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年度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總結範文

學識都 人氣:2.35W

鄉鎮年度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總結一:

鄉鎮年度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總結範文

自我縣今年7月成功獲批爲第二批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XX縣以來,縣委、縣政府對此高度重視,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導向”的原則,大力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且各項工作進展順利,現將有關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一、2018年度所做的工作

(一)高規格組織領導。爲推動農村電子商務工作的開展,我縣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顧問,縣長任組長,常務副縣長任常務副組長,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的縣農村電子商務工作領導小組,28個縣直部門及15個鄉鎮爲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明確了各部門及鄉鎮的工作職責。

(二)科學制定方案。一是根據商務部等19部委下發的《關於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意見》(商建發〔2015〕306號)文件精神及省市關於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要求,經過多次部門聯席會議對《縣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實施方案》及《縣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實施意見》進行了認真探討和修改,於9月28日正式出臺《中共縣委辦公室 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縣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桃辦[2015]52號)文件,文件明確了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目標任務、十大建設項目並設立了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基金。二是根據《湖南省商務廳、湖南省財政廳關於做好2015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的通知》(湘商建[2015]22號)文件精神,我局通過對外地電商模式考察、學習,針對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和特點,草擬了《縣關於加快電子商務發展若干扶持政策的規定》,有待進一步討論研究。

(三)高規格會議部署。縣委縣政府對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高度重視,於9月17日召開了縣委常委會,專題研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於9月29日上午組織召開了由縣“四大家”領導班子、各縣直單位、各鄉鎮主要負責人蔘加的全縣促推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工作動員大會,會議要求全縣上下要統一思想,形成共識,抓住機遇,創新思路,整合資源,合力推進,使農村電子商務建設成爲“農民增收見成效,政府服務贏口碑”的“雙贏”工程

(四)精心選擇合作伙伴。我縣曾多次與阿里巴巴農村淘寶事業部、省郵政總公司進行對接、考察,並與其他縣市進行探討,最後根據我縣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趨勢,主要推出特色農產品,打通上行渠道,確定了湖南省郵政總公司爲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工作第三方合作伙伴。並於10月20日與市郵政分公司簽訂了縣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五)高效率開展調研。一是7月29日,縣商務部門派員參加了由國家商務部主辦、江西省政府承辦的首屆“互聯網+革命老區農村電商”發展峯會,併到XX縣進行了實地考察和學習。二是8月16日至20日,由縣政府辦牽頭,組織縣商務局、縣郵政局、電商協會、相關企業,赴浙江常山、衢州、遂昌以及江西玉山等縣市進行了農村電子商務考察學習,特別是對郵政系統利用現有網絡平臺參與農村電子商務工作進行了認真探討。三是9月21日,常務副縣長帶隊,組織縣商務局、縣郵政對第三方平臺——省郵政總公司發展農村電子商務進行了實地考察,併到郴州XX縣利用郵政平臺包裝推廣冰糖橙、銀飾品的電商模式進行了考察學習。四是9月底,我局會同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工作第三方合作伙伴郵政公司,通過對電子商務協會、電商企業、竹木製品加工企業、農特產品生產企業的深入走訪和調研,並對縣微小企業、新創企業也進行了相關調研,全面掌握了第一手資料,瞭解了我縣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初步確定了電商發展模式。

(六)高水平定位模式。本着對電商模式高標準的立意要求,與第三方合作伙伴郵政公司經反覆研討,確立了以“一箇中心、兩翼戰略、三大支撐、四輪驅動”爲總體思路的“互聯網+縣域特色經濟”的電商發展模式。即以“電子商務進農村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發展”爲中心,打造“創業、品牌”,吸引培育電商人才,挖掘本地特色產品爲兩翼戰略,通過建設“電商基礎設施、電商公共服務、電商運營支撐”三大支撐體系,優化本地電子商務創新創業外部運行環境,實施“市場主體培育、人才智力支撐、電商品牌營銷、政策支撐保障”四大工程驅動電子商務的發展,實現“三創四化”(大衆創業、萬衆創新、農民創富,便民服務均等化、縣域特色產品品牌化、生產加工定製化、電商企業規模化)的發展目標。

