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歷史教學工作總結(通用5篇)

學識都 人氣:2.71W

每一天的時間都非常珍貴,回顧這段時間的教學,收穫的不僅歲月,還有成長,讓教學總結爲這一年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吧。那麼如何避免教學總結最後成爲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季歷史教學工作總結(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春季歷史教學工作總結(通用5篇)

春季歷史教學工作總結1

本學期,本人任教初二年級段四個班級和初三年三個班的歷史課。一學期來,本人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工作。

認真制定本學期教學計劃,按照認真備課寫好每一課的教學設計,多方面去搜集相關資料。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礎、重點難點外,還採用多媒體教學,通過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在課堂教學中貫穿課改理念,體現學生人的主體地位。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立足課堂,提高效率。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大部分學生的“病根”,他們習慣只帶着耳朵聽,一讓他們動筆,就開始偷懶。從學期初開始,我就注重培養學生做課堂筆記的習慣。對基礎不太好的同學來說,在教科書上勾劃重、難點顯得尤爲重要。我要求學生用紅筆或彩筆勾劃,並註明考點的項目,學生一目瞭然,上課時,我邊講,邊巡視,提醒和督促後進生和調皮學生勾劃課本。

期末進入複習階段,各科作業壓得學生喘不過氣來。我只能立足於課堂這塊主陣地,緊緊抓住45分鐘,儘量讓學生多讀、多寫。課堂上抓緊分分秒秒,關注每位學生,課堂效率明顯提高了。

歷年中考題經常涉及歷史知識的縱橫聯繫,要對學生進行專題複習。沒有相關資料,自己動手,上網查詢、結合考綱,整理、編寫,再配以相關的練習題。專題複習使零散的知識更加條理化、系統化,便於學生對歷史知識融會貫通,培養了歷史學習的綜合能力。

做好優生的培養和後進生的轉化工作。對後進生,不輕言放棄。想辦法,因人而異、把握時機進行教育。每次考試後,對於學習進步較大的學生,尤其是後進生,我會給予更多的表揚和鼓勵,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努力學習的信心。我常常利用課餘時間與後進生交流,共同尋找考試失敗的原因,探討有效的學習方法,幫助他們自我調整與改進。期中考試後,我常常利用業餘時間對後進生進行個別輔導,主要是加強基礎題的訓練。

平時多參加各類教研活動,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瞭解前沿信息,遇到不解的問題主動向同行學習、請教,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及時調整教學和複習進度,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以上是我對本學期歷史教學方法的一些探索和嘗試,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揚長避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爲提高學生成績而不懈努力。

春季歷史教學工作總結2

高考早已落下帷幕,回顧一年來的高三歷史教學工作,感慨頗多。這一年裏可謂風風雨雨,經歷了大大小小的考試,由於努力、付出與合作,可以說我們歷史學科在各級的考試中,學生的成績都還不錯,現具體總結如下:

一、全面規劃,科學安排各輪次複習。

(一)第一輪複習

時間:第一輪複習,08年8月——09年3月理念:穩紮穩打——夯實基礎

思路:

(一)按照新課標去整合基礎知識:

1、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整體把握教材,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2、 根據構成要素掌握歷史事件,整合基礎知識

3、對同類重要歷史事物發展線索的整合

4、對同一階段中外歷史知識的整合

(二)日常應對新高考的一些具體做法

3、精選習題、精講精煉和解題方法的訓練

(三)、關注學生、關注細節

(二)第二輪複習

時間:09年月3月份——07年5月份

理念:在一輪複習的基礎上,從問題的、聯繫的、綜合的角度將知識專題化,是知識轉化爲能力的重要階段。(縱橫關係)

