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做好工會工作改革創新的心得體會總結

學識都 人氣:1.6W

工會機關是代表廣大職工羣衆利益、履行工會職責、溝通黨和人民羣衆血肉聯繫、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職能部門。所以,做好新形勢下的工會工作,必須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加強工會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和能力建設。

關於做好工會工作改革創新的心得體會總結

一、加強工會思想建設,努力解放工作思想。

工會思想建設是做好工會工作的前提和先導。當前由於經濟成分和經濟利益的多元化,導致職工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的多樣化,職工思想活躍,觀念不斷更新,工會的思想政治工作要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提高運用科學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切實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工會工作中去。要切實加強工會幹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設,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明確“走什麼樣的工會發展道路、建設什麼樣的工會”,“工會發揮什麼作用”和“工會維護什麼、怎樣維護”這三大基本問題,不斷探索工會發展思路,加強工會工作實踐。

二、創新維權方式,切實維護職工的權益。

工會工作創新主要表現在工會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內容的創新、維權的方法的創新以及組織效率的創新,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也是工會的天職。工會工作創新的本質要求就是在勞資關係的矛盾中找到平衡點。工會擔負着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和單位的整體利益的雙重職能。既要維護職工個人的權益,又要維護整體利益,既要突出維護困難羣體的利益,又要兼顧維護其他羣體的利益。工會要在這方面找準“結合點”和“平衡點”。工會要在雙向維護中擺正位置,贏得單位領導的信任和職工的支持,才能在代表職工根本利益方面大有作爲,要求廣大工會幹部要用新的思維方式,拓寬維權途徑,增強維權實效,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職工的權益,爲構建和諧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三、全面加強工會幹部隊伍建設。

工會組織承擔着團結動員廣大職工發揚工人階級主人翁精神,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建功立業的重要職責。工會幹部作爲黨的幹部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着維護職工權益,團結和帶領職工建功立業的重要職責。工會幹部素質的'高低,直接關係到工會工作的整體水平。尤其是在構建和諧社會這一新的歷史條件下,工會工作面臨着許多新情況、新任務和新要求。只有着力提高工會幹部構建和諧社會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適應新形勢和新任務的要求,帶領廣大職工更好地爲我國加快發展多做貢獻。因此,必須努力建設一支能夠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真心實意爲職工辦實事、甘於爲困難職工排有解難、做實實在在工作的工會幹部隊伍。

新階段工會工作新局面的開創,必須與黨中央的要求和國家的戰略部署一致起來。工會工作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它涉及工會的方方面面,這就要求工會人員不僅要掌握工會業務知識,而且要準確把握工會的基本理論知識。善於結合本單位、本系統、本縣區的實際,創新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打造工作品牌。只有不斷提高創新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本領和能力,以理論的創新推動工會工作的創新,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才能爲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