比較特別,配合她們的舞蹈。隨着表演的進行,背景音樂有胡風的韻味,演員適當的彎腰,柔軟地展示出腰身的曲線,腳步動作帶動寬大的褲腳的擺動,加上演員的頭飾,妝容,讓我想起了敦煌莫高窟壁畫上的飛天舞。真覺得她們是敦煌莫高窟壁畫上的飛下來的'舞者,她們此時的舞,結合音樂,時而手部動作緊湊,時而腰部柔軟地彎曲,不再是靜靜地在蓮花臺上,而是肆意地舞蹈,很酣暢淋漓,很震撼,給人以視覺衝擊。

這曲舞蹈的圓的藝術主要通過手部動作來表現。三分之二的時間專注於手部動作,固定腳步。她們的手部動作,時而慢慢的顯得溫和,時而有力度的伸出,展示着力量,比較有特色。這也是符合舞蹈主題--千手觀音,歷來觀音都是靜坐在蓮花臺上。21位演員,要整齊地展示出自己的手部動作,可見需要多大的協調能力。隊員之間的默契,團結,精神的連結,更加神化了這千手觀音。

這組佛光普照、天地祥和的舞蹈讓人看得如夢如幻,蕩氣迴腸,誰能想像得到演繹者是21位聾啞人呢?他們用聖潔的雙手和優美的舞姿把宇宙的一切萬物和精神世界裏的“觀音”演繹的惟妙惟俏、空曠回谷,讓人們如癡如醉,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組對於普通人來說都很難的舞蹈,居然就這樣被她們完美地演繹出來了,我對她們很佩服。我知道她們肯定是付出了比常人多無數倍的努力才換來了動作的熟練,是無數的血和汗才換來演繹的成功。在這21個舞者面前,我自慚形穢,同時,在她們震撼人心的表演中,我受益頗多。世上沒有什麼事情是你不行的,只是你不做。即使聽不到聲音,她們仍然可以隨樂起舞,這是她們堅持不懈的努力換來的。而我呢?我這一個四肢健全的人,遇到一點挫折又算什麼呢?堅持,不懈努力,我也能行。

千手觀音觀後感3

隨着《千手觀音》音樂慢慢的推進, 一羣美麗的聾啞姑娘,在邰麗華的領舞下,變幻着“佛教裏觀音各種代表祥瑞千手的手勢”。那一隻只金光閃閃、耀眼奪目的普照萬物的佛手語,在21名聾啞演員無法“聽”到音樂,只能靠舞臺角落裏的“手語老師”通過聾啞專用手語把音樂節奏的點點滴滴傳遞給她們,卻讓人們在春節的守歲夜裏懂得了、明白了什麼叫“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境界和“心靈的震撼”。

《千手觀音》,這組佛光普照、天地祥和的舞蹈讓人看得如夢如幻,蕩氣迴腸,誰能想像得到,由21個殘疾姑娘用聖潔的雙手和優美的舞姿把宇宙的一切萬物和精神世界裏的“觀音”演繹的惟妙惟俏、空曠回谷,讓人們在視頻前如癡如醉,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在佛光普照,天地祥和;在萬法歸心,天人合一的餘音嫋嫋的心靈回谷中,舞臺側面的4個手語老師用無聲的手語表達了無聲世界裏所有孩子們最真摯的心聲——“愛是我們共同的語言”。

金,中華民族輝煌的色澤,那麼,這抹聖潔,是無愧輝煌的聖潔。

會忘記是在接受一支舞蹈作品的獻演,僅僅既恍惚又的且確地知道:這是一件叫作“藝術”的事物,橫桓人前,包裹侵佔去整個兒身心,那麼純淨,那麼清明,那麼遺世獨立卻又繾綣無限柔情與博愛,廣播天地萬物。無知無覺中,衣袖浸溼……

