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上學習總結

學識都 人氣:1.57W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爲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你想知道總結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大一上學習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一上學習總結

大一上學習總結1

在現代社會,與人溝通交往的能力真得十分重要。但是一直以來,我都不太擅長與他人交流。在中學時代,大家基本上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因此,當時人際溝通能力並非顯得那麼重要。但是到了大學就變得完全不一樣了,我發現自己並不能很好地融入到社團活動中去,在學院的組織部門裏也不像其他的幹事那麼地活躍。於是就更加意識到自己身上缺乏這種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雖然我知道這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夠培養出來的,但還是抱着學習和獲得幫助的心態選了這門課。

拋開這門課的內容不講,我想我學到了兩個字:尊重。說實話,以前上通識課都是抱着拿學分的心態,上課不是在刷手機,就是在完成專業課的作業。偶爾,老師講到什麼搞笑的話題,全班便鬨然大笑,片刻之後,大家又成爲了低頭族。然而,第一次上這門通識課的時候,老師獨特的排座和點名方式令我大吃一驚。由於被安排在了第一排正對講臺桌的位置,當時心中還有點暗暗叫苦。不過後來老師後來大概說了這麼一番話:既然學生都情願做低頭族,不願擡頭聽老師上課,那麼老師也可以馬馬虎虎地備課,隨便搪塞學生。因爲,學生對老師最起碼的尊重都沒有了。從那時起,我突然決定,要認真對待這門課,一整個學期也就自然而然堅持下來了。現在想想人際溝通不也是這樣的嗎?如果連尊重他人這個基本前提都做不到,對方也不會尊重你,更別提誠心的交流了,人際關係也無從談起。所以,我認爲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尊重這一點不容忽視。

在整個學期的學習過程中,自己感觸頗深的有以下幾點。首先,在一堂課中,提到這麼一句話:做人的道理+知識=文化。其實在大多數人眼裏,文化就簡單地等於知識,學歷,受教育程度,我自己也一直這麼認爲。由於老一輩的人常常會教育孩子多讀書,做一個有文化的人,所以就理所當讓把文化和讀書掛鉤了。

像我自己平常書讀得並非很多,簡單直白地說,就是肚子裏沒什麼墨水。每當看到那些滿腹經綸,又或者看上去很高雅,很有品味的所謂的文化人,我都會悄悄地避而遠之。感覺自己和別人之間有巨大的差距,總想着人家說的話自己根本插不上嘴,又生怕說錯了什麼惹人笑話。現在想想還是挺可笑的,總是把交流侷限於自己身邊的人,這樣永遠只能在一個小小的角落蜷曲着。看一下這個等式,等式的左邊,不管哪一個增加了,等式的右邊都自然會增加。雖然我的知識並沒有那些人那麼淵博,在某些專業領域沒有評頭論足的'一席之地,但我至少可以學好做人的道理。如果更好地掌握它,想必當遇到那些真正有“文化”的人,自己也能夠從容不迫地應對,自信地交流了吧。

第二點印象比較深刻的是老師提及的關於胡雪巖的案例。胡雪巖通過四次機會,完成了自己華麗的轉身,從一名家境貧窮的農村小孩成爲了受人尊敬的大銀行家。一個善於抓住機會的人才是一個懂得實現自我的人。胡雪巖就是這樣,不輕易放棄每一個提升自己的機會。然而,反觀現在,很多人爲自己的失敗找了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沒有機會。其實,只不過是爲了安慰自己,給自己找一個臺階下罷了,又或者是爲接下來的碌碌無爲做一個鋪墊。拿我自己來說,不知不覺,現在已經接近大二的尾巴了。剛進入大學的時候,感覺滿腔熱忱,充滿熱血,一口氣報了好幾個組織部門,最後進入了自己心儀的外聯部。當初就是抱着提高自己的交際能力,擴寬自己的交際網這樣的想法,才一直心心念念着要進這個部門。進部門初,一些雜活自然就落到了我們這些小幹事頭上了。

學院裏舉辦各種演講活動時需要我們出去拉贊助,部長便讓我們單獨活動。忙活了整整兩個星期,部門會議上,只有我一個人什麼贊助都沒有拉到。當時看到大家興高采烈地討論着,我心裏很不是滋味。不過,我很自然地就這麼安慰自己了:肯定就是我運氣不好,沒碰上什麼好機會,她們去的地理位置比較好,遇上的贊助商都很大方。不過,後來在類似的幾次活動當中,我都處於劣勢,以至於最後在進一步考覈中被踢出了部門。現在回憶起來,完全和機會無關。僅僅是自己的溝通能力比較差,並且又沒有及時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才導致了慘敗的結果。關於他的案例中,另外提到的令我最有感觸的一句話是,通過提升自我,把自己想要變成別人主動讓你要。這也應了一句老話,是金子總會發光。努力把自己變成優秀的人,我想這纔是一個人最大的人格魅力所在吧。 此刻想到了一個再也簡單不過的醜小鴨的故事。平庸的人,就像當初的醜小鴨,無論再怎麼努力地在天鵝羣中表現,只會被嫌棄和鄙視。而此刻,我們就需要像醜小鴨一樣,提升自己,十年磨一劍,完成蛻變。當成爲天鵝的那一刻,一切便會不一樣了,不需要費勁心思地去祈求和討好,只需在那兒輕輕一站,就會有一大堆人向你投來讚賞的目光。所以,我想在今後的大學生活,包括接下來要走得路當中,我一定要記得這六個字:時刻充實自己。我要做的就是少抱怨,多學習,因爲我知道,在成爲別人主動讓你要這條道路上,我還要走很遠。

