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店藥師工作總結範例

學識都 人氣:1.64W

總結是應用寫作的一種,是對已經做過的工作進行理性的思考。下面是關於藥店藥師工作總結範例的內容,歡迎閱讀!

藥店藥師工作總結範例

公司結合源遠流長的醫藥文化、藥學職業道德、企業使命、管理制度,對學員進行思想教育,通過改變態度來改變行爲,強化行爲來固定模式。現總結如下:

一、企業培訓基本情況

xx年度,我公司的各級分支機構中,有區域經理、店長、見習店長153名,實際培訓153人,培訓率爲100%,平均每人96天/年;執業藥師、藥師共有212人,全部參加繼續教育與崗位培訓;健康諮詢師培訓達到89人。目前在基地培訓儲備人員達159人。

公司現有500平方電教化培訓中心一間;1個藥師培訓基地,2個店長培訓基地,8個健康諮詢師培訓基地;培訓教官14名。

xx年秋,公司的培訓基地被杭州市人事局授予“杭州市大學生見習基地”稱號。xx年4月在中百藥店聯盟大會上被行業推廣,一系列的做法得到50餘家全國名列前茅的藥品零售連鎖企業的肯定。四川杏林大藥房、貴州芝林大藥房等安排了20多名見習店長前來學習交流。

二、主要經驗與亮點

(一)創新一種模式:實訓基地模式

公司的培訓一直是每年的重點內容,以往有請進來學校老師的講座,有行業協會的會議,有送出去的昂貴的課程,但只是一味的採用“上面講、下面聽”講座的形式,呆板、枯燥,提不起學員的興趣,導致學員學得快、忘得快;還有一些是“聽聽激動、想想感動,回到崗位,無法行動”.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在實際工作中不能發揮與貫徹執行,影響了培訓的信心。

在xx年底,公司領導痛下決心,開展培訓改革,把300平米的古墩店作爲實驗田,改造了電教化的培訓中心。陳金良董事長說:“在岸上學游泳,永遠不可能成爲游泳健將的。”我們摸着石頭過河,採取了實訓模式,邊實驗、邊研究、邊開發。教官既是學習者,又是實踐者與研究者。爲了更好地落實培訓任務,公司以崗位與技能學習相結合,以實際工作作爲培訓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建立起學考用實踐培訓機制,即用什麼就學什麼、考什麼。指導思想是培訓不是你學了多少時間,會了多少內容,而是在工作你會用多少。

(二)態度技能兩手抓

只有通過培訓才能最終使自己成爲一名職業化的現代藥學工作者。職業化最通俗的理解就是:肯學、肯幹、會幹。職業化主要包括態度與技能兩個方面,“態度決定一切”.公司結合源遠流長的醫藥文化、藥學職業道德、企業使命、管理制度,對學員進行思想教育,通過改變態度來改變行爲,強化行爲來固定模式。

關聯用藥、慢性病防治、自我藥療、處方審覈、健康教育等專業化的“藥學服務”是培訓課程的重中之重,藥品零售行業區別於其他商業零售的最大特徵就是專業化,這就要求所有工作人員尤其是藥學技術人員,必須全面掌握新時期的“藥學服務”理念。門店一線培訓合格的員工必須達到初級藥師的考覈標準。

(三)主攻三大領域:藥師、店長、與健康諮詢師

藥師是主要專業骨幹,作爲藥品流向患者的最終把關者,藥師的繼續教育與知識更新也就顯得尤爲重要。在實際招聘來的藥師中,有很大一部分來源於生產企業、批發流通企業、外省通過資格認定得到職稱的情況,這樣他們在零售門店就不瞭解藥品零售行業的基本規則,從審覈調配醫師處方到店內藥品的分類管理,從用藥諮詢指導到跟蹤收集不良反應、gsp認證與實施,gsp與企業經營管理之間的關聯,醫療保險政策都有個全新的重新學習重新適應過程,還有很大一部分藥師專業知識與技能老化。

店長是門店經營的靈魂人物,更多的需要熟悉天天好大藥房一線工作流程,熟知公司的管理方式與運作方式,經營指標、人員管理,團隊建設等重要工作。外來的店長對新公司的運作需要有專人引路。

店員特別是剛從學校畢業的學生普遍存在三大問題:一是不熟悉必要的藥品專業知識,不能充分了解所推薦的藥品,沒有信心正確指導顧客購買使用;二是缺乏零售行業的服務理念,店員定位不準,不能吸引顧客;三是對本店陳列儲存的藥品的位置、價格、作用、產地、規格、療效等不瞭解,面對顧客的詢問不能做詳細專業的.解答,不能滿足顧客的需求。

3、評比交流機制

學員之間的經驗交流必不可少。培訓工作不能僅僅侷限於教官的集中帶教,還要充分發揮學員自身的資源,通過集體活動、野外拓展、早晚會講評等方式加強他們之間的交流。通過新老學員之間的經驗交流,可以達到傳幫帶的效果,使新進學員儘快熟悉工作;通過學員內部的經驗交流,可以使彼此熟悉與瞭解,增強他們的集體意識與團隊意識。

4、流程閉環機制

在每一次培訓中都引入學習---考覈---跟蹤-改進的閉環管理機制。其中培訓考覈包括對學員的考覈、教官的考覈與培訓管理人員的考覈。其重點是教官的帶教實效、學員的工作實況跟蹤、所學知識的運用率、培訓是否導致行爲改變,通過反饋信息實現培訓的改進,通過考覈提升培訓的效果。

5、科學評估機制

必須建立科學的培訓評估機制,包括培訓資格審查制度、培訓基地培育考評制度、日常教學管理制度、教官能力評估制度、培訓成果評估制度等,通過評估比較、促進基地之間、教官之間、學員之間良性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