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研組工作計劃(精選6篇)

學識都 人氣:1.59W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寫一份工作計劃,爲接下來的工作做準備吧!工作計劃的開頭要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大班教研組工作計劃(精選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教研組工作計劃(精選6篇)

大班教研組工作計劃1

一、指導思想:

以園務計劃、教育教學計劃和保教計劃爲依據,認真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將園本活動課程進行研究、推廣。以年級組爲陣地,進行教學研究,以課題研究爲抓手,深入開展教學研究,將教科研作爲提高大班年級組保教質量、推動我園整體發展的有效手段。進一步轉變大班老師教育觀念,踐行師德承諾:面向孩子,面向實際,着重過程研究,全面提高保教質量,使大班教研工作上一個新臺階。

二、工作目標:

1、認真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掌握教育要點,鼓勵和支持大班教師根據自己對綱要的理解,進行大膽實踐,逐步把綱要中的教育觀念和目標內化爲自己的教育觀念與價值追求。

2、積極利用年級組展開"教育教學研討活動",捕捉教師教育、教學活動的閃光點和存在的實踐問題,進行集體討論、交流、辨析和調整,最大程度地幫助教師朝專業化方向更好的發展。

3、珍惜園內外的各種學習、交流機會,鼓勵組員積極參與,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4、全組老教師將通過"帶"、"扶"、"查"、"放"結合,齊心協力幫助本組兩位新教師爭取一年入行。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以"人"爲本,加強素質建設,尋求教師隊伍跨越式發展。

一流的師資隊伍必須以德爲先,埤幼的發展必須鍛造出一批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精良的業務素養的教師隊伍。大班組將重視在教育實踐中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在每次學習、交流中注重素質的提高,視野的拓寬,創造個性發展的空間,加強專業技能,學習先進的教學技術,促使經驗型的教師向科研型的教師的華麗轉身。優化服務意識,做到"笑臉迎家長、愛心獻幼兒",在家長心目中樹立起"埤幼"人真誠樸實、博學善思的公衆形象。

(二)以"研"爲導,加強教育研究,促進專業理論不斷更新。

藉助教研活動進行探討、對話、觀摩、研究等多種形式的培訓學習,繼續進行對新《指南》的領會、貫徹,組織教師結合自身實踐進行反思總結,開展研究性、探討性、常規性教育實踐活動,促進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探索、討論、篩選、完成適合我組的新教學樓的環境佈置和區域活動創設。

(三)以"教"爲重,管理教學過程,促進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

本學期,集體備課將進一步規範管理:提前一週備好下週的教學課程、提前一天製作爲教學服務的教學具,第二天做好觀察與反思記錄。在備課中,強調以《綱要》爲指導,圍繞大班幼兒特點,合理地分析教材,準確地把握重、難點,制定、商討符合幼兒特點的教學方法及手段,使教學活動真正地以幼兒爲主體,促進幼兒的發展。重在平時,細水長流,認真、從容應對"推門聽課"和"大班組優質教育活動觀摩研究"等活動。

(四)以"特"取勝,注重素質培養,全面啓動特色教學活動。

本學期繼續深入開展我園詩化遊戲的課題研究,努力探索幼兒詩化遊戲開發的教育規律,不斷推廣詩化開發成果,爲完善我園努力由特色項目向特色幼兒園發展盡綿薄之力。

認真上好託管班,並將每班特色活動有效滲透於五大領域之中,致力於開創我園特色教學的新局面。

大班教研組工作計劃2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以新教材使用、實踐爲重點,加強學習,切實貫徹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將理論內化爲教師實際的操作行爲,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進一步優化保教質量。在不斷學習和教育實踐中提高自身素質,提高各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以教研促進教師和幼兒的共同成長和進步。

二、工作目標:

1、本學期將圍繞“遊戲中幼兒發展評價”這一主題,開展組內的研討分享活動。每位老師集思廣益,收集各種有關小、中班開展遊戲的的評價方式和原則,在組內分享。結合班級遊戲時的案例,分享自己的組織和評價方式,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2、以師幼互動有效性爲研究重點,通過有效反思與行爲跟進,開展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增強組員觀察意識,提高教師觀察、分析幼兒的能力。