(七)合理制定操作方案。郵政公司在我局的配合協助下,以縣委縣政府兩辦發文的《縣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實施方案》爲基礎,針對模式的總體思路,制定了農村電子商務總體規劃。出臺了《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操作方案》,並根據操作方案配套制定了《縣電子商務產業園建設運營方案》、《縣農村電商服務站點建設實施方案》、《縣鄉村三級電子商務物流體系建設方案》、《縣農村電子商務培訓體系建設暨工作推進方案》、《縣域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體系建設方案》等九大實施方案。

(八)高規格設計電商產業園。一是確立了電商產業園的定位。縣電子商務產業園定位於打造全縣一流的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以平臺爲載體,形成一套完整的服務體系,對各方資源進行互聯網化改造,培養更多具備互聯網思維與技能的電子商務人才,通過服務模式的建立、品控標準的制定,打通“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渠道。二是確定了電商產業園的選址。縣電子商務產業園建設項目位於縣經濟開發區17#、18#工業廠房。三是完成了電商產業園的裝修設計及預算。17#、18#工業廠房各佔地2800平方米,兩棟廠房總建築面積22400平方米。17#廠房規劃設計縣鄉村三級電子商務倉儲物流配送中轉中心,18#廠房一二層規劃設計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倉配中心、特色產品o2o展示展銷中心、綜合政務中心、創客孵化區、創客咖啡區,創新創業培訓室等,裝修設計預算資金爲460萬元。四是完成了電商產業園的消防設計。經過多次與縣消防大隊銜接,已經完成了電商產業園17#、18#廠房總體消防設計。五是啓動了電商產業園建設招投標。2015年12月3日,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湖南省XX市分公司與湖南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訂“經濟開發區標準化廠房租賃合同”,並於12月11日縣發展和改革局下發了《關於縣電子商務產業園裝修工程項目申請報告備案的通知》(桃發改行審[2015]610號)文件,已正式進入電商產業園建設招投標工作,預計2016年2月7日(農曆年前)前開園。

(九)高效率資源整合。XX市郵政分公司通過與縣域電商平臺及企業湖南伸手購世紀商貿有限公司、商貿物流企業縣錦浩電子商務有限公司(86077)、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進行多次溝通、協商,達成共識進行資源整合,共同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一是在物流配送體系建設方面,由郵政公司在產業園17#號樓建設縣鄉村三級電子商務(工業品下鄉)倉儲物流中轉中心,搭建物流智能平臺,錦浩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快遞物流配送企業入駐中轉中心,解決物流配送最後一公里的問題;二是在“特色館”建設方面,湖南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淘寶網“特色中國.湖南館”館主,湖南省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於2015年5月29日成立了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申報了“特色中國.湖南館”分館的開設。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湖南省縣分公司與湖南省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進行資源整合,於2015年12月16日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建設“特色館”,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特產品、旅遊產品品牌。

(十)全面啓動宣傳招募。郵政公司針對園區開園以及鄉鎮站點建設郵掌櫃的招募制定了“縣青年電商互聯網+創業扶持計劃創業者招募執行方案”進行宣傳招募,啓動線上線下招募工作,線上的公衆號、招募令,線下各鄉鎮的宣傳工作已對接啓動,營造電商氛圍。

二、打造“模式”典型做法。

根據我縣實際情況,打造“模式”的農村電商,主要圍繞五個層面對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實施推進:一是構建各級培訓,廣泛形成共識。政府主要領導、相關組成單位以及鄉鎮主要領導、本地電商相關企業三級層面都必須瞭解、掌握、支持並參與電子商務進農村建設相關工作,廣泛形成共識,形成合力,共同推進。二是整體項目推進,突出特色。對現有的涼蓆等特色產業做大做強,改變當前僅僅將產品從線下轉向線上的現狀,深挖現有品牌,並開發其他更多特色品類的新品牌,形成區域規模和區域品牌,提升品質,擴大影響,促進相關產業銷量的規模提升。三是圍繞市場主體核心,進一步調動各方的積極性。將中央財政的配套政策充分發揮,並在中央財政資金支持下,形成本地的配套激勵政策和激勵體系,充分調動當地企業和民衆電商發展的積極性,激發市場活力。四是結合國家的重點、熱點開展電商工作。我縣電子商務進農村建設工作緊緊圍繞創新創業、精準扶貧、智慧城市、供銷改革等國家、省、市、縣重點和熱點開展相應工作,統籌推進。五是形式和內容相結合。在推進具體建設項目的同時,輿論引導、宣傳造勢、典型挖掘等工作同步跟進。

