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化學教學中德育滲透工作總結

學識都 人氣:8.84K

新的課程標準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課標指出:“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化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它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充分說明了德育教育在整個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在化學教學中對學生滲透德育教育是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作爲中學化學教師,我在化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主要做到了以下方面:

關於化學教學中德育滲透工作總結

一、在化學實驗教學中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基礎自然科學。化學在形成和發展成爲一門科學的過程中,始終受到辯證唯物主義理論的研究和發展的強烈影響,它所研究的內容無不充滿着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如電解水實驗,水能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是這個化學變化的依據,但在通常情況下,即使在加熱條件下,水也是非常穩定的,只有在直流電的作用下,水才能分解生產氫氣和氧氣,所以“通電”是水分解的外部條件。通過這個實驗,可以引導學生感受辯證法中內因和外因的'關係,即內因是變化的依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必須通過外因起變化,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起作用。再如,通過氫氧化鈉溶液和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後質量測定的實驗,進行質量守恆定律教學時,實驗的結果,說明了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時,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一定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即質量守恆,這一規律正好驗證了哲學上的物質是永恆不滅的規律。從而使學生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實踐上都能認識到,物質是不

依賴於人的意志而獨立存在客觀實在,它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物質是永恆的,這正是辯證唯物主義所闡述的物質觀。還有碳在充足的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在不足的氧氣中燃燒生成一氧化碳等實驗,這說明了物質的量變能引起質變,所以說量變到質變是化學運動的基本形式。

二、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滲透科學思想,培養求真精神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所以,讓“科學思想”和“科學素養”在學生的頭腦中“紮根”,不僅是教育本身的要求,也是時代賦予教師的使命。科學思想包含科學態度、科學方法、科學思維、科學道德、科學價值等方面的內容。這些內容均可在中學化學實驗中得以體現。要創造條件樹立學生的正確觀念,變“有疑問問老師”爲“有疑問做實驗”。筆者認爲“科學思想”中的“科學態度”是核心,不斷追求真理的精神導致探索,探索需要方法,所以“求真”是關鍵。要充分利用化學實驗,激發學生的“求真”慾望。例如,在學完“二氧化碳的性質”時,可提出“將二氧化碳通人澄清石灰水有何現象”大部分學生根據課本上的知識回答:“變渾濁”;少數學生回答:“先變渾濁,繼續通人二氧化碳又變澄清”。教師當場演示,結果符合學生的預料。有學生提出疑問:“這是爲什麼是不是老師在做實驗時搞了鬼?”,對這種大膽的懷疑,教師應表示讚賞,立即取剛纔實驗的澄清石灰水,請該生用玻璃管往裏吹氣,結果出現渾濁然後又澄清,懷疑被實驗否定,這時學生的思維又活躍起來。於是教師將這一問題交給“科研小組”,要求他們自學溶洞的形成且綜合學生看法,設法尋求合理解釋。實踐證明,在“求真”意識的支配下,學生就以積極的

姿態投入,不斷地探究、思索、發現,同時,也不斷地體驗着懷疑、驚訝、自豪、成功和喜悅等情感,“求真”的精神得到了培養。

三、在化學教學中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集體主義精神

合作意識不僅是學生良好個性的組成部分,也是現代科研不可缺少的一種素質。在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合作意識的滲透是非常重要和容易完成的。例如:在做學生分組實驗時,要求每個小組的學生(兩人)要一人負責操作,一人負責實驗記錄。而且要相互交換進行。實驗時,在教師指導下,非操作者負責“監督”(及時指出操作不當之處)和實驗過程的必要記錄。這樣,使全體學生的獨立操作能力都得到提高。實驗基本操作競賽也是以組爲單位,這樣學生爲了共同的目的會主動聚到一起研究各個細節,明確分工合作。每次實驗結束時,對配合默契、效果良好的小組給予表揚,並請組長簡單介紹密切配合的經驗。經過培養與訓練,學生的“合作意識”大大增強,不但樂於合作,而且逐步學會合作學習,進而培養了他們的集體主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