3、通過教研實踐活動,提升教師專業化素質。充分挖掘每一位教師的能力與特長。本學期繼續開展“一課三研”的活動,每位老師都要在年級組內參與一課三研的活動,鼓勵教師踊躍發言,發表自己的見解,通過反覆的研討,切實提高每位教師的業務水平。同時,還開展錄像課觀摩、區域活動觀摩等多種形式,讓每一位教師在活動探討中得到收穫與啓發。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項目一:制定各班級特色:

1、幼兒園特色課程實踐:

(1)加強教師備課的互助結對檢查,指導教師日常反思調整的有效性,爲班級特色提供依據。

(2)認真解讀幼兒園班級特色實施方案中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按照小班課程要求與內容,指導教師加強幼兒園特色課程的實踐與驗證。

2、完善班級特色:

(1)根據教研計劃,對每個班級特色進行研討提出可行的建議和意見。

(2)以上學期各班級特色、區域遊戲、主題背景下區域活動情景性遊戲材料的投放與使用研究爲銜接點,加強教師對自主遊戲的定位思考,以區域活動爲切入口,調整完善中、小班幼兒區角活動環境、材料投放內容,完善每月小班區角環境創設及材料投放。

項目二:本學期新教材的使用及教師教學活動:

1、各年級實踐活動,開展生活活動中關注師幼互動的集體性活動(新教材使用)

2、加強一課三研研討,關注每月各年級組成員實踐活動後的反思與調整,形成每月有效活動方案。

2、關注年級組新教師對新教材每月主題的前期的學習與梳理,抓緊師徒結對,通過以老帶新、教師相互聽課等,課前檢查準備、聽隨堂課的方式,檢查教師的教學工作質量和效果,並要求聽課有記錄,課後有評析、有反思,以達到互相學習,不斷改進,共同提高。

項目三:加強實踐學習

1、組室實踐活動:小班組繼續以教師“自薦式“進行一課三研的申報,開展集體活動的實踐研究做好優質集體活動方案的積累。

2、關注年輕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升教師專業素質,加強學習,教師根據小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深刻了解、小班活動的設計等進一步加強研究。

2、根據教研組共同商定的考覈內容,做好每月的自評與考覈,完善檢查反饋工作,切實提高工作的實效性。

項目四:日常工作的評價

1、加強教師教學活動反思的每月交流活動,並評選隨筆、觀察記錄撰寫每月之星。

2、環境的'檢查、更新與評比。

各班根據主題內容進行區域、牆面、走廊等環境佈置。結合園內評比,加強小中班環境創設自主性、創新性的梳理。

3、根據教研組共同商定的考覈內容,做好每月的自評與考覈,完善檢查反饋工作,切實提高工作的實效性。

三、結合課題,落實研究工作。

1、結合市級重點規劃課題《幼兒生活化創意美術的實踐研究》工作要求,開展各種觀摩、分享、研討活動。重點研討生活化創意美術活動中的班級特色的建立。

2、討論、觀摩班級美工區特色環境的打造,結合圖片分享自己的創設理念,材料投放,開展情況。

3、展示研究過程中自身美術教學的亮點,通過實際教學案例與其他教師分享。重點總結材料的投放、教師的指導策略。

大班教研組工作計劃3

一、現狀分析

大班教研組有兩個平行班的老師組成,現有教師4名,都是從中班直接升入大班。在沒有人員調動的情況下,我們在互相合作上都有了一定的默契。上學期我們按計劃完成了各項教學任務,幼兒在各方面都得到了較好的培養,教師們的教學水平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隨着社會的發展,對幼兒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顯然教師再固守原有知識已遠遠不能滿足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我們應加強學習,及時轉變觀念,以先進的教育理念武裝教育頭腦,以科學的教育方式組織學習,以飽滿的教育熱情對待孩子。