二、學以致用,調動學生參與,提高實戰能力。

課改下的高考更要求學生積極參與,發揮主體作用,讓學生在主動探究中提升能力,學以致用。

1、指導學生如何尋找關鍵詞,

2、強化實戰訓練,以考代練,學以致用。每週階段、綜合各考練一次,規範答題。

3、重視學生心理疏導,克服急躁情緒。

4、指導學生規範答題,要求學生答題要規範化、序號化、專業化。

5、精選習題,精練精講,避免題海戰術,盲目做題

同時在個人的教研方面,積極參加各級教育機構召開的歷史會議,並且把這些會議的精神回到組內傳達。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作爲備課組長,組織本組的老師積極探討高考的有關問題,探尋高考的方向,通過一年的努力,高三年的'歷史成績還是很不錯的。

春季歷史教學工作總結3

轉眼之間,20xx年春季學期的教學工作即將結束,回首過去,特對本學期本人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總結和回顧,以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本人在這學期擔任Xx二中高一90、98班、高三74班、初三88班四個班的歷史教學工作。這四個班級的學生雖然年級不一樣,但基礎很弱,有一部分學生學習勁頭明顯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歷史教學工作的開展。雖然74班和初88班的教學工作已經結束,但是在其他方面又增加了不少工作量。針對以上的班情、學情,本人採取了以下諸多措施:

首先,加強自身的修養。

從開學伊始,本人即深入學生當中,瞭解學生學習歷史的現狀和想法,以便於以後的歷史教學工作能夠有的放矢。在此基礎上,在與學生的交流與交往中,以極大的愛心和平等的心態去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在給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旗幟的同時,讓學生在心理上增加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學好高中歷史的第一步。

其次,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素質。

爲了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本人幾乎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中去,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材、教法,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和學習,積累更多寶貴的教育教學經驗認真研究學生的學情。在備課環節當中,努力做到“既要備教法,又要備學生”,二者同時進行。經過充分的備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同時注意自己的對歷史課堂的駕馭和控制、引導能力,並結合新課程改革和雲安20xx年高考新方案的要求,努力讓學生成爲歷史課堂的“主角”,教師則成爲課堂的“導演”,從而對傳統的歷史教學模式進行探索、推陳出新。

第三,在上課環節中努力貫徹“讓學生成爲歷史課堂的‘主角’,教師則成爲課堂的‘導演’”總原則。

幫助學生理清歷史知識線索的基礎上,把歷史教材上現成的知識讓學生去看、去把握。引導學生創造與當堂課所學歷史知識相關的歷史情境,讓學生在歡樂中和體驗中,加深對本課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當然要儘量避免以往的“滿堂灌”“填鴨式”歷史教學,而且適當的增加相關知識的練習量,以鞏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把握。

課後注意對學生所做的練習進行仔細、及時的批改與講評,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地進行糾正。而教師自己則另外需要及時的對本節課的課堂教學進行反思與自我評價,在反思中實現對教育教學經驗的總結,並進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實現提高自身教學素質的目標。

經過本人和全體同學的共同努力,在學校組織的期中考試中均取得較好的成績;當然,本學期還有一項最大的挑戰--期末考試。爲此,本人和全體學生將繼續共同努力,加強複習引考工作,並有針對性進行個別輔導,指導學生在最後階段的全力衝刺,爭取再創輝煌。

本人深知“學習無止境”,教學工作也是如此。所以,在今後的歷史教學中,本人將繼續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學素質和教學水平,更多的積累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以更好的適應未來的挑戰。作爲一名教師,更應該努力學習,加強自身的素養。因爲只有這樣,才能以身作則,樹立榜樣。這是我近一學期來的最大感受。

春季歷史教學工作總結4

一、在依法執教方面

我能夠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能夠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同時也認識到,對新近頒佈的政策還不能深入領會,需要進一步學習。依法治教就是要求教師從嚴格守法的高度,在全部職業行爲中始終堅持正確的方向,這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首要準則。

二、在愛崗敬業方面

我能夠做到熱愛教育、熱愛學校,教書育人,注意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傳播有益學生身心健康思想。愛是教師職業的基礎,愛崗敬業是教師處理與教育事業之間關係的準則,是全部教師職業道德的基礎前提。但有時候我對待工作還不夠盡職盡責;在批改作業、考試閱卷等方面,偶爾有敷衍現象。