第三點是關於傾聽。何爲溝通,何爲交流,字面意思上理解,不就是“說”嗎。其實並非這樣,傾聽也是交流的一部分,而且還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看來,傾聽更加接近心靈,需要以誠相待。課堂當中提到了空杯心理,我把它理解爲拋空雜念,放低姿態。尤其是在現代社會,人們真得很難做到這一點,總是急於想表現自己,也不管自己在他人眼裏是否真得像個小丑一般可笑。其實生活中,往往是那些有能力的人,越是懂得傾聽,因爲他們懂得在什麼樣的場合適合做“滿杯”,什麼樣的場合適合做“空杯”。另外,老師提到的非語言信息,我感覺到十分有趣。通過主人是否真心想留客人吃飯這個例子,我覺得好像真是那麼回事,有時非語言信息也能爲我們的交流提供很大的線索,要不怎麼說察言觀色呢?往往一個人的肢體動作具有很豐富的信息量,如果能夠很好地讀懂它,我想在與他人的交流中,自己應該會少犯許多不必要的錯誤吧。

第四點,就是關於敬語了。我本身是學日語的,所以對這方面還是瞭解一點。在學習日語的過程當中,讓我挺苦惱的一點是敬語的學習。老師經常說很多日本本土的人也不能很好地掌握這一點。自謙語和尊敬語各種形式的變化,在不同場合,對不同身份的人,說話都很有講究。相比之下,對漢語中的敬語,我好像就沒有什麼特別深刻的印象了。無非就是作文課上練習寫信的時候,會用到您,您好之類的,然而像令尊,令堂這些詞語可以說是完全沒有用過,記憶中,只在小學的語文基礎知識考試中做過一兩次而已。在日語中,輩分相同,甚至地位比你低,只要是不熟悉的人都必須使用敬語。然後如果在中國,我真得不敢想象。同學之間,說您好,您吃飯了嗎之類的話,估計不熟的人會白你一眼,心想有必要這樣嗎。熟的人會對你說:你今天沒問題吧。現實狀況的確是這樣的,我也問了身邊的同學,大家基本上都說如果被別人稱呼您,會感覺很怪異,不自在,覺得沒必要。 不過,我感觸最深的還不是敬語這一點。現在的大學生,不要說敬語了,髒話的確是經常放在嘴邊。記得老師在課堂中說過,現在的許多年輕人,講了髒話,甚至還不知道是髒話。我突然一震,像我上大學後,就老是把“我去”放在嘴邊,後來回去一查,這竟然也是髒話。爲此,我們寢室還開了一個臥談會。其中有一個室友認爲,特別亢奮或激動或憤怒的時候,只能用髒話表示自己的心情,這是最好的發泄的方式。也有一個室友附和着說:對啊,不說髒話,人生多沒有意思,想要表達自己的時候就說出來,沒必要藏着掖着。不過最後大家得出的一致結論還是,熟的人之間說說完全沒關係,公共場所還是要儘量控制一下。由此可以看出,我們中國大學生在敬語這方面的意識的確是很薄弱。在很多交流中,這勢必也是一個障礙,無形之中拉低了自己,又給他人帶來了不好的印象。以後,我還是要慢慢地去扭轉自己的一些不好的觀念,在交流中做到敬人重己。

最後,老師在結課的時候送給我們的一句話,我非常喜歡。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我覺得不管處於怎樣的狀況,這句話都能不斷地激勵我。我需要做的就是積累,孕育,在盛開的那一刻,做到最精彩。

大一上學習總結2

來到大學一個學期,自己認爲收穫很大,尤其是在學生會的學習和工作中。在學生會中認識了來自各個地方的同學,大家都是本着爲農大學生服務的心態才聚在一起的。這讓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

下面我想從三個方面總結一下上個學期的工作,與其說總結,不如說是體會。

首先,是爲學校的各種活動服務。在我校首屆紅歌會上,是我們第一次爲全校師生服務。我當時負責在比賽出場口維持秩序。第一次的服務,我感觸很深,如果沒有我們的服務,會場的秩序就不會那麼嚴謹。這更使我堅定了留在學生會爲大家服務的決心。

其次,是我們自己親自參加的活動,第一項就是我們的迎新晚會,我雖然沒有參加我們部門小品的演出,可是幫助大家排練動作,讓我感覺到我們部門每個人的努力和大家的團結。感覺到我們就像是一個家一樣。大家互相幫助,互相包容,最後爲大家呈現出完美的演出。第二項就是我們的拓展訓練,這讓我更加確定我們學生會是一個團結的大家庭,這鞭策着我更努力地走下去,更努力地學習,更努力地工作。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們的例會,我們的例會沒有壓抑的氣氛,很輕鬆,交給大家的工作,大家都會認真完成。就在這之中,我感覺我從不同的人身上學到了不同的知識,各種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這樣,我很開心和我們學習部的大家學習並工作在一起,大家都是我學習的對象。

以上就是我對上學期工作的總結,也希望我能在本學期中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