三、下階段工作重點

下階段,我們將發揮我縣優勢、揚長避短,找準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點,將重點加大培訓力度,召開全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會,組織縣委中心組學習人員以及相關重點電商企業先期開展電商培訓,營造電子商務發展良好氛圍;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電視臺、益陽日報、微信平臺、牆體廣告等媒體和形式,開展大規模的.宣傳造勢工作;在2016年2月7日(農曆年前)完成電商產業園建設並投入運營;同步招募郵掌櫃並建設鄉鎮聯絡站和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重點打造“品牌、創業”,將有競爭力的特色農產品如竹涼蓆等主打產品通過“特色館”進一步加強包裝整合、打造品牌,打通農產品上行渠道,並吸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2016年,全面實施綜合示範工作,建立健全農村電子商務運營模式,推進十大電子商務進農村項目建設,確保在2017年年底,通過國家驗收。

鄉鎮年度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總結二:

爲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充分發揮農村審計工作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的作用,緊緊圍繞黨的十八大工作,突出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農民負擔監管、政策性農業保險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典型建設等重點工作,實施標準化、規範化、程序化審計,推動農經管理工作提檔升位,爲新農村建設做出創造良好發展環境。

一、“十二五”農村審計工作完成情況

一是加強鄉(鎮)農經站審計,規範鄉站財務管理。完成了2011年至2015年18個鄉(鎮)農村審計站審計情況統計彙總工作,審計村數213個,審計資金總額3234萬元,違法違紀金額600萬元,上繳財政44.5萬元。

二是對鄉(鎮)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審計。嚴格要求村內“三重一大”事項按“六步工作法”操作,對村務監督委員會在村財務支出中發揮重要監督作用,對於存在“白條子”入賬、資源發包是否開展招投標、農村“三資”監管平臺建設等情況進行了專項審計。

三是對村幹部任期和離任經濟責任審計。審計村幹部任職期間的集體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支出變動情況;村集體各項收入是否及時足額入賬,有無坐收坐支、侵佔、挪用、私分集體資金和私設“賬外賬”或“小金庫”等違法違紀問題。

四是農民負擔監督管理情況審計。審計是否存在農村中小學亂收費、修建通村公路向農民攤派集資、農村公費訂閱報刊亂攤派以及農民建房、計劃生育、結婚登記亂收費等問題;審計是否存在面向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亂收費、亂攤派問題;審計村內“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是否規範運作,有無超標準收費和挪用、侵佔等行爲。對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村級轉移支付資金和村級負債進行專項審計,審計是否及時撥付,是否存在擠佔、截留、挪用、貪污私分或直接坐扣等問題。

五是農村承包合同管理情況審計。審計農村土地等集體資產的變賣、租賃和發包程序是否合法,有無存在村幹部利用職務之便私分和侵佔集體資產行爲,變賣、租賃和發包取得的收入是否按照會計代理的要求及時納入賬內核算。

六是土地補償費管理使用情況審計。審計徵用土地的方案、標準和程序是否合法,協議和合同是否合規,有無私下交易,變相賣地,侵犯農民利益的問題;審計土地補償費是否及時、足額撥付到位,有無截留、平調問題;審計土地補償費管理、使用是否合理合法,有無侵佔、挪用、私分、揮霍浪費問題。

二、工作中需要改進的問題

一是會計憑證填制、管理不規範。主要是會計科目運用不規範,帳目不健全,記帳不及時或記帳不規範,對原始憑證的審覈不夠嚴格,審批簽字不齊全;報銷憑證不規範,非統一票據、自制票據、白條入帳的現象普遍存在,給村級財務審計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二是民主理財和財務公開制度執行不嚴,財務管理透明度不高。部分村民主理財小組成員由村幹部指定,民主理財形同虛設。部分理財小組成員由於未經過專業知識培訓,缺乏財經法紀知識,不懂得業務,履行審覈監督的職能較弱,造成民主理財、民主監督難以到位;