在熱愛學生方面,我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其人格;耐心教導,保護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熱愛學生是教師處理與學生之間關係的準則,是全部教師職業道德的精髓。如何激發愛心、永保愛心,我尚待努力。

三、在嚴謹治學方面

我注意樹立優良學風,刻苦鑽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我注意嚴謹治學,提高業務水平;但教育教學方法還缺靈活性和改進力度,所以我必須不斷學習。團結協作是教師處理與同事之間關係的準則,是優化校內育人環境的關鍵因素。這是教師的職業特點所決定的。在團結協作方面,我基本上能夠做到謙虛謹慎、尊重同志,能夠維護其他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也關心集體,積極維護學校榮譽,但對如何更好地共創文明校風,還缺乏智慧上的協作;我應當通過靠集體的力量,羣體的智慧,合作創共贏。

尊重家長是教師處理與學生家長之間關係的準則,是促進教育合力的形成,提高育人效果的重要環節。我積極聽取家長的合理建議。廉潔從教是教師處理教育教學活動與個人利益之間關係的準則。在廉潔從教方面,我堅守高尚情操,講奉獻,堅決不搞有償家教。沒有亂辦班、亂補課的現象,更沒有亂收費的行爲,嚴格按照“五規範”和“十禁止的要求”來規範自己的行爲。在爲人師表方面,我模範遵守社會公德,注意處理個人職業勞動與自身人格塑造之間關係的準則,衣着整潔得體,語言健康,舉止文明禮貌,以身作則,作風正派。

總之,在今後的教育工作中,我將嚴格要求自己,經常自查反思,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做一名無愧於教師稱號的合格的人民教師。

春季歷史教學工作總結5

縱觀近年曆史高考,以能力立意,以知識爲載體,對理論觀點和史學方法及思想文化素質的考查滲透其中;依託教學大綱,又不拘泥於教學大綱,試題設計源於教材,又高於教材,突出創新;對歷史問題認識水平的考查,強調生產力標準和實踐標準,強調宏觀與微觀相結合運用知識的方法,體現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發展現;試題綜合性強,既包括學科內知識與能力的綜合,也適當引進跨學科知識與能力的綜合;試題反映或折射社會現實的需要,不迴避熱點問題。下面是我在這一年裏進行高三歷史教學法的一些做法。

一、夯實基礎,提高能力

高考的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爲高等學校選拔出優秀學生,使他們得到進一步的深造和發展。高考試題作爲人材選拔的一種手段,又具有知識面覆蓋廣、層次深、能力標準要求高的特點。

培養探究精神,提高思維品質,是二期課改的前進方向。強調能力立意是近年來高考命題改革的努力方向。於是一些人產生了一種錯覺,以爲掌握歷史基礎知識已經不太重要,重要的只是提高能力,這是錯誤的。這裏有個對知識與能力的辯證關係的認識問題,也有個對歷史基礎知識內涵的理解問題。就能力與知識的關係而言,知識是能力的載體,能力是知識的運用,二者不能分割開來。忽視知識片面強調能力,能力將成爲一座沙丘之塔;忽視能力片面強調知識,知識只能是一堆待工之料。

事實上,歷史學科能力的考查必須以紮實的歷史知識作基礎,即使是解答那些對歷史思維能力要求很高的理論分析性的歷史問答題、小論文,如果沒有全面準確地掌握有關的歷史知識,其答案充其量也只是一副沒有血肉的骨骼。就歷史基礎知識的內涵而言,我們絕不能將其簡單地理解爲時間、地點、人名、數據等只需記憶的“死知識”。歷史基礎知識,還應包括教材涉及的歷史事實、歷史概念、歷史結論、歷史現象、歷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動、歷史事件及其基本線索和發展過程等在內。在高三歷史教學中,我始終引導學生多看教材,讓學生明白歷史學習與其他課程的學習一樣要細水長流,建議堅持每天花1小時,對教材進行閱讀;不僅讀教材,也讀教材中的歷史地圖、情景圖、圖表、漫畫等,瞭解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繫。以圖講史,從圖中獲取有效信息,建立緊密的圖文關係,而後再挖掘圖中的隱性知識等,從而掌握有關的基礎知識。只有這樣才能牢固掌握基礎知識,才能夯實基礎。