二、教研目標

1.加強教學研究,努力尋找教材與園本課程的結合點。

2.對教師進行多方位培養,加強本組教師的教育教學基本功的培訓與提高,不斷提高水平。

3.圍繞大班教學重點,通過各種形式和內容的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和常規習慣,提高任務意識和責任意識,爲走進小學奠定基礎。

三、具體措施

1.多翻閱一些早期教育類雜誌,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不斷吸收新信息,加強對園本課程的研究。

2.充分發揮集體備課的作用,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促進教師間的互研互學,強化教研教改的意識,鼓勵教師勤於探索、着力創新,爭取在教學改革的領域中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大好局面。

3.適時開展各種評比活動,如心得評比、環境創設評比、區域活動評比、基本功評比等,激發教師教育熱情,努力營造園內良好的教育氛圍。

4.做好課程的前審議和後審議工作,克服課程實施的隨意性。

5.爲了立足課堂教學研究,提高教學有效性,積極參加園內評優課活動,促進教師間的互研互學,強化教研教改的意識,在大家暢所欲言、共同討論中尋求最佳的教育途徑,從而使大家有一個互相學習的機會。

6.開展班級交流活動,要求教師認真制定好各類計劃並進行交流,幫助教師開拓思路,多創新、多思考,提高教師保教工作水平。

7.做好幼小銜接工作,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向家長宣傳[幼小銜接"知識,適時適宜地爲幼兒創設環境,給幼兒大膽表述自己內心的想法的機會,爲他們入小學做好良好的準備。

本學期,我們大班組將繼續認真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圍繞園內教育教學計劃,不斷提升本班組教師的教育理念及課堂駕馭能力,爲開展園本教研打下深入而紮實地基礎,以優質的服務得到社會與家長的認可。

大班教研組工作計劃4

一、現狀分析與指導思想

上學期我們按計劃完成了各項教學任務,幼兒在各方面都得到了較好的培養,教師們的教學水平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1、教師的理論素養有待提高。

2、美術活動組織形式、內容單一,評價環節開展不到位等。隨着社會的發展,對幼兒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顯然教師再固守原有知識已遠遠不能滿足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我們應加強學習,及時轉變觀念,以先進的教育理念武裝教育頭腦,以科學的教育方式組織學習,以飽滿的教育熱情對待孩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順應時代大發展要求。因此,本學期大班教研組的工作繼續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爲依據,以幼兒園學期工作計劃爲重點,切實抓好教育教學常規管理,不斷更新觀念,開拓創新,加強學習,將教研工作真正做到實處。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理論水平。

1、我們將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園內外的穩中各項學習、培訓活動,努力提高教師教育理論水平,在全體教師心中統一認識、明確學習的目的性,並且要求教師學以致用,把所學理論與自己教學實踐相結合。

2、鼓勵教師多閱讀《早期教育》、《幼兒教育》、《學前教育》等幼兒雜誌,並彙報交流等。

3、每位教師都要積極撰寫教育論文,教學反思,教育隨筆等,鼓勵教師積極大膽的撰寫案例分析等。

(二)、抓好學習,努力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

幼兒園教育“質量就是生命”。隨着幼教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們都已掌握了一些正確的教育觀念,但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卻發現理論與實踐脫節。

教研組作爲教師學習的陣地,提高保教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恰當的教研活動方法,能使研究更爲深入、精確,因而教研組也制定出相應的學習制度,形成一種學習氛圍。教研組的每次活動,都引導教師們學習幼兒教育的理論知識,以此提高教師們的專業知識水平,讓教師們從各個層面上了解了幼兒教育的特點,加強教師們的理論基礎。

(三)開展各種活動,促進教研質量的提高。

1、賽課活動

爲了讓教師們有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機會,我們爲教師們提供賽課活動,引導教師們通過活動展現自己的教學風格。教師們也通過互相的學習觀摩,會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讓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提高得更快。