三是部分村未能做到及時財務公開或是財務公開的內容、時間、形式不夠規範,對一些重點項目,公開的內容及數據不具體,不明細。

四是少數村由於財務制度不規範,財務管理不透明,甚至違規違紀,造成羣衆不滿,上訪現象時有發生;

三、“十三五”審計工作規劃

1、加強培訓,提高素質。農村財務審計工作是一項政策性、專業性都很強的工作,要做到依法行使審計監督職能,就必須要有法定的農村審計機構和一批具有一定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的審計工作人員。加強審計人員的培訓教育。爲了進一步提高審計人員的政治業務素質,除了要求審計人員平時加強自身政治業務學習外對村會計和鄉鎮經管站審計工作人員進行會計業務和農村審計業務知識培訓。

2、強化指導,提高質量。全市各級黨委、政府非常重視農村審計工作,每年農村工作會上都進行專題部署和安排。各鄉鎮都有常年的農村集體經濟審計專班,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組織協調,並代表黨委、政府處理審計中的各種非業務性的問題,爲開展農村審計工作排除阻力和障礙。爲了促進農村審計工作平衡發展,市農經局每年都將進行一次督查和調研。

3、分類審計,確保實效。農村集體經濟審計工作面廣量大,任務十分艱鉅。爲了保證常年審計任務的完成,又保證審計質量,使農村集體經濟審計工作取得實效,我們根據各鄉鎮的實際情況,採取分類審計的辦法:一是對村幹部思想素質過得硬,執行財務管理制度較好,實行民主理財、民主監督和羣衆信得過的村,採取由鄉(鎮)幹部牽頭,組織村民主理財小組進行清理,送鄉鎮經管站審計;二是對一般的村採取由鄉(鎮)幹部牽頭,組織鄉鎮經管站審計人員與市農經總站審計組一起進行就地審計。

4、創新方式,規範程序。爲了確保各項財務管理制度得到有效的貫徹落實,我市從抓好農村集體經濟審計規範化入手,以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管理規範化。一是創新審計方式,規範審計行爲。在審計工作中突出抓好三個結合,規範審計行爲。常規審計與重點審計相結合,事前審計與事後審計相結合,事前主要對每項開支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合法性進行審計,事後審計主要是對執行過程和結果進行審計,把住各個關口,清除內在隱患。報送審計與就地審計相結合,在按時開展報送審計的同時,定期對各村進行就地審計,重點審計固定資產、賬外賬和賬外款等。二是創新審計觀念,提升服務理念。樹立民生審計理念,將與農民利益密切相關的事項作爲審計監督的重點,切實關注惠農政策落實情況。樹立和諧審計理念,推動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針對農村工作的具體情況,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從合法性、合理性、效益性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分析,在審計處理結果上根據不同情況區別對待,在審計過程中,幫助被審計單位解決問題,建章立制,防止問題再次發生。三是規範審計程序,提高審計質量。審計工作是一項規範性的活動,對開展的每一次審計除了要選用一定的審計方法還必須有一個規範的審計程序。以提高審計工作效率,保證審計工作質量,做到審前有通知,審中有記錄,審後有結論。

農村財務審計事關農民利益、黨羣關係、農村發展,加強農村財務審計是推進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是推進農業現代化與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保證,是提高農業部門地位、樹立農業部門權威的有效途徑。通過農村審計工作及時發現並糾正農村基層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促進農村幹部依法、依規、正確、全面地落實農村政策和管理財務。增強農村集體經濟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程度,密切黨羣幹羣關係,保護和激發廣大農民對發展集體經濟的積極性,強化農村財務公開制度的落實,通過農村財務審計,對農村集體資金的使用提出合理性規劃,進一步嚴肅財經紀律,密切了黨羣幹羣關係,保護農村集體經濟,維護農村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