知識是能力的載體,能力是知識的運用,只有基礎紮實,對概念充分把握理解,知識的運用和遷移才能靈活,思維能力才能提高。研究近幾年的高考試卷和高考命題發展趨勢,我們可以看到在學科能力的考查方面,高考以考查學生的學習潛能爲重點。所謂“學習潛能”,是指學生到大學裏繼續學習歷史的潛在能力。這種潛在能力,決不是死記硬背的能力,而是一種學科能力的遷移,所以也可以稱作遷移能力。具體地講,遷移能力是指學生能夠把學習過程中逐漸積累起來的閱讀、理解、分析、綜合、比較、表達等能力運用到新的歷史材料和新的歷史情景中去,並且能夠準確回答出根據新材料和新情景所提問題的能力。換句話說,考查遷移能力,就要“解除‘以本爲本’的束縛”,適應“題在課本外,答案在課內”的命題新趨勢。“題在課本外”,使高考試題具有了“起點高”的特點;“答案在課內”,又使其具有了“落點低”的特點。起點高,起於高校選拔合格新生的高度;落點低,落於高中教學的基本要求;合起來就是考查學生的學習遷移能力。我們教師應當明確:“答案在課內”,並不是“答案在本內”的同義語。

二、精選試題,把握方向

近年來,高考試題的題型趨於穩定,選擇題、材料分析題成爲基本的考試題型,但試題的靈活性提高了,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平時的訓練中一定要精選試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不能搞題海戰術。這是因爲,我們讓學生做題的目的是要鞏固學生所學知識,查找知識漏洞,但做題不能只重視結果和結論,更要重視過程,要知來龍去脈,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而題海之戰無異於將人引入無舵舢板,很難達到預定的彼岸。因此,無論是新授課還是複習課,我對試題的選擇都特別注意到以下幾個方面:

(1)在命題原則上,應以問題爲中心、以能力立意爲主、以人類所面臨和關心的或現實的重大的社會問題爲素材,巧妙地將理論觀點、史學方法、思想素質和教育功能滲透其中,全面考查學生的人文知識和基本素養。

(2)在試題內容上,應強調歷史學科的主幹知識,注重檢查學生的學習能力,大力擯棄“繁、難、偏、怪、舊”等方面內容,所涉及的內容應該都是歷史學科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和主體知識。

(3)在試題設計上必須以高考試題爲模塊,命出適度的模擬題,不偏離《課程標準》、《高考考綱》。

(4)在答案設置上,應體現出以學生髮展爲本的理念,儘量貼近我們學生實際認知水平,同時又能激勵學生髮展創新能力。

三、關注熱點,貼近現實

歷史出自“故紙堆”,但又是與現實緊密相關的學問。鑑古察今是學習歷史的基本作用,貼近時代潮流,不避社會熱點是上海卷的一貫傳統,近幾年的高考試題大都與學科熱點和社會熱點緊密結合,體現歷史爲現實服務的特點。因此,在教學中我們一直引導學生不能只侷限於埋頭學好、掌握好課本知識,也要注意關注和參與社會熱點和焦點問題的探討,積極尋找課本知識與社會現實的結合點,確定新的歷史專題;不僅要有歷史的回光留意生活中發生的日常“小事”,更注意觀察影響世界趨勢的國家“大事”,從而培養學生傳承懲惡揚善的人文精神和中國史學“經世致用”的社會責任,樹立理論聯繫實際的正確理念,也就是學史要以史入今,以史鑑今,史爲今用,以歷史知識、觀點爲基礎,使熱點和歷史知識之間做到有機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