2、交流活動

爲了加快教師的專業成長,促進教師們對幼兒教育課程的瞭解,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正確理解與實施《綱要》,通過賽課、交流等活動形式,讓有幼兒教育經驗的教師把好的經驗相互之間進行多次交流,讓才參加幼兒教育工作的各位教師通過觀摩這些交流課的方法,取得最直接的教育教學經驗,縮短他們積累經驗所需的時間的過程,讓參與交流課的教師們也通過這種方式得到一定的啓發,對幼兒的教育教學有更深層的理解與思考。

三、重視家園共育。

1、各班及時佈置好家園聯繫欄,在班級網站上及時發佈班級動態,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園學習內容。

2、有效利用時間,增強工作的計劃性、層次性,注意發揮每一位教師的潛能和優勢,將時間和精力切實用在孩子身上,用在自我學習和修煉上。教師在本學期內可邀請家長來聽隨堂課。

3、結合大班的實際,以“幼小銜接”爲主線,將幼兒期的全語言、數學等領域和主題探究活動有益的融會貫通,形成本園本年級本班級的特色。

4、提倡資源共享、資源互補、加強班級之間的聯繫與合作,儘快推廣各班的成功經驗。

5、明確分工與合作,組織好年級組的大型活動。

6、加強班級間的幼兒才藝展示,用不同方式、選擇不同場地,讓幼兒盡情發揮,增強其自信心和表現力。

7、提倡共同進步,班級教師有針對性的幫助保育老師在帶班技巧、業務素質等各方面不斷提高,使他們有信心面對競爭和挑戰。

大班教研組工作計劃5

一、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們大班教研組由中班升上來的2個班級組成,組內以年青教師爲主,教師工作積極熱情、有衝勁,善於接受新信息、新事物,全體教師在業務上正逐漸成熟,繼續培養各自在專長領域發展,爭取打造幼兒園的骨幹教師,成爲一支年輕、有一定教學經驗的隊伍。

教研組以教研組團隊研究爲主陣地,圍繞組內的課題進行開展,關注常態課的設計與實施,在行動中反思,優化課堂教學。我們的教師團結上進、工作上積極主動,在教研能力方面都面臨着挑戰,因此,教研組長會更加努力鑽研,發揮引領作用。相信在組長不斷學習和我組全體教師踏實、鑽研的努力下,我們大班教研組的各項工作都能有效地開展。

在家園合作共育下,幼兒在學習興趣、語言表達、動手能力、運動能力、文明禮貌等方面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幼兒良好行爲習慣、學習習慣、交往能力、環保意識和能力等是我們今後需要重點培養的方面。

二、學期教研工作目標

1、繼續以《綱要》、《課程指南》爲指導,以幼兒園工作目標爲導向,以園本教研工作計劃爲指導,抓好教學規範,關注常態教學的有效性。加強公共課的集體備課力度和其跟進式研討,打造精品課,注重研訓結合。

2、教研組活動注重學習與實踐相結合,本學期採用教師輪流主持、中心發言等形式,採用“參與式”、“開放式”的研討模式,繼續增強教師參與教研組活動的積極性,促進教研組的研討氛圍和團隊合作精神的形成。

3、在園業務活動的指導下,利用小組教研活動學習與實施、優化集體備課制度,通過小組成員討論、修改,名師審覈,在實踐中提高教師對教材的把握和整合實施的能力。

三、實施策略與措施

1、理論學習。

組織聆聽學習活動,觀看優秀課例活動視頻錄像。拓寬教師視野,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2、教師培養。

(1)推進教研活動有效開展

組內教師自主認購教研活動的主持人,每位教師更好的參與教研活動,敢於實踐,勇於創新,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

建立兩個“一人備課、多人研課”的公共課集體研課組,由組長負責進行集體研課的教研模式,挖掘教師的教學潛能,真正實現團隊功效。

(2)促教師專業成長繼續通過跨班更進式教學,多個機會組織“常態課”,得到同伴互助,實踐自己的反思。

繼續開展師徒結對指導活動,相互聽課、評課,做好記錄,相互提高。

3、教研重點:教研組層面:

(1)加強課題過程管理,不斷規範運作過程,結合每週一次的教研活動開展研討,進行每月一次的課題分析會。

(2)以公共課集體研課爲主導,加大集體備課的力度。

4、互學交流。

(1)教研組長堅持每週一次隨堂聽課,及時向教師反饋聽課意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並發動組內教師參與週五聽課日,一學期聽課至少17節。