博愛,該是“千手觀音”意象的其中一番寓意所在吧。

特殊的舞者,之所以能揮灑生命的活力、色彩於舞臺,正正依仗着自愛及人間的博愛。而當不特殊的觀者,欣賞、讚美如今舞臺上的他們時,自然亦可悟出欣悅,生出新一輪的博愛。

一輪,接一輪,健康地循環着,要直到永遠。

——觀音大士,千手千眼,不言,不語,不驕,不躁,無聲,無息,無慾,無求。

她聖潔,她純淨,她的心白璧無瑕,她的胸懷海闊天高。

她以手爲言,她以眼爲語。

人呀,此生,是否有緣聽得到、聽得明她的言語:那真,那善,那美……

——20xx年春節晚會舞蹈《千手觀音》觀後感

爲生命喝彩

很久很久了,我的生命沒有這樣被感動過,我的心靈也沒有這樣被震撼過。春節晚會上,當聾啞藝術家邰麗華與20位同伴邁着輕盈的舞步,魚貫而出,開始了舞蹈《千手觀音》的演出時,我的心靈就被一種巨大的力量感染着、激動着、震撼着。

她們生活在無聲的世界,但她們用婀娜的舞姿、美麗的眼神和繽紛的手勢,述說着自己的心語,追逐着夢中的天堂。我無法一一叫出她們的名字,但她們的光彩與神韻卻深深地吸引着我,震撼着我。她們是真正的舞者,是靈魂的舞者,是生命的舞者。

作爲一個四肢健全的人,我真的無法想象如果讓我聽不到世界的聲音,無法表達內心的情感,我該怎樣生活!可立在蓮花臺上的舞者,隨着不斷變換的絢麗燈光,用美輪美奐的舞姿詮釋着她們對生活的感悟,表達着她們對生活的熱愛。《千手觀音》的領舞邰麗華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生命總是有夢的,哪怕是殘缺的花也要獻出全部芬芳......”這是源於生命深處的表白,這是面對人生挑戰的一份宣言。崇拜和敬意讓我急於走近她。我開始查閱她的資料——

邰麗華在兩歲時,因高燒失聰。直到5歲,邰麗華才知道自己的世界與真實的世界隔着一堵無聲的高牆。別人可以升入正常的小學,而她則只能在聾啞學校就讀,將自己深鎖在一片孤寂的世界裏。她的一生如果因此而沉淪,我們自然就失去了一個美麗而溫暖的故事。可一次律動課拯救了她。當老師將響鼓在木地板上咚咚地敲響,一種自然的有節奏的振動剎那間傳遍邰麗華的全身,她將整個身體匍匐在地板上,深深地投入到那充滿幸福的律動之中。她激動,她興奮,眸子閃亮,小臉通紅,她感覺到這個世界如此美麗,她向老師表示:我——喜——歡。

從此,邰麗華愛上了舞蹈,她盡情地投入到了一個新奇而充滿感召力的世界。幾年時間裏,她身上總是青一塊紫一塊,傷痕累累。有一年,整整一個夏天,麗華穿着長褲度過。媽媽奇怪女兒總摸着衣櫃裏的裙子發呆,可即便睡覺,也不肯脫下長褲。趁女兒熟睡,媽媽捲起了女兒的長褲:包着紗布的膝蓋又紅又腫。正是憑着這種頑強和執著的精神,她的藝術之路開始走向一個又一個高峯。她用自己對舞蹈藝術獨特的心靈體會爲世界很多地方的觀衆帶去一次又一次心靈的震撼。

無論是觀看舞蹈《千手觀音》的表演,還是追溯領舞邰麗華的成功經歷,我們都會發出由衷讚歎——她們用頑強和毅力創造出生命的奇蹟!

《千手觀音》的表演只有短短的幾分鐘,但她們對生命的演繹喚醒了多少沉睡的靈魂,她們的自立、自強的精神給了多少人面對生活的勇氣,她們對生活的追求使多少四肢健全的汗顏呀!與她們相比,也許我們是幸福的,我們的生命裏,充滿了陽光,灑滿了雨露,我們可以在自由的世界裏,去享受生活所賦予我們的一切。所以許多人才覺得沒有必要善待生命,更沒有想到該如何讓自己的生命更有價值。卻用燈紅酒綠和紙醉金迷來當作人生的滿足,來詮釋生命的意義:在藍天下,在陽光下,在歌聲裏,在幸福中,他們想到的不是人生該怎樣追求完美,而是生命該如何享受、如何揮霍。

《千手觀音》的精美表演 一遍又一遍地在我的腦海映現,讓我爲美麗的生命而折服。 “誰說我們是殘缺的,殘缺的是那些殘缺的靈魂......”在和這些殘疾人靈魂和生命的對話中,我終於知道,人的生命不是僅僅用肢體來表達的,生命的高度也不是用金錢堆砌的,而是在於每一個生命是否能在人類的進步與發展中,起到其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