(2)將公共課的集體研課與時間活動相結合,開展互動式說課、評課、研課。

大班教研組工作計劃6

一、指導思想

立足“以幼兒發展爲本”的理念,繼續貫徹落實《綱要》精神,圍繞我園園務工作計劃和教科研工作計劃提出的一系列工作目標,積極開展各類教學研討活動,加強教育教學的實踐研究,提高教師的備課能力和專業素養。

二、現狀分析

(一)教研組現狀分析:

1、我們備課組共有組員10名,其中2名高級教師。我們備課組是一支優秀而又充滿着朝氣與活力的隊伍,大家好學、好問、能吃苦,工作有幹勁,樂於奉獻,工作態度十分積極認真,做事嚴謹,能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同時,教師們對於教材有一定的專研能力,她們肯花時間去挖掘新教材,對於每個活動有着不同的看法,獨特的想法,而且每位老師大都能專研自己的長項,發揮優勢。

2、教師設計與駕馭集體活動的能力還有待提高,體現在活動內容與活動目標有時不能匹配、活動簡單挑戰性不夠、教師迴應單一師生互動不夠等。教師對幼兒的觀察目的性不強,反思還缺乏修煉。青年教師在備課評課方面經過幾年的鍛鍊已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工作中主動研究和鑽研得力度不夠。集體備課是由主備人提供教案,經過備課組集體研討形成共識後,要求教師在提供的教案上對活動的目標、過程、各環節的價值取向等進行思考、修改,使得活動方案更加符合本園幼兒的實際水平,促進幼兒的發展,但是在集體備課中,有時準備的不夠充分,所以影響了研討的效率,使得活動的受益面缺乏廣泛性。集體備課中還需要每位老師都能認真對待,做好準備,積極發言。

3、本學期,我們組共有5個班級,每班人數都是37人,由於就今年剛從中班升到大班,幼兒還需要改進與加強的地方能夠很多。如良好的學習習慣方面還需要老師的引導和提醒,幼小銜接方面也需要一系列的活動,使得孩子們能順利進入小學,所以在備課組活動中我們要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制定、實施活動方案。個別化學習活動也是備課組活動需要挖掘的內容,經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幼兒能夠在各領域得到較爲均衡和全面的發展,也能夠遵守活動規則,安靜專心的進行活動。

三、本學期工作重點

鑽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適宜的個別化學習活動和學習活動,組織教師認真備課,加強各領域活動的目標定位和活動重難點及有效提問的研討,提高教師的備課能力和備課組活動質效,優化和完善大班集體教學活動方案。

四、主要工作與措施

(一)完善集體備課制度,保證集備有效開展

做好集備的考勤工作,努力營造濃厚的研討氛圍。加強集體備課考評,即通過平時查閱教案、集體備課修改稿、教學反思、教師聽課記錄本。改變過於重視教案的檢查爲鼓勵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到研究和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上,將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作爲衡量教師業績的重要標準。

(二)創設濃厚的研討氛圍,提高研討質量

充分挖掘教師的潛力,採取了主講人輪流坐莊的方式,要求主講人事先做好準備工作(如收集一線的困惑、研究幼兒、研究教材、查閱資料、自覺進行專業理論的學習等),並將下週活動的研討內容提前分發給每位教師,這樣老師對集體備課的內容有所瞭解,提前思考。

(三)完善集體備課環節,追求備課質量。

在集體備課的操作上,實行“自備——主備人說課、討論、形成教案(電子稿)—個人二次備課—教學實施—集體教學反思—教案修訂與完善—教案電子稿存檔”的流程。

(四)開展不同形式的集體備課活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以“遊戲課程”、“一課多研”的形式開展集體備課活動。

(五)開展創意美術特色課程,增強了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和新奇感,產生主動創造的願望,同時激發幼兒在遊戲中與美術活動材料相互動,從而引導幼兒去發現、認識並表現美。